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127部分

明统天下-第127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正使,不知今天只是缘何而起?”朱厚照问道。

“都是他先挑衅在先的,”一说这个,两个又激动的站起来纷纷指责其对方的不对了,总制就是要告诉朱厚照是对方的不对,我受委屈了您看着不补偿点东西,顺便在教训对方一顿。

“好了,好了。”朱厚照一听就知道从这两人嘴里问不出来什么东西。索xìng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在送俩甜枣得了。

“我大明向来便是礼仪之邦,各位使者来到我大明便要遵守我大明的礼仪,这样在大街之上打打闹闹成何体统,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有损尔等属国威严之事,特令从即rì起尔等双方使者团所有人员一律不得随意出入会同馆,如需出入须向礼部禀明待礼部派人保护之后方可出入会同馆。”

“啊,”这下子,两个使者有点不情愿了,这直接限制zìyóu了啦?

不过不待两人说话,朱厚照接着说道:“不过我大明是为上国,看到两国冲突甚是不忍,特赐两国使者人参十株,匹布百匹,粮食万石以供两国使者伤者休养。同时以后在发生此等事情一律逐出大明。”

这下子两位使者全都眉开眼笑了,这一趟没有白来啊,受得那一点伤也值了。而其他几个使者却心里暗道惋惜,早知道自己也让人在外面打一架了想不到竟然赏赐了这么多的东西,说是让那些伤者修养用的,但是就那几个受伤的人那里用的了这么多的东西啊。还不是安抚人家用的。不过听到朱厚照说的最后一句哈,即位使者也知道已经晚了,说明朱厚照已经防备着咱们也来这一手了。

经过朱厚照几番说劝再加上给了点东西补偿了之后两位发生了冲突的使者连带着其他即位来看热闹的人全都回去了。

处理完了这档子事,朱厚照还得赶紧建一下那个朝鲜的使者。

朝鲜来的正使叫做花川君,也就是沈贞。由于燕山君暴虐无道(当然这是人家朝鲜人说的),人神共怒。花川君与朴元宗、成希颜一起举事,废黜燕山君,立晋城大君为王,称朝鲜中宗也就是李怿。中宗反正后,中宗大王封沈贞为花川君,官拜判义禁府事。福城君出生后,敬嫔朴氏很欣赏他,成为了福城君的老师,这时他已成为了勋旧派的核心人物。而之所以派他来也是因为他位高权重。

不过悲催的是,沈贞一道京城却发现以前他们朝鲜留在京城的使者竟然全都不见了,经过多方打听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是锦衣卫把人全都给抓起来了。自觉受了侮辱的沈贞一气之下直接告到朱厚照这里了。

不过朱厚照听了他说的话,直接楞了,这件事不正常啊,按说那些人全都是使节,锦衣卫就是嚣张但是他们还是明事理的,知道牵扯到其他国家的事情不好办所以一般不会吧对内那一套用在使节上的,但是现在却把那些使节抓了,有鬼,这里面一定有鬼。

第二百三十九章牟斌的试探

京城作为大明的都城,是为包括大明以及各个属国在内的经济、政治、军事的统治中心,而一般为了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发生在大明的政治变化,那些属国们都会在京城留下一部分的使臣,一方面让他们充当属国和大明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另一方面确实让他们在这里拉拢大明朝臣和监视大明变化的用意。(。)(_泡&)

对着这些人的目的大明向来一清二楚,所以一般在那些使臣的身边都派驻的有探子在时时刻刻的监视着这些使臣,而且大明还专门讲各个属国的使臣都安排在了礼部的会同馆之内,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和限制他们的zìyóu。www.doulaidu.com

不过大明一般做的也就仅此而已,不过在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来了,至于朝鲜花川君沈贞说的锦衣卫不经准许擅自把人家留在这里的使臣给抓起来的事情还是没有发生过呢。而且这件事情朱厚照也真的不清楚,因为他没有听下面的人说起过。

没办法,朱厚照只能找来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来问清楚情况了,既然这件事情是锦衣卫干的,那作为锦衣卫的头头,牟斌不应爱不知道。

很快,在朱厚照的召见之下,才一盏茶的功夫,牟斌便跟着传话的太监来了,“臣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虽然牟斌还是朱厚照武学之上的老师,但是毕竟武学老师的地位比不上杨延和他们这些文学老师,不被重视。所以面对朱厚照的时候,牟斌从来都是恭恭敬敬的,呆在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太得罪人了,即便是牟斌已经很约束手下的锦衣卫了。但是锦衣卫的xìng质还是让他得罪了不少的人,所以越是这样他就越需要得到孝宗或者朱厚照的信任与支持了,毕竟锦衣卫不必内阁、六部,没了来自皇上的支持,锦衣卫屁都不是。

“老师快快请起。”朱厚照连忙站起来把牟斌给扶了起来,牟斌向来表现的恭敬,而朱厚照也是总是摆出一副尊师重道的样子,每一次都亲自把牟斌扶起来。在外人看来两人都做的很好。但是真正明白人就能够发现朱厚照早就让杨延和觐见的时候非正式场合不用跪拜了,但是却没有取消同样是老师的牟斌的跪拜之礼。在朱厚照的心里武将的危害还是远远大于文人了,不管那些文人如何得势,但是他们毕竟不掌兵权。作为皇帝就一般不用担心他们造反,而一旦他们有什么不让自己满意的也很容易收拾。

但是武将却不一样,武将本身掌有兵权,而越是这样的人就越容易造反,所以想来为君者便甚是防备武将。而即便是武将不造反,为君者处理器武将的时候也总是有点提心吊胆的,因为他们的身后都是有着军队的,那个皇帝不怕那些人乱起来。(_泡&)

杨延和他始终是一个文官。就像以前的刘健一样,人家是内阁首辅。够位高权重了,但是即便是那样刘健的势力也伸不到军中。在军队里面他还是没有丝毫势力,而这样的人虽然看似权势很大,但其实在君主眼里他们却比那些掌握兵权的人好收拾,只要君主真的下决心收拾这些人了,他们绝对只能等死。历史上明朝多次出现皇帝败于文人手中的事情那只不过是当时的皇帝不愿意真的撕破脸皮大开杀戒而已,可不要真的以为皇帝就斗不过那些人了,只不过是明朝的皇帝一般不愿意向前朝那些君主那样动用军队杀人而已,大明的军制非常完善,军队只听命于皇帝一人,要是皇帝真的要废了那位大臣,谁能挡得住。而且不管是大明从礼法上来说真正的权力所有者还是君主,就像历史上“大礼仪”之争刚刚即位的嘉靖为什么能够打败权势滔天的杨延和,就是因为嘉靖动用了属于皇帝的一票否决权,你干什么事,我就是不印玺,你能怎么办。文官的成败,只在于君主愿意不愿意对付你以及愿意不愿意使用军事手段对付你。看刘健现在不是已经致仕了吗。而历史上刘健致仕和现在也是很相似的,武宗不喜欢他了,刘健只能自己老老实实回家了。

但是当若朱厚照面对的是一个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将领,那么朱厚照就绝对不敢做出一件让那位将领感觉自己对他不满的事情,就是因为怕他造反,而刘健就不用担心了。皇帝的最后手段就是军队,而偏偏武将们的手段也是军队,所以面对武将皇帝除了大义之外不占有太多的其他优势,这也就造成了面对武将的时候皇帝们总是慎重再慎重,防备再防备。真的数十万大军造反了,要是皇帝平叛成功了也是国力大损,要是失败了,那就等着死吧。

为什么几乎历朝历代都是打压武将太高文官,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对于文官就要托着他,对于武将就要压着他。

而现在朱厚照对待杨延和也牟斌的不同态度便体现了他内心深处防备武将的心思。虽然锦衣卫不是军队,但作为一个情报外加稽查的暴力部门,它在根本上和军队是一样的,所以对于锦衣卫这种部门朱厚照向来便是充满了戒备,用好了能够为自己服务,但是用不好了,那就可能会被它蒙蔽了,因为你听来的消息大都是来自这里的,它说的真假你又如何得知。

朱厚照对牟斌的态度既表明了自己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锦衣卫的戒备与敲打。虽然锦衣卫权势很重,但是可不能因为自己的看重太过恣意妄为了,张弛有度才是王道。

朱厚照的心思,牟斌如何能看不出来呢,无外乎就是告诉自己,虽然你是我的老师。我对你很信任,但是正因为此你才得看清楚了,不要做出欺瞒与我的事情。既有尊重也有jǐng告。

在朱厚照的搀扶之下,牟斌坐在了靠下边的一个椅子上。其实他身体健康着呢,但是不能不给朱厚照表现的机会不是。

“不知殿下今rì召臣前来所谓何事?”看来一下重新坐在上面的朱厚照以及仍然站在一旁的一脸愤懑的沈贞。其实在看到沈贞之后牟斌便知道了朱厚照今天所谓何事了,不过咱不能不打自招不是,就是要认罪也得在组织的不断逼迫之下才露出马脚不是。

朱厚照看来一下沈贞,意思很明显,人我给你叫来了,你有什么事情就问吧。

而沈贞一看朱厚照就知道朱厚照这是打算让他自己问了,不过自己问就自己问。于是沈贞清了清嗓子,然后走到牟斌面前问道:“敢问指挥使大人,下朝使臣在京师所犯何罪致使全皆被抓。”

而牟斌确是站起来不紧不慢的回答道:“贵国使臣在京师私下经商尤甚贪婪,而且还多次贿赂朝廷命官意图刺探我大明机密。这才被锦衣卫抓捕。”

经牟斌一说,朱厚照才知道原来朝鲜使臣在京师的时候一点都不老实,他们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私下里从朝鲜国内经常私运大批货物来京师贩卖,而且有时候还亲自组织朝鲜的商队来大明贩卖货物。

使者经商这本来就开了之前历代的先例了,要知道在大明和朝鲜都是极为瞧不起商人的。而现在朝鲜使臣竟然私下经商,这捅出来可是大大有损朝鲜以及大明的颜面的,而且他们经商也就算了,关键是他们太过贪婪了。每一回贩卖的货物都要价甚高,那些和他们来往的大明商人往往没得赚。这自然就得罪了不少人了。

除了经商那些使臣还经常大肆贿赂朝廷命官,刺探朝廷机密。而作为大明重地的铁血军也是他们刺探的重点。

锦衣卫正是发现了这些才会把他们抓了的。

牟斌说的这些,沈贞自然是不相信,他让牟斌拿出证据来,但是这件事情现在还在审理之中哪里来的太多的证据,牟斌当然拿不出来了,要知道锦衣卫可向来是先怀疑在用刑这才有证据的,。

最后两人僵持不下,沈贞要求放人并道歉,但是牟斌却坚称那些人犯了罪,谁都不让。

朱厚照看两人手都不相让,于是便建议锦衣卫继续审理,不过作为监督人,沈贞可以从旁监视,如果最后果真那些使臣在这里放了事的话,就依法治罪,但是如果没有的话就放人,至于道歉,朝鲜担当的起大明的道歉吗。

而沈贞和牟斌一看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便各自回准备明天的审案了。

等两人走了之后,一直在朱厚照后面的刘瑾走出来对朱厚照说道:“殿下,这个牟斌在抓朝鲜使臣的时候好像没有经过殿下的批准啊。”

刘瑾和锦衣卫向来不和,所以逮着机会便说上几句挑拨的话来。不过他说的也确实是事情,牟斌在抓朝鲜使臣的时候没有向自己请示。

“老师这是在试探本殿下的底线啊。”想了一会朱厚照悠悠的说道。而刘瑾一听便明白了,这牟斌的确是在试探殿下对锦衣卫的底线。

锦衣卫作为专属于皇上的机构,他的权限也没有明确的限制,在很多的时候都是不同的皇帝给锦衣卫的权限不同。在孝宗时期锦衣卫一直很低调,因为孝宗向来对东厂和锦衣卫这些机构很反感,所以牟斌他们也自然便的老老实实的了。

而虽然牟斌这个人在外面评价甚高,但是锦衣卫毕竟是所有锦衣卫人的,牟斌有时候也得照顾一下下面人的感想。这十几年来由于孝宗的打压,锦衣卫已经快到了举步维艰了,不说一以前那些生财之道全都不敢用了,就是每年的银响也不见得能够全倒手里了。而相对的锦衣卫的那个大家庭却越来越大了,一般来说一个人入了锦衣卫那么全家就都要靠锦衣卫养着了,有点像卫所制一样,不过他们还不如卫所制了,最起码卫所里面还有耕地可以耕种,锦衣卫可没有这些了。他们都得想办法养活家人。

而这么多年下来这个锦衣卫的大家庭的人数确实越来越多了,这开销也当然越来越多了。但是在孝宗一朝锦衣卫却又下不能自己开源,而上饷银却不够。自然是困难重重了。

现在孝宗要退位了,朱厚照要即位为新君了,但是锦衣卫未来是什么个情况自然得看朱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