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好雨知时节 >

第7部分

好雨知时节-第7部分

小说: 好雨知时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是知州,可是现在屁都不是,这能和百户搭上关系的,他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就怕那边用美人计!”胡氏说道。
男人那,很多就好那一口,这周氏反正用了李存海的侍妾是一举两得,只要能把日子过的好,不用白不用。
怎么就和这李存海分到一起来了呢,还是一个百户里面的,太要命了。
“放心,为夫以及各打听了,我们这百户长是个怕老婆的,他不敢送。”李存安说道。
“这可不一定,越是怕老婆的,越是背地里喜欢搞鬼,明的不行,暗地里送,只要成了,不愁不用那李存海,人家可是奸诈的很。况且,他是知州,人家一听名气要比你好,我得想想法子。”
“这有什么?再是知州,也是过去的事儿了,还有一点儿你没有注意,他是侯府嫡支,侯府犯的是什么罪?我们呢,只是旁支手牵连,你说懂点道理的人,都不敢用他,所以咱们是五五分。”
夫妻二人商量了半晚上,有了头绪。
而李思雨要去割茅草,贤哥儿也非要去帮忙,胡氏说道:“雨姐儿把你弟弟也带上,男孩子不干活儿以后可怎么办?”脱离军户遥遥无期,以后说不定贤哥儿也是要这样,还不如现在就开始适应,不忍心也要让孩子们去闯啊。
张晓兰觉得这新来的几家,人都长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让人喜欢亲近,在李思雨给了她一把糖后,她是和李思雨交上伙伴了,去干活还是玩耍都要叫她一声。
“你咋把你弟带上了呢?他能干啥啊。”张小兰见李思雨还带着一个尾巴,就说道。
李思贤把嘴巴撅着,李思雨说道:“我这不是没那么大的劲儿吗?让我弟跟着,我好歹也能省下力气。”幸亏她不是原装的李思雨,没有千金大小姐不能干粗活的思想,不然还真是要命呢。
“别看我小弟小,他力气也好着呢,是吧,小弟?”
贤哥儿很坚定的点点头,张小兰说道:“好吧,跟着就跟着,你要是弄不懂,我也能帮你啊,我力气也大。”
“你帮了我,你自己就要拿回家的少了,那样多不好?”李思雨笑道,这小兰小朋友真的是个好朋友啊,为人实诚。热情。
张小兰带着李思雨姐弟两个,走了有一段路,就到了割茅草的地方,真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茅草已经变成了白色的一片,张小兰说的那茅芽变老,成了和柳絮一个颜色,所以看起来雪白一片。
“等到开春的时候,我再带你过来,吃这嫩毛芽,又甜又有滋味。你们要是早来,这茅草杆还能吃呢,可甜呢,比苞谷杆还要甜。”张小兰嘴巴舔了舔。
孩子们零嘴没有多少,可不就是在外面找些野果子等物吃?
“那咱们开始吧。”李思雨说着就弯腰来割茅草了。
张小兰说道:“你怎么一点儿也不馋啊。”她想着就想吃呢。
“就是馋也没有吃的机会,干什么要想着让自己难受?你要是想吃,等我把我那针线做好了,卖了钱,给你买点糖吃。”
“呵呵,李思雨,你真好啊,我娘还让我跟你学针线呢,只是我拿个针都拿不稳,哪儿能学?”
张小兰的娘是有些喜欢占小便宜,比如想着让张小兰免费跟李思雨学做针线,而且还是悄默声息的,就是这方面的占小便宜,大的方面还不错,李思雨去过他们家,还给李思雨送了半袋子地瓜呢,这东西他们家多的不得了,所以张小兰的娘不心疼。
张小兰的娘觉得李家的闺女能用这个赚钱,她家闺女学了也能赚钱,但是张小兰这方面不开窍,而且私底下张家娘对张小兰说的话,转眼张小兰就说给李思雨听了。
“你得这样搓,不然就要散了!”割完了茅草,就要用东西给捆起来,这边都是现成的用枯草搓成草绳来绑的,只是李思雨哪里会,以前小时候看见过老人用稻草来搓绳子,觉得挺简单,可是为什么用枯草她就是不会呢,手还被磨的疼。
“算了算了,我这个给你吧。”张小兰有些看不下去了,直接把自己搓好给李思雨用。
李思贤道:“我姐姐是第一次,所以才不好,等以后肯定比你好!”
小弟,你是好样的,给姐姐撑了面子,只是姐姐不知道能不能让你骄傲啊。
“哟呵,好吧,咱就等着看了。”张小兰也笑嘻嘻的说道,把李思贤给弄得嘴有撅起来了。
等李思雨和李思贤拖着一捆茅草回家的时候,正看见周氏带着一个姑娘从远处过来。看见这姐弟两,周氏有些吃惊,“雨姐儿,贤哥儿?”
作者有话要说:俺是辛苦勤劳的存稿君,你们得捧一捧俺那,不然俺抽个风,就。。。。。。


、先礼后兵

周氏是绝对没有想到,这两姐弟会穿着这么破破烂烂的还去干这种粗活的,所以见到这两姐弟,很是不可思议。
李思雨明显的看到周氏旁边的小姑娘一脸看不起的表情。
你看不起咱,咱还看不起你呢,我这是劳动光荣!她一点儿也不觉得丢脸。
要说丢脸,大家都是流放犯,早就丢脸光了。
“二伯母。”两个人叫了人,“我们先把柴火放了。”
周氏看了一会儿,扭过了头,很有深意的看了那小姑娘一眼,把小姑娘看得有些哆嗦。
李思雨和李思贤两个人换了衣服,打了水,洗了手脸,等去见胡氏的时候,周氏已经离开了。
“娘,二伯母过来干什么啊。”李思雨问道。
“没什么事儿,今天出去累着了吧。”
李思雨知道胡氏不想把周氏的事儿说给他们听,也就没有再问,“不累,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劲儿了呢。”
“女孩子家要那么有劲儿干什么?”胡氏笑道。
“娘,那我也有劲儿了!”贤哥儿说道。
“呵呵,是,贤哥儿有劲儿最好。”
中午李思雨自告奋勇,去厨房做了一顿午饭,无非是炒大白菜,还有一个萝卜丝。吃的是玉米饼子。
李存安吃了说道:“咱们雨姐儿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爹喜欢吃呢。”
胡氏笑道:“这是嫌弃我做的不好了?”
“你这还吃孩子们的醋啊,让孩子们笑话。”
现在没有了食不言寝不语,一家四口吃饭比以前要亲热许多。也是一种天伦之乐。
吃完饭,胡氏有话跟丈夫说,李思雨就和李思贤去洗碗刷盘子。
李思雨小声对贤哥儿说道:“小弟,你去听听爹和娘说什么。”
“哦,姐,你放心,我不会让爹娘看见的。”李思贤人小鬼大。
等李思雨把厨房收拾干净了,也没有急着找李思贤,过了一会儿,胡氏和李存安都出来了,李存安拿了锄头去院子旁边的菜地里松土,种下的菠菜已经出现了绿色。
“娘,和我小弟去看看附近有没有卖黄豆的,到时候咱们可以发黄豆芽吃。”冬天的菜实在是少,要想多吃些,就得自己想办法,这黄豆芽绿豆芽也是一道好菜,如果能弄到石膏,也能做豆腐呢。
胡氏给李思雨拿了十文钱,“去吧,别走远了!”
两姐弟从家里出来,“姐,我听娘说什么先礼后兵,爹说不要紧,你说是怎么回事儿啊。”
“就听到这些,没有别的?”李思雨问道。
“还有听到百户长,什么教书,我怕爹娘发现了,不敢听多了。”李思贤忙道。
“好,干得不错,姐今天晚上给你在灶里烧个地瓜,保证香的很!”做饭的时候,在火堆旁边放个地瓜,等饭好了,这地瓜也烤熟了,吃起来特别香。
贤哥儿笑着点头,“姐,我们两个一人一半!”
李思雨从一个人家里买了几斤黄豆,回去把剩下的钱交给了胡氏,又想着刚才贤哥儿听到的话,什么先礼后兵,难道是二伯母周氏那边过来的意思是先礼后兵?
百夫长,教书?爹现在也没有什么正式的事儿,就是有了世家就去操练,他们分的三十亩地也划好了,不过确实那一大片的荒地,真的是要人开垦才能种庄稼呢,好地自然轮不到新来的,这开春了,怎么种地也是个问题。
听涂婶子说,他们这些都是租给附近的农户,到时候给租子就成,只是这样一来,还要交军粮,还要给农户一部分,剩下在自己手里的就没有多少了,所以三十亩地根本就不顶用,不然谁不想当军户啊。
而且这还是已经开垦好的,像他们这些荒地,第一年根本就没有人肯租,谁也不想吃亏不是?
倒是不怕这些农户赖租子,毕竟那可是兵营里的地,人家的武力值,让你没有了命都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爹这是准备找别的活计了?
想这些流放来的军户,平时自由是有的,除非那些被特殊‘照顾’的人,才会过的生不如死,只要上头的头搁一段时间上报这流放之人的情况就可以。
毕竟这荒凉的地方,你想逃,也得有通天的本事不是?
他们可没有忘记,最开始来的时候,那被打的血肉模糊的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有那个命逃了抓不回来,而且都是拖家带口的,这逃了一个人剩下的怎么办?
所以朝廷让流放之人带妻儿一起过去,可不就是有道理的?
光棍一个,也没有顾忌不是?
“娘,姑母走的时候,还暗地里给了我一个荷包,里面有一百两的银票,您和爹拿着用吧。”
爹要谋差事,肯定是要花钱的,他们手头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本来李思雨是留着这银票以备不时之需的,可是现在也是该出力的时候了,爹得了差事,在这边才能安定下来。
胡氏道:“你姑母给你的,你就拿着,这是咱们最后的保命符,可千万要藏好了,我和你爹用不着。”
胡氏让李思雨收回去。李存安也说道:“你娘说的在理,咱们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用这个,你姑母暗地里给你,也就是这个意思。咱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我看咱们和雨姐儿说了吧,这事儿我开始还想瞒着孩子们,但是现在看雨姐儿也长大了。”胡氏说道,“小姑那边也是知道雨姐儿是懂事的,所以才这样呢。”
李存安点点头,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儿,百户长想给他儿子找个教书的人,我想着能当上。你二伯母那边也想着让你二伯去当。”
“今天你那位二伯母过来,就说他们家人口多,不容易,娘也和你说,这人那,就是想让我们不和他们去争,先客客气气的,要是我们还不识趣,那到时候就怪不得他们了。娘听了心里真是不舒坦,都到了这个地儿了,还觉得她高人一等什么的,凭什么我们要让着他们?”
胡氏说起来脾气就过来了,今天周氏还说什么看两孩子这么苦,她那里也有些旧衣服,要是不嫌弃,就给她们送过来,什么玩意儿啊。
“爹,这当了百夫长就可以脱了军户吗?”李思雨问道。
“是啊,当了官,自然就不是军户了。”只是这机会简直是没有,如今这中千户所十来个百户,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爹想着要是以后有了机缘,咱们能立个大功,就能脱籍了。”
“不过就算咱们还是军户,爹也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这个事儿吧,其实百户长已经暗地里给我透露了,我想着你二伯父那边肯定着急了,所以才让你二伯母过来说这些话,但是爹可不是那种听了几句话,就不顾自家的人,爹也没有欠着他们,你们甭搭理他们!”
自己的爹是有些本事的,至少这上下级关系弄得挺好,来了这边也没有吃什么苦头,现在还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虽然百夫长很小,但是县官不如现管,如果爹成了百夫长儿子的先生,那以后肯定要方便许多。
难怪那边二伯母都着急了,这从来不上他们门的,现如今也过来了,看周氏那穿戴,手头上肯定还有东西,所以是不差钱,人家差的就是个机会。
不过要说这前途和希望,周氏那边可真是永安侯的亲弟和亲弟妹,没那么容易就了事的,反而是他们一家子更容易被人同情和赦免呢。
作者有话要说:当当当当,存稿君和双更君共同报道!


、彪悍的陈太太

一个有大约两进的院里,陈百户的老婆陈太太正指挥着丫鬟和婆子打扫院里的卫生,“这边,这边,还有这边,树叶子要扫的一片儿也不剩。”
陈百户家里也就这一个做饭的婆子,和跑腿的丫鬟,陈百户是个粗人,也不耐烦还用七个八个人伺候着,况且,他不过是个小小的百户,真要是用多了人,还不扎了别人的眼?
不过他家里这个条件,比起那一般的军户要好多了,起码这房子要比大家强,都是砖瓦房,陈太太也能穿得起绫罗绸缎。
“老爷回来了!这大冬天的,难道还要练兵?”陈太太见丈夫回来了,一身的风尘,就知道肯定是有事儿干了。
陈百户进了屋说道:“越是冬天,越要警醒。”
“难道那蛮夷还要抢东西?不是已经给打怕了吗?”陈太太担心的说道,这要是真的有蛮夷过来,那可真是大事儿。
“新皇才登基,说不得就有些不怕死的想要过来试试,”这是他们千户那样说的,陈百户不过是照搬说出来。
陈太太道:“还是老爷懂得多,我们妇人家就知道在家里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对了,老爷,给二郎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