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禄山新史 >

第17部分

安禄山新史-第17部分

小说: 安禄山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刁老头内心的安排可不是仅仅是这样,在他看来,如果安禄山答应了,那就表示他没什么背景,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利用官家的关系,来打压安禄山,逼他交出活字印刷机;如果不答应,就只能慢慢再另想办法,安禄山真要是身份显贵,那他家也说不得只能迁出西京,到别的地方去谋发展了。!~!

..

第十二节官家的背景

“刁老用心良苦,安禄山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这样吧,刁老让那些书商都来找安某,安某愿意以原市价六成的价格向他们供书,使他们能够继续盈利!也不必统一标价了,就各家互相竞争,优胜劣汰,由买书人来选择好了!”安禄山淡淡的看了刁老头一眼,不在意的道。

听到安禄山对这件事的反应,刁老头都有点傻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安禄山会让出一部分市场给下游书商。在他看来,商人重利,有了机密,不挟技自重,拼命排挤别人,自己独霸经营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会让出一部分市场给别人?心中一动,那安禄山会不会同意让出一部分印刷机,和自己这样的印刷商共同经营呢?但随即就放弃了自己幼稚的想法,只要问问自己可不可能这样做就知道结果了。

对于那些下游书商,安禄山可不从来没有放弃的打算。学过经济学的他,自然知道没有下游的市场,上游厂商的生产规模就没法扩大。如果在此时全力打压下游书商,造成营销渠道不畅,对他并不利。

自产自销,垄断经营,这样的事情说说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安禄山现在既没这个实力,也没这个心思去这样做。还不如仅仅是控制最简单也是利润最丰厚的活字印刷术,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就行了。

“安老弟!你不会是赌气,故意跟老哥开玩笑吧?”刁老头实在没法相信刚才听到的话句。

“刁老你看安某像实在开玩笑的样子吗?”安禄山板着脸说道。

“这,这个……”刁老头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安禄山没有背景,以至于连自己的市场都准备让出来。

“哈哈哈!好了!多谢刁老提醒,要不然安某还不知道这样的经营已经给长安书商造成了打击,幸好此时为时未晚,还来得及补救!刁老的恩情,安某也牢记在心,只有改日再登门致谢了!”看到刁老头窘迫的样子,安禄山笑着站了起来。

他本来根本没有挟技自珍的打算,只要长安的印刷商只要出一定的价格,自己就可以在向朝廷献活字印刷机后,有偿的向这些印刷商出售技术。那里想到自己的书店刚刚开张,就遭到了刁老头为首这帮印刷商的一个下马威。既然这样,睚眦必报的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新印刷技术不会转让了,如果可能,还准备让他们连原本的作坊也不能在经营下去。

“啊!这个不必!不必!如果老弟真的有心的话,不妨让老哥哥看看你的印刷作坊,老哥对于你家的新印刷术很有兴趣!如果真的很新奇,老夫和当今张相相熟,可以给老弟美言几句,说不定老弟的作坊,就能像老哥的作坊一样,成为朝廷指定的印刷坊呢!”

刁老头把不准安禄山的背景,只有来个更明确点的暗示了。不过话句间特意再次提到张说,目的自然是提醒安禄山,自己是有官方背景的,你最好积极配合,不要跟我来斗。

“这可不行!”安禄山立刻肃容拒绝。

心中冷笑,狐狸尾巴终于还是露出来了。

“安老弟!那不就是印刷术吗,大家都会呀!如果老弟觉得这样吃亏了的话,老哥也可以让你到我的作坊中去,看看工匠们如果制雕版!”刁老头死皮赖脸的道。

“恐怕还是不行!我的印刷技术极为机密,而且安某已经获得前中书、幽州张刺史的推荐,将印刷机向朝廷献贡了,刁老想看,恐怕还得等朝廷做出批示才行!”

“张刺史?”刁老头皱了皱眉,随即脸上闪过一丝笑容,“老弟呀!既然你已经找到门路了,那老哥也就不强求了。不过你可要小心点呀,那些书商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老哥尽量帮你周旋周旋,你自己也要小心你的店,他们有些人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心中暗乐,本来还在担心怎么对付你,既然你和张相的政敌搭上了,那我只要把你的事情跟张相的人一说,到时自然就可以让他的人出面来对付你。哼!给我脸色看,看你怎么和张相抗衡?

“刁老尽管放心,当今宋开府对同文馆很看重,出具了京兆府的文书张贴在同文馆中,如果有那些个嚣小之徒胆敢进店闹事,自然会有京兆府的官差出来对付!”安禄山冷冷的道。

感觉到刁老头语带威胁,安禄山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再看到刁老头脸上露出的诡笑,安禄山立刻猜出了他心中的打算。不过自己这边的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已经有三家书商马上叛变,明确表示今后将会只从自己这儿进书,至少还有三家书商,表示愿意考虑今后和安禄山合作。随着王维崔颢等人的宣传,长安城中的大多数文士都听说了同文馆的名字,此时的张说应该知道自己这边的情况。自己的大势已成,别说张说不一定会因为张嘉贞的关系针对自己,就算他想做,现在也得考虑一下长安的民心了。

听到安禄山话句的刁老头却是一愣,他并不是那种心肠恶毒的人,对于造就大唐如今这般繁荣的功臣之一宋璟,他内心是充满了尊敬的,听说宋璟对安禄山的同文馆如此重视,立刻有几分不愿意针对安禄山。不过想想安禄山刚才对自己的态度,再加上售书带来的丰厚利润,商人重利的天性,还是让他只稍微一犹豫,就决定把这件事情托人向张说提一下,大不了到时候自己得到印刷馆后,也像安禄山那样做。

“好!既然安老弟已经有所依仗,那老哥就放心了!时候不早,老哥也该告辞了!”刁老头微笑着站了起来,脸上没有丝毫异样。

“刁老事务繁忙,安某也不便强留,改日安某再登门回访,希望刁老不吝赐教!”安禄山也是一脸微笑。

“哈哈哈!好呀!老弟可一定要来,老哥一定府中恭候!”

“一定来!”

“小老弟不用送了!”

“老哥走好!”

两人说笑着走出沁园的大门。

看到刁老头坐上马车远去的身影,安禄山摇了摇头,虽然这个老头面上功夫极好,从进门到出门,都坚持做到了商人的一团和气,但毕竟受时代局限,没有长远的目光。如果他已开始就开诚布公的和自己谈谈,自己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只要就前面的事情道个谦,还是很愿意和其它印刷商共存的。现在他这样和气的回去,面上是很好看,实际上却也已经撕破了脸面,他不可能就这么算了,自己也不可能再放过他。

正准备转身进屋,却看到不远处崔颢和王维一起骑马过来,旁边马上还有曾任国子监四门博士的贺知章,安禄山微微一笑,前面准备了这么多天,或许也该是到收成果的时候了!~!

..

第十三节突来的会面

“安兄!最近几天《同文杂志》的售出的如何?贺博士可是非常期待印有他文章的第二卷呢!”众人刚刚靠近沁园,崔颢就忍不住开口询问了。

这几天同文馆以如此低的价格售书,生意自然是好的不得了,甚至还一度出现外地人抢购的状况。但其中销量最好的,却是《同文杂志》。这杂志本来是参考《幽州纪事》,再借鉴了《开元杂报》的一些形式,刊印出来打响同文馆知名度的。

因为做工简单,内容较少,才卖三十文钱一本,长安市民生活富庶,基本上都买得起。而上面刊印的很多著名诗人最新的诗歌,也让追求文化艺术享受的长安市民们非常喜欢。首印的两千本,到了第二天上午就已经一售而空,而随着影响的扩大,来买杂志的人还在增多,安禄山不得不让印刷馆在增印了五千本的基础上,再印一万本。

虽然崔颢等诗人对于总共才十几贯钱的稿酬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但这样自己写出诗歌,别人争向买来诵读的荣誉感,还是很令他们激动。以至于那个被王维等人拉来的太常博士贺知章,也兴致勃勃的参与了下一期《同文杂志》的编辑主笔。有了这么一位当今的文坛泰斗参与,下一期《同文杂志》的热销已经可以预期。

“崔老弟放心!《同文杂志》的销售很好!第三印的一万本中,又有三千本被洛阳来的书商买走了,他还预定了五千本第二卷,如今馆中剩下的杂志已经不多,我又叫人再印了一万册,才不致在第二卷出来之前脱销!不过第二卷还得等些时候,我准备听听长安市民的反应再说!”安禄山笑道。

的确没想到,这样纯文学性的杂志,在大唐的销量竟然这么好。

想想后世那个号称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学作品却只能冷落中堕落,最经典的嘲笑,莫过于把现代搞文学的比喻成进了城的唐吉柯德。而大唐这个科技发展缓慢,社会相对稳定的朝代,却是一个国力鼎盛,市井之徒都粗通文学的时期。

“这有什么可听得!现在京中的青年才子,都随时愿意将自己最新的诗稿献上,而那些市井之人,能让他们拜读众才子的大作就已经很荣幸了,还能有什么想法!”崔颢不屑的道。

“崔老弟!话可不能这样说,草莽之中多豪杰,市井之中多义士!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品鉴出诗歌的优劣,但好的诗歌却一定能让他们都记住!呵呵!说不定改日你问问路人,上次《同文杂志》上的诗你记住了那首,就能知道你们上次谁做的诗最好了!”旁边须发花白,半眯着眼的小老头说道。

他正是京师最有声望、最受青年才子喜爱的大诗人,现任太常博士贺知章。

这位“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的老诗人,虽然才名卓著,却没丝毫架子,不但对曾经教过的国子学后辈提携有加,还经常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和那些青年才俊们闹成一片,非常幽默风趣。安禄山刚一接触,就不由喜欢上了,现在已经是沁园的座上常宾了。

“哈哈哈……”王维安禄山等人一阵齐笑。

“贺老!快请进!您今天……”

“哎!安老弟,说了多少回了!叫老哥就行了!”贺知章故意板脸道。

“是!是!贺老哥!老哥!”安禄山赶忙改口。

每当和这个老头在一起,安禄山总有一种控制不住想装年轻的感觉,虽然自己现在其实也还年青。

“这才对吗!”贺知章听到安禄山叫老哥,才又露出了笑容。

“安老弟刚才为何站在门口呀!不会是未卜先知,知道我们要来,特意到门前来迎接的吧!”贺知章一边跟着安禄山往厅中走去,一边笑着问道。

“唉!我那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只不过是刚刚送走一个心怀不轨的家伙而已!”

“哦!安兄!是何人对你心怀不轨?”王维问道,随即反应过来:“难道是针对同文馆?或者是印刷馆?”

“没错!”安禄山点了点头。

随即把刚才刁老头前来找自己,语带威胁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引来王维等人的一阵感叹。

“老弟!此事可不能轻视!当今的张相独掌中书,权势极大,如果那个刁老儿真要和张相有关系,只怕对同文馆非常不利!”虽然贺知章平常嘻嘻哈哈的,但遇到正经事情,还是比崔颢他们要老成持重得多了。

“贺老哥有何高见?”安禄山心中微微一笑。

虽然没想过要利用你,既然你找上门来了,那我也不会客气。

“高见没有,馊主意到有一个!”贺知章也许是真想到了解决办法,又开始开玩笑起来。

“好呀!贺老头还准备学诸葛孔明不成?”崔颢调笑道。

“嘿嘿!其实我想法的很简单,如今安老弟的印刷机之所以会有人觊觎,不就是因为还没成为贡品吗!明天刚好是朝参日,小老头我虽然只是一个从七品上的太常博士,却刚好是常参官①中最小的一员!只要明天我把同文馆的事情向当今一禀,定能引来朝廷的重视!如今同文馆声名在外,只要安老弟稍稍示意学子们宣传一下,让朝廷知晓,必然会引来朝廷的嘉奖。张相虽然权势熏天,却也不能左右朝廷的决断!哈哈哈!到时难道还要怕什么刁老头吗?”贺知章狂笑道。

安禄山暗暗嘀咕,我可从来没有怕过什么刁老头!

不过人家正在兴头上,也不好意思打断,只得顺从的表示赞赏。

反正由于《同文杂志》的发行,现在同文馆已经声名在外,安禄山原来打响知名度的计划已经实现,对于现在将情况公开,也没多大意见。至于贺知章的安排能否实现,也没什么关系。

同时因为最近来看书的穷苦书生实在太多,以致有时都影响到了同文馆的正常经营,遂又委托贺知章他们,向朝廷上书,要求由安禄山免费供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