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30部分

逆流伐清-第30部分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献拥贸畔氯グ。

或者老子可以去湄公河三角洲当个明乡人,或者去暹罗当个明朝遗民,或者……朱永兴迅速将这样的念头甩掉,脸上依旧是那种自信镇静的神情。装也要装下去了,老天似乎没有给自己什么选择的余地。

“成丑,三鬼,殿下之喻贴切有趣。”白文选笑着坐了回来,说道:“殿下的军事布置也甚为稳妥,清军即便兵多,急切间也难以通过。只是若举大军来攻,分道取腾冲,我军恐难以分兵御敌。”

“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若是敌人大举来犯,吾也不会在腾冲把军队全押上。现今我军地处偏远,却是不怕急攻,就怕缓围。”朱永兴并没有死守腾冲的打算,把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军队一下子拼光,更不是他的风格,不过,他有这样的军事名言来辩解。

白文选目光一凝,这十六个字虽简短,却蕴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兵法理论,也可以进行多种理解,实在是很jīng妙。

“殿下对此也有布置,清军即便从别路来攻,也难在短时间内抵达腾冲。”张文翠在旁插嘴解释道。

“广昌侯终是兵少,只能阻滞拖延,难以真正挡住清军。”朱永兴垂下眼睑,轻轻摆弄着手里的茶碗盖,幽然说道:“且处处设防,被动迎敌,非吾本意啊!”

闻言知意,白文选知道朱永兴刚才说得随意、自信,但形势并不十分乐观,他其实是急盼着能有生力军加入,以便继续与清军对峙。

“殿下,吾军虽疲弊,但尚有可战之兵。”白文选计算了一下,慨然说道:“一两rì后可调三千兵,三五rì后可调两千兵,十余rì后当可再添一千兵。”

……………

第六十三章求助他国

感谢心漂浮,悼武华夏,hghgkfgd等书友的打赏支持,祝朋友们万事顺意。

********************************************************************

另外说明一下,称呼王爷为殿下并不是错误,史书有载:白文选被挟持降清时,曾流着眼泪说:“吾负皇上与晋殿下矣……”所以,可以称呼白文选为赵殿下,晋王李定国为晋殿下。

********************************************************************

“殿下要东去安南?”白文选愕然以对,听了朱永兴加工过的事情经过,又听了他的将来设想,深感惊讶之余,也对他的去向表示了很大的疑惑。

“东去安南,一是践吾对猛山克族之诺;二来,广西初定,清军统治并不稳固,尚有部分明军残部相助,形势或可转变;第三呢,广西失陷,滇省明军已与外界失去联系,如果能打通出海口,便可与延平郡王和张尚书的舟山所部互通声息;安南内战不止,郑阮两氏皆久战疲弊,难挡吾明军锋锐,定然会委曲求安,则吾可得一安身之地,此其四;第五吗——”

朱永兴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此亦是陛下之意,朝廷留守,声名在外,当别辟战场,远离滇缅边境为好。”

白文选眨了眨眼睛,明白了朱永兴话中的意思。前四点虽有道理,但也可忽略不计,只有这第五条,才应该是重点,是皇上和朝廷派朱永兴以留守之名入滇的真实意图。靶子嘛,吸引清军的目标嘛,自然是离得越远越好,折腾得越厉害越好。

朱永兴点到即止,继续说道:“清军兵力多只至三江之内,若是东去,阻碍甚少。然滇省亦不能弃,当留兵力在云南边境联络土司牵制清军,并卫护入缅的皇上与朝廷。此重任也,非赵王与晋王不能当也。”

明朝对云南采取“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的方针,云南(昆明)、曲靖、澄江、临安、大理、永昌六个府,全设流官;楚雄、姚安、广甫三个府的流官任知府,以土官为辅任同知、通判;寻甸、武定、广西、元江、景东、蒙化、顺宁、鹤庆、丽江、永宁、乌蒙、东川、芒部等十三个府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

而清军入滇,一是兵力不足,当然也应该考虑到云南地方复杂,土司林立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占领的只是九个流官为主的府,另外十三个三江之外的土司府则多未触动,想是以威压人,让那些土司自动投效。而从地图上看,清军的势力主要还是在滇省的北部,三江以外的大部地区还处在土司所控之下。

其中,尤以云南迤东一些土司的反清拥明意向最为明确。以元江那嵩为首,宁州土司禄昌贤,新兴王耀祖,嶍峨禄益、王扬祖,王弄土司王朔,蒙自李rì森、李世藩、李世屏,石屏龙韬、龙飞扬,路南秦祖根,陆凉资拱,弥勒昂复祖,维摩沈应麟、沈兆麟、王承祖等,皆是史书有载的,为了反对清廷的民族压迫政策不惜流血牺牲,共同谱写了起兵抗清的悲壮史诗的少数民族英雄人物。

这也是朱永兴执意东去的重要原因,据安南高平为立身之地,北联土司牵制住滇省清军,西入广西对战三藩中最弱的孙延龄,南下北部湾打下出海口,则可能与另两位在中国华南沿海、北部湾的海洋文化历史以及越南的史书中所提到的重要人物会合。而拥有了海军,则进可攻,退可守,可大展拳脚了,这才是朱永兴制定的总体战略,也是他规划的复兴之路。

白文选在心里松了一口气,既然朱永兴这么说了,就不必担心他以留守名义命其率军相随。而在滇缅边境保护皇上和朝廷,当然是他的真实心理,这与晋王李定国是差不多的。

“殿下既yù东去,为何又在此大张旗鼓,引得清军来攻?”黎维祚作为一个品级并不太高的文官,与一位宗室留守及一位异姓亲王坐在一起,起初很是收敛,只是静神凝听,此时心态稍有调整,不由得开口问道。

“振人心,鼓暮气。”朱永兴很简短地回答,沉吟了一下,继续解释道:“散处滇西北、西南各地的大明文官武将尚有不少,值此危难之时,若久不联络,又无明确投奔之地,则人心必散,势必瓦解。吾虽萤火之光,亦当尽力闪亮,只作黑夜中之孤灯也。”

“殿下忠肝义胆,甘冒大险,真是令人钦佩备至。”白文选越来越觉得朱永兴确实可担大任,深为皇明宗室能出这样一个人物而感到振奋,只是他心中还有疑问,“只是若驻兵于云南边境穷荒之地,时rì一久,粮草难以为继。追粮索饷,又必与土司冲突,如之奈何?”

这确实是个问题,晋王李定国在孟艮也因此遭到当地土司的反抗,后来采取绥靖政策安抚土司,并令士兵耕种解决给养,才算是勉强安定下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当然是个办法,但朱永兴还有一个解决之道。

“暹罗国对吾大明最有眷恋之情,可与之联络,暂借粮草、象马,养jīng蓄锐,壮大实力。”朱永兴说着把目光投向黎维祚,“黎卿,出使之事吾想交付于你,不知——”

“臣愿往。”黎维祚起身一躬,说道:“还请殿下面授机宜。”

面授机宜?拿我当诸葛亮了?朱永兴愣了一下,笑着伸手示意黎维祚坐下,说道:“既是出使,不卑不亢即可。你先至孟艮见晋王殿下,请他派一支兵马,或全军移驻景线,然后由此入暹罗,温言相商,必可成功。”

“谢殿下指点。”黎维祚没有丝毫犹豫,便拱手答应下来。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若是见到晋殿下,代吾向殿下致意。另外,请晋殿下务须与当地土司和善相处,可令士卒耕种暂解粮草之急。还有,就是联络事宜,吾有一法,可免信使遭擒而泄漏机密之虑。具体的做法是这样……”

等朱永兴拿出本书,给白文选和黎维祚讲完最简单的加密技术,这两人望向朱永兴的眼神变得更复杂了。这种简单的加密书写,在当时的古人眼中,绝对是最震撼的事情。

“黎卿好生去做。”朱永兴对黎维祚是寄予厚望,希望以后能帮他继续联络各家抗清武装,所以也就善加笼络,“卿有穿虎豹、趋辰极之能,吾以后还有重任托付啊!”

……………

第六十四章计议

滇省清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在当时应该没有人确切知道,只是言说清军势大难敌,多是谈虎sè变,悚然相对。

唯独朱永兴,心中有数,不断计算着对峙双方的兵力对比,调整着相应的布署。很简单,史有记载,清军三路大举进攻西南各省时总兵力约有二十万,占领了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后,除去驻守占领区的兵力后,入滇清军大概就剩下了不到十一万。

如果不是南明军队降者如cháo,使清军平添了十营兵丁,四万多人马,就凭这十一万清军想巩固占领云南,显然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正因为指挥不当,缺乏统一布署,南明军队才全线失利,衬托出清军强大难敌,却使人们忽略了其内在的弱点和缺陷。

满洲八旗不适应气候和水土,又急于班师回去安逸享乐,不仅不愿意深入边荒地区作战,且主力不久就会离开云南。而清廷对吴三桂等人的安置未定,从历史上来看,吴三桂也有养敌自重的心思。综合各方面考虑,在此时挑战清军,清军未必会大举出兵,不能不说是个比较有利的时机。

直到九月份,雨季过了,李定国、白文选及各路大明残军也未能采取什么军事行动,甚至连sāo扰xìng的都没有,清军才敢大举出动,剿灭了元江那嵩的抗清起义。

即便是大举出动,清军的机动兵力顶多也不过五万多,剿灭元江那嵩是这么多人马,回师贵州镇压水西安坤起义,也差不多是这么多人马。起初是包括了尚未班师回朝的满洲八旗兵,后来则是由南明的降兵降将接替。

如果加上道路及粮草的因素,综合计算的话,朱永兴认为目前有可能对阵的清军顶多不会超过三万。如果真的有三万清军,如果清军真的迂回来攻腾冲,朱永兴当然不会死抗硬顶。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朱永兴心中默念十六字真言,却是暗自叹了口气。

理论和实践总是有距离,这是个无奈的事实。就凭着几句话,或者几篇文字,便能使部队具有打游击战的水平,显然是异想天开。知道了是一回事,掌握其中的jīng髓,并且使军队具有这样的能力,非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战不可。

气氛是凝重的,自打郑氏的马帮传回来最新的敌情变化后,便是这个样子。当面的清军将不再是张勇和甘陕绿营,很快便会加上广西提督线国安率领的汉军。按名声来算,这可是比甘陕绿营更加厉害的敌人。

而线国安的名头也很响亮,与孔有德同时降清,与总兵马雄堪称定南王属下最能打的两个人。自从李定国在衡阳逼得孔有德这个大汉jiān自杀后,这个家伙为老主子报仇心切,在与明军作战中十分凶狠。作为清军取道广西北攻贵州的一路,线国安所部所过之处烧杀yín掠,可谓是血债累累,线国安更是个名副其实的刽子手。

线国安的先头部队已经与张勇的甘陕绿营会合一处,这也就是阻击阵地前压力不减,又多出很多清军火枪兵的原因。但云南地方“蹂躏至极,兵火残黎,朝不保夕。粮米腾贵,买备无出”,线国安的大部分兵力只能自带辎重粮草缓行于路,要到达前线还需时rì。

但朱永兴担心的并不是线国安的主力与张勇的甘陕绿营合兵一处,而是担心线国安见到此路艰险难攻,转而带主力沿怒江东岸向南行进后渡江,由松山攻龙陵,迂回包围踞守高黎贡山的明军。而一旦切断了高黎贡山明军与腾冲的粮道,则明军必将全军覆没。

“殿下,本王愿率本部人马前往松山、龙陵驻防,以抵挡清军。”

白文选见没人说话,知道该是自己首先进言的时候了。论官爵,自己新晋亲王,比朱永兴还要高一点;论实力,自己也是人马最多的一支,若不主动请缨,显然有**份和威严。

朱永兴轻轻点了点头,微笑道:“赵王勇担重任,不畏强敌,真可为吾等楷模。”停顿了一下,他又缓缓说道:“只是分兵布防,则易处于被动,一处疏漏则全盘崩溃。”

“不如趁线国安主力未至,我军集结全力猛攻,务求将敌击溃。”广昌侯高文贵见爵位高的白文选发了言,朱永兴似乎并不太赞同,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位磨盘山二伏的猛将兄,说出的计划也是生猛无比,令朱永兴暗中咋舌。

“甘陕绿营,再加上上万八旗汉军,实力不可小觑。”怀仁侯吴子圣谨慎地说道:“张勇,线国安,又久经战阵,与之决战,胜负难料。”

“胜负难料那就是有取胜的希望喽!”高文贵斜了吴子圣一眼,显然对他的小心表示不满。

不打无把握之仗,即便一定被逼得要作战,也要尽量使胜算多添几成。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吾倒有一个粗陋想法,诸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