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255部分

明统天下-第255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坐在最上面的朱厚照看到横刀方阵走过去的时候,心里都感到了热血澎湃,走到最zhōngyāng的时候横刀方阵停了下来,和前面走过的各个方阵一样在五千人整齐的向朱厚照所在的方向行了庄重的大明军礼。然后一声令下,五千人迅速的散开,一整套配合横刀所使用的招式慢慢的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动作还是那么的整齐划一。

表演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在同一声令下五千人瞬间便再次聚集在了一起,这种令行如一的表现再次赢得了不少的称赞。再次向朱厚照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之后五千人开始慢慢的走出广场。

步兵的六个方阵结束之后便是铁血军出场的时间了,铁血军目前被誉为大明最为强大也最为神秘的一支军队,铁血军的阅兵是很多人最为期待的。

……分割线……

“把天北战事的所有资料全都拿过来。”刚刚参加完阅兵的朱厚照一刻都没有停留便来带了乾清宫,在这里早已经等待多时的锦衣卫探子看到朱厚照进来了之后连忙行礼。

对于今天的阅兵,目前来说朱厚照还算很满意,虽然严肃xìng有些不足,不过这也正是朱厚照所需要的,现在的大明需要一点轻松的气氛。而总体上来说,今天依次出现的玄甲jīng骑、步兵方阵以及铁血军的方阵都一次次的震撼着众人的心。第一个出场的玄甲jīng骑就已经很是让人感到心里震颤了,但是当铁血军出现了之后,众人才真正意识到了这才是真正的不应该出现在人间的军队。

再次响起的震天的炮声、漫天的火花,整齐发shè的火枪,一层层被shè透的钢板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在这支军队面前人类一直赖以生存的武力以及强壮的身体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很多有识之士在见识到了铁血军的各种热火器的威力之后便已经意识到了这才是未来战争的主流兵器,当时有不少的属国使臣都在感叹“难道我国和大明的差距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这个时候在亚洲除了大明有了这种实用xìng很强的火枪之外,其余的所有国家都还是处在冷兵器的时代。蒙古、朝鲜以及中南半岛的那些国家都还是使用的纯粹的冷兵器,而历史上亚洲第二个大规模装备火枪的国家倭奴国此时则还因为西方的殖民者还没有进入亚洲而处在萌芽时期。

虽然有很多的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出来了火枪才是未来的主流,但是就是知道了又如何?就像现在朱厚照还知道未来的天空是飞机的世界呢,但是那又如何,即便朱厚照知道如何制造飞机,依靠大明现在的技术也造不出来,大规模普及更是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在亚洲的属国不管是在技术上、资源上、还是在财力之上都远远的落后于大明。就像今天朱厚照展示出来的火枪以及火炮,即便那些属国的人看到了他们也造不出来。最主要的便是他们没有这种技术。火枪、火炮看似简单,单里面的构造以及创意便是人类百年的发展才能达到的,除了朱厚照这个本身就知道的人之外,其他人就是仍他们知道了外形也想不出来里面的构造。

而更关键的还是枪支以及火炮的锻造技术,这才是制约属国与大明之间的最大障碍。

制作这些枪支与火炮的技术都是领先这个世界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其他的国家在大明严格的保密以及技术外流限制之下想要学会那就等上几十年吧。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一十二章大明威胁论

阅兵的事情已经暂时的告一段落了,至于此次阅兵的影响到底如何,现在看是看不出来的,朱厚照此次阅兵的最主要目的便是为了威慑天下所有的人,最后到底能不能成功则要时间来慢慢的证明。。)

不过此时的朱厚照已经没有jīng力再去cāo心这些了,回到了乾清宫之后朱厚照便一门心思的扎在了战事之上。

通过锦衣卫送来的资料,朱厚照终于对此次蒙古人南下的事情有了清晰的了解了,在草原之上大明有无数的探子,正是因为此草原之上的消息才能源源不断的传回大明,但是这一点巴图蒙克以及阿喇哈青森两人又如何会不知道呢,虽然他们不知道倒地谁是大明的探子,但是这不重要,想要阻断探子往大明传递消息的方法却有很多。

这一次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选择的就是最为费力也最为保险的一种,原来在一个多月前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两人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突然下令封锁了前往大明的所有通道。虽然有很多的探子想要冒死传递情报,但最后却全都被发现了,一直到此时蒙古人已经南下不用保密了之后所有的封锁才接触,情报也慢慢的传递了回来。

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的结盟出现的很早,不过紧密程度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说是大明rì益的强大而慢慢的加深。在最开始巴图蒙克兵败逃亡到北海的那一次,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便已经开始搭上线了。

当时巴图蒙克兵败了之后阿喇哈青森便预感到之后大明必将慢慢的强盛起来。到时候只凭借着瓦剌一个国家很难和大明对抗,所以既为了帮自己找一个盟友,也为了给大明制造一点麻烦,阿喇哈青森便开始慢慢的帮助巴图蒙克恢复实力。

这个时候两人之间的结盟既没有正式的盟约,也没有口头的承诺,有的仅仅是双方的默契。而且这个时候也完全是阿拉哈青森在主导的。

不过后来随着巴图蒙克实力的慢慢恢复,情况开始不断的转变了。恢复了实力的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对话的时候地位越来越高,话语权也越来越重。正好这个时候大明经过蒙古一战之后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在强大着,这种强大即便是阿喇哈青森这个远在漠北的人都能够感觉到。

巴图蒙克对大明的仇恨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实力弱小的时候还是强大的时候巴图蒙克心里都没有放弃过要找大明报仇。等巴图蒙克实力恢复了之后这种感觉就越加的强烈了。

所以在后来每当谈论起大明的时候巴图蒙克都会跑出大明威胁论这一个强有力的武器。这个大明威胁论那可不是刻意的污蔑而是实打实的有着很深厚的根据的。在世界格局彻底改变之前,大明和蒙古这两个不同民族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对抗的,大明的强大必将进一步碾压蒙古的生存空间。大明越是强大阿喇哈青森的危机感就越是强烈。

所以每一次当巴图蒙克祭出大明威胁论的时候都能够得到阿喇哈青森的认同,不过在一开始每当巴图蒙克在随后抛出鞑靼和瓦剌放弃前嫌为了蒙古人的未来共同对付大明的时候,阿喇哈青森便会犹豫不决。

大明的威胁阿喇哈青森知道,并且他也从一开始扶持巴图蒙克的时候便有心和大明进行对抗,但是像巴图蒙克说的那种直接出兵发动战争的对抗阿喇哈青森却还没有考虑过呢。应付大明的方式有很多,战争是阿喇哈青森最不愿意使用的。

犹豫不决本来便是阿喇哈青森的xìng格特点之一,特别是面对对抗大明这么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生存空间的时候,阿拉哈青森的每一步都将对自己的国家一级子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犹豫不决。

而就是在这种犹豫不决之中,巴图蒙克慢慢的开始和阿喇哈青森平起平坐了。虽然巴图蒙克的实力比不上阿喇哈青森,但是巴图蒙克的才能却不是阿喇哈青森能够比拟的,就连阿喇哈青森手下的一些将军们都对巴图蒙克尊崇有加。

最后促使阿喇哈青森下定决心和巴图蒙克一同对抗大明的还是巴图蒙克的一句话,当时面对一直犹豫不决的阿喇哈青森,即便是耐xìng不错的巴图蒙克都有点受不了了。巴图蒙克生气的对阿喇哈青森说道:“当你五年之后下定决心的时候,即便是你我举全族之兵都不会是大明的对手。”

就是巴图蒙克这一句简单的牢sāo竟然使得阿喇哈青森下定了决心,当时听到这一句话的阿喇哈青森顿时陷入了沉思,是啊,大明毕竟和瓦剌不一样,瓦剌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原地不前。而大明却是依靠着自己广袤的疆域、数不尽的资源以及众多的人口不断强大着,现在面对大明的时候瓦剌都已经没了胜算,而五年之后还是原地不前的瓦剌即便是加上了恢复了实力的巴图蒙克也不一定是大明的对手。

到时候不管是和大明一战还是直接投降大明,千百年之后的结局都是一个,那就是蒙古人从此消失在世界之上,身为草原人的阿喇哈青森对于草原之上那些曾经有过灿烂历史现在却已经消亡的民族一清二楚,不管是匈奴、鲜卑、突厥还是契丹,这些民族都已经消亡在世间了,如果自己再这样犹豫下去的话说不定未来蒙古也将赴这些民族的后尘。

一想到这里阿喇哈青森心中的忧虑便顿时大增,他从来没有向当时一样想要打败大明,为自己的子民赢得一点生存的空间。

决心的不断积淀终于让阿喇哈青森答应了巴图蒙克的请求,两人一同抗明。

面对选择之前或许阿喇哈青森还有些犹豫,但是一旦下定了决心了,阿喇哈青森便再也没有顾忌了。

从一之前阿喇哈青森和巴图蒙克两人便已经开始在暗中进行准备了,两人一方面加强了对境内的监控,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开始搜集战争所需的战马、粮草,士兵的训练也,慢慢的展开了。

一年的时间靠着巴图蒙克的出谋划策两人的计划一直瞒过了大明的探知,而当大明要广邀天下人举行阅兵的消息传来,巴图蒙克立马下定了决心,南下就在此时。

为了毕其功于一役,此次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都已经陷入了疯狂之中,两人将部落之中所有能够拿起战刀的男丁全都被强行的征调了,加在一起两人一共凑出来了五十五万大军。

此战如果蒙古败了,那么从今往后他们将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了,但是如果获胜了,那么或许蒙古将获得一次恢复蒙元统治的机会。

两个多月前两人便开始慢慢的集结兵力了,一个月后,五十五万的骑兵正式集结完毕。并且为了保证战斗力,在之后两人来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严格训练。一直到半个月之前,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放弃封锁率兵突然南下,而仅用了一天的时间便攻陷了大明的天北省。

第四百一十三章死守不出

随着朱厚照细致的查看着所有的情报,其他的得到了消息的大臣也陆续的来到了朱厚照这里,而有资格在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大臣除了内阁的所有阁臣、兵部尚书刘大夏之外就只有吏部尚书马文升了。。)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便是大明江山从此消亡。有可能是这片大地再次被蒙古人统治,也有可能是大明灭完,然后又后代的其他人建立起另外一个汉人朝代。

“请皇上决断!”随着刘大夏说了一声,其余的大臣也全都附和。既然蒙古人已经南下了那么现在最关键的便是如何应付蒙古人了。并且考虑到战败的后果,此战不管是蒙古还是大明都只能胜不能败。

“如果你们非得让朕来选,那就死守不出。”眼光扫过每一个大臣,最后朱厚照坚定的说道。

蒙古人攻城略地的速度代表着他们的兵锋如何?当朱厚照终于确定了天北省就是在一天之内沦陷的时候。就连朱厚照都惊叹于此次南下的蒙古大军的兵锋之盛。不过在感叹蒙古大军兵锋之盛的同时,朱厚照也在心里对于自己此战胜利的信心增加了一分。

蒙古人南下的第一站最后经过多次的讨论与争吵之后选在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天北省。从整体的战略来说以天北省作为突破口十分的不明智。

首先此次蒙古人南下的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打败大明,尽可能的消耗大明的力量。甚至是在有可能的时候灭亡大明。所以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蒙古人南下的突破口最好是选在陕西、山西以及北直隶这三个大明的腹地。

天北省虽然也是大明的国土,但毕竟这一片国土大明也才得到手中一两年而已。此时大明在天北省之中没有太多的汉人,没有太多的税收。而天北省的地貌也是以草原以及荒漠为主的,可以说此时的天北省对于大明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失去了天北省根本就不会对大明产生多少影响。

而蒙古人即便是得到了天北省了,那么他们下一步的进攻必将更加的困难重重。如果继续从天北省南下天南省,首先这对于蒙古人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朱厚照所规划的天北省与天南省之分依据的就是天山,在天山以北便是天北省,在天山以南便是天南省。在规划之初朱厚照便考虑过有一天会被迫放弃天北的可能,所以故意以天山为界限。

天山横亘整个西疆,即便是汉人的军队想要越过天山进攻天南都是十分的困难的,就更不要说是全都是骑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