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75部分

明统天下-第75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抚台周围修建了几个鼓楼与凯歌楼,两者相距一箭之遥。鼓楼楼基为砖砌崇台,拱洞四通。上有二层,分南、北两院,各有配殿。南院设木牌楼一座。二楼上悬挂大铁点一个,供打更之用。这也是仿照镇北台所建,鼓楼南边一、两百米的凯歌楼与鼓楼形制类似,是在弘治十二年的时候都已经建成的,并经大臣商讨之后取名为凯旋楼。

从整体上来说,经过朱厚照精心打造的镇抚台从规模上来说要远远超过历史上的镇北台。再加上镇抚台有大量的守兵和镇抚台像一个乌龟壳一样坚硬、全方位的防御,要攻破镇抚台一点都不必攻破榆林城来的简单。

巴图蒙克最初进攻榆林的时侯为什么没有包围榆林城,就是由于镇抚台的存在。攻不破镇抚台他就不能轻松的围困榆林。就连后来派胡木烈和格列博罗特带兵围困榆林的东城和南城也是远远的绕开了镇抚台。并且即使胡木烈和格列博罗特绕过了镇抚台,在围困榆林之前他们也得想方设法从后面攻破镇抚台,要不然就是他们围困了榆林城,整个镇抚台组成的防线上的士兵也会成为他们的巨大的隐患。

但是要想攻破镇抚台,难度也是相当的高的,巴图蒙克以前没有试图攻破镇抚台就是因为他认为与其付出大量的伤亡攻破镇抚台之后再进攻榆林,还不如直接进攻榆林来的实在。至于他现在进攻镇抚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他直接攻破榆林的可能已经没有了,绕开镇抚台围困榆林的计划也失败了,现在鞑靼除了直接攻破榆林和神木两城以镇抚台为中心的防线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围困榆林了。

现在的巴图蒙克为了对付朱厚照已经失去了理智,为了抓住朱厚照,他已经压上了自己所有的一切。

第一百一十七章最后的拼搏

从榆林东城出发朱厚照带着一万援兵骑马只用了两刻钟的时间便道了镇抚台,在外面遥遥的望去只见此时整个镇抚台和周围的各个副楼上全都在交战,炮声、火枪声、弓箭破空声、和喊杀声充斥了方圆几十里的土地。

从南门走进镇抚台,总兵乔贵马上迎了出来,“臣镇抚总兵乔贵参见殿下。”

乔贵行的是跪礼,按照大明的军规,如果士兵或者将领有铠甲在身可以不对皇上和王爷等皇室勋贵行跪礼。但是乔贵此举却反映出了一种态度,一种对朱厚照尊重的态度。其实在地方上有很多的将领经常用这条军规为借口面见皇室勋贵的时候不行礼。虽然他们给的理由是自己有铠甲在身不变行礼,但是聪明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对他的藐视,说明这个将领在眼中根本就没有你,人家看不起呢。但是偏偏你却没有办法。

向乔贵这次完全可以不用行此大礼,不但是他有铠甲在身,更是因为现在正是交战的时候,但是乔贵偏偏却行了这么个大礼,足以看得出乔贵对他的尊重了。

朱厚照身为太子,身份是尊贵,但是那也得别人认可你才行,要不然你就是身为太子下面的人也照样不鸟你。在军中这么多年朱厚照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事实上他不但遇到了,并且还遇到了好几次。特别是两年前,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到了地方上你想让下面所有的将领都尊重你,那时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总有那么一些桀骜不驯的人呢看不起朱厚照这个小毛孩。不过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反击就是在他们的面前表现出远高于他们的才能。用他们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打败他们。

“乔总兵快快请起。”上前两步朱厚照亲自扶起了乔贵,站起来之时两个人都是相视一笑,就这一笑,标志着从此他乔贵便唯朱厚照之命是从了。有时候拉拢人就是这么简单,向别人表忠心也是这么简单,聪明人总能够用一些看似平常的动作来表现一些不平常的东西。

走在路上,乔贵自觉的落后了朱厚照两步,朱厚照呢也时不时的朝后面的乔贵交谈一句。走到镇抚台最高的瞭望台上,往北面望去,只见镇抚台的背面一眼望去方圆几十里全是鞑靼骑兵。朱厚照估计一下不下十万啊。

深吸了一口气,朱厚照朝后面的乔贵问道:“乔总兵,说一下怎么回事。”

“是,殿下。”往前面走了几步,乔贵指着北面说道:“殿下,从那里,到那里,全都是鞑靼骑兵,臣让人在这上面数了好几回,总共有十二万六千余人,可以说此次鞑靼算是倾巢而出了,并且在后面指挥着进攻的是鞑靼的大汗。”

听了乔贵的话,朱厚照又是忍不住吸了一口气,乖乖,十二万六千人啊。就为了进攻镇抚台这一个军事瞭望台,巴图蒙克就投入了十二万六千人。幸亏自己救援的即使,要不然的话今天镇抚台必定会被攻破。就算巴图蒙克用两个鞑靼人换一个明军士兵的性命,干耗也能够把镇抚台给耗破的。看来自己这一万人还是不够,于是朱厚照又派人去榆林和神木继续找援兵。

看着朱厚照陷入了沉思,乔贵就停了下来,等朱厚照睁开眼之后,乔贵继续说道:“殿下,这回鞑靼人是一个时辰前来的。当时臣正在巡视各个副台,突然就看到北方黄沙漫天,当时陈还以为遇到了沙尘暴了呢,过了一会等鞑靼骑兵进了之后才看清是漫天的鞑靼骑兵。到了这里之后鞑靼人便直接开始进攻了。臣虽然多次打退了鞑靼的进攻,但是今天的鞑靼人就好像不要命了似的,不管死了多少人就是不退下去。不得已臣才向殿下求援的。”

“嗯,你做的很好,”朱厚照说道:“看来鞑靼人打算拼死一搏了。今天要是鞑靼人攻破了这里那么我们就麻烦了,但是一旦他们攻不破这里,那么他们肯定会退兵了。”

朱厚照估计此时巴图蒙克也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合宁夏、山西的兵力夹击他的事情,所以在这个危机的紧要关头,巴图蒙克现在做的绝对是拼死一搏,要是胜了,他就可以锁定胜局了,要是败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退兵的。像他这么聪明的人虽然会被仇恨一时蒙住双眼,但是聪明人总有明白过来的时候。

愚蠢的人是经常犯错误,但是聪明的人却只会偶尔的时候失误一下。

随着朱厚照带来的一万人投入到战场上,本来就激烈的战事变得更加的激烈了,明军由于一万人的投入变得士气更高,防线也更牢固了。而鞑靼人则在看到明军援军来了之后又加强了对镇抚台的攻势,并且……

“殿下,不好了鞑靼大汗亲自挂甲上战场了。”朱厚照和乔贵正在交谈接下来的战事,却突然听到了这个另两人都万分惊讶的消息。

关于有人说我写的明军好几十万人却拿十几万鞑靼骑兵没办法的事情,在这里说明一下。首先要明确大明是防守的一方,所以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聚集在一起,这样兵力分散了之后每个地方的兵力也就不会太多了,面对既可以分散又可以聚集在一起的鞑靼人,肯定的采取依城而守了。

至于聚集所有兵力和鞑靼骑兵决战的想法,首先你的保证你聚集兵力的时候几千里的防线不会被鞑靼攻破。其次,你还要考虑你想和鞑靼决战,但是人家不一定和你决战的可能。人家是骑兵,你是步兵,人家想去哪,你也没有办法。你把兵力聚集在这个地方,人家完全可以到那个去攻城略地。

再其次,在没有完全的准备好的时候你想和鞑靼十五万骑兵,注意是骑兵打仗,赢得机会真不大。不要瞧不起蒙古骑兵,虽然清朝之后的蒙古骑兵真的是不行了,但是在明朝的时候蒙古的骑兵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巴图蒙克也就是达延汗时期的蒙古骑兵是自元朝之后蒙古骑兵最强大的时候,历史上达延汗纵横草原无敌,就是明朝在巴图蒙克时期也基本上都是吃败仗。要是没点本事巴图蒙克也不会被称为草原的中兴之主,他的地位可是仅次于成吉思汗的。厉不厉害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对巴图蒙克有兴趣的人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不过不要在网上查,因为网上关于巴图蒙克的生平在很多网站里都不一样。本文采用的是度老师上的,就我本人在网上就找着了三个关于他的不同生平,并且相差还比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管哪个网站都说了巴图蒙克很厉害。

第一百一十八章苦等援兵终来到

站在了望台上,朱厚照向下面望去,搜寻了一会终于找着了此时同样穿着一身血红铠甲的巴图蒙克,只见他右手拿着一把弯刀,左手抓着马缰绳,身边带着一百多护卫,百马奔驰的朝着了望台而来。

“大草原的勇士,杀啊……”远远的前面的鞑靼士兵便已经听到了自己大汗的声音,扭头一看巴图蒙克亲自上阵了,登时鞑靼人的进攻更加勇猛了。

巴图蒙克感到距离了望台副台两百多米的地方就停了下来,他并没有亲自去攻镇抚台,但是就是他简单的站在那里不断的为鞑靼士兵鼓舞勇气,就使得鞑靼士兵更加悍不畏死的朝明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镇抚台一共一个主台,四个副台,前面还有九十八个鼓楼。此时整个镇抚台外面已经全是鞑靼士兵,为了防止自己被明军从背后放箭,所以此时鞑靼人的主攻放在了这将近一百个鼓楼身上。

鼓楼总共上下两层,面积极大,一个鼓楼里可以容纳将近一百名士兵。底楼的士兵多以长枪兵为主,上层的士兵多以弓箭手为主,上下再配以少量的火枪手。单从打击力量上来说鼓楼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九十八个鼓楼将近一万名士兵,他们的存在极大了牵扯住了鞑靼人的兵力,为了除掉这些鼓楼,巴图蒙克不得不投入了将近五万的兵力来围攻这些鼓楼。

九十八个鼓楼以七个为一组组成一个小的鼓楼群,每一组里中间一个稍大一点的鼓楼,周围在围上六个小的鼓楼。每一个鼓楼只见刚好有一箭之隔,七个鼓楼区围在一起通过合作可以射杀进入鼓楼周围的所有人。

“嗖”“嗖”“嗖”“嗖”此时的战场上出现最多的声音就是弓箭发射的声音和箭矢破空时和空气摩擦产生的声音。

站在鼓楼上的明军不断地不要命的发射着所有的弓箭,反正等鼓楼被攻破了这些东西也得落到鞑靼人手中,还不如现在全都发射出去呢。在下面的鞑靼士兵同样不甘示弱,射箭一直都是草原民族的一个绝活,在上面的明军朝下面射箭的同时下面的鞑靼士兵也是不断的朝上面的明军进行着还击。两军没有太多的短兵相接,远距离的射击成了最主要的攻击手段。将近六万人的互射,使得整个天空都是箭矢满天飞。

不断的有箭被射出去,便会不断的有人倒下,不过靠着地势上的优势,明军对鞑靼的射击很容易就可以打中目标,明军的每一轮箭雨过后总会在地上留下大批的鞑靼士兵的尸体。但是很显然鞑靼人没有退去,每一次的明军射击,鞑靼人都是毫不畏惧的进行还击,之后便是成群的鞑靼人不要命的朝每个鼓楼一层的明军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

此时纵然鼓楼兵多器精,但大多数的鼓楼仍然没有逃出不出被攻破的命运。鞑靼十二万多的兵力全部都投入了战场,除了一部分士兵还在后面作为补充兵力而没有开始厮杀之外,其余的所有人都已经身处这个凶险的战场了。一个鼓楼有近百名守军,但是靠着自己兵力的优势,鞑靼人在每个鼓楼周围都围了不下五百的兵力。靠着自己人数上的巨大优势,鞑靼人很快就压制住了明军的射箭,之后便会有冲锋的鞑靼人蜂拥进入鼓楼,一次次的惨战,一个又一个的鼓楼接连被攻破。鞑靼士兵争先恐后的冲上了鼓楼。没有了防守上的优势,鼓楼里的士兵不得不和鞑靼人近身肉搏。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生存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但是他们却没有退缩,要想打败我们,除非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朱厚照站在上面看着一个又一个的鼓楼被攻了下来,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虽然自己也组织了其次大规模的救援,但是无奈镇抚台的明军在兵力上实在是处于绝对的弱势。每一次朱厚照派出去的援军还没有到达中间的几个鼓楼便已经被打了回来。朱厚照努力了几次,但是除了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明军兵少,和鞑靼人在这里打不起消耗战,最后看支援派兵鼓楼的计划行不通之后便不再派兵了。朱厚照只能寄希望于鼓楼上的士兵能够多坚持一会,只要坚持到下一批援军到了就行了。

“殿下,这已经是第三十九个了。”看着有一个鼓楼被点着,旁边的乔贵悲痛的说道,这里的说有士兵都是乔贵治下的士兵,看着自己曾经的属下死在了自己的面前,乔贵如何能不悲伤。

听了乔贵的话,朱厚照什么都没有说,一时间了望台上除了一发发火炮的声音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生意了。

扭头,看着前面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