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321部分

隋末-第321部分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却得重视我们的对手,必须将他们视之为一头真正的丛林之王。如果我们轻视了我们的敌人,最后受伤的就是我们。大隋是一个统一的中原强盛王朝,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视他。我们当初之所以能战胜高句丽,凭的除了将士们的奋勇之外,最大的依靠就是背后的大隋朝。”“而现在,我们的敌人却是我们曾经的依靠。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如此轻松的割据辽东,就是因为我们据有辽东的地利和人和。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攻入中原,哪怕一时得利,突破了临渝险关,那我们也将失去我们现在所有的有利依靠,反而是以已之短、攻彼之长。杨广最大的凭靠就是中原的数千万子民,和强大的后勤保证。战争一起,他随时可以征调上百万的大军和上百万的民夫。他可以用人命堆,我们却不能。我们要等,等到杨广失去他最大的依靠时,我们才能入关中原。”毛翊有些不解的道“等?等什么?等到什么时候?”“眼下大隋和东突厥边境上已经是蓄势待发,双方早在去年就开始准备,而现在铁勒、奚族都倒向了朝廷,西突厥更是和东突厥是死敌。

杨广一直都是谁不服他他就打谁,而东突厥的始毕可汗也不是一个什么简单人物。相信我,用不了多久,自负的杨广就要和狂妄的始毕可汗来一场决战。

到那时,就是我们的机会来临之时。”陈克复对于这两个大家伙的摩拳擦掌,最初之时还是一位策划者,如今他虽然退到辽东,但却从没有放弃过对这事的关注。

甚至在他回到辽东的第一天,化就接见了特勤司辽东总部的所有高层,向他们下达了一项绝密任务。不管如何,这场两个巨人间的战争都必须打起来,哪怕他们不肯打,陈克复也得让他们打起来。

“那我们现在就什么也不做,光在一边做看客?”毛翊疑huò的道。

“不,当然不!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陈克复摇摇头道。

就在白天,他新组建了八卫,但实际上,是九卫。还有一卫,他并没有和其它人说过。这最新的一卫,就是辽东军的水师,海龙卫。海龙卫统领所的水师舰队,并包括少部份新建的水师陆战队。

他已经在卑沙、汉口、琉球建立了海龙卫的三大港口基地,全建制十万整编人马。目前所的有舰队船只都由虬髯客张仲坚赞助,而海龙卫的军队则从辽东军中和辽东各沿海百姓征召为兵,再从辽东军和破军讲武堂中抽调军官加入。这支水师部队是他的秘密武器。表面上辽东军也还有一个正式的水师编制,那就是利用之前俘虏的辽东水师舰队组成的辽东水师。不过这只是一个用来麻痹朝廷的幌子,真正的海龙卫却是如今的最高秘密。甚至这支部队如今的主基地都不在辽东,而是设立在琉求水师基地,所以征调的海龙卫将士,都会被秘密送往琉求训练。

“天sè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我还要去看下几个孩子怎么样了?”陈克复拍了拍毛翊的肩膀,转回离开。今晚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看孩子是真,不过更重要的是,他还得在看孩子时,让两个骇子妈帮他在和契丹、mòhé的联盟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未完待续!。

第376章杀鸡儆猴

殿中穹顶上一颗颗明珠如灿烂星空,杨广一人有些孤独的坐在此时看起来无比宽阔和巨大的太极大殿之中。半躺在龙椅之上,杨广一直保持着仰望的姿势,已经足有大半个时辰。

所有殿中当值的内shì和禁卫都被杨广赶的远远的,殿中没有点灯,空旷和昏暗的大殿之中,只剩下那宫殿穹顶之上那一颗颗发出明光的夜明珠。

杨广在出神,他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喜欢上一人独自呆在巨大的太极殿中,就这样安静的望着如星空一样的宫殿穹顶。月有yīn晴圆缺,就连璀璨星空也不会一直有。也许今天是星空璀璨,明日就是乌云一片,后日又是狂风大雨,那无可把握捉mō的天空,总不会让人一直如意。

唯有这太极殿的穹顶,那上面如星空璀璨的夜明珠,才是永远不会变的,他们就那样在那里,恒久不变。不管自己想什么时候来看,他们都一直存在那里。看着这如星空般璀璨的穹顶,杨广时常会深深的陷入进去。

他常常会想,自八王之乱西晋灭国后,长达一百一十六年的五胡之乱开始,神州陆沉。汉人沦为奴隶,除少量逃往江南东晋的汉人外,北方的汉人惨遭屠杀,整个华夏文明陷入了最黑暗的时代。一提起这个时代,就连那些史家也不愿意多言。

而从刘裕篡东晋自立南宋起,中原又继续南北分立了一百八十年。

北方依然处于各少数外族的统治当中。是他的父亲杨坚,篡北周灭北齐后立隋,又以无以匹敌的气势废西粱国,平定南陈,彻底统一南北,拥有中原。并且也正是从他的父亲开始,开始恢复汉人姓氏、恢复周礼、秦汉服章制度。

他的父亲统一南北,平定中原,并且休养生息,积攒了强大的财富与实力。从五胡之乱时汉人只有四百万人口,到他父亲时的四千六百万,华夏汉人再一次达到了极致强盛的时代。而且通过合弱离强,分化合击之策,大隋连续多次击败了强盛的北方草原突厥汗国,防止了汉人再次遭受北方胡人的侵害。

但是杨广自登基之后,就十常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中原王朝长达三百年的虚弱和黑暗。

汉朝曾经被称为强汉,可最后却汉灭之后没多少年,却出现了中原王朝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他常常夜不能寐,他常常会看着他老爹帮他攒下的这个富强的大隋,也会有朝一日,盛极而衰。这样的想法让他无法接受,他开始勤于政事,每日亲躬政事。甚至亲自不远万里,西巡至遥远苦寒的张掖,那一次,随驾的宫嫔禁卫死伤四成。

可他没有被吓倒,依然不断的行动着。他击败了突厥、灭了伊吾、灭了吐谷浑。但是每日一停下来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还不够,总如镜huā水月、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一样的虚无。他修运河、迁东都。

最后当他在这太极殿中注意到这些穹顶上的明珠时,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开创一他更加富强的大隋,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皇朝,让华夏汉人彻底摆脱北方胡族的威胁,再也不要去担心亡族灭种之祸。面对着这沉重的目标,他无法按步就班的一步步来,他十分期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将一切都给准备好。

特别是当他那只有两个子嗣,却还早天掉了一个最受他喜欢的太子之时,面对着那放dàng不羁,并没多少安邦定国之策的次子齐王睐时,他心头越发的沉重。他不敢想象,他百年大行之后,如果让唯一剩下的这个儿子杨睐来执掌大隋帝国的结果。他心急了,他沉不住气了。他一心想在有生之年,为杨睐打下一个富强而又安定,且没有周边外族威胁的强大帝国。

而且感受到南北朝时代世家大臣篡位的传统习惯,杨广急切的向大隋的贵族世家动了手。jī进而又急迫,不但是对世家,自太子后,杨广的所有政策都越来越急功近利。

太过于急功近利终于让他自己吞下了苦果,三征高句丽,死伤百万,帝国元气大伤。打击世家,却让杨玄感起兵叛乱,不产的世家贵族从此和他貌合神离,离心离德。而连年的大动作,也让富强的中原百姓流离失所,矢下沸腾,农民叛军四起。只是杨广一直相信,那些都不过是他为政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他能得到的就是以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一百年的布局,好让大隋能在他那无能的儿子中继续下去。

在大业八年、九年这两年最艰难的时候,他犹豫过、痛苦过、徘徊过,但从没后悔过。

每当他独自坐在这空旷的太极殿中,看着那殿中穹顶之上如星空般璀璨,他就在心中越发坚定自己的信念。他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闯过了这一关,那么大隋就将不必再如西晋后那无数个更替的短命王朝一样,一二世就终结了。他要建立一个如这般璀璨的恒久帝国,永远辉煌璀璨。

最艰难的两年终于过去,他赌赢了,大隋终于灭掉了威逼中原的五百年高句丽王朝。而平定高句丽后,大隋也很快就将中原各地那些跳粱的农民叛军给〖镇〗压了。在他的计划当中,只要再击败了野心勃勃又桀骜不驯的东突厥之后,他就将有足够的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中原。

只是他重没有想过,这样的时候他居然被他曾经最欣赏的臣子背叛了。

当年他三征高句丽的关健时候,结果杨玄感反了,让他的东征攻败垂成。也正是因杨玄感的叛乱,才使得原本不过是一个小人物的陈克复就此坐大。

也才让陈克复有机会在他就要平定大隋最后一个强敌东突厥之时,却又跳出来割据辽东做乱。

人世间的苍桑变幻,终究不过是天上星空的一瞬间。名君英主、

圣贤英豪,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百年以后,终究不过是一杯黄土,难逃宿命归宿。匆匆百年,唯一能留下的,除了这头顶的星空,也只剩下了史书上的青史留名。

名师圣贤著书立传,名传千古。而名君英主,却开创一个个辉煌数百年的皇朝,世代传承。就连那些罪大恶极之辈,最后也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而那些普通的百姓,却唯有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来刻下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印痕。

自己终究是要死的,但是自巳却正在开创一个可以传承百世的辉煌皇朝,永传后世。至于现在的纷纷拢拢,等到自己死后,终将是要看最后的结果来盖棺定论的。只要自己坚持下去了,那么他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只属于杨隋的大时代。

当初面对杨玄感觉的反叛,他率军回中原,没有丝毫犹豫的〖镇〗压了。现在终于又轮到了这个选择的时候,一边是马上即将最终决战的大隋和东突厥决战,战胜即可再保大隋三十年边疆平静。一边却是曾经最欣赏的臣子,如今却成了自己大业的拦路石子。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先彻底的击败东突厥,再回身解决东边的辽东。还是先平定辽东,杀鸡儆猴,威慑中原所有又重新蠢yù动的农民叛军?

先北后东、还是先东后北?

杨广久久不决,起身又将置于案上的军情拿了起来。信还是那封信,瓦岗军攻破荥阳险关金堤关,已经杀入了荥阳郡各县。

“瓦岗、陈克复”轻轻念了几遍这两个名字后,杨广冷冷的站了起来。

攘外必先安内,如今不管是东突厥还是陈克复,实际上都可以算的上是中原之外。而这据传言已经被陈克复收聚的十万瓦岗军却近在咫尺,娄东都不过一天多的距离。

而且更让杨广不得不重视的是,就在荥阳的巩县,那里是大隋天下六大粮仓之一的洛口仓。洛口仓存有粮食两千四百万石,是矢隋第一大粮仓,其中存储的二千多万石粮食,正是负责供应东都洛阳的附近三大粮仓之一。这座粮仓不但是供应京都的大粮仓,而且这里面的粮食也是整个大隋中原河南地区的战备储备粮食。关健时候,南北东西都可以从这里调粮应急。

如果瓦岗军攻破了这座粮仓,那就不再是被攻破了一座小小县城那么简单的事情。

杀鸡儆猴,看来十万瓦岗军已经是一只比较合适的鸡了。一来他们距离东都太近,二来又和陈克复扯上了关系,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了。

“来人,给朕沐浴更新,马上召集京中所有从五品以上官员,朕马上要在太极殿召开大朝会。另外,传诏所有居于京都从五品以上将领,不论实职、散官、爵位,只要是从五品以上立即召集!快去!”

几位内shì在殿门口跪下接了。谕,弯腰告退,一路小跑着往外门下省传旨而去。(未完待续。!。

第377章攘外安内

个名名富旨官慌忙从门下省领了皇帝的旨意出宫,往所有的京都五品以上官员处传旨。

大业十一年三月的京都,天空依然yīn沉。

坊市街道上还有不少地方积水没有退去,但是那些骑着马的武将、坐着马车的大臣,还有不少品职并不高的闲官,坐着老黄牛车,骑着毛驴不一而足,拼命的往宫中赶去。今日此旨已经是午后,根本不是朝会的时间,而且居然既不是望日也不是朔日,更不是什么隆重的大典祭祀之日,皇帝却突然召集所有大臣入宫朝会,没有人敢怠慢。

““丁,丁,丁!”几道铜钟敲响,一队队的文臣武将鱼贯进入太极大殿,按昭殿中监安排的位置站好。

一声悠扬的鼓乐声中,杨广头戴紫金冠,身服广袖兖龙袍,面sè严肃的在一众内shì禁卫的拱卫之下进入太极大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广双手虚扶,道“诸爱卿平身!”“谢百岁!”众臣行礼后按品级高低跪坐殿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