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禄山新史 >

第164部分

安禄山新史-第164部分

小说: 安禄山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张道长的能力,自然不比多言,陛下还在宫中等候,我们还是边走边聊吧!”张九龄随意一笑。

“有劳诸位相迎了!贫道真是过意不去!”张九龄谦虚地对其他相迎官员一礼,再对旁边设了香案,见人就拜的平民百姓一礼。

“张道长谦虚了!”

“老神仙客气了!”

百官们自然非常客气的表示非常乐意迎接,不少人百姓甚至还干脆远远的称呼张果为老神仙。

车队再次启动,这些随行的官员,虽然都是身着便服,但是实际身份还在那里,对张果的迎接,可以说的确到了一个非常隆重的地步。加上大路两旁焚香而拜的平民百姓,这样隆重的欢迎仪式,足以载入史册。

大明宫地一个小殿内,张果单手对李隆基一礼。

“山野贫道张果,拜见吾皇陛下!”

“张果老快请免礼!”李隆基站起来亲自相扶。

随意示意旁边地高力士,给张果搬来凳子。

“谢坐!”张果老也不是很客气,在张九龄安禄山他们三个随行晋见宰相还站着的时候,就大大咧咧地坐了下去。

不是他故意无礼,实在是因为长时间的站里,老头子已经有点吃不消。

“呵呵!张果老能够特地从安东赶来,宣扬道法,传播道教,朕不胜感激呀!”李家对道士向来十分尊重。

“陛下客气了!贫道虽然是出家人,但不是出国人。还是大唐子的子民,陛下真要圣旨相召,那贫道肯定早就赶来了!”张果老面上并没有一点严肃地表情。

“哈哈哈!好!”李隆基和殿中几人都露出了笑容。

张果风趣的话,立刻给他们一个非常不错的印象。

“朕已经命人在终南山,重新给道长修建一座道观,不过现在这几天,还得请张果老临时住在太极宫的道观中修炼才行!”李隆基委婉的暗示。

“贫道闲云野鹤。实在不适合固定待在某个地方,重金修建道观就不必了。只要陛下给个旨意,准许贫道随时可以到天下各道观挂单,贫道就已经感激不尽,至于在京期间,旦凭陛下吩咐就是!”张果老说的非常洒脱。

“不受据束,闲云野鹤,方才是真人也!”李隆基大声的称赞。

“陛下!臣听闻。张道长在登州地时候,曾经显示过神迹,不知那到底是何神迹呀?”下面的李林甫,稍微带点奉承地问道。

“是呀!张果老,听闻在登州时,曾经有巨石挡道,百千力士无法动摇,道长大显神通。仅用半夜时间,就将巨石掀开,这是什么神通呀?”李隆基早就有相应的情报员,将发生在登州的事情传来。

“这个……”张果老皱了皱眉。

那搬开巨石的事情,只不过是利用种子的力量,在下面放了一些黄豆。不停的加水而已,那里算得上是什么神通呀。事情本来很简单,也没有这么夸张,不过在安怀秀故意宣扬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呵呵!张道长,你不会是想说天机不可泻露吧!”安禄山笑着提醒道。

“安相所料不差,有些事情,确实不便公开传扬!”张果老拂尘一甩,对李隆基一礼以抱歉。

“无妨!无妨!”李隆基大方地表态,“这既然关系天机。自然不是凡人能够混乱猜测的!其实就算果老说出来。朕也不一定能够领会!”

“呵呵!听人说,张道长在半夜做法。召来金甲力士,轻松将巨石挪开,几年不见,张道长除了炼丹,竟然还开始精通法术起来了!”张九龄虽然面带微笑,但话句明显充满了怀疑。

张果老并不答话,仅仅是手抚长须,一副高深的模样。

这样一来,李隆基反倒觉得张果老确实有神仙风范,高深莫测,不为人言所动。

“陛下!臣受京中道士、丹士,以及几个儒生的委托,还请陛下能够准备张道长,明天参加在城中白露道举行的欢迎宴会!”张九龄突然对李隆基一礼。

“明天?”李隆基一皱眉。

自己本来已经都决定马上让张果老开炉炼丹了,明天一出去,那不是还要再拖上一天了吗。

“听说城中有不少人,对于张道长的神通,非常持怀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明天准备给道长来个下马威?”安禄山笑着问张九龄。

“会不会给下马威难说,但见识一下张道长的神通,却是大多数人的心思!”张九龄笑着点点头。

“哼!难道他们没有看到朕地旨意吗,竟然还准备考较果老?”李隆基眉中怒色一闪。

“陛下!那不过是一些小心眼的道士,故意设的局而已,目的就是想让张道长出丑。再加上好事者也想看看张道长的神通,才有这样的事情。只要张道长明天能够折服这些人,不但能够证明道长确实不是凡人,还能让京城中人更加敬重陛下地圣明决断,更加尊敬道长的本事!”张九龄淡淡的回奏。

这是做臣子的,提前给皇帝验明张果的真身呀。

李隆基听了张九龄的话,自然立刻明白了他的真正心思。他对丹道自然深信不疑,但是对于张果,却还没法完全相信。听了张九龄的话,也觉得这样没什么问题。

“陛下!贫道不愿显名,自然不喜欢参加这样的聚会。不过既然有人对道宗有所怀疑,就算再是不愿,贫道也得舍命相陪!”

张果老前面的话,让李隆基眉头一皱,以为他是不敢应对。后面地话一出,却立刻让他龙颜大悦。

“好!像果老这样,才是真正地道家修士!”李隆基大声赞扬。

张果老面上还是一脸的微笑,没有什么变化,内心却已经是在不停地叫苦。要是斗斗嘴,说说道家的典籍,甚至比试自己炼制的各种神奇丹药,也还能勉强应付,但如果真要比试什么法术,展示神迹这样的,到时候肯定会出问题。

不过看到安禄山一脸轻松的微笑,张果凭空增添了大量的信心。哼!有这个安魔鬼在,自己还怕谁呀。

张九龄想要说的事情已经说完,身为宰相,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根本没空在待在哪儿听张果老和李隆基讲道法,稍稍再陪坐了一会儿,就告罪出来。而安禄山和李林甫两人,也立即尾随出来。

张果当天就住在了太极宫的道观。和李隆基的一番长谈,让李隆基更加深信张果的道家学识,那些被安禄山引用了后世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内容后,经过很大程度修改的道家理论,让李隆基有了很大的体会。

不管张果第二天的验证会上,能不能证明他的神通,李隆基都已经准备要重要张果。光是他的那套宗教为国家服务的理论,就让李隆基大有收获,不必太理会其他的各种相关建议了。

第二天的验证会,安禄山因为还要熟悉各种宰相的事务,没有参加,但是天明前让安怀秀做的一些准备,还是让安禄山对事情不必担心。

事情也确实如他所料,第二天回到府里,最先遇到的就是兴匆匆的李白。

“安老弟!我想师从张果老学习道法,不知道是不是可以?”

“道法?拜师?”安禄山大惊。“太白兄!你可别乱说,这样的玩笑,可是一点也不好笑!”

“不!不是!我真的想拜师学习道法,那个张果老的本事实在是太神奇了!你是没有看到,那些本来非常不服的京城道士,被张果老一个手摇法器,给碰的哇哇直叫的好笑样子!”李白一脸的神往。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今天在中书门下办公,没有去参加,你给我说说吧!”安禄山笑着问道。

大致的事情已经可以预料,但安禄山还是想听听具体的过程。!~!

..

第十章第十三节恩科新考官

第十章第十三节恩科新考官

(这是今天的第二节!)

“张果老日出时分,就已经抵达白露观,但那些无知道士,却是日上三竿,宴席开始,才姗姗来迟。当时就给前来参加宴会众人很不好的印象!”李白在厅中坐下,缓缓开始说了起来。

安禄山点点头。

张果老这么早到来,可是为了接受安怀秀的指点,听从自己早就准备的安排。

“众道士到场之后,对达官显贵执礼恭敬,对于平民百姓,却多不行礼;而果老却是众生平等,一致见礼!随后双方宏辩道经,言辞激烈。果老虽然只有一人,面对几十道士的呵斥,却还能沉着应对,言辞不急不缓,进退非常有度!”

“呵呵!张果老平常说话就比较慢,他想说快都不一定行呢!”安禄山轻笑起来。

“这不一样!”李白立刻不赞同,“那些道士主张修道就是修身,追寻天道合一,最终成神成仙,但张果老却说修道,其实是修人,道家应该为他人服务,讲究积累功德,教化他人,功德圆满,自然成神成仙!”

安禄山点点头,这个概念可是引自佛家的。

“在场众官,虽然觉得众道士的是道家正统,但是果老的道统,却是更合人心!”李白肯定说。

“呵呵!就因为这个,太白兄就准备跟随张果老修道了?”

“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呵呵!因为张果老的这个观点。非常受到百姓地拥护,所以那些道士,又主张和果老比丹药功效!”李白兴致立刻高扬了起来。

安禄山能够理解,估计当时在场的大多数人,对于道士们拿出珍藏的金丹符水,应该都非常感兴趣。

“众道士所出的丹药,基本上和平常看到的差不多。色泽隐含金光,沉重坚硬。果老的丹药。那才是真正的丹药呀!”李白一脸地神往,“丹药一出,立刻全场生香。药丸虽然没有金光,却隐含肉泽,色如红玉。与金丹一比,毫不逊色!那才是真正的仙丹呀!”

“药效如何?”

“嗬!这还用说话,当然是果老地丹药服食后。立刻精神大振,全身生暖,如同腾云驾雾,几欲乘风归去!那些道士的金丹,却是不小心把一个尝试用丹之人的牙给磕了下来!”李白先是满脸的回味,最后却是一脸的笑意。

“哈哈哈!”安禄山也是一阵大笑。

自己曾经让安怀秀故意派人前去捣乱,估计那个磕牙的,很有可能就是安怀秀派去的人。

“唉!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真正让李白叹服地,却是张果老拿出的一件法器。那才是真正的让人惊讶呢!”李白笑了一会儿,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哦!张果老还真有法器?”安禄山佯装一脸的惊讶。

“张果老自己并没有说是法器,还声称是和老弟格致院的几个青年合作。但是那东西,尾部手柄可以摇动,前面几个精制铜针。竟然能隐隐闪现非常细小的闪电,实在是很难让人认不出那是法器呀!最后几个大呼那是障眼法的道士,也都被那法器碰得酸酸麻麻地,大呼那是雷神正法,厉害!厉害!根本没人再敢对张果老的身份产生怀疑!就连侍中张九龄,也叹服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李白罗罗嗦嗦的终于把话说完。

看到李白一脸叹服和向往,安禄山实在不忍心讲事情的真相拆穿,不过为了不让自己得力的谋臣,就这么脱下官府去当道士,安禄山还是微笑着透露了一点状况。

“太白兄!其实那个东西。安某以前也曾经看到过。好像还确实在安东的格致院有过类似地东西,设计的人。自然就是张果老,所以是不是发器,还有点难说。”

“呵呵!这样正好!”李白大喜,“既然和老弟的格致院有关,那愚兄也不用忙着去拜师了,就由老弟出面,说情让张果老,将那东西传授给愚兄吧!”

安禄山大翻白眼,这是什么跟什么呀。

张果老的地位,就这么在京师中顺利确定下来。

有了那次在白露观的表现,李隆基对于张果老自然是愈加的亲信。本来还想封他为国师,在朝议的时候,被百官劝阻,最终只是授予张果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不过李隆基平常见到张果,都是执弟子礼。

而李隆基最为关心的炼制长生不老药,也风风火火的开始行动起来。

当然,张果老声称,长生不死药,他根本没有炼制过,现在只能多炼炼普通的延寿养颜丹药,让李隆基不要报太大地希望。

李隆基对于张果非常亲信,根本没有多问,让张果不必顾忌,只要能炼出好地丹药来就行,具体出什么东西,并不重要。至于炼丹所需要的炉柴珍贵金属草药,更是全部可以从皇家府库直接调拨。

从安禄山琉璃作坊购买地大批量的玻璃管,手工作坊购买了几台脚踏式木工车床后,太极宫的一个别院,就变成了张果老的实验室。里面除了他本人,只有十几个从安东尾随来的小道童,其他人没有李隆基的通行令,无论是谁,都不准擅自入内。

多产的粮食,不世的名将,神奇的道士,大唐王朝出现的各种各样祥瑞征兆,让大唐地平民百姓。包括大部分朝廷官员,都认为这是盛世大唐更一步强盛的前奏。

实际上这也差不多确实是真相,新的一年,一直风调雨顺,边疆稳定。到了秋收时节,巨大的丰收已经在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