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369部分

明统天下-第369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不管支持与否,这两套律法都肯定是要实行的,现在的商人面对着朝廷这个恐怖的巨兽根本就没有一点的反抗的能力。

第一个月,在外地的情况朱厚照还没有得到,但是京城之中他知道刑部和顺天府已经联手逮捕了超过三十多家商贩的东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规模不小的商家。

这些人大多涉嫌违法经营。所贩商品缺斤短两以及哄抬物价,对于第一批违法的商贩,朝廷没有一丝的手软,不杀几只鸡,如何让更多的猴子老实。

朱厚照的目光很快就从这些事情上转移开了,二月份的时候,经过内阁和户部的统计,去年正德五年的税收终于统计了出来,最后得出的数字大大出乎朱厚照的预料。

去年一年全国各地所有的农税、商税以及其他税收加起来第一次超过了五千万两,达到了五千四百多万两的规模。

这是大明成立一百多年来首次一年的税赋超过了五千万两。就连历史上明朝税赋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

当然去年的赋税之所以那么多也和这几年朝廷每一年大批银子的支出有关,国库每年支出数千万的银子在经过了几年之后终于开始反应出来了效果,除了让不少人富裕了之后,也开始慢慢的反馈到朝廷的赋税上来了。

随着全国各地税收的慢慢移交给户部,朝廷的国库一下子就充盈了起来。

前几年因为朱厚照多次大规模的支出,早就已经空虚的国库一下子难得的充实了一回,而且朱厚照也暂时不用老是花费自己的银子了。

说实话这几年每年下来所花费的银子就连朱厚照看的就心惊,现在朝廷一年的赋税达到五千万两以上,这也让朱厚照对于财政的担忧暂时缓解了不少。

而且今年能够达到五千万两以上。对于明年,朱厚照的信心更加的大了,今年实行的商税法到了明年肯定能够为朝廷带来更多的商业税,这是今年财政增长的一个支撑点。同样的前几年以前朝廷巨额之处的银子对于税赋的刺激作用也最少能够持续数年的时间。

二月末的时候,和孝宗以及宗人府的主事商量过之后,朱厚照正式把内裤改名为皇家内务府,内务府的主管有宗人府主事担任。

皇家内务府的主要任务就是掌管皇家财产。这里面不但包括那些根本就无法统计具体数字古玩宝贝等,还包括了朱厚照暗中掌控的每年有超过一亿两银子收入的皇家商部。

皇家商部是在皇家内务府明下的一个半公开的部门,它也是随着皇家内务府的成立而成立的新部门。

皇家商部和朝廷的商部不一样。朝廷商部是用来对全大明的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的部门,而皇家商部就纯粹是一个为了朱厚照,为了皇家而服务的私人部门。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掌管朱厚照名下的那些商业财产,同时按照朱厚照的意图进行一定的商业经营。说的纯粹一点,它的本质和后世的那些大集团、大公司没有区别。

从朱厚照第一次插手商业活动创办的那个镜子商铺开始,到后面的水泥、生活超市等各种朱厚照暗中创办的商铺都在这个皇家商部的名下。

皇家商部的成立一开始就引起了皇家内部的争夺,为何,因为它能够控制的财产实在是太多了。每年一亿两银子以上的收入比现在大明一年国库的收入还要多。

说实话这个数字是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要是真的公开的话,那肯定要在全大明引起一次巨大的震动的,谁都想不到朱厚照不但是大明的皇帝,竟然还暗中cāo纵者如此多的财产。

其实一年一亿两银子的收入很多吗?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很多了,但是对于朱厚照来说其实这个数字并不多。

倒不是他财富多的已经只是一个数字了,而是因为他如果想要的话绝对可以让自己每一年的收入达到两亿乃至三亿以上。

不是朱厚照自己嚣张,而是朱厚照确实是有这个本事。

本身他就比这个世界的人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可以说他随意拿出一个现在所没有的东西,然后靠着自己大明皇帝的身份暗中推行全国就可以大大的捞一笔银子。而且只要他想要,也可以年年都捞上一笔。

镜子,生活之中一件简简单单的用品,但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镜子却在一开始的时候为朱厚照带来了每年两千多万两的收入。

很不可思议吧,确实是很不可思议。但是这也确实是事实,因为镜子虽然比不上油盐一样的必需品,但是也是所有家庭的刚需品,它的需求量太大了。

靠着超出别人几百年的镜子工艺,以及朱厚照的支持,只要把镜子的生意发行全国,那到时候就是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买了朱厚照的镜子,那一年的收入就多少了。就更别说十个人里面买一个镜子这都是比例少的了。

不说那些有钱人以及勋贵们都是大批次购买的,就是这种易碎品普通人也很有可能一年都买两三次。

而镜子只不过是这些年来朱厚照暗中让皇家的工匠创造出来的微不足道的东西,靠着自己的记忆,到现在就连朱厚照都记不清楚自己已经把多少后世的记忆拿出来发财了,他可以肯定现在在市面上流传着的本不应该现在出现的工艺品以及生活用品绝对不低于五百样。

只要朱厚照把所有的这些东西全都垄断起来经营,可以说他一个人就牢牢cāo控了整个大明所有人的生活了。

不过好在朱厚照更多的是站在大明皇帝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一个自私的商人立场上,他不但不会把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一直垄断者,相反还经常主动的公开,有些由于别人仿制已经没有多少价值的创意他会全部免费公开,而有些还比较保密的他则会让别的商人支付一笔费用之外有偿的使用。

就以镜子为例,现在靠着这个朱厚照已经很少能够赚到钱了,因为他早就把镜子的技术给完全公开了,只要是有一定实力的商人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并且还不用缴纳使用费。如果不是朱厚照名下的商铺是第一个贩卖这种玻璃镜子的,而且有很多人对于他的这个品牌比较忠诚,恐怕早就赚不到银子了。

现在就以京城为例,公开贩卖的镜子就不下一百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过那些商人改进的价格非常之低廉的镜子。

除了镜子之外,这些年来朱厚照陆陆续续免费公开的以及有偿公开的各种技术以及创意已经不下两百多种了。

他这样做其实目的还是为了让大明的技术能够不断进步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垄断而停滞不前,那样的话虽然自己赚到了银子,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有一个在各方面技术不断进步大明才能够持续处于鼎盛之中。

现在朱厚照暗中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活动在大明也不算什么秘密了,以前本来就有很多人怀疑,现在随着皇家商部的成立一下子很多的人就确定了心中的猜想。

不知道的人还没有什么,但是知道的人就心里恐惧的多了,谁也没想到朱厚照竟然暗中cāo控着如此多的财富,并且那些不断露出世面的新的发明创造竟然大都和朱厚照有所关联。

第六百零三章:专利与知识产权法

知道的人大多数朝中的大臣为主,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朱厚照对商业活动那么重视了,原来他自己就在暗中经商。

现在朱厚照的地位rì益稳固,大部分的大臣都不会有事没事的去找朱厚照的毛病,不过却总是有一些闲着没事干的大臣非要在这上面参朱厚照一本。

这让收到奏折的内阁很是尴尬。

现在朱厚照每年的收入并不是他实际能够拿到的,因为那一亿两的银子并没有除去本身的成本,虽然本来朱厚照所从事的经营活动都是暴利,成本很少,但是架不住数量众多,就现在每一年各项成本支出也不下两千万两了。除去了成本之外,朱厚照还要拿出其中三十分一的利润进行交税。。。

朱厚照身为大明的皇帝,如果自己都偷税漏税,那如何还让其他人按时缴税啊。

未来可以预计朱厚照的每年收入会越来越多,但是实际的利润就不好说了,因为朱厚照在心里已经有了提税的打算了,他一直觉得这个三十税一的税收实在是太低了,弄得都有点可有可无的了。

未来他打算把这个税收提到百分之十左右,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步。

皇家商部最后的cāo控权最后还是落在了木拓的身上,虽然皇家内部以及和皇家有牵连的好多勋贵家族都在那种希望朱厚照能够让他们获得皇家商部的cāo控权,不过朱厚照更放心的还是木拓。。。

事关自己的利益,他还是希望稳妥为主,找掌权人自然也希望找一个稳妥一点的人了。

这一年来木拓事业重心也在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以前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经营自己的酒楼,但是自从当了商部的侍郎之后,突然之间他发现还有比经营酒楼更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看着一个一个自己制定的律法被实行。他的心里渐渐的有了一种成就感了。

被朱厚照委以重任之后的第一天,木拓便找来了朱厚照,他把自己制定的一个《专利法》的草本给朱厚照过目。

前面说过木拓的很多商业思想都受到了朱厚照的影响,这个专利法的事情也是受到朱厚照以前给他说的那些事情的启发才想起来的。

其实一开始他是想着看看能不能把自己酒楼之中经营的那些新的菜谱变成一个朱厚照所说的专利,然后就只能自己去做那些菜,其他人不能做,这样他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了。

当时木拓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商人,商人逐利他那样想也无可厚非,虽然最后被朱厚照给否决了,但是专利的雏形却也在他的心中形成了。

木拓和朱厚照的关系比较近。他对于朱厚照私下的那些商业活动比较清楚,以前这是不归他管他也就不插口,但是现在既然朱厚照让他掌管皇家商部了,那他就要尽力了。

其实朱厚照能够赚钱的根本并不是朱厚照靠着自己手中的权利给自己的商业推广提供了便利,而是朱厚照所经营的那些商品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

新奇的发明创造是朱厚照的根本,但是想要保证朱厚照的利益不受损害,确保自己对于所有的发明享受独享权才是最关键的。

这个就让木拓想到了以前和朱厚照讨论过的所谓专利了,朱厚照自己免费公开的那些东西就不说了,但是很多朱厚照都没有公开或者是有偿公开的东西竟然也有很多的人私下里进行仿造。

虽然朱厚照是皇帝。但是毕竟不能明着来,对于数量众多的那些不法商贩,朱厚照也管不过来。

不过如果有了一个专利法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上台的第一天,木拓就匆忙的起草了一个自己想的专利法让朱厚照过目。如果朱厚照赞同了自己的想法,那他无疑就要在这件事情上继续走下去了。

朱厚照微微惊讶,以前怎么没发现木拓在这方面的天分呢。

“这个,时间太长了。”指着上面确定的专利年限。朱厚照说道,“专利的独享权五十年太长了,这样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且你也不能一刀切了,有些可以定在十五年的年限,有些可以加长到二十年,有些如果牵扯到朝廷规定的不允许外泄的技术,可以根据时期情况确定年限。”

“还有这个,”指着其中一个专利说明,朱厚照说道,“这些东西都对百姓的生活巨大,比如这个药品、改进的农产品这些东西都不能授予专利。”

“不过这些方面的技术可以进行一定的国家扶持,不能让他们在专利上赚回来,就在其他方面补偿他们。”

经过朱厚照和木拓一整天的讨论,朱厚照把自己脑海之中更多的有关专利的东西告诉了木拓,对于木拓来说今天犹如进行了一次洗脑风暴一样,走的时候他都是激动异常的,他恨不得立刻返回家中把朱厚照所说的那些东西都给写下来。

木拓今天拿的这个专利法的草本倒是提醒了朱厚照,大明似乎还缺少一个完整的专利法呢,以前虽然朱厚照也在这方面出台过一点律法,但是毕竟太过于片面了,不够系统,也不够完善。

同时既然专利法已经出来了,为何不更干脆一步,把知识产权也给弄出来。

这个更加负责,不是木拓一个人完的成的,朱厚照第二rì找来了礼部尚书刘机,把这项重任交给了礼部,这些东西由礼部来管无疑最好不过了。

正德六年四月的时候,赛利姆再次派遣使臣前往大明,这一次赛利姆明白无误的告诉朱厚照,赶快和我结盟吧,要不然我就要单独行动了。

上台这一年多以来,赛利姆无时无刻不再准备着和萨非王朝的战争,本来他得来的苏丹之位就不怎么正,所以就迫切的需要一次对外的胜利奠定自己统治的威望。

经过这一年多的准备,奥斯曼方面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赛利姆的意思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