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41部分

万历中兴-第41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就能架空兵部?”万历嗤笑一声,“若是如此,那兵部确实应该撤了。”

只是官职不是衙门?这么说以后还是兵部说的算了?

“朕打算让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归属兵部,重新安排兵部的职责。”万历解释道。

这算是万历和内阁妥协的结果,当然具体符不符合万历的标准,那就不好说了,在万历的眼里,现如今大明朝的一套行政制度,其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仅是兵部,六部虽然是各有职能,但制度上,由于许多官员职责的重叠性,让大家有了相互间扯皮的空间,这对行政而言,无疑是比较不利的。

但是万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虽然身为穿越者,但前世是一个将知识全都还给老师,只能每天凭借低微工资混日子的小青年,后世的制度如何,不是他关心的问题,因此,此刻的万历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对象。

诚然后世全世界都是受到欧洲的影响,可以说制度上也是以欧洲为蓝本,但万历现如今所处的时代,即使是欧罗巴现如今的霸主西班牙,制度上也不见得比大明优越,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要让万历以西班牙人的制度为蓝本,相信大明的士大夫肯定乐意他和武宗一样,明天不明不白地落水生病身亡的。

制度需要改革,但没有参考蓝本,开拓者总是需要面对比后来者要少太多的问题,万历现如今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朕本来想直接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并且把兵部给裁撤掉的。但是大臣肯定不会乐意。”万历摇了摇头。

“要是真这样改,以后岂不是不叫六部,改叫七部了?”皇后王喜姐笑着问道。

万历不排斥和她讲国家的政事,或者说丝毫不在意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或许刚进宫的时候还不习惯,但毕竟当了几年的皇后,有什么脾气性格也渐渐显露,万历也不在乎这个,对于万历回宫之后和他说起政事,也不会排斥。

后世国家的部门何止是七部啊,万历心中想到,一个部门有一个部门的职责,后世的国家对于部的划分,比起大明来,简直多了去了。

“大臣们为什么不乐意?”

“文人们不会乐意让武将压在头上的,前宋狄青的例子又不是没有过。”万历解释道。

王喜姐点了点头,一副明白的样子,但是心中疑惑,前宋的狄青到底是何许人也,她真的没有听说过,点头只不过掩饰掉自己此刻的尴尬而已。

“但是这样也好,省得兵部若是撤不掉,倒是养着一个无用的衙门。”

这也算是朝廷的一项弊病了,设立一个官职管理职务,以后可能因为需要再设立另外一个官职在职权上和它重合,但之前的那个官职和衙门是不会撤掉的,依旧作为朝廷的部门保留着,以后甚至再设立拥有类似职权的衙门,到时候几个衙门一起管事,又相互推脱扯皮,行政效率慢得能让万历急的想要杀人。

既然如此,与其和申时行的内阁相互扯皮,打不完的口水仗,然后再被言官们骂得个狗血喷头,干脆点,直接让兵部改组得了。

“以后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隶属兵部,从二品,在尚书之下,侍郎之上。”万历说道,这样以后兵部比起其他部门,就多出两个主官,总共五个主官了。

其他几部改组也是迟早的事情,万历心中想着,要知道把造作局从工部独立出来,成立帝国研究院,可是在万历的脑袋里构思许久了。

“以后兵部这个名字干脆也改了吧,朕觉得国防部不错,内阁要是觉得不妥,可以再议。其他各部也当重新归属各部尚书和侍郎的职责,朕不希望见到我大明的官员到时候因为一事相互扯皮。另外……”

“外廷的事情,整天跑回后宫说什么。”王喜姐的话才让万历注意到,现在自己面对的可已经不是内阁成员和六部的尚书,而是已经回到寝宫之内了。

“失误,失误。”万历尴尬地说道:“朕忘了。”说着,还给侍候的张鲸使个眼色,示意刚才自己都说了什么,全都记好。

角落里的张鲸,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将刚才万历所讲的事情都已经记下,万历这才放心。

“既然祖宗设立内阁,帮助处理政事,这些事情全部交给内阁不就得了,整天忙来忙去,言官们还吵个不停。”王喜姐说道。

要是迎接大明的是太平盛世,那他可就真的学武宗了,可惜不是。万历摇了摇头,说道:“不提政事了,说说宫里最近可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大事。”王喜姐皱了皱眉,“倒是有些国事。”

“国事?宫里头还有国事?”万历不由得好奇道,他和皇后谈到政事,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这么想,后宫不得干政还是主流的,因此后宫知道什么政事。

“立花誾千代的父亲给她来信,说如今倭国的情况有些不太对,希望大明多多注意。”王喜姐说道。

倭国情况不太对,万历还真的没有怎么关心过倭国的事情了,以后世玩游戏剧情的经验来看,估计织田信长也到头了吧,那个敢对大明出手的猴子,现在到底将实力发展到哪一步也不知道。

万历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记住这件事了,但也不甚为意,毕竟大明比历史上还要强大,倭国纵然统一,按照历史上的水平,也不会对大明有太大的影响。

语气考虑对外战争,不如考虑怎么在和内阁和六部的斗争中胜利更值得在意。

第80章 智商压制

身为士大夫,一定要有良好的自我修养,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担任大明朝官职的读书人,都是在经历着其中治国的阶段。

浩然正气,不畏强权,大明士大夫是高尚拥有节操的,平日里顶多收些个冰敬碳敬,所谓的什么行贿受贿,听都没听说过,那些舞刀弄枪的武夫们想要压倒头上,门都没有,即使对面是皇权,为了出名,不,是为了正义,冒着廷杖的大棒,也要争上一争。

兵部尚书张学颜现如今就在发挥着大明士子所具有的传统美德,为了大明的传统,为了圣人口中的尧舜禹盛世重现,一定要阻止皇帝把蒸蒸日上的大明朝带到弯路上去。

“知足吧,皇上原先都打算废了兵部的。”申时行叹息了一声劝道。

“阁老就这么允许皇上胡来?”张学颜问道:“这是要将我等至于何地?!”

你要是硬是倔着和皇帝对着干,估计就真的没地方安置了。申时行心中想到。

他是有名的老好人不错,但这不代表他是傻子,相反,人老成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如今的皇帝万历心中到底是如何所想,要不是顾忌反弹,真的有可能把兵部给直接撤了也说不定。现在就等于是塞进去两个主官,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不就相当于是兵部多了两个侍郎吗?用得着这么较真?”

“申阁老,这可不是单纯的多出两个侍郎的事,这是,这是……”

“这是瞧不起武将,不想和他们一起共事的大事,是不?”申时行冷笑道。“老夫不知道你们想什么,觉得我大明一直是以文驭武,现在武将爬上来了,就一个个打了鸡血似得,接受不了了?”

张学颜老脸憋得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

没错,说什么圣人之道,国家法度都是虚的,说到底,就是一直认为大明以文驭武是理所当然的士大夫们,接受不了武将们突然能够插手到他们的系统中这件事。

“谁告诉你我大明是文贵武贱的了?别忘了,要不是英宗之事,我大明的武将勋贵,比起文人起来,丝毫不差。”申时行冷着眼提醒道。

“那是开国之初,我大明用兵繁多。”张学颜说道。

“现如今比开国的时候用兵少吗?打个仗,兵部连最基本的后勤都做不好,要皇上怎么信得过兵部?不仅仅是皇上,就是老夫,也恨不得把兵部给直接撤了。”申时行训斥道。

身为内阁首辅,除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之外,朝廷行政的最主要的决策者,要不是站在文人的立场上,他申时行早就想把六部官员给洗了个遍了,各个衙门的人倒是不少,可惜能够主事的人却少得可怜,同样读的是圣贤书,考的是八股文,他和张居正这样的都成了人精,不知道这帮人为何一个二个都变成百般无用的傻子了。

现在好歹是他当内阁首辅的任期之内啊,文人哪个不爱名?他怎么可能不想让以后的人提起他申时行来,都认为他是非常有能力的朝廷重臣。

即使他也明白,评价一个时代的好坏,往往都是把荣耀的光环归于皇帝的,但君明臣贤,二者相宜的美名,他也是想要的啊。

可惜满朝都是猪队友啊,皇帝是励精图治的皇帝,满朝的大臣却都是顽固不化的老股东,不仅是和皇帝,和他这个内阁都一点默契都没有,只要不和礼制,不和传统,和他们的想法不同,不管是否是有好处,就两个字,反对。然后就屁颠屁颠的死谏,跪着等着皇帝让人提着棍子打廷杖,末了在一副为了朝廷社稷的神色下,被抬回家,受到未成年的小士子的崇拜。

除了这些事之外,其他什么都不会做,衙门里的工作,只能靠再聘请的师爷幕僚才能够完成,这样的官员,要来何用?要是六部所有人都这样,以后内阁还能不能和六部一起快乐的玩耍了?

“皇上送了一份倭国的消息给内阁,老夫已经让人送到兵部去了一份,你看过觉得如何?”张学颜不说话,申时行将话题转到公事上。

倭国的消息?倭国有什么消息,天晓得啊,张学颜语塞,他一直在为兵部改组的事情而和皇帝针对斗气,内阁什么时候给他的消息,他可连看都没看,现在申时行问起来,除了尴尬之外还能如何。

“海外小国,能有什么大事,比得上朝廷社稷重要。”憋了半天,张学颜说道。

老夫真的想用笏板一巴掌把你个老混蛋给拍死,那玩意象牙的,洁白如玉,又坚硬如石,又是可以随机带到朝堂上的物品,实在是大明文人打架斗殴必备之物啊。

申时行强忍着自己想要对同僚大打出手的冲动,怒斥道:“胡闹,大明每年从倭国获利五百万两白银有余,与我大明财政息息相关,到你这就成了海外小国无大事了!”

读书人岂能满嘴都是银钱利益?张学颜不满道,高贵的士大夫们时不屑于谈论这些低俗的东西的。

不考虑这些,你们俸禄发什么?吃什么?哪来钱搞什么冰敬碳敬的!申时行鄙视地看着这个自己往日还觉得不错的同僚,一瞬间感受到智商压制对方所带来的优越感。

“倭国如今对我大明不甚友好,甚至有对我大明用兵的迹象,皇上既然说了兵部是国防之部,就要为我大明国防而上心,倘若倭国开战,我大明应当用哪支兵马平定,军械粮草可足?身为兵部尚书,这些都不关心,净学那些言官们搞劝谏,有什么用?”

“倭国敢触我大明天威?”张学颜低声问了一句,回应他的是申时行审视地目光,不禁老脸一红:“内阁送来的消息,在下还没有来得及看。”

早知道当初,就该赞同皇上,把兵部给撤掉啊,申时行微微摇了摇头,在张学颜疑惑地目光中,同情地看了他一下,再次感受到智商压制所带来的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转身离开。

第81章 奴才?

“奴才张鲸叩见皇上。”宫中最为靠近万历的太监,大太监张鲸跪下道。

“唔?”猛然听到张鲸这么说话,万历一阵诧异,奇怪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张鲸。

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跪在地上的张鲸心中忐忑地想着。

“起来,是谁让你这么说话的?”万历皱着眉头问道。

自己这样做不对?万历的态度反而让张鲸疑惑了,他可是以为万历喜欢这个称呼才特地这么说的。

“哪里学来的陋习,自称奴才。”见到张鲸不答话,万历怒叱道。

皇上竟然不允许这个自称?他可是看着大明最为忠勇的女真将领,努尔哈赤这么自称,皇帝非常高兴地接受,这才这么学着来的。

那个叫努尔哈赤的女真将领,到底有何特殊之处,他们这些个皇帝旁边的近臣都不称奴才,这个努尔哈赤,竟然比他们这些近臣更受皇帝的青睐。

“给朕记清楚了,宫人是天家奴婢,但不是奴才,以后不得随意称呼。”这是不良风气啊,必须严格地禁止。万历略微头疼地想到,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这话不是白说的,因为自己的一时乐趣,搞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那就糟糕了。

努尔哈赤在皇上心中地地位不一般啊,低头称是退下,张鲸在心中还在默默地想到。

太监们是天家奴婢不错,但大明不是满清,没有女真人的恶习,尽管都是万恶吃人的旧社会,但到底奴婢还是和奴才有一定区别的,故而小太监可以称奴婢,大太监也属于官员的一部分,一般称臣,较为老资格的太监可能会称老奴,但奴才这个称呼,在大明朝,被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