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203部分

明统天下-第203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梦阳,初名莘,字献吉,号空同子,弘治五年陕西乡试第一,次年高中进士,同时李梦阳还是当今文坛上最著名“前七子”之一,与何景明并称文坛领袖。可以说李东阳是天下官员的领袖,那么李梦阳就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

李梦阳由于高中进士之后接连丧失双亲连续丁忧多年,所以为官较晚,而为官之后又由于xìng格耿直、嫉恶如仇始终在官场上混不开。不过虽然官职一直不高,但是李梦阳却有一大爱好,那就是写文章纵评天下事,因为他的文坛上名声甚大,所以他的文章往往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

“梦阳此时正在京城闲居呢。”

“好,这也变好,李阁老为何不让梦阳兄写篇文章夸奖一下这位刘都督呢,不管如何他能够将百姓眼中最怕的东厂给整成这也也算是功劳甚大了。”

“好,此计甚好,到时候事情传开了看他刘瑾如何在东厂立足。”说完,周围人大都赞成这个计策。

“还有,刘瑾此次大肆整顿东厂,以至于东厂被抓这十之**,由此可见东厂已经腐朽之脊骨了,几rì如此那东厂留之又有何用呢,我等为何不上奏皇上要求裁撤了东厂,到时候不管成不成总归是一番努力。”

“好,就这么办。”

李梦阳果真不愧是写文章的一把好手,当天一听说让他写文章挑拨刘瑾和东厂的关系,李梦阳立马便答应了,嫉恶如仇的李梦阳早就看东厂和锦衣卫不惯了,只不过自己位卑职小也如可奈何,但是平时也没少写文章谩骂东厂等。这一次有了机会自然也是不会放过了。

当天下午,一片洋洋洒洒三千多字的夸奖刘瑾的文章便在李梦阳的手中完成了,在文章里李梦阳大肆夸奖刘瑾的高义,直把刘瑾说成一个虽身为宦官但却不屑于宦官与东厂为伍的正义之士,而且还说刘瑾嫉恶如仇早就看不惯宦官和东厂的所作所为了,所以不顾艰难万阻极力的将东厂给整治了一番。

在这篇文章里,刘瑾就是嫉恶如仇的包拯,而东厂的人和那些宦官就是等着被包拯收拾的作jiān犯科之徒了。可以说一篇文章直接将刘瑾从宦官的一员变成了宦官的对立面上去了。而且文中还不乏调皮刘瑾与王岳以及其他宦官关系的地方。

通过一干大臣的努力,这篇文章在当天晚上便已经开始在京城流传了,而等到了第二天之后几乎整个京城里面的读书人们都在谈论与手抄这篇掐百年难得的文章了。李梦阳写出来的东西无论是啥都会有无数的人抢着看的。

而作为那篇文章的第一主人公,刘瑾也不可能一直不知道这件事情,这不第二天还没到中午,一片写的内容完完整整,字体工整整洁的文章出现在了刘瑾的桌子上了。

要说一般的太监都是一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那刘瑾可不是这样的人,论起文学来刘瑾绝对算是太监中的典范,史书中说刘瑾是颇通文史,累知古今,涉猎甚广。能够被史书中说是有文化的人,那绝对算是当时文学水平响当当不错的了。

所以拿到这片李梦阳写来褒奖自己的文章之后,刘瑾先是称赞上面的文藻水准远在自己之上,然后便是直接暴怒之声响彻整个东厂。

虽然写文章刘瑾自认还是比不上现在天下第一学子之称的李梦阳,但是他刘瑾也不傻啊,他如何看不出来这篇文章明里是在褒奖自己,其实就是在挑拨自己和东厂以及其他的宦官的关系呢,要是真的让他得逞了,那他刘瑾以后还在宫里混个屁啊、

“这里李梦阳是怎么回事?咱家奉命整治东厂干他何事?他为何要参合进来这件事情?”刘瑾朝自己的手下问道。

“回都督的话,这个李梦阳前段时间听说是因为得罪了两位国舅爷所以被免了官职一直闲赋在家等着朝廷的安排呢,所以这段时间他没事的时候就会写几篇文章谩骂几个人才行,只不过没想到他这一次竟然将矛头对准了都督,您看要不要属下去给他一点教训?”被问到的那名属下如实的回答道。

第三百三十二章送至皇宫

“不,且慢。打听到最近有谁和这个李梦阳接触过吗?”刘瑾谨慎的问道。

“回都督,根据探子回报好像昨rì有内阁首辅李东阳去过李梦阳的家中,昨rì下午两人呆在一起长达两个时辰。”

“那便错不了了,此事必定又是那帮文人在后面捣的鬼,所以此时不可以动李梦阳分毫,要不然李梦阳稍微出一点差错我们便会被置于风口浪尖上。”不过刘瑾想让刘瑾宽容的放过李梦阳也不可能,那不符合他刘瑾有仇必报的xìng格,“不过虽然我们现在不能把他怎么样了,但是以后可就不好说了,你派人给咱家盯好了李梦阳,咱家就不相信他一个闲不住的大嘴巴会不犯错误。”

“还有,”重新将那篇文章交给那名属下,刘瑾说道:“你拿着这篇文章去叫手下们都看看,有识字的都照着学学,特别是宫里的人,派人到宫里给咱家大肆的宣扬这篇文章。”

“都督这是为何?”那名属下不解道,既然这篇文章是用来挑拨离间的,那为何还要帮助对方宣扬呢。

“哼,这件事情你瞒是瞒不住的,你越是隐瞒说不定越是引人怀疑,既然如此还不如主动让大家都知道,那样的话说不定大家就偏偏不信了呢。”

“高,都督实在是高属下佩服。”

“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宫里不传开了那皇上如何会听得到呢。”

论起权谋刘瑾自己也不差,不说他学贯古今从书本当中学到多少计谋。但就是几十年的宫廷生活耳濡目染的刘瑾就已经学了不少了。既然那帮文官想要害他刘瑾,他直接拦是拦不住的,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化劣势为优势呢,你们宣扬的越广,到时候听到了皇上的耳中了咱家就越受宠。说到底咱们立身的根本不一样。

“还有,都督,今天属下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听说有很多大臣联名上书要求皇上将咱们东厂裁撤了。不知此事都督如何看?”

“还有这事?”刘瑾心里再次一惊,看来这帮文臣还真是不安生啊,“皇上最后怎么说?”刘瑾连忙问道。

“听说皇上没有赞成。不过也没有直接反对,所以属下才觉得心里不安,现在咱们东厂正是多事之秋。力量大不如以前,如果皇上真的信了那帮人的话了,那到时候咱们可就?”

刘瑾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此事先静观其变吧,咱家有时间去探探皇上的口信。”事实上虽然刘瑾心里不相信朱厚照会真的裁撤东厂,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君子无戏言,那还有一句话叫做君子之言不可信。古往今来这么多的皇帝,有君子无戏言的周成王,但是更不缺少君子之言不可信的汉高祖之类的帝王。皇家的话谁敢说他不是真的,但又有谁敢一定确定他就会那样做。一切只不过是政治而已。

所以哪怕刘瑾心里知道朱厚照应该是不会真的裁撤东厂的,但是一旦朝中所有的大臣逼迫的紧了也不排除有皇上听信大臣的可能。

“都督,这是统计出来的金银珠宝的数量。”正在这个时候,从外面又走进来一人。拿着厚厚的账簿放到刘瑾面前说道。

一看这么厚厚的账簿,现在刘瑾这么忙,哪有时间一张一张自己看啊,所幸直接问道:“总共有金银多少,珠宝多少?”

“回都督的话,经属下二十七人一天一夜的反复统计。此次罚没共有黄金一百零六万两,白银一千五八四十万两,奇珍异宝三千六百件,字画古玩三百多件。”

“嘶”听后,满屋子的人都深吸了一口气,黄金一百零六万两,白银一千五八四十万两,奇珍异宝三千六百件,字画古玩三百多件,这个数字已经大大的超出了刘瑾的预料范围,这一辈子刘瑾还从来没有一次xìng的见过这么多的金银珠宝。

“都督,这么多金银珠宝,咱们全都要上缴内库吗?”还是刘瑾旁边,那名属下小心翼翼的问道,很明显当听到这么多的金银珠宝之后,他动心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全都放在东厂里边,就是他们拿出来一点也没人会知道的。

刘瑾如何会听不出来他的意思,钱帛最是动人心,“如果你不怕死的话可以动一动试试,咱家可以直接告诉你今天只要你敢私自从里面拿走一两银子,明天皇上的圣旨就会直接到你的家里去,别忘了咱家告诉你的,现在整个东厂里不管是外面清点的人里面,还是那些被关起来的人里面都少不了皇上的人。”

刘瑾两人在说这话的是,站在下面的那个送上来账簿的人突然眼睛闪光般的看着两人,一直到刘瑾两人齐齐扭头看着他的时候,那人才赶紧底下了头。

心里有所明悟,刘瑾对那人说道:“好了,咱家知道了,你去安排人将外面的那些东西全都整理一下,装起来,咱家这就去交给皇上去。”

“是,都督。”说完,那人便走了出去。

他一走,刘瑾和那名心腹属下便相互望了一眼,刘瑾说道:“幸亏你只是说说而已,要不然等不到明天,今天你就得人头落地了,如果咱家猜测的不错的话,刚才的那个人应该就是皇上安排在这里的。”

听刘瑾说完,那名属下立马头冒虚汗,再三感谢道:“多谢都督的救命之恩。”的确如果不是刚才刘瑾的呵斥的话,说不定他真的就有可能走上了死路了。

命人整理好了财物,中午刚过刘瑾便将东厂仅有的所有人叫了回来,然后有去找上了东城兵马指挥使司调遣了大批的兵马共同护送着那批价值上千万两的宝物前往皇宫。

“皇上,这是臣此次查抄所有违法官员家产所得,共有黄金一百零六万两,白银一千五八四十万两,奇珍异宝三千六百件,字画古玩三百多件。”朱厚照面前,刘瑾将那本厚厚的账簿交给朱厚照之后,继续说道:“臣现今已经将所有金银珍宝全都带入皇宫,现在就放在殿外等候皇上检查。”

“带朕去看看。”听到刘瑾所报上来的一个一个的数字,朱厚照迫切的想要去看看到底有多少。

跟着刘瑾来到了乾清宫的外面,之间整个宫外的空地上摆满了密密麻麻数百个箱子,每一个都打开了盖子,里面的黄金、白银在阳光下耀耀生光,而那些奇珍字画也格外引人注目。

即便是身为帝王的朱厚照,同时看到这么多的金银珍宝拜访在一起,也是在心里感到无比的震撼的。听着刘瑾禀报这上千万两的白银,听起来虽然感觉很多但是只不过一个数字而已,这样直接站在这上千万两白银的跟前,那才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上千万两的众多。

不知为何这个时候朱厚照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这才黄金一百零六万两,白银一千五八四十万两,奇珍异宝三千六百件,字画古玩三百多件,而历史上的刘瑾用了五年时间的贪污所得便有黄金二百五十万两,白银五千多万两,其它珍宝细软多至无法统计。现在摆放在自己面前的才仅仅是历史上刘瑾贪污所得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已,那如果将理历史上刘瑾所有的家当全都摆放在一起那会有多么壮观啊。

看来刘瑾又有了一个用处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新的东厂

刘瑾送来的藏银等经过朱厚照的验收之后全都送进了内库,大明国库与内库部分,这些金银既可以算作是皇家的私有财产也可以当做国库的银两宫户部使用。

不管如何对于这上百万两黄金以及上千万两的白银,不管是朱厚照还是朝中大臣都很满意,别看那些个大臣平时骂东厂有多凶,这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心里遗憾东厂的人为什么不多贪污一点呢,那样的话就可以查没更多的银子了。

完成了巨额财产上交的刘瑾得到了朱厚照以及朝中大臣们的一致赞扬,当然朱厚照那时真心赞扬,不过大臣们则绝对是口是心非了,不管如何趁此机会朱厚照也直接否决了大臣们要求裁撤了东厂的请求。

不但如此,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朱厚照明确要求刘瑾也去参加了,在早朝上朱厚照当着所有人的面要求刘瑾尽快将东厂能够重建起来,而且不但要重建,还要把东厂建成一个遵纪守法、爱护百姓,以惩治贪官污吏己任的新型东厂。

得到这个结果大臣们虽然有点失望,不过想到之前就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了,而且此次东厂绝对算是已经伤筋动骨了,大部分的人也就不再计较了。

而刘瑾得到朱厚照当着满朝文武的承诺,心里早已经乐开花了,重建东厂是必要的,但是如何cāo作,把东厂变成什么样子,平时如何行事这些东西刘瑾却不敢擅自拿主意。在早朝结束之后刘瑾直接找上了朱厚照,向朱厚照请教。

正德元年九月二十二rì对整个大明朝是普通的一天,但是对于东厂来说却是它涅槃重生的一天,就是在今天,在刘瑾的主持之下,在朱厚照的资金支持之下,东厂进行了根本xìng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