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本草王 >

第94部分

本草王-第94部分

小说: 本草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坐在g边望着丈夫凄婉哭泣的高氏,也闻到了这一股臭气,好像是大便的味道!而且奇臭无比。

赵顼突然笑了,咯咯的,指着父亲的ku裆道:“是爹爹!爹爹拉屎在ku裆里了!好臭好臭!”

一听这话,太医许希、林亿、孙奇包括略懂医术的仁宗皇帝,都是脸上变色人只有到了濒死阶段,才会大小便失禁。难道,赵曙王子已经死了吗?

这时,又听得赵顼咯咯笑着说:“哎呀!爹爹又拉了!还放屁呢!好不害臊!”

孙奇心中一动,大小便失禁跟平常的排便不一样,一般只有少许溢出,而不会连续地大量排出。忙抢步上前,低声道:“让我看看!”

高氏忙把孩子抱起来,站在一边。

孙奇掀开盖在赵曙身上的被子赵曙只穿了月白色中衣躺着,裆部一股臭味传出。

一瞧裆前部,并没有常见的湿漉漉遗尿的暴象。按照常理,人死时,遗尿远比遗屎多,为什么没有遗尿反而遗屎?

他拉开赵曙ku子,细瞧身下遗屎——大摊,溏黑之极,秽臭不可闻。屋里人人都禁不住皱了皱眉。

孙奇把被子盖上,拿过赵曙手腕诊脉,狂喜叫道:“脉息还有,还强了不少!”

仁宗略懂医术——自然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也是狂喜——把扯开孙奇,抓住手腕亲自诊脉,果然,赵曙原本若有若无,深按也几不可得的细数脉息,略微强劲了不少,能应指而得了。

“这是怎么回事?”仁宗回头望向孙奇,又惊又喜问道。这句话自然是大小便失禁意味着人已经死亡,脉搏就应该没有,现在不仅能mo到脉,而且比先前增强了?虽然回光返照会有这种情况,但是那应该是在大小便失禁之前就出现的,而不应该在大小便失禁之后才出现。

孙奇已经是泪流满面,哽咽道:“王子数日未通便,服药之后通便,那就上下皆同了,是,是药产生作用了!”

此言一出,屋里一片欢呼,高氏热泪奔涌,扑áng头,呼喊着。但是赵曙依旧一动不动。

许希急忙过对高氏来道:“现在只是稍有起色,神志还没有清醒,叫不应的,得继续灌药!”

“对对!”仁宗一叠声叫道,“赶紧的,再灌药!”

鹤嘴壶拿来,仁宗亲自给赵曙又灌了一壶药水下去。

shi女们赶紧的帮赵曙换了下身ku子,g单,可是刚刚换好,有连着拉了两次,也是臭不可闻。拉了这两次,赵曙便shēn吟了几声。

这几声,在高氏她们听来,无异于天降纶音,当真是心花怒放,又哭又笑的开心不已。连那臭不可闻的大便味道,却比闻着御膳佳肴还要舒坦。

连续灌了三次药之后,到了傍晚,赵曙终于嘟哝着说了一句话:“滔滔……”

滔滔是高氏的小名,高氏一听,眼睛禁不住再次夺眶而出,扑在赵曙怀里,一叠声叫着:“滔滔在这,夫君,你的滔滔在你身边呃……!”

赵曙嘴角lu出了一丝笑容,便这一笑,把高氏喜得心都要炸了,搂着他,抚mo着他的脸:“夫君,我们都在这,官家、皇后、大家都在你身边,孙太医找到了失传的仲景医圣的方子救了你,你一定会好起来了!”

赵曙轻轻点头,眼角滚落一颗浑浊的泪花。!。

第133章 接二连三

眼见赵曙己经恢复一些意识,所有人都心奋不已。仁宗更是咧着嘴乐个不停。瞧着孙奇道:“很不错,很不错!”

这时的孙奇,好象翻船落水的人,奋力前游,在精疲力竭的最后一刻,两脚踩到了坚实的海岸,那份狂喜,便想坐在地上大哭大笑一回。

既然方子有效,仁宗急命林亿赶紧拿方子去赵允让家救治,这边留下孙奇和许希两位太医守候。

第二天早上,赵曙已经能张开眼,用嘶哑的声音说话了。但是喉咙还是很痛,不过数脉己经减为弦软,大便也从原先的其臭无比的黑溏变成了黄燥带黑,小便也通畅了。孙奇和许希会诊商议之后,在原方中加了消肿止痛,清嗓利咽的药。

连服三日之后,全身丹疹慢慢消退,咽喉糜烂也开始好转,这病来得快,去得也快,又过了四日,己经能谈笑自如,下g行走了。

孙奇衣不解带守在旁边直到这时,一颗心才放下。

仁宗皇帝前来探望,见赵曙己经基本康复,很是高兴,瞧着熬得两眼通红的孙奇,频频点头道:“不错,你终于治好了赵曙,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孙奇忙躬身道:“这都是得益于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的及时发现,不然找不全方子,也是不行的。”

仁宗见他不居功,更是赞许,道:“也是赵曙这孩子福大命大,同样是这方子,在汝南郡王哪里,~就不怎么灵光了!”

孙奇吃了一惊,忙问究竟,仁宗说了,这才知道,这几天林亿用了这方子在汝南郡王府医治,虽然也治好了几个,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病死了,看来,这方子也只对少部分人有效。

其实不是方子不好,毕竟方子是死的,病是随时变化的,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医者对温病总体认识不足,不懂得正确地按照温病治疗原则随证变方,所以方子效果就大打折扣。

同时,也因为这烂喉莎是一种急xing传染病,来势异常凶猛,数日内就能要人xing命,死亡率很高。而中药通过口服药效发挥比较慢,而且病症多变,用药必须随证变化,一旦辩证稍稍不准,眙误时机,便来不及救治,所以就算方子好,也常常救治不了。

所以赵曙病情如此危重,能治愈,应该说有一定的运气成份在里面。

仁宗道:“朕先前巳经说了,你救了赵曙xing命,将功赎罪了,朕便赦免你一家的死罪,现在你做到了,朕自然不会食言。”

孙奇死里逃生,悲喜交加,跪倒在地,呜咽磕头道:“臣叩谢隆恩!”

一旁高氏跟赵曙对视了一眼,起身福礼道:“官家,孙太医救了臣妾夫君一命,其实也是救了臣妾全家xing命,若是没有夫君,臣妾生不如死,所以,恳请官家,一并赦免孙太医弟弟一家吧。”

赵曙连连点头,望着仁宗皇帝。

仁宗yin着脸道:“朕赦免他一家人,是因为他立功了。但是,他的弟弟没有任何功劳,所以,他的死罪却是不能赦免的。他的家人也不能赦免。”

“微臣……”微臣明白。”孙奇磕头道,现在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仁宗又道:“不过,他还有一线生机,那就得看知秋那孩子的本事了,他说了要证明温病不同于伤寒,不能用伤寒的方子治疗,《黄帝内经》《难经》都说错了,孙用和按照这上面说的治疗,所以才治死了二皇子,朕给了他一个机会,在明天秋后问斩之前,证明他这个观点,还送他去了太医局读书,让他能有机会证明。你们只能希望你们先前的这个侄儿能争气,救你弟弟他们一命。”

说到这,仁宗又摇摇头,道:“以朕之见,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依据,念他一个孩子,也是出于救你们一番的孝心,所以朕才准了他这荒唐的举动,让事实来点醒他吧。”

孙奇沉吟片刻,低声道:“官家,这阳毒之证,也是温病。仲景治疗的方子,似乎不是伤寒的方。”

若是平时,以孙奇沉稳的xing格,他只会点、头或者默不作声,但是这时候,他心中ji荡的却是对叶知秋的感ji,若不是他告诉自己在找到的张仲景的医书里有治疗阳毒的方子,又怎么能治好赵曙的病,又如何能救得了全家人xing命。现在听皇帝说叶知秋荒唐,他忍不住还是轻轻反驳了一下。

仁宗稍稍一愣,道:“张仲景的方,如何不是伤寒的方?他是伤寒的鼻祖啊!”

孙奇不敢再说,他自己对温病的理解也不透彻,也说不到点子上,而且这时候刚刚获得新生,也不敢过多顶撞皇帝。便喏喏几声,不再接着分辨。

便在这时,就听外面跌跌撞撞闯进一个贵fu来,扑倒在他的脚下,哭喊道:“官家,祥康公主病得很厉害!快去看看吧!”

一听这话,仁宗整个人弹了起来,他这些日子已经被汝南郡王赵允让家接二连三的病死儿子的事搞得心惊肉跳,加上包养的孩子赵曙差点一命呜呼,好不容易赵曙病好了,怎么祥康公主又病了?低头一瞧,正是祥康公主的生母苗贵妃!

仁宗急声问道:“祥康怎么了?”

“她病了,病得很厉害,发烧怕冷,呕吐,喉咙痛。快去看看她吧!”

“病了几天了?”

“四五天了!”

“混账!”仁宗真想一脚踢过去,“为什么现在才来叫朕?”

“臣妾请了太医,太医说无妨,吃药就会好的,所以拖延了,先前听说汝南郡王家的孩子,病死好几个了,都是这病症,臣妾慌了,所以才来找官家禀报。呜呜呜”

宫里有个规矩,不管是嫔妃还是皇子公主,一般生病了就请太医,不告诉皇帝,以免皇帝分心,除非病情很严重了,这才告诉。要不然,这皇帝整天探病都忙不过来了。所以这苗贵妃一直拖延到听说汝南郡王的子女病死者得的病跟自己孩子的一样,这才慌了神,亲自跑来找官家禀报来了。

仁宗叫孙奇和许希道:“快!你们随朕前去给祥康公主治病!”

两人忙跟着仁宗来到赵曙的寝宫,一瞧那孩子,果然便是丹毒,急忙诊察看病。等他们看完,仁宗急忙问道:“病情如何?”

两人都是面色沉重,道:“病情太严重了,把握不大。”

虽然有张仲景的方子,但是从林艺治病情况看,大部分都没有效果,这祥康公主的病发展太快,而且告诉不及时,已经病情十分危重了。

苗贵妃一听,扑上去抱住孩子,嚎啕大哭起来,仁宗跺脚道:“你现在哭什么?还不赶紧让开,让两位太医治病?”

苗贵妃这才起身让到一边,哭着瞧着。

许希和孙奇诊察之后,经过商议,决定还是先用张仲景的方子。

不好的消息接距而来,又有两个嫔妃哭哭啼啼告诉仁宗,她们的女儿也病了,而且,得的病跟赵曙和祥康公主的一样,都是丹毒!同时,赵曙的宝贝儿子赵顼也病倒了,得的同样是丹毒!

得知这个消息,曹皇后傻眼了,她现在才想起,弟弟叶知秋曾经告诉她说,丹毒是烈xing传染病,必须隔离病人,否则极易传播,特别是在孩子中间。而病倒的四个孩子,都曾经跟随嫔妃来探望过生病的赵曙,难道,这病当真是跟瘟疫一样传染的吗?

一想到这,曹皇后便坐不住了,急急的找到了仁宗皇帝,可巧,仁宗也正在为这事犯嘀咕。

他是从许希那里听到的。

许希得知宫里四个孩子都患上了丹毒之后,立即也想到了叶知秋的警告,只是当时他根本没有在意,因为他的平生所学,都是天地间的风寒暑湿燥火即所谓六yin可以透入肌肤从而使人染病,从来没有听说过病邪可以从一个)人的口中飞到另一个人的口中染病的,所以,他把叶知秋的话当成耳旁风了,也就没有告诉仁宗。

现在,他发现叶知秋所说己经变成了现实,他才感觉到势头不对了,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仁宗。

仁宗一听,脸就yin沉下来了,训斥道:“你也是个堂堂太医,是太医局的提举,竟然听信一个孩子的话,你不觉得丢人吗?”

许希老脸通红,干笑着道:“臣本来也是不相信这话的,只是,眼看着一个个的都病倒了,这才想起他这话,臣也觉得他这话每年没有什么道理,也从来没有哪位医者这么说过,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禀报官家。

“你倒聪明,明知不对,也要把这话告诉朕,将来便出了问题,也不到你的头晌来,对吧?”

“微臣不敢!”许希忙躬身道,“知秋国舅爷曾经得药神壶翁托梦,找到了仲景医圣失传数百年的《伤寒杂病论》,也才能让孙太医我们找到其中的方子,就了赵曙王子的xing命,他有此机缘得药神眷顾,必非寻常人等可以比拟,所以微臣才把他的话禀报官家!”

一听这话,仁宗不由一愣,捻着胡须沉吟片刻,问旁边孙奇道:“依你之见呢?”ps:真是痛苦,还是没有弄好。老沐用光盘启动进入之后,发现所有分区全部都不能读取!上面有n多重要资料啊,当真是yu哭无泪。啷个办哦?。。。!。

第134章 未雨绸缪

孙奇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就医术而言,他已经属于顶尖的几个国医之一,他都没听过,这种说法自然是无稽之谈了,若是旁人这么说,他肯定毫不犹豫摇头的,但是听说是知秋所说,不由得心里就打了一个突,这孩子这些日子给人的惊讶太多了,而他所说,基本上验证了,便是温病跟伤寒的不同,也在开始得到验证,谁又知道,这一次的说法,会不会也得到验证呢?再加上他对叶知秋的感ji,下意识帮着他说话。

所以,孙奇拱手道:“回禀官家,微臣以为,虽然知秋国舅爷所说未曾听闻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