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本草王 >

第182部分

本草王-第182部分

小说: 本草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白玉堂。

可馨急声道:“知秋失踪了?怎么回事?”

陡然从地下冒出人来,包拯旁边的一人,白玉堂身形一晃,已经挡在了他的身前,警惕地盯着对方。

包拯一眼看见是可馨,当真是喜从天降,抢步上前,道:“可馨!你,你怎么躲在地下的?我还以为你……”

“大人!”可馨打断了他的话,“知秋呢?他到底怎么了?”

包拯道:“京城发生瘟疫之后,所有太医都没有办法。官家立即想到了远在大理的知秋国舅,马上用八百里加急紧急调令他们返回。但是。得知回报说,大理国发生瘟疫和叛乱,当时知秋国舅他们正好都跟大理的太医们一起到各地巡医去了。经过大理官衙帮忙查找,这才得知国舅和太医林忆他们已经逃出大理,进入大宋了。官家又立即排出八百里紧急快马,沿途查找,发现知秋国舅他们到达霍州之后。就失踪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

“刚刚得到的消息。官家已经严令沿途州县查找,活要见人,死要……。咳咳,知秋国舅他们经过衡州府时,知府没有让他们通过。官家震怒,本来要将他砍头的,只是念他在执行圣旨,所以只是将其革职下狱治罪。”

这时候,可馨才不关心别人的事情,她只想知道知秋怎么样了。急声道:“官家派人去找知秋了吗?”

“已经急令沿途查找。”

可馨一张俏脸惨白,轻咬嘴唇,道:“我要去找他!包大人,你能派人送我去吗?”

包拯愣了一下,道:“你去?现在外面很乱。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而且……”包拯压低了声音,“因为瘟疫太厉害,没有办法医治,所以官家已经下旨。杀掉所有瘟疫病人!现在得到消息,一些州县情况已经失控,出现了兵士杀人劫财事情。所以现在出去,很危险!”

可馨道:“正是因为很多地方情况已经失控,所以这些州县未必会尽心寻找知秋他们。而说不定,他们此刻正急需人的帮助!”

包拯缓缓点头。道:“你说得未尝没有道理。不过,你去,又能找到他们吗?”

“不知道。”可馨眼圈都红了,“不管能不能找到,我一定要去找,否则,等在这里,我会发疯的!”

包拯呆了片刻,道:“好吧,与其等他们找,不如我们找。——这场瘟疫,如果没有知秋国舅,后果不可想象!”

包拯转身对身边四品带刀侍卫白玉堂道:“玉堂,你就带一队人马,护送可馨姑娘去霍州一带寻找知秋国舅吧!”

白玉堂躬身道道:“属下领命!”

随即,白玉堂出去调兵,准备路上应用之物。

可馨福礼谢多包拯,往开着的大门外看了一眼,只见满大街都是铁骑。原来,刚才她们听到的轰隆声,就是这些重甲骑兵行进的声音。

这是御林军中的精锐部队。动用他们来维系京城的治安,可见这之前,京城已经乱到了什么地步。她们能看见的,只是她们面前的这这条街而已。

可馨对包拯道:“前段时间,街上很乱,抢劫强奸的好多,还有兵士也在乘火打劫,大人你看,我这宅院就是前些日子兵士搜索瘟疫病人的兵士们乘机洗劫的。难道没有人管吗?”

包拯苦笑,压低了声音道:“自从官家撤出京城之后,京城就乱了,当时御林军大部分都护驾出城了,留下来的,也只够保护皇宫、官衙和朝廷重臣的宅院的。没有更多力量来维护整个京城治安。以前天下太平,京城更是百姓安居乐业,哪里会这样乱过。这一乱,才知道,我们留在京城的兵士太少了。官家得知之后,这才紧急调集军队进入京城维持治安。现在又调集重甲骑兵进城维系平安。京城不会再出现那样的事情了。”

可馨道:“前些日子,我看见兵士们召集留在京城的瘟疫病人,说是有太医给医治。后来却看见很多马车,运送尸体出城。看着都是瘟疫病人。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象大人说得那样,因为无法控制瘟疫,才把他们都杀了吗?”

包拯沉重地点点头,道:“这是不得已的办法,我曾经劝谏过官家,但是,官家问我能否想到比这个办法更好的阻止瘟疫传播的办法?我哑口无言。唉!不过,官家得到一些州县肆意扩大范围,屠杀没有患病的无辜百姓,十分震怒,已经连续下旨,立即停止这种残酷行为,凡是屠杀没有染病的百姓者,以谋反论,人人得而诛之!”

可馨沉默了,她很怀疑现在这种局面,皇帝的圣谕,能有多少得到遵行。不知道还有多少无辜百姓,会死于这样的残暴屠杀。

很快。白玉堂便回来了,带了一队百余人的重甲骑兵。

包拯道:“你们此次南去,务必到找到知秋国舅,尽快把他带回来。注意一点,根据知秋国舅上次扑灭京城瘟疫时所说,瘟疫最重要的传播方法,是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所以瘟疫病人必须隔离。你们沿途尽量不要与其他人接触。特别是有明显症状的病人,一定要保持距离。”

白玉堂点点头:“属下明白!”

交代完毕,包拯挥挥手。白玉堂率队出发。

他已经找了一辆大车给可馨主仆乘坐。从南门出城。一路前往霍州。

这还是可馨第一次在瘟疫发生后出城,虽然都已经立夏了,但是。沿途看见的荒凉景象,哪里象热闹的夏日的模样。只见沿途官道两边,倒着一具具尸体,有的早已经腐烂成了白骨,有的却似乎不久前才病死的,正在腐烂。却看不见野狗之类的啃食尸体。

路过的村子,除了尸体,都是空荡荡的。而村外的农田,大部分都荒芜着。就算已经种下的,也是杂草丛生。分辨不出哪些是杂草,哪些庄稼。

可馨叹了一口气。

旁边听琴奇道:“怎么了?”

“现在瘟疫已经这么吓人,只怕,吓人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什么吓人的事情?”

“农人都死的死,逃的逃。没有人种庄稼。土地都荒芜了。百姓吃什么?你看,以往随处可见的野狗,现在看不见了。想必是被饥饿的人杀了吃了。现在还有野狗还有野兽可以猎杀填肚子。等到都杀光了。那时候,又杀什么?吃什么?”

听琴勉强笑了笑,道:“朝廷不是储备有粮食吗?”

“只怕是杯水车薪啊!”

“唉!那也不是咱们操心的事情!”

“怎么不是?”可馨柳眉紧缩,“没有粮食。百姓活不去,怎么办?便会挺而走险,到时候,天下大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听琴也脸上变色,道:“想必官家也想到了这个,正在想办法呢!”

“想到也没有用了,田地都荒芜了,今年,唉!肯定是要闹饥荒的了。”

当晚,他们没有驻扎在集镇上,而是露营野外。现在已经是夏季,晚上也不热。

次日,他们继续南行。因为他们都是轻骑兵,速度很快,转眼之间,已经离开京城两百余里了。

白玉堂的打算是尽快赶到叶知秋他们最后失去消息的地方。找到线索,然后追踪。所以一路之上没有停留。

这天下午,他们的队伍却停了下来。

可馨撩开车帘,探头往外一看,只见官道已经被几根大树拦住了,而大树后面的官道上,还有路两边,竟然黑压压的坐着都是人,一个个的都不说话,手里拿着锄头等农具,恶狠狠地盯着他们。在不远处的路边,隐隐能看见一个小村子。能看炊烟。

白玉堂纵马让前,厉声道:“你们挡住官道,要作什么?”

人群中一个老者站了起来,颤巍巍道:“你们官府可以关城门不让别人通过来,我们村子没有城墙,只能这样堵着了,不管是谁,都不能过去!那边有一条小道,你们可以绕过村子去。”

白玉堂目光冰冷盯着那老汉,往后一张手,对亲兵道:“弓来!”

亲兵将取下弓箭递到他的手里。

白玉堂目光更加阴冷,瞧着老者,弯弓搭箭,瞄准了他,缓缓道:“让开!”

老者背着手,把消瘦的胸脯挺了挺,两眼闭上了,一副等死的样子。

嗖!

箭如流星,噗的一声,正中老者左肩!

老者向后摔倒。

后面几个村民冲上来,要搀扶老者,却被老者甩开。老者自己挣扎着站了起来。晃了晃,也死死盯着白玉堂。

白玉堂把又一支利箭搭在了弓弦上,对准了老者,提高了音量,还是缓缓道:“让开!”

老者往前跨出一步。眼睛微微睁开。

嗖!

一箭正中老者右肩!

老者再次摔倒。却又再次站了起来。望着白玉堂,挺直了腰,鲜血从两个肩头伤处流淌下来,却没有任何退让的意思。

第三支箭,白玉堂对准的老者的额头,道:“我最后说一次,让开!”

老者又跨前一步,死死盯着白玉堂,眼睛瞪得溜圆。

“等等!”白玉堂身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可馨。

白玉堂依旧保持着满弓的姿势。

可馨提着衣裙,跑过了白玉堂,挡在了他箭的方向上。白玉堂只能把箭放了下来。

可馨道:“老大爷,我们是去找曹国舅的,就是上次京城瘟疫,他免费传授仙方,救治了全城百姓扑灭的瘟疫的那个曹国舅!您听说过吗?”

老者愣了一下,缓缓点头。

可馨一喜,道:“曹国舅是神仙的弟子,他得到神仙传授医术,能够医治瘟疫。上次扑灭京城的瘟疫,就是靠他们的医术,这一次,他为了给病重垂危的范仲淹范大人治病,去了大理找一种药材,得知咱们大宋闹瘟疫之后,他和其他同行的太医紧急往回赶。但是,在霍州失踪了,朝廷很着急,所以派我们去找寻他。早一天找到他,就能多救活很多人啊!”

老者望着她,没有说话。

听琴也跟着过来了,帮着说道:“我们姑娘就是曹国舅没有过门的妾室,一起去找曹国舅的。老大爷,您要相信我们。我们没有说谎!”

老者终于缓缓点头:“曹国舅,老汉听说过,是神仙的弟子,治好了京城的瘟疫。只是,不知道他到时候是留在京城只给官老爷们治病,还是到各处给百姓治病?”

“上次京城瘟疫,曹国舅不仅无偿把治疗瘟疫的仙方传授给全城的医者,还全城各处去巡医,给城里百姓治病。这一次,他一定会到各处来给百姓治病的!您老放心!”

“好!老汉相信姑娘你的话!见到曹国舅,带一声好,就说咱们老百姓,日夜盼着他来呢!”

可馨眼眶湿润了,郑重地点点头。

老者转过身,晃了晃,高声道:“他们是去寻找曹国舅回来给大家治瘟疫的。大伙让开吧!”

他身后坐着的村民都起身,让到了官道两边。

可馨谢过,对白玉堂道:“行了!走吧!”

白玉堂点点头,对可馨道:“姑娘请上车。”

等可馨和听琴上车之后,一行人冲过了那些村民,一路往前。在经过那个村子的时候,他们看见了村里俨然是世外桃源一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村民,新奇地看着他们,很显然,那些人堵住村路口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人从这里经过了。

第256章 洪涛余生

又往前走急行军了两天,终于到了霍州地界。就在这里,他们又被堵住了。

不过,这一次,堵住他们的,不是村民,而是一条河,河水不大,但是河边满是瘀泥,散发着一阵阵的臭气。

这条瘀泥河,横过官道,一眼望不到头。河边,能看见陷入瘀泥溺死的牛羊还有人的尸体。到处飞舞着嗡嗡叫的苍蝇。在尸体上盘旋。还往他们身上飞。

那里跑来的这样一条臭泥沟?堵住的官道。

白玉堂吩咐兵士去找一个附近的人来。兵士去了好半天,这才回来。找来了一个老妇,看见官军,吓得直哆嗦。

白玉堂问:“这条臭瘀泥河怎么来的?”

老妇哆嗦着道:“前些日子,发大水冲了村子,还留下了这条瘀泥河沟。”

白玉堂问:“该怎么过去?有没有别的路?”

“有,往左边走,五十里路,有一条木桥,就不知道那木桥还在不在。要是不在,还得往下再走八十里,有一座石桥。可以从那里过去。不过,下面的瘀泥比这里虽然浅一些,但是要宽得多。”

“那右边呢?”

“右边?”老妇似乎对白玉堂的这个问题有些觉得好笑,“右边是霍河啊!河堤缺口了,冲出了这条瘀泥小河。上面的瘀泥比这里还要厚,河水也比这里深。”

白玉堂在马上张望,道:“河堤怎么会溃堤呢?今年的雨水也不是特别多啊!”

“是不多。往年都是官府组织大家加固堤岸,可是今年,瘟疫来了,人都跑光了,连庄稼都没有人种,哪里还会有人来管河堤呢?这河堤,以前都是随便对付着加固的。所以就不牢靠。现在呢,才下了几天暴雨,河堤就垮了。冲毁的村子。淹没了田地。淹死的人,比瘟疫都不少!唉!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说到伤心处,抽噎着哭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