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42部分

明统天下-第42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的,都是假的。”李桦还没有说完,朱厚照便已经打断了他,

“假的?”李桦惊讶道,说完他便感觉自己手心有点发凉额头上有点想冒虚汗的感觉,这回出事了,殿下的亲兵营营长的身份竟然是假的,幸亏殿下没有出事,要不然。一想到后果,李桦便有浑身虚脱的感觉,这也算得上是欺君之罪了,虽然朱厚照不是皇帝,但人家好歹也是太子,是帝国的储君啊。

“哼,你们整天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在本殿下身边这么多年,我看你是不想干了吧。”朱厚照生气且愤怒的说道。对于这件事,他的确是一点生气,铁血军是什么部队啊,守卫京城的京军,这么重要的一支部队里的高级军官竟然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那是不是意味着军队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来历不明的人,是不是意味着将来皇上的身边也有可能出现来历不明的人,他们又是什么人,带着什么的目的,万一皇上或者其他人出现了意外,有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臣知罪,愿意听从殿下发落。”朱厚照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桦就已经直接吓得跪在了地上,冷汗直接出了一头。朱厚照这么一说,他感觉到之情比自己想想的还要严重的多啊,弄不好自己性命难保。

“你知罪就好。不过这件事也不全怪你,你到神机营的时候林清平已经来神机营了。这一次就不追究你的过错了。要是下一次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你直接去辽东吧。”

去辽东,就是发配辽东,这一点李桦知道,不过从朱厚照的话里,他也听出来自己这一次算是侥幸逃过一劫了“谢殿下不杀之恩。”

“行了,起来吧。”朱厚照命令道。

“是。”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李桦轻松的站了起来,颇有点劫后余生的感觉。

“虽然不治你的罪了,但你也别想这么轻松的过关。现在有两件事要你去办。办得好了就不再追究你的责任,但是你要是办不好,那到时候就新帐旧账一起算。”

朱厚照这么一说,刚刚感觉逃过一劫的李桦又一次绷紧了心弦:“但凭殿下吩咐。完不成任务臣自请发配辽东。”

“好,有骨气。你听好了。”

“第一:从现在开始你给我秘密的调查核实铁血军里每一个人的身份,任何可疑之人都不可放过。”

“第二:从现在开始你派人去秘密查找林清平的踪迹,一有消息马上禀报我,不可擅自有所行动。”

“是,殿下。”

李桦带着沉重的任务离开了,而朱厚照则看着手中的信又陷入了沉思。

“一切凭缘吧。”朱厚照淡淡的说道。

朱厚照不是那种会一直被感情羁绊的人,他总是告诉自己,自己来这里是要办大事的,是要拯救自己的民族的,不可为了一点儿女情愁而一蹶不振。

两天之后,朱厚照又恢复了正常,心里不再想着林清平了,而身体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再过几天已经可以再次启程了。林清平走了之后,朱厚照又从亲兵营里提拔了一人接替了林清平的位置。铁血军仍旧一切正常,全军现在都忙着为几天之后的开拔做准备。

“一切随缘吧。”看着蔚蓝的天空,朱厚照喃喃道。

只可惜意外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降临。朱厚照正忙着准备几天后启程的事宜,一封从京城来的密旨使得朱厚照不得不提前出发。

主角要开始掌权了,大家加把劲多投几张票啊。看看和我同时期的新书人家的票票已经好几千了,但是咱还在几百转悠,大家难道就忍心看着咱整天被爆吗。呜呜呜呜……票啊……啊啊啊啊啊

第六十一章皇权之中的亲情

看着手中的密旨,朱厚照刚刚康复带来的喜悦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密旨是由内阁拟票,孝宗盖玺之后经由内阁差人送到朱厚照手里的,密旨字不多,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上危,速回。”

难道这就是命吗,这都是上天注定的吗。看到密旨的内容,朱厚照便已经猜到京城发生了什么事了,孝宗也就是自己的父皇病危了,内阁让自己回去主持大局。当然是真的让自己回去主持大局还是让自己回去做一个象征性的摆设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君臣争权是各朝各代都存在的。

朱厚照在乎的不是自己回去之后自己能不能够取得朝政大权,他在乎的是孝宗的病情。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权力。执掌国柄的权力使得皇家的亲情在一次又一次权谋斗争中消磨殆尽。但万事皆有例外,此时在孝宗朱佑樘和朱厚照的身上便出现了例外。

孝宗自己打小受尽磨难,因此自己执政之后为了不使自己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不但对朱厚照关怀倍切,并且还一直坚持不纳妾,以减少**的争斗,想当年孝宗的悲剧直接来源于**的万贵妃。历史上的武宗朱厚照就是由于从小过于受到孝宗朱佑樘的宠爱才变得那么肆无忌惮的。

同时现在的朱厚照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朱厚照了,而是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新思想的青年。前世朱厚照便最重亲情,来到这里之后朱厚照同样也是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况且孝宗和张氏对他都那么好,他也没有不对他们好的理由啊。

至于争夺皇权,在孝宗和朱厚照身上更是不太可能发生。一方面孝宗就朱厚照这么一个儿子,朱厚照是他唯一的继承人,因此不管朱厚照犯下多大的错,孝宗都不会把朱厚照怎么样的。孝宗可不想自己绝后。同时在另一方面,朱厚照来自后世知道历史上的朱厚照便是早早的继承了皇位,中间没有发生过一点的意外,因此朱厚照也不会闲的没事去和孝宗争权,在他看来只要自己不英年早逝,这个皇位早晚得是自己的。

朱厚照父子俩感情极好,但是现在孝宗病危了,朱厚照怎能不担心呢。现在已经是弘治十九年的四月中旬了,历史上孝宗朱佑樘是在西历1505年5月7日驾崩的。1505年也就是弘治十八年,但是现在已经是弘治十九年了。也就是说朱厚照已经改变了历史,因为如果按照历史上进展的话,孝宗在一年前就已经驾崩了。这一世孝宗得益于朱厚照从小和他一起练武,并且朱厚照还经常弄一些后世常用的保健的方法来给孝宗增强身体。常年的练武和保健使得孝宗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一年了。可是现在孝宗还是没能逃过自己的命运,彻底的病倒了。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但是孝宗不辞幸苦的忙于国事,就是有再好的身体也经不住他这么使用。

“来人,通知全军即日启程。”孝宗病危了,朱厚照现在最想的便是回到他的身边,在这里他一刻也呆不下去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莫大的悲哀,朱厚照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朱厚照的临时开拔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但是既然朱厚照已经下了命令了,那也只有服从的份了。一万多人匆匆忙忙的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到了京城。没有盛大的仪式来欢迎朱厚照和他的军队凯旋归来,只是内阁派了人在城外一直等值朱厚照。朱厚照回来之后就直接进了宫里。

这半个月来京城一直被压抑的气氛所笼罩着,京城里的百姓也都感受到了不正常,纷纷在议论发生了什么事?

“是不是又要打仗了啊?”各个酒楼里到处都可以听到相互之间谈论国事的声音。此时四出酒楼里,便有很多人在谈论这几天的事情。

“谁知道呢,我看啊八成像又要打仗了。”又一个人说道。

“这可不一定啊,也有可能是宫里出事了也说不定啊。”见那人说要打仗了,立马有人出来反驳,中国向来都是这样,不管说什么总会有人来反驳你,不在于对与错而在于就是为了反驳你而反驳你。

“宫里,宫里会出什么事啊,”有人把话题引到了皇宫里,人们的兴趣立马便从战争转移到了皇宫。

“你说,会不会是当今圣上出什么事了啊?”那人继续说着。

“胡说,当今圣上是天子,怎么会出事呢。”

“就是,你再胡说小心哥哥揍你。”一听到有人要说孝宗的坏话,周围的人立马站出来朝那人就是一顿批评。

最后实在是顶不住众人的语言攻击,那人灰溜溜的跑了出去。

孝宗执政十九年来,驱逐奸佞,励精图治,勤于政务,倡导节约,使得明朝重新富强了起来。在民间孝宗深得民心,许多老百姓都为孝宗建立了长生祠,每天都向上天祈求孝宗能够长寿。在这些民众看来是孝宗让他们重新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们不知道下一个皇帝会是什么样子的,只期望孝宗能够一直不死,因为他们相信孝宗会让他们一直富足的生活下去。正因为此,见到有人要说孝宗的坏话,这些人才会站出来攻击他。虽然他们也知道那人说的也有可能是真的,但是他们就是宁愿自欺欺人也不愿意相信。

而被攻击的那人狼狈的跑出酒楼之后,走出五条街,来到了一件民屋里。此时的他早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狼狈样,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眼睛里还是不是的闪过一道狡黠亮光。只见此人回到屋里之后迅速的拿出笔墨纸砚,片刻时间便已经把自己这几天打听到了见闻给写了下来。然后只见此人来到院子里,从院子的左侧的鸟笼里拿出了一直鸽子。鸽子全身几乎都是雪白的,只有头顶上有少许的灰色的毛发,鸽子看起来和健硕,右腿上还有一个用意装东西的圆筒,原来这是一只信鸽。

右手抚摸了一会鸽子柔顺的毛发,那人翻出鸽子右腿上的圆筒,把方才写好的那张纸塞了进去。

“去吧……宝贝。”拍了拍鸽子的翅膀,只见那人双手一扬便把鸽子送入了天空。在空中转悠了一圈,鸽子便朝南方飞去。

在这一刻,京城中不知道有多少只鸽子被送出,又有多少只鸽子飞进来。

普通的来百姓不知道京城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不代表那些当官的不知道。虽然这半个月来内阁极力的掩饰孝宗病危的消息,但是那些当官的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知道了一切。

“父皇现在怎么样了?”进宫的路上,朱厚照不断的向前来接他进宫的人询问孝宗的事情。

“启禀殿下,皇上几天前又昏迷过去了,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

第六十二章政治家的刀

孝宗自弘治十二年以来身体便开始不断的恶化,期间多次病倒,虽然大臣们多次劝谏孝宗以身体为重但皆都不被孝宗采纳。繁忙的国事使得孝宗的身体越发的虚弱,到了弘治十九年三月孝宗颁布完废除农奴制的诏书没多久便又一次病倒了。

对于这一次孝宗病倒大臣们可谓是既感到意外也感到情理之中。常年来孝宗不顾身体处理国事,大臣们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了,因此对于此次孝宗的病倒感到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此次孝宗病情之严重却同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以前孝宗也不是没有病倒过,事实上近年来孝宗多次病倒,但是每一次病倒孝宗都很快的醒了过来,休养几天之后便可以重新处理朝政了。但此次孝宗的病倒却昏迷三日之久。

孝宗出病倒时,内阁还以为孝宗会像以前那样不日便可醒来,但当孝宗几日未醒之后,内阁的三位阁老便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三位阁老商量之后认为孝宗恐命不长久,而当时太子又在远在千里之外的西藏,期间一旦出现意外恐怕都会引起巨大的朝廷动荡。商量之后三人决定火速召朱厚照回京以防不测。幸好孝宗当时恰好醒过来,听了三人的决定之后比较认同。孝宗也是自家知自家事,自己的身体这回怕是真的不行了,为了能够让朱厚照即位不出现意外,不但同意了三位阁老召朱厚照火速回京还另下了圣旨等朱厚照回来之后宣布由朱厚照监国。下完诏书没多久孝宗便有昏迷过去了,中间醒过几次,但大多时间都处于昏迷之中。四天前孝宗又一次昏迷了过去,至今未醒,这可愁坏了几位内阁大臣了,皇上恐怕生时无多但太子有久未回京,要是出了什么事,那他们如何是好。

“刘阁老,不知殿下此时已到何处?”站在一旁的谢迁朝内阁首辅刘建问道。三名阁老中以谢迁年龄最小,李东阳次之,而身为内阁首辅的刘建不但是三人之中年龄最大的,同样也是三人之中入阁最早,入阁时间最长的一位。谢迁是西历1449生,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状元,历修撰、左庶子,弘治八年入内阁参与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李东阳是西历1447生,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作为三人之中资格最老的刘建则比两人整整大了十四岁以上。刘健是西历1433生,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考中进士,任庶吉士,被授为翰林编修。1488年,孝宗朱祐樘即位为帝,刘健也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