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302部分

逆流伐清-第302部分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来的明军先头部队有一千三四百人,因为浙江三大集团清军分别在衢州、丽水、温州驻防,形成了一道抵挡闽省明军的防线。而明军由仙霞关和分水关出动,在靠近赣省的衢州和靠近沿海的温州与清军贴得紧,在其撤退时衔尾追击比较容易。唯独丽水这一路清军,明军离得较远,魏王马宝便把全军的马匹都拔给了第二师,由他们负责追击。

这一千多人的明军骑兵昼夜兼程。由衢州和丽水之间穿插而过,一路上得到百姓民众的指点和帮助,跑死了两百多匹马,终于在这里追上了清军。

虽然人困马乏,明军唯恐清军逃脱,还是立时对清军的后卫部队发起了攻击。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清军稍触即溃,大量汉兵和绿旗兵投降。从俘虏口中得知。前方有友军阻击,白天的攻防战。清军伤亡惨重。这些清兵已经灰心丧气,不少人开始逃散,见到追兵,前已无路,后又被堵,战心便立刻尽丧。

既然友军已经在前阻击。明军将领便不急于进攻,而是利用降兵砍树堆石,设置路障。毕竟以一千多疲惫士卒攻击数倍之敌,又有满蒙八旗兵,确实也很冒险。仓促之间防御阵地肯定布置不好。明军将领便把士兵布置在道路一侧的坡地山林中,拉长战线,准备侧击,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

刚刚布置完毕,八旗兵便呼啸而来,个个快马加鞭,冲入了这一带的伏击圈。

前方路上黑乎乎的一片,有横七竖八的乱树枝,有粘着泥土冰雪的石头,清兵的奔驰速度不得不降了下来。

甫到近前,前锋清兵纷纷停下,这路障虽简陋不堪,可绵延了有一里长,要想纵马而过,却是不能。而且,路障对面是黑压压的人群,看装束却是绿旗和汉兵,正挥舞兵器,壮着胆子在呐喊。

鄂申催马赶上来,他恨透了这帮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汉兵,大声命令士兵从官道旁绕过去。在他看来,这些鼠辈不须作战,只要冲过了这些路障,自然就望风而逃了。

官道有这个称呼,自然是因为平坦宽敞,无论是纵马奔驰,还是车辆通行,都是无碍。可要从路旁绕过,水沟、矮树、杂草、灌木肯定是无法快速通过,且不能骑着马如履平地。

清兵下了马,一部分作为前锋,将马交给旁人看管,他们趟着杂草灌木刚刚走了两三百步,从坡地上便响起了一片轰鸣。

“有埋伏……”

伴着凄厉的喊叫,是一排排火铳的爆响,在枪口闪耀的火光映照下,几百名明军突然从坡地上的杂草中站起,以四列阵线依次而射,将铅弹向着清兵无情地打过去。

“压上去,冲上去。”鄂申无法容忍前锋就这么被打退,而且现在必须冲杀过去,他嘶声下着命令,又派出了更多的士兵,想从侧面向明军进行夹击。

越来越多的清兵拥挤在简陋的路障前,一部分清兵开始清障,将石头推开,将树枝断木扔向道旁。

排枪在不断地响着,和惨叫声、呐喊声汇聚成一片,注意力被吸引的清兵没有注意到从坡地的山林中有更多的明军在注视着他们。

一阵尖厉的哨声响起,山林中涌出了一排排的明军,足有上千人,绵延出去足有百米,冲出山林后便向着官道上的清兵射出一排子弹。

官道上立时人喊马嘶,一个个清兵从马上摔下来,那些中弹的马匹,痛楚之下更是长声的嘶叫着乱跑乱跳,使清兵陷入了一片混乱。

密集的人马几乎不用瞄准,明军士兵一排一排,在弥漫而起的白烟中,依着哨声猛烈射击。更多的清兵人马扑倒在地,惨叫声,马嘶声,响成一片。特别那些受惊的,中弹未死的马匹,奔跑跳跃,更增加了道路上的混乱。

“不——”鄂申嘶声惨叫,他看到副都统布颜图的脑袋开花,脑浆和鲜血溅射而出,百战勇士甚至连弓箭都没有拉开,但死于马下。

血花在绽放,人的,马的,在这几百米长的官道上,拥挤的清兵被这突然的袭击给打蒙了。人和马的尸体到处都是,还有痛苦呻吟、哀叫的伤员,以及惊惶着四下寻找隐蔽点的清兵。

每一排火铳响起,都有人马倒下,都响起一片惨叫。居高临下的明军士兵向着人群马队密集处猛烈开火,驱散着清兵,使其难以集结反攻。同样的,都统鄂申巴图鲁身边因为有很多人簇拥,立时成为了攻击目标。

一团血雾从亲兵队长的胸前爆起,他一下子跪倒在地,低头看向自己胸口,神情中仿佛不敢相信。他吃力去捂伤口,然而滚烫的热血仍不断从指间溢出,怎么捂都没用。

第二百七十四章定江南,见士绅

一个军官又是被打翻在地,他捂着脖颈处,口中呵呵连声,脖颈的甲叶被破开,铳弹射了进去,鲜血不断的喷出来,在空中弥漫着血腥的气味。

每一次排铳的怒吼,周围便是一片死伤,一片惨叫哀嚎。鄂申的眼睛都红了,都是武勇的八旗猛士,就这样连施展的机会都没有,便被打得死伤累累。

战马一声嘶吼,前蹄扬起,猛然挣脱了鄂申,疯了似的前冲后撞,又踢又咬。一会儿工夫,便带着冒血的伤口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把躲在其后的鄂申暴露出来。

又是一排火铳打来,鄂申被一个亲兵扑倒,但右腿却是一阵剧痛,倒在地上站不起来。一颗铅弹打折了他的小腿骨,血肉模糊的一团。

完了!鄂申心中悲凉,在官道上拉得长长的军队,有长度没厚度,被这猛烈的伏击打得伤亡惨重,想集结冲锋,已是难了。而且明军居高临下,以骑射著称的八旗又如何发挥战力?

亲兵背抬着鄂申向官道另一侧逃窜,以躲开明军的射击范围。这时,已经有军官组织士兵向坡地上的明军发起了进攻。

射向官道上的子弹少了,明军在调整,目标已经是向上冲锋的清兵。

一个尖利的声音响彻云霄,这个号笛声,大明称之为天鹅声!

震耳欲聋的火铳齐射声响起,最前方那单膝跪着的火铳兵,还有身后立着的一排火铳兵一齐开火,一排灼热的火光闪过,浓密的烟雾同时腾起。

随着火铳的巨响,这次密集的齐射,使冲在前面的清兵倒下了一片。

明军依据地形。列出了类似散兵线的阵势,以四排火铳兵轮流射击,或视情况两排齐射,保持着火力的密度和持续。

清兵身上冒出了一团团血雾,凄厉地喊叫着滚倒在地。弹丸没什么穿透力,也因此破坏力更强。他们被铅弹打入体内,里面的内脏多数会被震坏。

就是前面那些身批重甲,手持盾牌的清兵,也有大批被打翻在地。即便铅弹没有打穿他们的重甲与厚实盾牌,但是弹丸的强大冲击力,只要打在他们身上,所有力量都要他们的身体来承受,被打中的地方,就算弹丸没有穿透甲胄。他们的骨头与内脏还是会受到伤害。

一个清兵军官捂着自己的右侧胸口,那里不断的冒着血,左手还提着一个大盾,跌跌撞撞地往前走着。再次的排枪响起,他被几颗铅弹打中,向后摔飞出去,滚下了坡地。

箭矢在空中飞过,明军队列中响起了惨叫。阵亡者和伤兵立刻被拖到后面,又有士兵补上了他们的位置。

范围的打击差不多了。明军整个战线开始横向收缩,士兵们站位开始紧凑,使得进攻的清兵要面对更猛烈、密集的火枪攒射。

武勇、技艺全无用处了,动作再快也快不过出膛的铅弹,再不怕死,也很难冲到明军的面前。从官道冲杀上来的清兵。没有厚重的战阵支撑,便形成不了源源不断的进攻。如同浪头撞上礁石,被明军持续不断的火枪攒射所击退,在坡地的杂草、灌木丛中留下横七竖八的凄惨尸体。

“冲啊,杀啊!”投降的兵将们发出呐喊。给自己壮着胆、鼓着劲儿,在明军军官的督促指挥下,冲了上去,密密麻麻的刀枪乱砍乱刺,将想绕官道的清兵斩杀殆尽。

这些踏着杂草、灌木想绕过官道的清兵已经被明军的火枪打得七零八落,伤亡惨重,后面大队又遭到了袭击,没有后续人马跟进,倒被投降的兵将们捡了个便宜。

八旗,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曾经在这些降兵眼中不可战胜的满蒙八旗的形象正轰然倒塌,他们胆子愈壮,呐喊鼓噪声更响亮。

坡地上的明军向前移步,长长的阵线象一道铁墙向清兵压了过来。官道上横七竖八倒满了人和马的尸体,跑到官道另一侧的清兵个个脸色惊惶,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悲凉。

喊杀声从远处传来,还偶尔有火铳的轰鸣,李承爵所部带着大批义勇和易帜的降兵从后面兜杀过来。

本来是佯攻,但攻势却顺利得令人瞠目,清军营寨已经乱成一团,明军和义勇们刚刚抵近,便有大批的降兵跪倒缴械,还有斩杀有得的向明军邀功献媚。得到报告的李承爵这才知道清军已经完全崩溃,立刻全军尽出,沿着官道追杀而来。

完了!鄂申巴图鲁自知难逃生天,此时倒冷静下来。此非战之过,实是人心之变啊!从撤出丽水,到被阻击,再到现在,近三万的人马路上跑掉了多少,投降叛变了多少,而实际上真正战死的又有多少?

可惜啊,八旗勇士竟连纵马驰骋,展现武技的机会都没有。鄂申苦笑了一下,撑着一杆长枪用力站起,环视着周围,大声道:“大清国的勇士,可有屈膝投降、懦弱贪生之辈?今已至此,唯有死战到底,为国捐躯——”他的声音骤然高昂,右手扬刀一指,怒吼咆哮道:“为了大清,冲啊!”

“冲啊!”

只剩下一千多的满蒙八旗,爆发出了最后的疯狂,举着兵器,吼叫着向坡地上的明军冲去!

“开火!”在天鹅音之后是军官声嘶力竭的呐喊。

震耳欲聋的爆响,火铳齐射,疾风暴雨似的铅弹喷射而出,在清兵队伍中爆起大股血雾。

“开火!”

“开火!”

命令就是吼叫,声响之大,甚至盖过火铳发射的声音。

一排排火铳不断喷出浓密的白烟,一阵又一阵的轰射,清兵疯狂,明军也疯狂,寒风中,刺鼻的硝烟,还有令人反胃的血腥之气。不断弥漫飘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兵败如山倒,浙江的十余万清军在撤退途中或被阻击,或被截击,或被追击,狼狈不堪,说是土崩瓦解也不为过。

总兵郑斌逃到绍兴。兵马尽行哗散,只余两名亲兵,为百余乡民围攻击毙;副将蔡元、何成节等率兵马投诚;“平南将军”都统贝子赖塔于途中受伤,半路而亡;都统鄂申巴图鲁、副都统布颜图毙于阵中,其余什么章京以下满洲官将死伤者无数……

最后,窜入杭州的残兵败将不足五千,汉兵绿旗几乎没有,满蒙八旗仗着有马匹可骑乘,方在拦截阻击中得以逃脱。没等他们喘息已定。四面八方的明军已经层层包围过来,四个军,十三四万人马,再加上乡勇义民,足有二十万之众,把杭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稍加休息整顿,明军便架炮攻城,上百门大炮猛轰滥炸。守城清军惊惶莫名,虽是拼死顽抗。却挡不住明军气势如虹的猛烈攻势。

一日之内,明军已经轰塌城墙十余丈,在各种炮火的掩护下,大队明军杀入城中,杭州城破。

最后的战斗在满城展开,清军拒绝投降。顽抗到底。满人男女壮健者“俱登城佐守”,老弱者也呐喊助威。战斗血腥而残酷,明军用各式火炮猛烈轰击,发射火箭进行火攻,步兵则持火铳刺刀轮番冲杀。最终以伤亡千人的代价攻破满城。整个满城断壁残垣,几被夷为平民;城内尸体枕籍,满人几无生者。

杭州满城战斗结束,意味着大江以南的成建制清军全部被歼灭。剩下个别州县,不须攻打,或主动归降,或传檄可定。

“半壁江山啊!”朱永兴心中慨叹,这是用无数鲜血和人命夺取的,代价是高昂的,可也是值得的,暴虐统治被摧毁,野蛮、愚昧被扫除,还民众一个明朗的天空,一个安乐的生活。而自己的路,还远着呢,却不是下面这些人所能理解的。

“扫除妖氛,江南已定,恭贺殿下成就不世之功。”

“殿下英明神武,建大明中兴第一功。”

“为大明贺,为圣上贺,为殿下贺。”

……………

祭拜孝陵,既然要作为一个政治宣言,朱永兴自然邀请了很多名人士绅前来观礼。时间还有些日子,已经有不少人前来,朱永兴便少不得要召见宣慰,以示其礼贤下士,不负仁厚之名。

其实呢,朱永兴并不喜欢这些人,在清方统治区遵制剃头,以明朝“遗民”自居,既不能见危授命,却还能义形于色地痛斥“奸臣”以显示自己才是正人君子。

比如钱谦益便在座,本来是心情激动地受到邀请,却饱受旁人的白眼。这让朱永兴想到了被东林党及民间戏曲斥骂为“大奸臣”的马士英,以及东林党人颠倒黑白的能力。

马士英在弘光朝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