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医生 >

第87部分

唐朝好医生-第87部分

小说: 唐朝好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平安哦了声,果然不出所料。他走到车前,道:“病人可是在车中,我略懂医术,倒可以为他瞧瞧,如果瞧不好,你们再进城不迟!”

米小苗三人互视一眼,心中都想:“这人倒挺爱多管闲事儿的,但心肠却好,于传闻中的王平安有几分相似之处!”

米小苗一摆手,道:“那你就看看吧!”说着,他翻身下马,走了过来。

王平安打开车门,向里面看去,见里面是一个衣衫破烂的乞丐,他心想:“看这三人的打扮,应该是和这个乞丐没什么关系,是不小心撞倒了他?不管怎么说,他们能不丢下乞丐跑掉,而是带着他求医治病,这种做法还是正确的!”

他将半个身子探进车内,对乞丐道:“这位仁兄,你哪里不舒服?哦,原来是脖子上生了脑疽。嗯,看部位,这算是‘对口’,这病可遭罪呢!你很难受吧?”

王平安见乞丐要爬起身来,他忙道:“别动,别动,你就这么趴着吧!咱们先不看这个病,我先看看你是否有其它隐疾。来,我给你号下脉!”

说着,他取过乞丐的一只手,为他号起脉来,并不嫌弃乞丐身上臭,也不嫌弃他脏,脸上更没有半点厌恶之色。

乞丐平常总是遭人白眼,乞讨之时常常被骂,他生了这个病后,更是让人厌恶,见着他都躲着走。而他听说平安小神医待人和气,医术又高,给穷人看病不要钱,所以才想着去求王平安。不想半路上遇到,那个“王平安”却是一脸的厌恶,莫说给自己看病,连多看自己一眼都不愿意,还说了那番难听的话!

他本来心情极是沮丧,对“平安小神医”深深失望,可忽然来了一位少年,为人极是和气,不但不嫌弃自己,给自己号脉,还一口道出病名,并且还好心地要看看自己是否还有隐疾,要是这个人是平安小神医就好了,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好人啊!

心中所感,面对这样一个和气的少年,乞丐又想起自己的苦楚,忍耐不住,他竟然呜呜地哭出声来!

第一百三十章 算是个人材

见乞丐哭泣,王平安忙道:“莫要哭。你这病治得好的,并非太要紧的病,何必哭泣!”

米小苗探过头来,看了一眼王平安,这少年人脾气倒好,如果他是王平安就好了!有了,如果非得领回长安一个人不可,那我何不领他回去,至少总比什么所谓的“平安小神医”要强上百倍。

他又看了一眼乞丐,见乞丐后脖子上的那个大疮,心想:“这个病还不可紧,别说他疼,我看着都疼!”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脖梗子。

号完脉后,王平安又给乞丐做了遍常规检查,这才道:“这位仁兄,你没有其它隐疾,要说身体,你还是不错的!”

蒙小恬走了过来,哼了声,道:“他的身体还算不错?我看却是大大的错了,都趴在地上不能动了。怎能还是不错?”

王平安回过头来,道:“他这病因为发在头部,所以很容易导致头晕,因头为诸阳之会,而脑又为髓海,所以疽发之后,毒邪内陷,易伤脑髓,从而导致神志昏愦而成险证。但实际上,只要把这个大疮治好,那么他自然便会恢复体力,又能行走如常了!”

蒙大恬也走了过来,他却不象弟弟那样鲁莽,问道:“他这病是什么引起的,可是饥寒交迫所致?”

王平安微微摇了摇头,道:“太具体的我可猜不到,我又不是神仙。但由于这病的病症十分明显,所以我倒是可以说出一二。估计这位仁兄总是睡在地上,潮气入体,而现在又天气炎热,湿热交蒸,热邪上乘,这病也就得了!”

乞丐趴在车上,忽道:“小少爷,你是好心人,猜得也对。小人命贱如草,哪有床可睡。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街边对付一宿,这些日子天气反常,所以才得了这个病!”

王平安叹了口气,轻声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唉!”穷困潦倒的人哪朝哪代都有,现实所迫,无可奈何。

米小苗就在他的身边,王平安念诗的声音虽小,可他却听得清清楚楚,心头一震,忽地转过头来,两眼瞪得大大的,看向王平安!

米小苗心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好诗句啊,这少年可不象个农家子弟,这般才情,这般心性,就算是在长安,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徐州……没听说过有这个人啊,仅单凭他这两句诗。就应当名震当地,那徐州刺史更是应当将他举荐给朝廷,可怎么从来没听宫里的人提起过?”

王平安却没想那么多,他对乞丐道:“你自己没法回头,所以看不到这个疮,越看不到越心焦,以为是什么绝症。这个病看起来确实挺吓人的,它生在后脖子上,疮口正对着你前面的嘴,所以也叫‘对口’,现在这个疮已经发青了,想必是耽误了治疗……”

他想了想,这个病如果放在现代,应当开刀引流,将里面的脓血放出来,但这个手术虽小,在现在却是不太容易做到,一来天气热,伤口容易发炎,二来就算是用针去挑,也不见得能将淤血全部排尽。可在这个情况,即使用药,而药又对症,病好起来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看病得因人而宜,这乞丐要吃没吃,要穿没穿,如果病拖的时间太久了,他少人照料,很容易引起别的病来。说不定会就此送掉性命,所以不能用常规治法!

历史上中医看病,各种方法都会尝试,有些尝试在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义,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却很是骇人。

这个乞丐患的对口病,古代不少名医都看过这种病,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说金元四大医家的朱丹溪,他也看过这种对口病,而他用的方法那是相当地“不够科学”了。他在治对口病时,竟然不用针去挑疮,而是使用蚂蝗,也就是水蛭,将蚂蝗放到疮口上,让蚂蝗去吸脓血,将脓血吸净,然后再开解毒的药,服了药后,这病便即治好!

在一些武侠小说,或者评书戏曲中,也曾提到过这种方法。但不管怎么说,对于王平安来讲,他即没用过这种方法去治病,也没看到过别人用,所以他没有实际的经验!

王平安心中有些犹豫,针对乞丐的具体情况,他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来,说着说着,就有些说不下去了,看着乞丐的对口。半晌无语。

他心中想事,可别人却没有耐心等待,米小苗道:“这位小哥,你既然叫得出这个病的名字,又说得清病因,那么想必是有办法治吧?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不必有所顾虑,成或不成,都得一试才行啊!”

王平安点了点头,不错,成或不成,可不都得试试才行嘛!他道:“有种方法可治此病,却稍稍有些行险。他这个病或许能用蚂蝗治好,让蚂蝗去吸食他的脓血……”他将方法说了出来。

米小苗嘿了声,道:“这个简单啊,又有什么行险的了,被蚂蝗叮上几口,难道就能死人了,天下没这个道理啊!”他一摆手,冲蒙氏兄弟道:“你哥俩儿别光看热闹,赶紧去抓几只蚂蝗过来,本……我有妙用!”

蒙氏兄弟在旁听得真切,连声答应,转身就去抓蚂蝗了。此处就在水边,蚂蝗可是不少,别说抓几只,就算是抓几十只来,也不是难事!

王平安却道:“慢着慢着,你还没问过病人哪,这个法子得人家说行,才能用啊!”

米小苗哼了声,心想:“一个乞丐罢了,就算是死了又能如何,也不过是往乱坟岗子一扔,连坑都不用刨,还能便宜野狗!”

他瞪了眼乞丐,道:“听着没。这位小哥问你话呢,你敢不敢让蚂蝗叮上几口啊?”

乞丐呻吟两声,道:“小人命贱,被蚂蝗叮叮罢了,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少爷你尽管抓蚂蝗往我身上放吧!”

米小苗笑道:“你看,根本不用问他的,有人给他治病就不错了,带敢挑三捡四的!”

说话间,蒙小恬跑了回来,道:“蚂蝗来了,你看看这几只个儿头够大不,如果不够大,我再去抓!”他手上包着汗巾,里面放着几只不断扭曲挣扎的蚂蝗。

王平安忙道:“够大够大了,再大就要变成妖怪了!”他用手帕包手,抓起一只蚂蝗,小心翼翼地放到了乞丐的对口上面!

蚂蝗见血,岂有不大吸特吸之理,它可不挑食,完全不在乎血的质量如何,就算是脓血也得先吸个饱再说。蚂蝗叮住疮口,贪婪地吸食起来,不大会儿的功夫,这蚂蝗的身子越来越粗,显见是吸饱了脓血!

王平安见差不多了,便脱下一只鞋,用鞋底子冲蚂蝗啪一地拍,随着乞丐的一声轻呼,蚂蝗掉到了地上。米小苗伸脚将蚂蝗踩死,一股脓血窜出,湿了好大一块地方!

米小苗笑道:“临死还能做个饱死鬼,便宜这个家伙了!”

王平安又取过一只蚂蝗,如法炮制,让它们给乞丐排脓,一直用了整整四只蚂蝗,对口的脓血才基本消除干净,大疮也瘪了下去!

王平安见这方法好使,总算松下口气来,心想:“古人诚不欺我,这方法竟当真好用。不过这也就是在唐朝,如果是在现代,我要是敢拿蚂蝗去叮人,估计病人非得报警不可!”

啪啪啪,掌声响起,米小苗笑道:“这法子还真管用,乡下人治病的土法虽然粗鄙,可却着实管用,这病可不就让你给治好嘛!”

蒙大恬却道:“这位小哥,还没请问你如何称呼呢?”

王平安听米小苗说话无礼,眉头皱了皱,他不太喜欢和这种目中无人的人打交道,如果不是为了给乞丐看病,他还真不愿意和米小苗这种人结交,摇了摇头,道:”乡下人,没个好听的名字,说出来怕你们笑话,就不要问了!”

用蚂蝗吸食脓血,这方法看着简单,所以米小苗也没当回事。要是王平安一通辩证,然后开出几十味的药方,再加上稀奇古怪的药引,煎制方法难到掉渣,那米小苗非得立即拜服不可!

但王平安看似“很随意地”就将病治了个七七八八,所以米小苗就他认为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乡下土法罢了。见王平安不肯说,他也就不问,一个乡下少年,有什么好稀奇的!

王平安又道:“再服几剂解毒的药也就成了,药方并不难开,你们去城里找一家叫济生堂的药铺,药不贵的。这病养上小半个月,就能大好!”

米小苗道:“成,那咱们这就进城吧!”招呼一声,上了马,带领蒙氏兄弟,向城里赶去,乞丐隔着车子,冲王平安叫道:“多谢小少爷……”

过了浮桥,刚进城门,蒙大恬忽然道:“米主事,这人的病要是好了,你不还得去羞臊王平安么,不如带上那个少年,用他来羞臊王平安,岂不正好?”

米小苗嗯了声,道:“刚才一忙乎,本大人倒是忘了,这小子还会念诗呢,算是个人材……”回头向后面望去。

第一百三十一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头

米小苗一回头,忍不住摇了摇头。只过浮桥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那个少年的身边就围了好几个人,这回是几个庄稼汉,和那少年说说笑笑,还比比划划地,看样子是在说怎么样种庄稼!

米小苗心中叹气:“乡下娃就是乡下娃啊,上不得台面!和一些泥巴腿子混在一起,时间久了,自己也会成泥巴腿子的。嗯,有可能这少年本来就是个泥巴腿子!”

摆了摆手,他道:“罢了,谁治好不是治。既然要羞臊王平安,那最好找个同行,这样当他们辩证起来,才有说服力。我看这少年不见得有胆子,敢和王平安那假仁假义的家伙辩证!”

蒙小恬也道:“不错,说不定王平安使两个小钱,就能把他收买过去,到时反咬咱们一口,岂不糟糕!”

米小苗笑道:“你说的这句话,倒是说得中听。确实是这么个理儿。”顿了顿,又道:“只要咱们表明身份,谁敢反咬咱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

蒙大恬却道:“米主事,我们要羞臊王平安,如果提前表明身份的话,那就失去说服力了,会变成仗势欺人的!”

米小苗想了想,嗯了声,道:“照你这么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呀!”

蒙大恬做事比较稳妥,他给米小苗出主意,道:“我看不如这样,城外那个少年,不是介绍了家药铺吗,叫济生堂的铺子,咱们去那里找坐堂医生,让他开出解毒的药来,然后撺掇着那个医生,让他去戳穿王平安,这样岂不是更好!”

米小苗在马上笑了,一拍大腿,道:“甚好,就用这个办法,同行是冤家,让医生贬低医生,让他们自己人打自己去。咱们在旁看热闹,这个方法大妙!”

一边说着怎么修理王平安,一边赶路,打听之下,米小苗等人来到了济生堂的门口!济生堂生意还是那么的好,堂上等待看病的病人足有二十来个,男女老少都有,其中有两个是光开药的,他们拿的方子,就是王平安给开的。

济生堂的坐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