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174部分

逆流伐清-第174部分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为白象王,便彻底得罪了暹罗,朱永兴当然不会舍弃这个坚定的盟友。

“可建立与朝廷的联络通道。由殿下控制,并且——”易成迟疑了一下,说道:“可以适当接回一些人,或者除掉一些人。”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先与缅方虚以委蛇,暂且隐忍。勿使皇上有危。建立联络通道嘛,倒是个办法,缅人亦不敢再杀吾信使。嗯,最好派几个可靠之人前往缅甸长驻,充任联络官员,先搞清朝廷目前的状况,再作定夺。”

“便是双方互派使节,名正言顺,缅人亦无可拒绝。”易成想了想。说道:“人选嘛,郑昭仁便可。缅人既有皇上及朝臣为质,想必不会轻易加害,也想由殿下这里得到更大的利益,倒是要防备缅人得寸进尺,以皇上圣旨对殿下不利。”

朱永兴沉吟半晌,也颇觉头痛。虽然派人把守着滇缅的通路,但也不是万无一失。或是缅人,或是那些不甘心的失意官员。真的从永历那里搞到了什么圣旨,宣扬之下,确实会给自己添麻烦。

“殿下。”易成凑近了朱永兴,沉声说道:“借此机会,该是架空皇上,乾纲独断的时候了。殿下有大功于国。难道皇上没有封赏,难道不能再进一步?”

现在需要的只是一面让抗清同盟维持现状的旗帜,免得同盟内部因为领导人是谁而争论不休;只要不内讧,这面旗帜到底是光彩夺目还是破破烂烂,朱永兴并不在乎。易成等人也不在乎。

再进一步,是袭爵为王,还是直任监国?朱永兴知道又要伪造圣旨了,而且必须是永历的亲笔。这其中有几个关键信息,一是要向外人说明,皇上是自愿呆在阿瓦的,并不想回来;二是要让大家知道,太子已亡,诸君空悬;三是使朱永兴成为上奏或传达旨意的唯一人选,非经他手,圣旨便有可能是伪造,或者是被逼迫而写。

朱永兴以为自己已经想得很周到,但易成的计划显然更加严密,毕竟朱永兴对古代的那些权谋的机巧,并不是很精通。

“即便查如龙不可用,卑职也已经找好了替代之人。”易成首先解除了朱永兴的一个担忧,能够伪造笔迹的可不只是查如龙一人,重金之下,再有这么长时间的筹划,显然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朱永兴点了点头,冷笑道:“缅人不可靠,要更完善一些的话,便需在滇缅边境增加军队,以作威慑。不然会让缅人看轻我们,更加贪婪。也要让缅人明白,谁才是可以决定战争的人。莫要以为有皇上在手,吾便要俯首听命,还可用皇上来要胁我。”

伪造圣旨是完全可行,缅方的要求大部分得到应允,暂时也不会有异动。只要争取到时间,以后的布置便会更加完善,即便有永历的圣旨从缅甸流出,朱永兴也可指其为伪诏,并把伪造诏书的罪名推到缅甸的头上。

嗯,关键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进行布置,需要一些时间来建立更高的威望,需要一些时间让大家形成一个认识。那便是皇诸没有了,朱永兴身为宗室留守或是监国宗室,再立有盖世奇功,如果永历低头认可,继承皇位是有可能的。

有一个不流血的过渡方式,换一个英明神武的朱氏子孙,想必会有很多人期待如此。永历能得善终,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在朱永兴的印象中,永历是个懦弱的人,连马吉翔都能把持朝政,何况是势力越来越强,威望越来越高的自己。反对的力量不在永历,而在小朝廷和那些不得志的官员。特别是象沐天波这样的大忠臣,久镇云南,在周边藩属国,以及对云南土司都颇有些声望,最好是先将其与永历隔离开来。

“先袭爵,然后再等机会。”朱永兴盘算良久,终是觉得皇诸刚死,自己便得监国之位,有些操之过急,与情理不符,留守与监国只是一步之遥,但其中的含义却不简单。

易成点了点头,终是又提到了马吉翔,“殿下,此人可用。由他操纵皇上与朝廷,可使殿下不得污名。”

朱永兴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与奸臣为伍,或者说是利用,还真是一个比较方便的办法。

第一百一十七章筹划反攻

缅人想在永历和朱永兴之间两面得利,永历被软禁,完全处于被动,朱永兴却反过来要利用缅人困住永历,为自己争取时间。既然缅人将永历君臣当作人质,当然不会放他们能轻易入滇,这便给朱永兴很大的操作空间。

山高皇帝远,就算是真的圣旨,只要对自己不利,朱永兴也可以指其为伪诏,是缅人的阴谋。而暂且答应缅人的要求,做出软弱的样子,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能够派人就近监视观察永历君臣,并且对一些官员进行拉拢分化,比如马吉翔之流。如果由这些皇帝近臣来转述永历的旨意或话语,显然更有说服力。

甚至朱永兴和易成、郑昭仁还商议过遗诏的可能,如果永历万一出了意外,是不是可以由首辅马吉翔或太监李国泰等人宣布皇位归属,以便名正言顺地进行皇权交割。

尽管觉得不是很成熟,但也不失为万不得已的办法。既然太子已死,永历君臣又被缅人控制,缓而行之应该更加稳妥。

篡位夺权的路线图慢慢清晰起来,先袭爵,再监国,国无储君,兄终弟及,大义名分便在手中。

“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皆当同心戮力,共图兴复。成功之后,入关者王。殿下有盖世奇功,又手握重权,皇上亦当禅让。”

“有功者王,定论不磨。若殿下能光复省城,便是中兴一半根脚,已是有名。较之初入滇乘时拥戴,奄有狭地者,规局更难倒论,千秋万世。公道犹存。若能中兴皇明,则功之所在,谁当与争?”

郑昭仁和易成的劝谏使朱永兴下定了尽早光复昆明的决心,之前还担心迎回永历的事情,现在有永历自愿留缅的敕旨,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先袭王爵。光复省城后,再监国。”朱永兴觉得既然顾虑小了,也该是加快反攻步伐的时候了,军功和威望,是自己要更加努力得到的。

昆明,不仅是省城,不仅仅是政治意义重大,也不仅仅是自己威望大增的一个契机,还有着其他的东西。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

经过缅使的这一番折腾,易成和郑昭仁真正成为了朱永兴的铁杆亲信,还包括他们身后的郑家势力。尽管把太子之死的真相烂死在肚中,但“定策”、“拥立”之功,却是跑不了的。而且,他们作为旁观者,平常观察得仔细,心思又不象朱永兴那般尽数放在钱粮和军事上。所以。比朱永兴看得更清清楚,心中也更加乐观。认为时机一到,有的是官员争抢这两项功劳。

“长驻缅甸,除了注意皇上和众臣外,有机会也要窥缅人之虚实,了解其内部矛盾。”

朱永兴答应了缅人的大部分要求,损失了些钱财。心中自然不爽,又开始算计起缅甸来,“缅王有一兄弟,颇有野心,似可拉拢。另外。其国内的民族众多,也颇有些实力不凡,且不服缅族的民族。如果能挑起其内乱,倒也省了许多手脚。”

对于缅甸的实力,朱永兴一想起历史上缅军被万余残明军队打得屁滚尿流,便是嗤之以鼻。但现在他还抽不出手来收拾缅甸,如果能挑起缅甸内乱,收到兵不雪刃的效果,倒也是很好的事情。再从长远考虑,占缅甸,进印度,多了解缅甸虚实,以便拉拢分化,也不是做无用功。

郑昭仁恭谨地答应下来,他已经习惯无条件遵令而行,因为朱永兴或者不说,若是说出来,便有几分确实。缅王之弟,有野心;缅甸有不服的民族,这两个重点,他用心记下。

“倒也不必着急,不必勉强,以免缅人觉察,生出加害之心。”朱永兴又着意叮嘱了一句。

这便是朱永兴的不同之处,来自后世的思维,对人的生命看得很重。这种对属下自然而然的关心,更让郑昭仁感激在心,躬身答应。

朱永兴又想了想,还是打消了移跸至滇西南的念头。虽然离缅甸近,出了事情也好就近处置,但自己的身份在那摆着,移跸何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已经涉及到了军事、政治、民心、士气。

与缅使谈判已毕,答应了缅甸的大部分要求,并送出了钱财和礼物,终于算是基本了结了这件曾令朱永兴思来想去、大费脑筋的事情。然后又与易成商议布置,将缅使带来的几份永历敕旨,以及掺杂其中的伪造敕旨准备好,朱永兴方才与易成回转蒙自。

来来回回却已经两个多月,虽然因为处理缅甸来使耽误了些时间,却好在还赶上了过年。尽管身在路上,朱永兴也不断收到送来的情报,不断发出谕令,遥控指挥着各部军队,分派军需物资,只待大事发生,便要依时而动,发动反攻。

安南兵工厂和永昌兵工厂制造火枪的数量终于超过了一天百枝,再加上从法国人手中购买的,预计到反攻时,将有近万枝燧发枪分派到各个战区。而几个月来的囤积储备,明军也将拥有发动一场战役所需的弹药物资。

但朱永兴却意识到火器增加对后勤的压力,定装弹药显然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只能先满足一部分军队,剩下的依旧用散药散弹装填。而刺刀的产量也无法跟上,朱永兴便下令把刺刀的样品送至民间的各家铁匠铺,打造后由军队出钱采购。

财政又是捉襟见肘,直令朱永兴感叹,这打仗确实是烧钱。自己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依然难以充裕。没办法,他只好再度向商团求援,发行了三十万的光复国债,拿出了三个民爵头衔,才算是终于过了这个年关。

自己身份尊贵,但也是负债累累,还得要老婆养着,真是件令人难堪的事情。朱永兴看着府里又多出的一些侍女,想起刚收到的猛山克族和龙家送来的钱财礼物,不禁苦笑连连。没办法啊,只能是厚着脸皮装糊涂,以后再想办法补偿吧!

第一百一十八章极度震骇

感谢沉默de夏花,joe_z,xiaotang246,罄麟,網絡ヤ綪緣,失落的是心,yikm,w123q123,chillonzhou,剑侠dodo,地里黄,星辰的雄狮,irreversible,未醒梦中人,书友130814172259775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万事如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母凭子贵,古代把子孙传承看得非常重。虽然梦珠因为民族的关系,要成为正妃困难很大。但若先生出儿子,也是王长子或皇长子,身份自是不同,对巩固梦珠的地位也至关重要。

所以,得到梦珠有喜的消息,思威不仅亲自前来看望女儿,还带来了钱财和族中挑选的有生育经验的妇人,并叮嘱再三,要梦珠多注意身体,要下人照顾周到。

梦珠成了一级保护动物,时时刻刻都有两三个仆妇随在身边。她知道孩儿的重要,对肚中的小生命也是珍爱异常,白天还好,和朱永兴说说笑笑,慢步聊天。到了晚上,她便委婉地将朱永兴劝离身边,生怕朱永兴睡觉时不老实,伸胳膊撂腿儿的,碰着她的肚子。

“我睡觉不老实吗,不说梦话吧,也不打睡拳吧?”

“这样,你侧身躺着,我搂着你,肯定碰不到肚子。”

“对,就是睡觉,啥也不干。”

虽然觉得妻子过于谨慎,也没听说过哪个丈夫睡觉把妻子弄流产的,但朱永兴却也理解妻子。说到底。还是她的民族,还是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所带来的不安全感造成的。

躺在妻子身边,轻抱着有些丰腴的温软**,抚着微微隆起的肚皮,嗅着那熟悉而令人安静的馨香,低声细语地说些话。梦珠把丈夫的手臂抱紧。手掌相贴,心中也是欢喜。

“妾身变丑了吗?”

很随意的一句话,朱永兴却犹豫了一下。都说女儿打扮娘,怀了男娃才会变丑。虽然不信这个,朱永兴也想安慰下妻子,让她的心情愉悦。

“嗯,妾身照镜子也觉得难看了些。”梦珠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打着呵欠很快入睡,脸上还带着笑意。

孕妇啊。朱永兴的手指停止了在妻子胸前的蠕动,暗自慨叹,却也为自己要有后代而感到兴奋,还有那么一些怪异。相隔几百年啊,是自己的孩子没错,可细想起来,嗯,还真不能想得太多。

过完年。朱永兴显得有些紧张,更专注于情报司送来的情报。特别是北京方面的情况。尽管有情报称顺治自董鄂妃死后,便行为异常,萌出家之念,更于九、十月之交,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虽然因为茆溪森本师玉林琇的劝谏,顺治罢出家之念。但身体和精神却越来越差。

对于情报司能够在北京建立情报站,并发展了数名八旗家奴,能够得到很隐秘的消息,朱永兴感到欣慰和赞赏。虽然财政紧张,他还是又拔银万两。把两个老婆娘家送来的钱财花费殆尽。

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折腾,事情有所变化,朱永兴反复思量这个问题,也不敢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