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综]太虚剑意 >

第77部分

[综]太虚剑意-第77部分

小说: [综]太虚剑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代,圣贤犹在,无论文武都是名家迭出,严平只是赵墨首领,在剑术上已有这般造诣,而到了后世,这个时代的诸般辉煌已沉入地下,诸般绝学几乎十不存一,怎能不令人感慨。
“严先生不愧是剑术名家,我六岁习剑,八年有成。”
瑶光笑着望了严平一眼,以“传音入密”续道,至今执剑三十载有余。
严平不禁一怔,下意识地上下再打量瑶光几轮,瑶光微笑着回望,严平见对方神色坦然从容,不得不压下心中震惊接受这个答案。虽是他以剑术做出这般推测,但是当真得到这种回答却叫他惊骇不已。道家固然有驻颜之术,也并非当真长生不老,只是较常人的衰老慢上许多罢了,但是无论如何,那般驻颜都是在不惑之年、甚至天命之年以后,少有人在少年时便已有这份功力。
二人说话这些时间,校场中二人又已过了五十多招,王翦固然攻势凌厉,全无力竭之相,项少龙也是守得分毫不乱,全是僵持之势。
纪嫣然先前有心以阴阳术帮助项少龙取胜却被对方拒绝,心中原有一股微微不忿,听了一会瑶光和严平的对话后,忽然嫣然一笑,柔声道:“原来清虚真人也是习剑八载方才有成,嫣然一度以为真人打从娘胎里就已会用剑呢。”
瑶光神色微有些古怪,如果以她在武当那些年来说,还真能说是一出生就会剑了。
纪嫣然原也没想得到回答,声调婉转地长叹一声,将身子向着瑶光一侧倾斜,手臂轻轻依着瑶光衣袖,柔声道:“有时候,嫣然忍不住会想,若是嫣然早生二十年或是晚生十年就好了,倘若早生二十年,我就守着真人出生之地,收你做徒弟,若是晚生十年,无论如何死缠烂打也要真人收我为徒。”
纪嫣然十分精细地控制了自己的动作,虽然旁人看来她整个人似是半倚着瑶光,其实两人只隔着衣袖稍有接触罢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瑶光才没有收回手臂。
瑶光转头对上纪嫣然波光潋滟的双眸,微微一笑,道:“若是纪才女小上十岁,我或许也很愿意有这样一个灵秀聪颖的弟子。”
纪嫣然一怔,双眸水光摇曳,竟过了好一会儿才笑着嗔了瑶光一眼。
“真人不过是此刻戏耍嫣然罢了。真人分明只打算收政王子一人做弟子。”
瑶光眉头稍动,正要发问,纪嫣然却笑道:“真人也不必问嫣然为何知道,反正嫣然就是知道。且看比试吧,项太傅似是赢面稍大。”
瑶光心知不会问出答案,也就顺势看向校场内,果然如纪嫣然所说,时间拖得愈久,场面也就逐渐分明起来,项少龙确实赢面稍大,但也只是稍微,若不是墨子剑法是当世绝学之一,恐怕此刻项少龙已抵不住王翦的攻势。
项少龙与王翦都是中规中矩光明正大的剑法路子,并无花巧,这样一来一回地比试,对质朴尚武的秦人来说十分精彩,不时有人喝彩,而在一些剑术高手眼中,这场比试的胜负已可窥见端倪。
严平又看了会儿,忽然低声道:“项太傅若随我学剑,三十招内就可赢了。”
言语之间自是流露出一股对元宗剑术的鄙视来。
严平的剑术与墨子剑法大不相同,注重攻击,招式凌厉,在这种一对一的比试中威力惊人,他这么说也不是毫无道理。
纪嫣然笑而不语,只望着瑶光。
瑶光与元宗相识较久,又算是志同道合,自然要为对方辩解一二。
“项太傅学剑不久,取守势不易出错,若是剑中取十分攻势反而会暴露自身短处……大凡世间成名剑法总要在攻守之间取一平衡,墨子剑法看似取十分守势,实则留有一线余地,正如太极两仪,阳极生阴,守到了极处自然也会变为攻。严先生的剑术或许可在十年间稳胜过元先生,二十年间仍是胜多败少,但若在三十年后,恐怕就渐渐败多胜少了。”
严平不禁露出惊讶神色。
他初时见墨子剑法就觉此剑术太过温吞,想要凭这种剑术争雄天下几乎不可能,这才弃了墨子剑法另寻他法,上一次追杀元宗固然是因为元宗是这一代的墨家巨子,也是因他已察觉若是再过十年,恐怕他再不可能是元宗敌手。
瑶光看一眼严平,见他并无异议,遂笑道:“世事大多如此,并无任何捷径可循,能成为一代宗师之人总归走过许多平凡无奇的正路。”
严平固然沉默不语,纪嫣然却也心神微震。这些话是对严平说的,又何尝不能用来形容阴阳家?
道家之所以能传承不绝,正是因为它走的是平凡无奇的正路,人人都知道从这些路走下去或许能有成就,但这条路太过漫长,无数人在半途放弃,最后能见到终点的不过寥寥,但那寥寥几人都能以圣贤相称,阴阳家另寻他途,追寻失传的阴阳术、搜索幻音宝盒,到如今想要借重七国之力,这些……如何还能说是正途?
“呀,要赢了。”瑶光见到王翦不知为何忽然露了个破绽,心知项少龙等候许久的机会已到了,此时反击必不会落空。
项少龙也的确捕捉到了王翦这一破绽,手中重剑向上一挑,竟是想要震飞王翦佩剑,与此同时,项少龙向着一旁观战的吕不韦猛打眼色。
刹那之间,瞬息万变。
项少龙的确震飞了王翦的佩剑,王翦却就地一滚,从旁边的武器架上抽出一杆长枪,扭身对着项少龙心口刺去。
枪长剑短,项少龙此刻想要反击唯有切近王翦身侧,但王翦又怎会留下这般空隙,枪花一闪,整个人已鱼跃而起,向着项少龙连刺三枪,项少龙只得反手格挡。
吕不韦忽然走出,高声道:“停手!”
王翦一惊,不得不收手,项少龙挡开王翦一枪这才退开,长舒了一口气。
吕不韦向着秦王跪下,道:“项少龙、王翦两人无论剑技骑术均旗鼓相当,臣不愿见他们做生死斗,此战请大王判为不分胜负,两人同时荣任太子太傅,负起训导王子重责。”
项少龙与乌家堡众人来到秦国时便是吕不韦亲迎,早被人当做嬴政一党,此刻吕不韦站出来说话倒也没有人觉得奇怪,而场中形势看似焦灼,但算上前一场王翦认负,实则项少龙赢面更大,此刻吕不韦之言竟是弃了唾手可得的胜利,一时间反倒让人觉得这定是项少龙高风亮节、不愿王翦为难,便是王翦本人也忍不住这般想,心头一热,先前杨泉君叮嘱他若有机会便在比试中下黑手的那些话此刻想来竟觉无比惭愧。
纪嫣然双眸一亮,贴在瑶光耳边道:“是否你让项少龙联络吕大人?”
瑶光摇头道:“我以为是你叮嘱……”
两人对视一眼,看向元宗时同样得了个不明所以的眼神,均是心下雪亮。
无人叮嘱,那就是项少龙自己的主意,他主动去找了吕不韦,此刻这样一表态,不但大大增加了秦王的赏识,更会得到王翦的感激,这一步棋走得漂亮极了!
秦王嬴子楚看向项少龙,问道:“项卿家以为如何?”
项少龙跪下,回道:“吕相所言极是有理。王将军骑射盖世,臣下十分钦佩,能与王将军同殿为臣,是臣的荣幸。”
嬴子楚哈哈笑道:“那就如吕卿家所奏。项少龙、王翦二人同为太子太傅,暂共侍王子。”
项少龙与王翦二人跪下领旨,王翦忍不住满怀感激地看向项少龙,项少龙对着他一点头,以口型道“恭喜”。
嬴政此刻才算放下了心头大石。
他的师父不会离开他,这要比什么都强。
此刻比试结束,无数人起身欢呼,为这皆大欢喜的结局庆贺。
纪嫣然站起来,懒懒地舒展了一□体,冷眼看着诸人欢呼,以耳语般的音量叹道:“如今将星在秦,冉冉升起,战乱不远,破军所在,战无不胜,七国并立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第100章 出征赵国

自那一日校场比试之后;四月时光匆匆而过,过了盛夏;已至初秋。
项少龙固然保住了太子太傅之位,还与王翦结为兄弟,两人惺惺相惜,常在校场、郊外马场比试;反倒让当初苦心设计谋夺太子太傅之位的杨泉君气歪了鼻子,奈何王翦性情刚正纯良,起先听了阳泉君之言传了些无关紧要的传言出去,待自觉知遇之恩已还;便以“将士忠君”为名谢绝了杨泉君的邀约,更是让许多人暗中道政王子与项太傅会笼络人心,而那些更为不堪的流言在歌舞宴会上就“悄为流传”地更广了,以至于一些自以为有权有势的公子和后院里莺莺燕燕一大群的官员们心思活络地找着机会去王宫面见国师清虚真人与太师纪嫣然,这一群人后来不知为何三不五时地生些小毛小病,虽不致命,却总是缠绵病榻无法起身,而家中又怪事频出,金银如流水花了出去,再后来这些造访的人也就绝迹了。
嬴政这段时间以来可谓脱胎换骨。
瑶光教习剑术,讲解诸子百家;纪嫣然教习乐理,陈述七国风俗、历史掌故,兼授堪舆;李斯教习书礼,讲儒法两家之学;王翦教导骑射,项少龙明面上教导剑术,私下里则将特种部队里那些搏斗技与锻炼身体的法子告诉了嬴政;元宗名义上是给自己弟子项少龙讲述墨家理念与机关术,实际上却有好几人旁听,譬如嬴政、纪嫣然与瑶光。
这般学习的机会在从前的“赵盘”是绝不敢想象的,当世绝顶的名家有一位愿作师傅已经令人称羡,而他竟能师从数人、兼学各人之长,又怎会有一丝惫懒,只觉每日时间不够用,恨不能夜以继日、秉烛苦功,只是被守夜的瑶光劝阻才不得不保持了规律的作息,也是因此他才知晓原来这段时间每每入夜瑶光总在自己宫殿附近巡守,嬴政这才恍然自己这段时间的安宁背后有人倾注了多少心血,由此更是痛下苦功,从不言累,硬是将从前生疏的秦国文字在短短几月写得颇为雄浑有力,而一套剑法也已经练得有模有样,周天星宿熟记于心,诸子百家但凡听了的无论是否理解,先囫囵背下,有闲暇时反复默诵推敲,有困惑不明处再去请教。
任何一个人,若是本身天资不差,有名师教导,又肯这样下苦功,绝不可能毫无所得。
嬴政来到秦国时依稀仍是纨绔少年的模样,经过这几月的弓马骑射锻炼,筋骨强壮了不止一分,身姿挺拔,有两位名师教导礼仪、耳濡目染之下,嬴政的气质也愈见与咸阳王宫相适应,愈见沉稳,而不是从前在赵国时那种轻浮高傲。
这潜藏在每一日每一夜的微小变化沉积起来,终于到了无人可以忽视的地步,不知不觉间,秦国朝野上下对政王子的风评开始变好,向吕不韦示好的大臣逐渐增多。
项少龙某一日与嬴政说起秦王似是有意攻赵时,嬴政并未激动失态,而是写完了手中功课才平静地回答,此时攻赵,为时尚早。
那种超然的镇定和成竹在胸的沉着自信表现在一个身怀深仇大恨的少年身上无疑是令人震撼的,而他的言行举止已毫无轻浮毛躁,如同被流水涤去了原先浮于外的躁动,沉淀出一股厚重的尊贵来。
直到这时,项少龙才猛然惊觉,眼前的少年已经纯然是秦国的“政王子”了,任谁也不会怀疑这一点。
当他回神反思之时,一些记忆的片段闪过眼前,在秦王宫内、在太师府内,曾经气度殊异的师徒在一日日的相处间逐渐变得相似,往事一幕幕回现,他却找不出从哪一日开始,几人相处时再也没有那种突兀分别。
道家出身的瑶光、阴阳家未来月神纪嫣然、儒家李斯,这三人因各自的性格经历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气质,道家超然逍遥,阴阳家神秘高贵,儒家温文尔雅,但三人都同样给人一种高贵的印象,并非由于外在的权势,而是从更本质的层面流露出一种与芸芸众生不同的优秀杰出,从而令人仰视。因而三人在一处时,总会使人不自觉地也想要端正坐姿、谨慎言辞,恨不能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唯恐亵渎了这般画面,有时当他们对某个问题有所争议时,那种旁征博引、舌灿莲花的精彩场面会让人根本不敢插话,甚至也不敢靠近。
项少龙很有自知之明,自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变成那种人了,平时和元宗、王翦亲近些,对这些人虽不至于敬而远之,却也是敬慕有加,不敢妄言了,自然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插到几人之间,徒然被对比出自己在文学上多么苍白,如果这时候给他们照个相,他要是站在旁边,肯定给人一种“此人一定是PS进来”的感觉。
但是,嬴政并不会避开。起先他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后来偶尔会说上几句,再后来也能似模似样地去进行辩论陈述了,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流利典雅,他花费了多少心血没有人知道,众人能看到的便是有一日政王子已经与几位师傅相得益彰。
项少龙苦笑着想,大概这就是“莫欺少年穷”。如果不是日日相处,可能他早就该看出嬴政的变化了,就因为平时太过熟悉,反而直到这时候他才察觉到嬴政与最初喊他师父的赵盘已经判若两人。
于是项少龙没有再多说什么,拱手行礼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