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432部分

隋末-第432部分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为陈王殿下shì卫长,也是羽林卫羽林将军,陈雷。”

陈棱心头震撼,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陈雷?他虽刚到北京,可却也早打听过许多辽东军的军官,特别是陈破军身边的亲信将领,他更是早有详细打听。他知道这次入北京城的任务,也知道陈克复是南陈伪皇帝陈深的儿子,要想劝的陈克复发援兵救援江都。只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才仔细的打听过陈克复身边的人,打算必要的时候曲径通幽。他早知道,陈克复有过三个shì卫长,而这三个人都是最得陈克复信任之人。第一任shì卫长罗林,如今身为金吾将军,第二任的张锦则是武骑将军,这第三任还在职的shì卫长正是这个陈破军当年陈家庄出来的子弟陈雷,如今不但是陈克复的shì卫长。更兼羽林将军重职。

三个shì卫长,分别担任八卫中三卫的副职,可谓是年青却又位高权重。他惊讶对方的年青,而且如此年轻,又身为陈破军的心腹将领,却并没有半点拨扈,也没半点傲气。观其部下。可知其主。看到陈雷,陈棱也对此次的任务有了不少信心。

“陈将军,陛下与殿下宣您上殿,请随我来。”陈雷淡然道。

通过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羽林军与金吾军还有宪兵部队的三重警戒后,陈雷带着陈棱穿过一道道宫门岗哨,最后终于来到了气势堂皇的太和大殿前。

两排高大的禁卫士兵守卫在大殿门前,他们个个身高超过两米,身型彪悍,全身披着金sè的战甲。人人手持一把丈余长的明亮陌刀,杵立殿前,让人望而生畏。看到陈雷这个高级军官过来,他们也不行礼,站立得钉子般笔直,一动不动。陈棱明白,这些就是传说中的金甲shì卫。听说金甲shì卫一共只有一百零八人,却全都是真正的辽东军精锐。

这些人只听令于陈破军一人,任何其它人的命令都不用听从。这一百零八名金甲shì卫人人都有一个以星为名的代号,一百零八金甲shì卫就是一百零八星。只要他们还是金甲shì卫,就不再称呼原先的名字。听说这一百零八人。通通都是少校军衔,以五年为一期。五年之后,陈克复会将他们调入各军之中统兵。

陈雷带着陈棱走入太和大殿之中,此时大殿之中已经站满了官的天子宝座之上,刚满九岁的杨杲端坐于上,在他的丹墀之下,陈克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金碧辉煌,气派不凡的大殿之上,左右两列肃立着北京从五品以上的文武大臣。李奔雷、毛喜、鲁世深、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尽在殿上,就连陪着出云公主到了辽东的裴世矩,此时也站在大殿之上。

陈棱跪下行参拜大礼,“臣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之上的杨杲转头去望陈克复,陈克复却不理他,自顾自的打量着陈棱。杨杲有些无措,不过被身边的太监一提醒,马上伸出手虚抬,“爱卿平身!”

陈棱起身,“陛下,臣代表江都五万将士,及数十万百姓,带来了恭贺陛下继位的贺表。”

小皇帝嗯了一声,马上有shì卫上前,将那贺表接过,递到龙案之上。

“陈将军,一路辛苦了。”陈克复轻笑,深深凝望着他,目光锐利:“昨天休息得还好么?”不知为何,这声音在陈棱听来非常的悦耳,仿佛如同流水般的流畅。

躬身行礼:“有劳殿下挂怀,在下休息得很好,感谢殿下的接待。”

陈克复点头:“那就好,不知你此次来,有何贵干呢?”

“殿下,我带来了江淮百姓的进贡与朝贺,还有江淮百姓的请求。”

“有何请求?”

陈棱恭敬道,“江南士族豪强纷纷叛乱,如今江南尽失,江都城更是危在旦夕,五万朝廷将士与数十万百姓,盼天子援军如久旱之时盼云霓。现在江南叛军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三部合兵十万,日夜围攻江都城,危在旦夕,请陛下发兵解民于倒悬。”

陈棱说话时,一边偷偷拿眼打量着陈克复的神sè。如果不是因为江都的西面被堵,无法与洛阳或者江陵等任何一路兵马联络上,陈棱也是不愿意北上来找陈克复的。

真正说起来,陈棱与陈克复两族之间,还有世仇。

陈棱的父亲是陈朝刺史,后来隋灭陈,他父亲就归家不出。陈灭后没几年,江南陈朝旧部纷纷叛乱,其中陈克复的外公,江南的沈氏家主沈法兴的父亲沈恪起兵反隋,派出使者向各地陈朝旧臣联络。陈棱父亲陈岘就得到了沈恪的书信,当地庐江豪强也纷纷推他为主,相邀举事。

可那个时候,陈岘早被陈克复的祖父陈后主搞的心灰意冷,却不愿再出江湖。后来与家人商议后,表面上同意起事,却背地里派了陈棱往隋朝派来的官军将领联络,打算平定叛乱。结果最后却因事不机密,事泄之后,陈棱一族尽皆被沈恪所灭,唯陈棱因在隋军之中才得以幸免。

陈棱因此加入隋军,多次与沈恪的叛军作战,最后沈恪兵败,但沈家后来却又降了朝廷,沈家除了其它的几个旁支被隋朝杀绝,沈恪一族反而没事,不但如此,沈家依然摇身一变,继续担任地方刺史。后来陈棱举家迁往长安,加入禁卫军中。大业三年,他率兵渡海,击败流求国,俘其国王。

征辽时,又立新功,杨玄感叛乱,其为东莱留守,棱率众万馀人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拜右御卫将军,信安侯,驻守江都。江南陈朝复国,江南官员多有降陈,陈棱却是拒不归降,据江都城与陈朝大战数次。

他深知如今的陈朝都是由沈法兴所拥立,他与沈家有灭族这仇,是绝不可能归降陈朝。当初陈破军拥立杨杲为帝,就派人送了诏书给江淮山东等地官员,可陈棱却一直顾忌着陈克复是陈深之子,沈法兴外甥的身份,不敢接受北京朝廷的统领。

原本他还在等待着杨义臣或者王世充的人马,从河东返回。心道江南虽然叛乱,可只要朝廷大军东进,叛乱必平。可怎么也没有料到,来护儿、杨义臣、王世充等大将纷纷一去不返,就是天子都归天了。一时之间,江都危急万分,城破再即。这个时候,他也从不少地方打探到,河北的陈克复与江南的陈深虽然是父子关系,但好像他们却并不是一伙的,隐隐的好像还是对头。最后终于在江都无路可走之时,决定北上求陈克复派兵支持。

对于他来说,天子杨广已死,如今杨家有六个皇帝,听从哪一个的号令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既要能解了江都的围,又可以不让他归降江南陈朝与沈家即可。

陈克复平静的听着,听完后笑着道,“陈将军,你一路来,可见到本王的军队了?”

“啊?在下有幸见到了。”

“怎么看呢?”

“殿下的大军军容鼎盛,气势雄壮,真乃威武之师。”

陈克复莞然一笑,问:“比起江南叛军的军队来,那又如何呢?”

陈棱听到这句,却是已经眼前一亮,明白此次终于没有白来。!。

第523章收抚山东

虽然陈克复的上面还有着天子杨杲,但是谁都知道,杨杲不过是陈克复的傀儡,辽东军真正的当家人是陈克复。只要陈克复同意出兵救援江都,那么自然而然,江都之围也必解。

压制着心中的jī动,陈棱上前深深一躬行礼道,“一路所来,但见军容鼎盛,气势雄壮,堂堂虎贲威武之师。江南叛军,不过皆是江南世家地方豪强的庄丁农奴而已,殿下大军只要一到,必然如雷霆,将其化为齑粉。”

殿中众臣听到陈克复有调军南下援救江都之意,不由的相互交头接耳,引起阵阵sāo动。

尚书左仆射毛喜出列道,“殿下,出兵江都,万万不可!”

陈克复没有想到毛喜居然第一个反对他,不由沉声道,“有何不可?”

花白头发的毛喜道,“殿下,我等远在河北,如今之急,应当全力扫平河北,恢复地方。然后才能继续南下山东,再接着才是平江淮。用兵之道,切不可犯险。以往殿下用兵太险,但那时皆固我等势力太弱,非行险无以胜。但如今我等兵强马壮,家大业大,正当行堂堂正正之兵,一步步的扫dàng四方,还清宇内,万万不可无谓冒险。江都远在几千里之外,一路之上,诸多地方都有各路兵马势力盘踞,如此冒然出兵南下,千里往援江都,只怕到时反而连援军也要陷入千里之外的江都。江都救不得!”

老爷子虽然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实际上,这些并不是他反对陈克复南下的主要原因。他真正反对的原因,还是因为南陈。虽然如今他也知道。陈深在建康称帝。实际上是如陈克复操纵杨杲一样,沈法兴操纵下的傀儡皇帝。但是心里面,毛喜还是对于南陈这个皇朝有太多的感情。

更何况,不论是不是傀儡,毕竟陈深现在是南陈皇帝。在老爷子看来,沈法兴、李子通等人掌控了南陈的朝廷又如何。只要等陈克复一路平定河北山东,到时率兵南下,饮马长江。要想夺回皇权还不是易如反掌。就算沈法兴等人又能如何,只要陈克复势力不败,江都的世家豪强也不得不听从陈克复的号令。到时拨乱反正,重掌朝政,此不是堂堂正正,顺顺当当。

过去他数次去劝过陈克复,只可惜,每次陈克复对他都是敷衍相对。渐渐老爷子心中也看出了一点,这位年青的主公好像对于南陈,对于祖辈们打下的皇朝好像并不在意。似乎他心中想的更多的是重打一个天下。再立一个山河。

老爷子对此一直是míhuò不解,陈朝是陈氏的皇朝,又岂能就这样让与他人。可偏偏陈克复却好像就是那样想的,舍弃了最简单的道路。非要走一条艰难之路。

眼下不但不理会陈朝,反而要派兵去打陈朝军队救江都,这让他心中无比震动。如果破军真的这样做了,那岂不是表示他们就将不再是陈朝的兵马,表示陈破军这个儿子公开反对他的父亲陈深了吗?儿子调兵攻打父亲,这可是不孝。如此一来。不但要背负不孝的名声,而且将来想入主陈朝,却是不可能了。没有谁能接受这样一个派兵攻打自己朝廷兵马的皇太子归朝,只怕这样一打,陈朝弄不好会直接把陈破军的皇太子之位收回也有可能。

陈克复眉头皱了一皱,他也明白毛喜心中最在意的是什么。也明白所谓的太远,不过是一个表面的托辞。他曾经数次隐晦的和老爷子说过。如今的陈朝根本不再是祖辈们打下的陈朝。这样的陈朝,根本如同一个泥潭。如果以为凭着他与父亲的身份,就能接管的了江南,那无异是自欺欺人。

与其被搅进这么一大潭烂泥之中,还不如踏踏实实的破而后立,自己亲手打造出一个稳固江山。这次他决定出兵救援江都,也是考虑许久之后的决定。江南陈朝经过这么久的整合,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南陈内部各大派系之间的权利利益分配,如今再次进入了一个扩张阶段。

江都城就是陈朝往长江以北扩张的一个拦路石,只要陈朝拨掉了这个钉子,那么他们的面前就是空虚的淮北。和同样空虚的山东,甚至现在辽东军还没有平定的河北,也有可能会被陈朝跑来摘桃子。

这样的情况陈克复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个时候正好陈棱跑来归降,那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发兵援救江都,只要江都守住了,那么他们就能将江南兵马死死的顶在长江以南,防止他们的势力再扩张。在短期来说,陈克复还需要时间来将河北山东等地去占领消化,这样的时候,他不希望势力不凡的江南兵马北上。有长江这样的天险可守,他们能以适当的代价将陈朝拦在长江以南。而如果让陈朝北上江淮,到时在那平原之上防守,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陈克复来说,出兵江都,这是一个战略决定,为的是阻挡江南陈朝北扩。为辽东军全面占领河北山东,赢得更多的时间。所以此时明知道毛喜反对,陈克复也没有丝毫妥协。

“毛仆射所言有些道理,但是,援救江都不但能解救数万将士,和几十万百姓,也是对我们接下来的战略有百害而无一弊。至于毛仆射所言路途遥远,且沿途多有未平,这却是不用太过于担忧。”

陈克复长身而起,在殿中缓缓迈着步子,自信的朗朗道,“早在上次南征平高士达之时,本王就已经调李靖将军率五万兵马南下,驻守黄河北岸,并扫平渤海、平原等河北运河沿岸诸郡。而就在今日,本王已经接到了驻守在黄河南岸山东齐郡的好消息,左侯卫大将军屈突通在接到了陛下与太后及本王的亲笔信后,已经上表奉陛下为主,其所部三万兵马皆归我朝廷节制。”

这消息一出,却是又立马让朝中众臣惊讶不已。就是站在殿中的陈棱,心中也是既惊又喜。江都危急之时,他们也曾派人向屈突通求援,不过因屈突通所部败于瓦岗军,实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