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75部分

万历中兴-第75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现在,也依旧是大明军队主力的一部分,那么自然,在万历的想法中,他们的家庭肯定是要和军户家庭同等待遇的。

“皇上可是打算扩充军户?”戚继光问道。

“不错。”点了点头,万历承认道:“我大明的军户现如今只有两百万户,这个数字太少了!”

这个数字还少?戚继光的手一颤,两百万的军户,就是一家出一丁参军服役,那么大明的军队数量就是两百万了,即使大明的疆域现在确实很大了,但也不需要两百万的常备军啊,两百万的部队,估计现在就是把所有的建设兵团加起来也才会有这个数字吧,这样还算是少的话,皇上到底是想要多少的军队啊。

戚继光这么想倒是误会万历了,二百万户的军户家庭,一家抽一丁服役已经二百万了,现在又没有计划生育,也没有避孕措施,家里多个孩子的不是少数,因此就是抽两丁,也不成问题,这样算的话,大明就能够拉起四百万的常备军了,这个数字对于万历而言,自然是绝对足够了。

但是这不是的目的,他给予军户优待,并不是为了把军户变成一个特权阶级,这么做不符合万历的利益,因为历史上的事实告诉他,无论是铁杆庄稼的八旗子弟,还是中亚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新军,都是作为一个军事特权阶级存在,最终都免不了成为毫无战斗的垃圾。倘若把一个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集体养成没有战斗力的累赘,这显然不符合万历的利益,也不是万历想要的结果。

给予军户较好的政策,是因为军户正在履行他们区别于民户的义务,及在缴税的同时还要有服兵役的责任,尽管他们现在缴纳的赋税就比民户的少,但单单是服兵役一样,就足以万历给予他们优待。

想要获得同样的福利政策,那么就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才是万历想要的结果,如果只是现在这样优待军户,把军户变成特殊群体就没有意义了,把民户逐渐变成和军户一样享受同样福利和义务的阶级才是万历的目的,因此,军户的数目绝对不能少,军户的意义也需要变换,把大明的所有百姓都变成有服兵役的义务和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集体,才是万历的目标。

现在这些依靠募兵制招募而来的士兵的家庭自然要归化成军户,即使是在这项政策实施前战死的士卒家庭,也依旧能够归化到军户的范围之内,把军户的范围变成包括军属家庭,尽管这些人不像原来的军户家庭一样为朝廷耕种官田,但依旧有不少的福利政策,事实上,原先的那套军户为国家政策的政策也正在逐渐解体,保持有一定数量的官田的意义在于避免过度土地兼并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现在扩张所占有的适合耕种土地,已经大大缓解了这种土地压力了,新的开荒建设军团才是现在逐渐侧重的政策。

“你手下的戚家军还会曾经俞大猷的手下们无论现役的还是退伍的或者说是战死的,都可以囊括到军户当中去,不仅如此,他们的亲属,五代之内也都可以申请入军户籍,之后享受的待遇和我大明原有的军户一并相同,但凡军属均可为军户,但是有一点,一旦申请加入军户籍,以后就不用换籍了。”万历说道。

“臣遵旨!”戚继光拱手说道。

“戚继光!”

“臣在!”不明白万历为什么突然叫了自己的名字,戚继光赶紧答应道。

“朕记得朕规定过,但凡我大明军人,穿上我大明军装就要用军中的礼节回答问题,你现在穿的是朝服,但是依旧是我大明军人的服装,按照军人的方式回答朕的问题。”万历看着还拱手低头的戚继光说道。

“是!”听到万历这么说,戚继光略微不协调地抬起胸膛回答道。对于早年还习惯跪拜礼的他来说,从跪拜到低头拱手到现在的抬头挺胸,现在的军中强调的军礼,实在是有点让他这个老式将军不能够适应。

不过话说回来,军中现有的军礼,貌似也是皇帝手下的那支幼官舍人营给搞出来的,这批捣鼓军礼的人当中,貌似就有自己大儿子戚祚国和二儿子戚安国等人。

这帮小兔崽子,捣鼓的都是什么玩意,净让老子丢脸。

走出紫禁城之后,戚继光心中依旧愤愤地想到,搞个什么军礼,让他们老军官现在是跪拜不是,低头也不是,抬头挺胸这种有气势的方式,虽然看感觉起来确实不错,但是他们依旧不能够习惯。

这两个臭小子回来之后,自己肯定要好好的让他们在自己面前跪上一阵,甭以为现在军中不用跪拜礼,在家就能不跪他这个老子了,成天住在军营里连家都不回,被调到边疆的时候还不回来见他这个老子,回来之后自己肯定要用鞭子抽这两个混小子。

当然,戚继光的这个想法估计也就只能是想一想了,老大的戚祚国现在可是一点都不在意他这个老子的看法了,至于较为老实一点的戚安国,戚继光的正妻王氏因为不能生育,所以把小妾陈氏生的第二个儿子戚安国放在自己房里养的,那可是王氏的心头肉,谁敢动他就和谁急,即使他戚继光再有戚老虎的称号,在家里,也依旧奈何不了那个母老虎的。可以说,戚继光就是在大明有名的悍妇传统下,苟延残喘的那一类人了。

“阿嚏!”

在大明西北的方向上,两个不在同处的年轻人一起打了个喷嚏。

碎叶的天气就是奇怪,抬头看了看自己头上的高照的太阳,戚祚国心中想到。

鲜卑利亚就是冷!流出来的鼻涕都冻成冰了。扯了扯自己棉甲的袖子,又稍微裹了下自己的斗篷,正在忍受西伯利亚寒流的戚安国像看怪兽一样看着离自己不远的战友,那个号称刘大刀的疯子现在正坦胸露乳只穿个短裤的在雪地刷着一个百斤有余的石锁玩。

果然,疯子很常人是不一样的。再次用手拨掉鼻子下已经冻成冰的鼻涕,戚安国心里想到。

………………………………

戚继光自然不知道自己这个老子现在暗骂儿子的话自己两个儿子已经都接收到了,接受了万历命令的他,已经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整理自己手中资料了。

所有现在已经是大明军人但并不属于军户的家庭,以及退役过了的和战死的军人家庭,找出这些资料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虽然现在并不强制对方加入军户家庭,但是凭借现在军户家庭的福利,相信只要不是傻子,那些人都改变自己的户籍。

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另外一批人也迫不及待地加入申请加入军户这个户籍系统当中。

“大帅,这是我四舅家的申请,这是我十三叔家的申请,这是我儿子他大姨叔叔家家的……”

戚继光眼睛微抖地看着这个前几天煽情地到自己府上闹腾,希望把募兵制度下招募而来的兄弟们划归军户籍的老部下朱珏。

“老帅,俺就知道,老帅一出马,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进宫一趟皇上就同意咱们兄弟们户籍的事情,不愧是老帅。”

无论是朱珏说什么,此刻戚继光都是用一副死鱼眼看着对方,丝毫不为对方的拍马屁所动,让朱珏好一阵尴尬。

“大帅,这也不能怪我啊,当初咱们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一起在个矿场上干活,一起出去当兵的,那哪能不带点亲戚关系呢,你说是不是。”

妄他看着自己的老部下跑到自己府上来抱不平,以为这家伙是为了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才跑到自己这来诉苦的,倒是没想到这帮人竟然在自己这里耍心眼,合着就是看见军户待遇优惠政策眼馋了,才骗自己出山,让自己想办法的。

说的也是,大明现在对军人的待遇那么好,就是不是军户,军饷和抚恤金待遇都是保质保量的,就是不说士兵,一般的民户家庭,日子过得也都舒舒坦坦,哪里轮的他们这帮人因为待遇问题闹得难以生存的问题,妄他刚刚听到朱珏激昂煽情的话的时候,还心情沉重地难受了一把。

确实没有混到当上一方总兵的地步,但是这个朱珏,起码也是个参将了,这么个人物,怎么可能只是个五大三粗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莽汉,再怎么说,对方也是自己这个有名的滑头手下带出来的兵啊!看着自己面前不好意思的朱珏,戚继光心中想到。

但这样就以为自己是被坑了,那就太小看他戚某人了,他可以吃亏,但绝对不能是最吃亏的那个。

………………

当带着一帮手下埋头统计军户名册的张学颜刚刚伸起懒腰,认为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的时候,厚厚地一摞名册,被戚继光好心地放在对方的桌子上。

“张大人,继续辛苦啊!”带着欠揍地笑容,戚继光在对方惊愕的目光中说道。

第142章 刚正不阿是言官

伤筋动骨一百天,但即使仅仅是皮肉伤,也不是转眼就能恢复如初的。

头上裹着数层纱布,但却不能遮住正面鼻青脸肿的伤痕,大明左都御史赵锦大人面色沉闷地坐在椅子上,坐在他对面的,是大明现如今的“老好人”内阁首辅,申时行申大人。

“老好人”内阁、“木偶人”内阁,这是朝野之外乃至朝野之上的一众文人对现如今的这个大明内阁的评价,至于前面的两个形容词具体是指内阁里的哪个,自然就是面前这位慢条斯理品着茶的首辅大人申时行了。

“元朴啊,你这次太冲动了。”放下自己手中的茶杯,申时行缓缓地说道,这个说法,倒像他比对方是更有经验的老江湖一样。

到底谁的年纪大?赵锦微微侧过头,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二十岁,中进士入朝为官也比自己时也比自己晚上将近二十年的申时行。

状元了不起啊!首辅了不起啊!好歹他赵锦也比对方多吃了二十年的饭,早了十多年当官,最何况他赵锦还是一个阳明先生高徒呢,在他面前装什么老谋深算。

看着腮部抽动一下的赵锦,申时行知道这是对方不爽自己摆谱,毕竟自己确实比对方要年轻上好多。

“我申汝默虽然比你少吃了二十年的饭,也少当了那么多年的官,但是这当官啊……”摇了摇头,申时行怜悯地看着对方,“你老肯定是不如我的。”

赵锦刚刚张口想要辩驳,申时行又摇了摇手,制止住对方,继续说道:“当然,这也是咱们职权不同嘛,毕竟我申汝默当的是内阁首辅,负责的是朝廷诸事,你干的是都御使,负责监察举劾百官百官。你这位子,要是给了我来做,我申某人也自知不如老兄,毕竟都察院这等要职,是要靠老兄这样有气节,不畏权贵的人才做得来的。”

向着赵锦拱了拱手,拍了两句马匹,刚刚还略带怒色的赵锦听了果然没了刚才的怒气,受过伤还在抽动的手缓缓地捋了捋自己胡子。

“申大人也不要调侃老夫,这些都是老夫的分内之事。”

你就装吧,心中鄙视着对方装道德圣人君子的模样,申时行同样拿出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岂敢,岂敢,我申汝默说的是句句属实,亦不是我一家之言。”站起身来,略微渡了两步,申时行走到门前,手指着门外继续说道:“赵兄若是不信,可以到外面去打听打听,我申某人说的可有半句虚言。坊间众人现如今哪个不知道赵大人刚正不阿,替朝廷监察政要得失,得罪了当朝的权臣,被那等粗鄙武夫奸臣祗辱,朝廷有赵大人这等忠心为国之人,实在是国之大幸啊。”

好话谁不爱听,高帽子谁不乐意戴,听了申时行的话,赵锦即使嘴上不承认,但心里却是心花怒放的。

啥是言官?!啥是谏官?!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方式,倘若是让万历来回答,他肯定会说,谏官就是一帮贱官,每天没事找事,他祖宗在位的时候骂他祖宗,他在位的时候骂他,以骂皇帝给皇帝找不自在的一个犯贱的群体。但是对赵锦这个言官本身而言,却并非如此。

这就是言官谏官啊,因为朝廷‘错误’的决定,不畏强权上谏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依旧坚持自己的‘正确’的意见,和奸臣们斗争到底!

唐朝有个魏征,殊不知在大明,有千千万万个官员希望能够成为下一个魏征,以魏征为偶像。精神上充实自己,肉体上寻找自虐,恨不得千百下的廷杖敲在自己的屁股上,成就自己为国为民刚正不阿的大名,当然,另外还要在精神上恶心一下皇帝,不然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千里做官只为财,放屁!他们言官爱钱吗?他们在京城里,住的可是最廉价的房子,做的最简陋的装修,吃的是最便宜的饭,家徒四壁说的就是他们啊,至于黄白之物?黄白之物放在老家里让父母亲友们享受一下好了,他们用了有失身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皮肤啊!言官们以如此高的条件要求自己,就是为了恶心皇帝和成就自己的名声,不,是纠正皇帝的行为,矫正国家错误的政策。

然而现在这个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