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医生 >

第163部分

唐朝好医生-第163部分

小说: 唐朝好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忠臣也在往前面挤,他倒是没喊什么,可他身边的小宦官却喊起来了:“史爷,你胡子挤掉了……”

大殿之上,乱成一团,王平安成了香饽饽,被拉来抢去,

就在这时,忽然人群外面有人尖着嗓门叫道:“呔,怎么乱成这个样子,都给咱家消停消停!”这声音又尖又细,比一般人都要高上几度,而且自称咱家,显见是宫里的宦官,而且年纪不大!

百姓们纷纷回头,见殿外站着两排士兵,个个身材高大,而士兵之前,站着一个穿着宦官服色的人,年纪不大,也就十六七。

这小宦官扫视一眼殿内百姓,道:“佛门净地,怎么乱成这个样子,岂有此理,都退后!”

百姓们面面相觑,宦官可是得罪不起的人物,何况他还带了这么多的士兵。只好放弃再拉王平安,纷纷后退,让出一条通道来。

史忠臣被百姓挤着,也向后退去,低声问身后的小宦官,道:“这小畜生是哪个宫里的,我怎么以前没见过?”他见这小宦官是有品阶的,宫里年纪不大又有品阶的,他都认得,都是他的干孙子,可却没有见过这个。

一个小宦官道:“这人小的认识,是高阳公主府里的,我们曾在一起玩耍过!”

史忠臣哦了声,怪不得面生,原来不是宫里的,而是公主府里的,可能以前被分出宫去时,年纪太小,所以自己没什么印象,记不清了!

公主府里的小宦官没看到人群里的史忠臣,要是看到了,非得赶紧爬过来叫干爷爷,叫干太爷爷的可能性都有!

腆着肚子,这小宦官走进人群,来到书案前,转过身子,大声道:“你们灵感寺里,有没有俗家弟子啊,请上前来!”

王平安被扯得衣服袖子都破了,听小宦官问话,他走上前来,道:“回这位大人的话,草民王平安,便是俗家弟子,法号念忧!”

史忠臣一听这个,脑袋嗡地一声,前因后果,全都想明白了!

太子要见俗家弟子,是高阳公主撺掇的,而派人来传话的,又是高阳公主家里的人。他看着高阳公主长大,她那点花花肠子,换了别人不清楚,他岂有不清楚的道理,皇家之事,没有一件能瞒得过他。

公主和驸马那点破事儿,他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事情又不复杂,只稍一联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是看上人家王平安了呀!

只不过,就连他也是今天才把王平安到底是谁搞清楚,想必高阳公主并没有搞清楚,尚不知王平安同时也是俗家弟子,所以还没对上号呢!

史忠臣连连跺脚,心想:“高阳啊高阳,你虽叫高阳,却是一点都不羔羊啊!就算你看不上驸马,也不能看上王平安啊,这么好的少年,你给妹妹们留着啊,你说你着什么急啊!”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唐最烈之酒

那小宦官听到王平安报出名号。不由得一愣,忙问道:“你说……这位公子爷,你说什么,你说你叫王平安,法号念忧?”

他的态度立即就变了,本来很是傲慢,有着宦官们惯有的那种跋扈自恣的模样,可一听王平安的法号,态度立转,不但脸上露出古怪的表情,语气也开始巴结起来!

王平安心里挺纳闷儿,宦官来找我,难不成是李治派来的人?可如是李治派来的,怎么不直接找我,却问起俗家弟子来了,我好象没和李治说过我是俗家弟子吧,而且李治似乎对我有啥身份,并不怎么在意!

他嗯了声,又拱起手,道:“正是,草民王平安。佛门的法号正是念忧!”把话重复了一遍,抬头看向小宦官,等着他的下文。

小宦官将手伸进怀中,取出一张纸来,仔仔细细地看了看,又抬头看向王平安,道:“这位公子爷,你没和咱家开玩笑吧,你又是王平安,又是念忧?”

王平安皱起眉头,心想:“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一个人有两种身份,并不稀奇啊,何况这两种身份又不冲突!”他摇了摇头,道:“这有什么好开玩笑的,我就算和别人开玩笑,也不会和宫里的大人开玩笑啊!”

小宦官脸上现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将纸又放回怀中,嘴上却道:“咱家却不是宫里的,而是公主府的。王公子,咱家可算是找着你了。弄了半天,王平安和念忧竟是一个人!”

操着尖细的嗓子,他哈哈笑了两声,声音怪异,直笑得王平安毛骨悚然,颇有大事不妙的感觉!

小宦官踏上一步,拉住王平安的袖子。道:“念忧小师父,你的袖子怎么破了呀!来来来,请随咱家走,咱们去公主府上,找人给你补补!”嘴里说得客气,但袖子却抓得极紧,一副生怕王平安跑了的表情。

百姓们啊地一声,又都恍然大悟了一次,看来这小宦官也是来拉女婿的啊,竟是替某位公主来拉女婿的,只是不知是哪位公主这么有眼光,竟要招王公子去当驸马爷!

王平安大吃一惊,公主府?什么公主府,我也不认识哪位公主啊,再说既然已经出宫立府了,那必是嫁了人的公主,她要见我做什么,难不成也得了带下症?

人群之中的史忠臣,再也忍耐不住了,他扒拉开身前的百姓,越众而出。同样操着怪异的声音,喝道:“呔,小畜生,你可认得咱家?”

“呀喝,谁这么胆子,竟敢在咱家的面前,自称咱家,找打不是……”小宦官正看着王平安,随嘴就来了句狠的,可他把头一转,便看到了史忠臣,顿时一愣!

史忠臣心想:“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爬过来,叫干爷爷!”他前边的预计对了,可后边的却预计错了!

小宦官嗷一声大叫,吓得浑身哆嗦,放开王平安的袖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当真就爬着过来了,爬到史忠臣的跟前,抱着他的大腿,叫了声:“老祖宗……”

史忠臣心想:“原来我的干孙子,他都没混上,竟然是孙子的孙子!”一把揪住小宦官的耳朵,将他拉向后殿。

前殿虽然人挤人,可后殿却是静悄悄的。史忠臣将小宦官拖到无人之处,低声喝道:“跪好了,挺直了身子!”

小宦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怎么能在这里碰上宦官大头子。他吓得肝胆欲裂,全身发抖,好不容易才将身子挺得直了些。

就听啪地一声响,史忠臣一个大耳刮子,扇到了小宦官的脸上,气道:“小畜生,刚才在前面说什么来着,说咱家找打,你再说一遍给咱家听听!”

“孙孙知错了,老祖宗饶命啊!”小宦官不等史忠臣再动手,噼里啪啦地抽起自己的耳光来。

史忠臣却道:“声不够大,咱家听不见!”

小宦官不敢下手轻了,用尽力气地抽打自己,片刻功夫,脸颊便肿了起来,一丝鲜血从嘴角流下!

史忠臣哼道:“这顿打先记着,你听好了,咱家有事要你回去告诉公主!”

小宦官连忙住手,就听史忠臣道:“你回去对公主说,你脸上的伤就是咱家打的,因为你这个小畜生不知忌讳,竟敢和王平安说话。你知道王平安是谁吗,是皇上要咱家观察的人物。在皇上没下旨前,谁也不许见他。你既然见了,那你说这顿打,你受得冤不冤?”

小宦官也是个伶俐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史忠臣借着打自己的由头,警告高阳公主,不要离得王平安太近,否则会触怒皇帝!他心想:“你问我冤不冤,你说我这顿打受得冤不冤?都要冤死了!”

他吐出一颗牙齿,道:“不冤。孙孙不知好歹,跑来和王公子罗嗦,这顿打还是轻了,老祖宗……您再打孙孙一顿吧!”

史忠臣哼了声,低声道:“滚!”

小宦官如逢大赦,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后殿,带着那队士兵,飞奔出寺,逃回公主府了。前殿的百姓们都是大感惊讶,这是怎么啦,这个小宦官不是挺嚣张的么,怎么里面那个老的,比他还要嚣张,不会也是宦官吧?

这么一顿闹,没有人再敢大声说话了,就连马夫人也不敢在前面站着了,带着家人躲到了人群当中。她听韩也说了,这个人就是史忠臣,谁敢惹他,谁就是找抽呢!

史忠臣从后殿转了出来,脸上却如春风拂面,全是微笑,很是有礼地冲百姓们抱了抱拳,道:“今儿个就这样吧,咱家看各位也没谁有急症,小病小灾的,去别家药铺里看就成了,不用非得挤在灵感寺里,一时半会儿的还排不上。外面的庙会挺热闹的,不如大家出去看看?”

百姓们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心中都想:“这个半边脸上有胡子,半边脸上光溜溜的人是谁啊?看样子象是个大人物!”

刚才那个小宦官是怎么嚣张的,大家都看到了,而小宦官却管这个只长半边胡子的人叫老祖宗,那显而易见地,这个人更加嚣张!没人愿意惹这个人。百姓们纷纷向王平安告退,出了大殿,去外面看热闹了!

王平安看向史忠臣,心想:“这个人好生面熟啊,我好象在哪里见过……啊,假胡子!他不是曲江池那个被花粉弄过敏的人吗,难不成他也是个宦官?”

史忠臣冲王平安笑了笑,道:“无病,来来,到咱家这里来,咱俩去后院走走。”

王平安哦了声,走了过去,道:“在下王平安,敢问这位大人可是宫中执事?”

“咱家史忠臣,听爱国说起过无病你,你很懂做事啊!”史忠臣笑着道,拉过王平安,带着他向后院无人之处走去。

王平安一听史忠臣三字,便想起李治东宫里那位史爱国了,又想起米小苗的话来,这个史忠臣可是大大有名之人,算得上是权宦,不知他怎么会出现在灵感寺,他应该在宫里伺候皇帝才对!

史忠臣拉着他的手,道:“那日曲江池畔,幸亏你救了咱家一命啊!”接着,他便说起那天的事来。

史忠臣虽然很感激王平安,但他毕竟人老成精,想让他的嘴里说出点什么秘密来,那连半点可能都没有。他只是说如何感谢王平安,而今天又是如何“碰巧”在这里遇上了。对于皇帝也对王平安产生了兴趣,他连半个字儿都没提,守口如瓶!

王平安一边听,一边谦虚,也是满口的碰巧,他不明白史忠臣到底要干什么,自不肯深说,史忠臣说那天的事,他便也顺着话题跟着说。不管怎么说,他俩这也算是“老相识”了。

两人慢慢走到后院,灵感寺的后院依旧荒凉,杂草遍地。

来到一片破禅房的外面,史忠臣忽道:“无病啊,皇上赐了你这个表字,是希望你能达人之前,先达自身。所以说,在女色方面,比如说有夫之妇,或者怀春少女,你在她们面前,可要经得住考验啊,莫要迷失了本性,做出自毁前程的事来!”

王平安啊地愣住了,这话从何说起,自己从来也没招惹过有夫之妇,或者怀春少女啊,怎么他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史忠臣忽然皱了皱鼻子,道:“这是酒味吧,和尚庙里怎么会有酒?咦,这酒气可真够浓的,这是烈酒啊!”

随着他的话,一处破旧的禅房打开,里面蹦蹦跳跳出来一个孩子,身上穿着军服,手里捧着个小酒坛子!

孩子身后有个妇人道:“快去快回,慢着点,别把坛子打了……”

妇人的话还没说完,这孩子毛手毛脚的,跳下台阶,却忽然看到门前站着的王平安和史忠臣,他吓了一跳,手里的酒坛子,啪地一声,掉到了地上!

孩子一惊之下,冒出了句古怪的突厥语,类似于中原话里的糟糕!

坛子一碎,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其烈性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酒!

史忠臣啊的一声,他能听懂一些突厥话的,边看地上的酒液,边道:“突厥小孩,怎么穿上我大唐的军服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突厥徒弟

王平安先冲吴有仁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不要慌张,继而对史忠臣道:“史大人,这个孩子确实是突厥人,汉名叫吴有仁,父祖之辈在草原上也风光过一些时候,落难到了长安,我收留了他们母子,他们有酿酒的本事,会酿造烈酒!”

史忠臣嘿地一声,道:“吴有仁,一听就是假名,那些突厥人最喜欢故弄玄虚,丢了祖先的牧场,就跑中原来卖酒……”说着话,他蹲下身子,去闻酒液。

吴有仁是突厥王孙,他不喜欢说中原话,不是代表他不会说,听史忠臣语气里充满蔑视,他叫道:“祖先的牧场,我一定会夺回来的!”

“小孩子家的。胡说些什么!”吴氏从屋里三步并做两步出来,啪的一记耳光,打在了吴有仁的脸上。

吴氏本在屋里忙着,儿子打碎坛酒,倒也没什么,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来看,可忽听外面有人说话,又听儿子说出什么祖先的牧场,她一急就奔了出来,给了儿子一记耳光,叫他不许乱说话!

吴氏和丈夫在草原上遭了大难,逃到中原,丈夫到了长安又去世了,她深怕哪天自己也会突然去世,以至于幼小的儿子忘记祖先之仇,所以她不停地反复和儿子说草原上的事,让他牢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