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本草王 >

第131部分

本草王-第131部分

小说: 本草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少爷问道:“不是说‘胎前宜凉,产后宜温,这方子都是凉药,不能吃吗?怎么拙荆吃了,反而病好了呢?是不是这句话有问题?”

“话当然没有问题。”叶知秋道:“但是这句话不能绝对了,如果产妇阴阳俱脱,脉迟畏寒冷,血水淋漓,当然应该用姜桂之类的温补药,但是,如果产妇血干火燥,一派热症,这时候还用温补,那就是火上浇油了,必须先祛邪,然后治其虚。我二弟用的凉药方子,就是这个道理。”

那少爷这才明白,连声感谢之后,这次告辞离开了。

傍晚,唐慎微回来了,叶知秋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他也很是感慨,但是也为自己当时忍住怒气,看了病,留了方,从而救了一个人的性命而感到庆幸。

第185章 吐舌头

第185章 吐舌头

第二天是休息日,叶知秋照例早上陪王妃、范妙菡她们逛街吃饭,下午,则陪可馨。两人一番亲热之后,便上街游玩。

现在已经是春意盎然,大地一片绿色了。街上的行人游客也明显增多。

可馨想给叶知秋缝制一件春袍,便让叶知秋陪她去绸缎铺选适合的布料。

两人进了一家绸缎铺,这绸缎铺的店伙计正在门口招呼客人,一眼看见可馨,顿时呆住了。

只见她粉面桃腮,倾国倾城的一张俏脸白皙如玉,恍若透明一般,柳眉如烟,眸似春水,鼻腻如脂,香唇娇嫩,半截裸露的香肩,美人骨精致纤细,令人浮想联翩,纤手皓肤,指如兰花,玉白色兜罗小衫,腰间一条金丝软烟罗带,把个纤腰勒得不盈一握,衬托出那饱满的双峰,让想相看又不敢看。

叶知秋和可馨只是评判着店里的绸缎,浑然不知这个店伙计目不转睛瞧着可馨,整个人都看傻了。直到叶知秋他们不中意,离开了这家店铺,那店伙计也还在呆呆地站在门口望着。

另一个年长的老伙计早就可见他这猪哥模样讨人厌了,几次暗地里提醒他,只是不觉。等客人走了,老伙计这才不悦地推了他一把,道:“喂!人家都走了,还发什么呆!看你那丑样,这么瞧着客人,还有哪个女客敢来店子?”

那伙计这才转身过来,道:“我没有……,我……,啊啊!”刚说了几个字,他就发觉自己嘴巴不听使唤,说出来的话,含糊不清,连自己都听不清说的到底是什么。

老伙计大笑,道:“你这是作什么?怎么把的舌头伸着!哈哈,听说吊死鬼是伸着舌头的,却不知色鬼也是一样伸着舌头的啊。”

那伙计忙抬手一摸,果然如此!半截舌头都露在嘴巴外面,搭拉着,好象大热天狗儿吐的舌头似的。伙计急忙想把舌头缩回去,可是,那舌头却仿佛不是他自己的一般。怎么都缩不回去!

伙计急了,用手捏着舌头硬往里塞。可是,塞进去,手一松,舌头又软软的搭拉出来了,还是跟狗儿的一样。

老伙计更是笑弯了腰道:“你这是唱得哪一出?把个舌头搭拉着,学哈巴狗呢?”

那伙计更是着急,连脸皮都胀得通红,含混不清地说道:“我,我的,舌头,好象,缩,缩不,回去了!”

“不是吧?”老伙计也发觉不对,这才忍住了笑,凑上前观瞧,见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舌头塞回嘴里,很是惊讶,道:“你不是故意逗我们玩的吧?”

那伙计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胡乱地塞着舌头:“我,我逗你,是,是小狗!”

“你这已经是狗儿了!”老伙计听他居然这样发誓,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绸缎铺掌柜本来已经进里屋了,听到外面又说又笑的,不知道除了什么事情,便出来一看,禁不住也笑了,道:“你这是搞什么?”

老伙计笑道:“他刚才盯着人家美人看,看直了眼,不过眼珠子没有掉下来,舌头倒是掉下来了,哈哈哈哈。”

掌柜的发现伙计都急得哭了,这才感觉事情不妙,忙让老伙计别笑了,赶紧帮忙。结果,两人手忙脚乱帮着他塞了半天,也没能把舌头塞进他的嘴里去。

听说伙计看漂亮女人舌头都缩不回去了,左邻右舍店铺的伙计掌柜包括顾客都过来瞧热闹。好心的纷纷出主意。

有人认出了先前来的那对年轻男女,正是传授仙方拯救全城百姓的知秋国舅,便说了,这可不是什么病,而是中邪了!肯定是盯着人家国舅的女人看,惹怒过国舅,暗中召唤神灵小鬼整治了他。

当然有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说国舅又不是道长,更不是神仙,如何能召唤鬼魂整人?不过一听对方的反驳,这些人就不说话了。对方反驳说的是:既然人家国舅能得到神仙托梦传授仙方,就说明人家跟神仙有关系,如何知道人家不会呼唤鬼魂呢?

于是乎,大多数人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主意,那就是解铃仍须系铃人,还是提猪头拿东西去找知秋国舅赔礼道歉,让人家把法术收了,这毛病只怕才能好。

那伙计此刻哪里还有什么主意,自然是听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办了。于是乎,跟掌柜的预支了一个月的薪水,买了些猪头瓜果之类的,前往知秋医馆。那绸缎铺掌柜也是个热心人,便关了店铺门,带着老伙计等人跟着前往,当然,那些出主意的自然是也要跟着去瞧热闹的。

于是乎,一大群人沿着大街往知秋医馆走。

好奇是每个人的天性,路人看见他们这么一大伙人跟着一个提着猪头吐着舌头的伙计的过去,自然是要打听清楚的,便找人问这是怎么了?便有人告诉他们说,前面提着猪头吐着舌头的,是一家绸缎铺的伙计,只因为瞪眼瞧着人家知秋国舅爷的女人,惹得国舅爷不高兴,暗中召唤鬼神,把他的舌头拉着缩不回去了。这是提着猪头前去赔礼道歉去了。

这么一说,那些听众自然便成了新的跟随者,于是,人越来越多,等走到知秋医馆的时候,大半条街都满是瞧热闹的人了,把知秋医馆所在的这条街道堵得是水泄不通。

但是,这一天是休息日,医馆不开门,只留了一个角门供急症的。

来到门口,绸缎铺掌柜让那伙计跪在医馆门口,自己亲自上前,赔笑说话。

这一日在医馆当值的是唐慎微。看见门口来了这么多人,吓了一跳,还以为前面治病哪里出了问题,人家找上门来了。来到门口一看,黑压压的都是人头,吓得脸色都变了,待到看见一个小伙子跪在医馆门口,旁边还放这赔罪的猪头瓜果什么的,这才估计不是自然想象的那么一回事情。神情稍稍镇定下来。

绸缎铺掌柜的满脸堆笑上前,问了唐慎微的身份之后,便把事情这么一说,唐慎微这才明白,不禁笑了,他自然不相信自己的大哥会什么鬼神之术,就算会,大哥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不可能因为人家店伙计盯着看了他的女人,就把人家整治成这个样子,这可不是宅心仁厚的大哥所能作出来的事情。应该是犯了什么病了。

唐慎微让那伙计进屋来自己给瞧瞧,可是那伙计却是一根筋,认定了是知秋国舅使了法术,所以呜呜的哭着含糊地说着,要等国舅回来,要是等不到国舅回来,就不起来。

唐慎微无奈,只好把店铺里跟着值班的伙计都派出去寻找叶知秋。

叶知秋正跟可馨两人一路漫步,逛着街看着绸缎,被一个伙计找到了,气喘吁吁把事情告诉了他。

叶知秋想不到竟然有这样的事情,惊讶不已,可馨却是俏脸绯红,似笑非笑地瞧着他,那意思是,你真的这么在乎我?连旁人多瞧一眼,都要使出法术整治他么?

叶知秋哭笑不得,他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哪个店铺伙计只顾看可馨了,说什么法术不法术的,自然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只能去看看了。他将后面跟随的马车叫来,先送可馨回家,然后再去。

可馨本来也想跟着去瞧热闹,可是,听说那边看热闹的已经把一条街都挤满了,而她又是这件事情的起因,如果让知道她去了,不定还有多少人要来瞧热闹。只怕到头来连官府都要惊动了。所以只好忍着不去了,却叮嘱叶知秋等事情平息了,要把结果告诉她。她很想知道,心上人是怎么治这个怪病的。

她想知道,叶知秋自己其实也想知道,因为他自己一点底都没有,不知道这样的病,到底该怎么办。

事到临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但愿车到山前必有路。

叶知秋的马车来到医馆门口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发出了一阵的欢呼。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叶知秋,一个个垫着脚,伸长了脑袋瞧着,叶知秋朝人群挥了挥手,那种感觉,就好象毛主席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似的。

那伙计一眼看见把,在地上连着爬了好几步,磕头如捣蒜一般,大着舌头,含糊不清地哀求着:“国舅老爷,小的有眼无珠,冒犯了国舅爷,小的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不敢了,若是再犯,国舅就把小人的眼珠子挖出来!求求您了,国舅爷。”

他这一番话,因为半截舌头都在外面,说的含糊不清,除了他自己,只怕是没有几个人能听明白。

叶知秋自然也没有听明白,不过,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那么多人看着他,他只能微笑,要是板着脸,人家更相信是自己干的了,要不然,为什么要生气呢?

不过,他脸上在笑,可是,心里却一个劲叫苦,那么多人在一旁瞧着,他们都相信是自己施展了什么法术,招来鬼神,把人家伙计的舌头拉了出来。现在怎么办?解释不是自己做的?这个固然可以,也应该这样,但是,只怕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因为自己在此之前已经假托神仙传授仙方,有了这样的先例,这一次,偏偏又是自己前脚出门,人家后脚就舌头缩不回去了,换成谁,都会往那方面想。

叶知秋把那伙计叫了进来,那伙计以为叶知秋原谅了他,高兴不已。马上爬起来,吊着个舌头,哈着腰,一个劲打躬作揖,含糊不清说着谢谢。

叶知秋仔细观察了他的舌头,这种怪病他当真从来没有听说过,自然不知道该如何治疗。正旁彷徨无计的时候,忽然听得门口有人笑道:“知秋国舅,你这看的什么病啊?这么多人围观?”

第186章 鬼门十三针

第186章 鬼门十三针

叶知秋抬头一看,却是太医局的神针先生王惟一,急忙起身相迎,拱手道:“王先生来了?有个病人舌头不知道怎么收不回去了,非说是我给什么施展法术给弄的,我这正头大呢。”

王惟一仔细检查一番,笑道:“老朽有一事与国舅商量,就一小会工夫,不耽误国舅治病。”

叶知秋听他这个时候找自己说事,而且刚才又仔细诊察过病人,立即敏感地意识到可能与这个病案有关,他号称神针,只怕就有办法治好这个怪病。赶紧拱手道:“先生请后院说话。”

将王惟一让到后院,仆从奉茶退出,王惟一道:“长话短说,这个病案,国舅可有办法医治?”

叶知秋摇头苦笑道:“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病,不知道从何入手。如果先生能赐教,感激不尽。”

王惟一捻着胡须道:“感激就不必了,老朽是来找国舅作交易的。呵呵。老朽方才探访一个老友,就在你们医馆附近,出来的时候听说你们这出了这件怪事,所以过来,刚才看过之后,老朽自信可以医治。所以特意来找国舅商量。——之所以国舅不认识这种病,只因为他它不是病!”

“不是病?”叶知秋很是惊讶,“不是病那是什么?”

“是邪,是中邪了!”

叶知秋笑了,道:“我还以为只有巫医才会相信什么邪魔之说,想不到堂堂太医也相信这个!”

王惟一没有笑,他淡淡道:“国舅既然不相信鬼神之说,那这个病因我们就不探究了。”说罢,王惟一从怀里取出一本薄薄的手抄本,递给叶知秋,道:“这这本书名叫《鬼门十三针》,是老朽不传秘术,之所以不传,是因为这部书便是涉及到鬼神之说,老朽担心别人误会,所以不传。这套针法一共有十三种,每一种针对一种中邪,这舌头不能缩回的怪病,便可以用其中一种治疗,我可以说,除了老朽的这套鬼门十三针,别的针灸汤药一律无效,如果不信,国舅尽可一试!”

叶知秋很是疑惑,接过那本书,看了看封面,只有一行字,是用大篆写的《鬼门十三针》几个字。他自然知道,王惟一号称神针,可不是浪得虚名,那是有真本事的。这套针法,说不定还真有他奇妙之处。问道:“先生准备用这书交换什么?”

王惟一神情有些尴尬,道:“按理说,上次国舅免费教授了我们治疗丹毒的方子,我这书也应该免费给国舅你学习才对,只是,老朽一生嗜医如狂,但凡看见新方,止不住就心痒。老朽觉得国舅治疗温病的方子十分神奇,只可惜上次时间太短,没有详细解说,想必很多方子都没有说到,如果国舅愿意老朽希望用这套针法,换取国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