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29部分

万历中兴-第29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想到自己老帅戚继光的话,胡守仁鼓起胸中豪气,海波平了,戚帅也已经封侯了,现在该轮到自己为后代挣个侯爵来当一当了。

“林凤,咱打个赌,看看这会咱两个谁先封侯可成?”胡守仁打气道。

“封侯?!”本来还没了士气的林凤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

“为大明拿下一倍的土地,不能得个爵位,那怎么可能。”胡守仁说道:“就算咱不幸死在外面了,朝廷也不会吝啬一个侯爵的位置给老子儿子,怎么样,可敢和我老胡赌一赌?”

“有什么不敢,我林凤还能输给你不成?”林凤说道:“大不了老子死在外面,事成了还能成为像班超投笔从戎那样一段佳话!”

“赔!人家班超是投笔从戎,你是倭寇招安,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顶多算是个娼妇从良。”胡守仁讽刺说道。

“你胡守仁自己也不是看个军书也要让人念着,还好意思说咱!”林凤毫不在意说道。

“字咱老胡是不识几个,但道理咱老胡可懂得比你小子多了。”胡守仁嘿嘿一笑,神秘地说道:“就冲你林凤这么不知道当官来说,封侯估计是没啥指望了。”

“这里头还有门道?”林凤见胡守仁想给自己说什么,连忙竖起耳朵好好听起来。

“那个王宁王公公,打下马尼拉之后你送了不少好处。”胡守仁一副我知道的表情。

“这给宫里的太监送礼,不是正常的事吗?我送的少了不成?”林凤纳闷道。

“是这个理,可是单单送银子有什么用,人家是皇帝亲自派过来的,不是那些皇帝认不清名字的镇守太监,你送银子巴结他,他还能送银子巴结皇上不成?”

“那你的意思是,我不该送银子?”林凤一副纳闷的表情,送太监银子还送错了?

“送银子不错,但单送银子不成,还要送美女。”胡守仁神秘莫测地说道。

“他一个太监,送女人有毛用!”

“说你不懂。”胡守仁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我的老上司戚大帅,是怎么得了个靖海侯的爵位的。”

“不是因为出使南洋各国吗?”提及这事,林凤心有余悸,戚继光带着一批舰队巡视东海,让当时还是海盗的自己可是吓坏了。

“屁!”胡守仁一副看白痴的表情,“巡视个东海就能封侯了?咱们都到马尼拉了,不也没封侯,说白了,咱们戚帅那是知道皇上喜欢什么,送了个女人回去,让皇上高兴了才封侯的。这其中,要是没有郑大海郑公公引路怎么行。”

“奥~!”林凤一副恍然大悟地表情,“咱要想封个爵位,少不得通过这个王公公向皇上送东西。”

“所以啊,现在才知道,老弟你太嫩了点啊。”胡守仁一副前辈的表情,拍了拍林凤的肩膀,说道:“兄弟我可是照顾老弟你,通过王公公送往京城的两个泰西美人,咱可也是在底下贯了你的名字的。”

第57章 汉化

西方人建立殖民地的历史大概要追溯到远古的希腊时代,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满足商业的需要。然而东方王朝历来以农业为主,追溯历史也没有殖民地这种说法,所以对待土地,大明的态度和后世北方的那个红色北极熊一样,有着无限的占有欲。

“这帮欧洲的夷人人口不多,自古以来都是小国寡民的社会,想要直接兼并土地太过麻烦,所以才想出殖民地的法子。”申时行对欧洲殖民地的做法嗤之以鼻。“我大明人口众多,内地土地都不够用,学什么夷人殖民地之法。”

“可是这些地方,虽说有的可以种粮食,有的是草原和沙漠啊,能种地的地方好说,其他地方迁徙内地百姓过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王锡爵担忧道。没错,还是老问题,国人对土地执着,但最重要的是土地能不能种出东西来,能种出东西来的土地,你不让他去,他自己也乐意去,啥都不能种的土地,国人是不感兴趣的。

“种地!种地!就知道种地!”申时行此刻没缘由地开始讨厌这种自古以来的思维方式,“朝廷有纺织业,有畜牧业,土地贫瘠的地方也有矿藏,去哪不能活!”

“还好李成梁想到个好法子,让军户携家带口去垦荒,否则这些个地方,想要彻底吃下去,少不得多少麻烦。”申时行感概说道。

其他内阁学士们也默然。

朱元璋定下的军户制度本身是为了养兵,实际上却糜烂的不成样子,没成想到了现在,这个糟糕的制度却又焕发了青春,成为朝廷扩张的重要方式。要是还按照以往的只在边境设置几个卫所管理这些新占有的土地,恐怕当地人隔不了几年闹个乱子,这些土地就再次失去,先在到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

调军户前往辽东,那帮人刚开始还都怨声载道不乐意,现在倒好,迁了山东一部分军户后,现在竟然有军户自求外迁,一个个千户所整的自己多么忠君爱国似得,想要为国家开垦辽东,还不是瞅见已经过去的那帮人占了那么多好地方,红了眼了,这事已经蔓延到别的省份去了,有的甚至公开说,凭什么只让山东的军户去,他们去不得?

“李成梁这个法子好是好,只是现在他在辽东搞得是不是有些过了,据说他已经占了10万顷地,依靠当地女真人耕种,据说不少女真都被他扫了干净。”同为大学士的王家屏担忧道。

“野人女真管我等什么事。”申时行直截了当地说道。“大明的百姓都登记在册,关外效忠大明的女真更是有奴儿干都司管辖,其余的又不是我大明的百姓,让他们归化入大明是他们的福分,还有意见不成?我大明只考虑大明的事。”

当然有意见,不仅是被李成梁掠夺了被当农奴用的女真有意见,那些在辽东为申阁老家的土地种粮食的女真人也有意见,但有什么用?女真贵族们没有意见九成,把手下的人带去给人种地,自己能拿着朝廷的俸禄,李成梁给的好处,吃香的喝辣的,管底下这帮人作甚。

不需要受着天寒地冻跑去打猎捉鱼,现在对女真贵族们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说汉话,习汉字归化入汉民了,关外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真不晓得汉人为啥乐意往这跑,种地哪有中原那种花花世界过着舒坦啊,所以对于这些已经除了吃喝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的女真贵族来说,不用种地就有钱花,赶紧成为汉人迁居中原才是最重要的。

啥,你说这是民族同化?同化好啊,建州女真也不是真正的女真族啊,真正的女真族到底还有多少人都不知道了,现在剩下的大多都是从西伯利亚迁居过来的,所以女真只能说是地区名称,血统民族根本不是一样的,民族概念是啥都不知道,啥是民族?能当饭吃吗?能不用留着鼻涕坐在雪窝里吃着上顿没下顿吗?

“好好读书,你阿玛,不你爹我已经是朝廷册封的龙虎将军了,等你长大了就是汉人,所以现在要多读书。”努尔哈赤对着自己的长子褚英语重心长地说道。

后者此刻手中拿着一本百家姓正无辜地站着他,“爹,百家姓中没有爱新觉罗。”

“没有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邹着眉,“你会背百家姓了?”

褚英摇了摇头。

“不会背你怎么知道没有!”

“汉姓没有四个字的。”见到努尔哈赤要训斥自己,褚英赶紧说道。

这可是大麻烦,努尔哈赤一下子找到了别的女真人还没有发现的问题,女真姓氏大多比较长,不像汉姓那样只有一两个字,姓氏不一样子,自己怎么能够成为汉人呢。

咱要改姓啊!拥有大智慧的努尔哈赤立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穿汉服说汉话就能够成为汉人了?那是远远不够的!咱还要有汉人的姓氏才行呀,想通了的努尔哈赤立马站起来,去找自己的祖父觉昌安去讨论这个问题,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想要成为汉族,万万是要不得的,至于改成什么姓,那就要好好讨论一下了。

“这倒是个问题。”听了努尔哈赤的说法,觉昌安点了点头,妄说自己是个智者,这么明显的问题都没有考虑到,自己想要成为汉人估计不太可能,努尔哈赤这一代也女真人那一套惯了,想要成为合格的汉人也不容易,但女真族里的小孩现在学汉学正好,但这个女真姓氏不改掉,就是再怎么穿着汉服说汉语,也不是个汉人啊。

“李家是咱们的主子,要不咱跟着姓李?”觉昌安想了想说道。

“祖父,咱们是在李将军手下不错,但李家怎么是咱们的主子,我们好歹也有朝廷封的官职,只是比李总兵官位小罢了,要说主子,咱们的主子也应该是当今大明的皇帝陛下。”努尔哈赤反对说道。“咱不能姓李,姓李就等于自认是李成梁的家奴了。”

觉昌安点了点头。

“有道理,咱们虽然在李成梁手下,但到底只是他手下的将军,不是他的家奴,不能跟着他姓,咱们当的是大明的官,主子只有大明皇帝一个。”

“所以我们应该姓朱!”努尔哈赤直接了当的说。“孩儿名字女真语就是野猪皮的意思,汉语中野猪的猪和大明皇室的姓氏朱是同一个音,这是天意让我们爱新觉罗家姓朱。”

这样也行,这要是再扯扯,爱新觉罗家估计就成明朝的皇室了。

“不妥。”觉昌安想了想否定道:“要是只有你一家还好说,总能因为你名字的原因让全家族跟着改一个姓,你家肯,别家还不肯呢。更何况朱姓是国姓,我听说唐朝的时候有归顺的外族被赐姓李的,但那时赐姓,不是自己随便安上去的,没有经过朝廷同意,不能随便姓朱。”

“那要不姓艾?姓新?姓罗?”努尔哈赤提议道。这些姓氏都太随意,随便拿了原来姓氏上的一个音当新姓氏,这也太随意了,还不如姓李呢。

“咱就姓金。”最终觉昌安决定说道:“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所以咱就姓金。”

汉人讲究孝顺父母,既然自己的祖父这么决定了,那就不能反对,努尔哈赤虽然稍微不满意,但考虑到自己家马上就是要归化的人了,一定要严格遵守汉家的规定才是。只是自家离朝鲜棒子这么近,朝鲜人又姓金的多,以后被人认为是朝鲜棒子可就不好了。

有人带头,别人自然不甘落后,有了爱新觉罗姓金,女真改姓的风波随之而起,比如佟养氏全族改姓佟。

同样的问题不仅发生在辽东女真,其他急着归化入明的人一样。

“咱们今天以后就是汉人了,记住,不要动不动就低头说嗨,那是倭人的坏习惯!在倭国家里出过武士是骄傲,但在大明屁都不是。”因为受伤没能跟着林凤前往美洲的庄公告诫林凤的干儿子林阿四说道,后者只是点头说了句明白了,没有再犯曾经低头说是的坏毛病。两个曾经的月旦头此时也已经长满了头发,倭人大多数特征此刻都已经不能从二人的身上展现,走在码头上,任谁也看不出他们曾经是倭国的海盗了。

“老子跟着林老大当海盗,真是家里千百年修来的造化了。”离开甲板,踏上陆地,庄公心中感慨道。

穿了汉服说汉语就能当汉人了?哪有这么容易,要是真这么简单,朝鲜国和倭国这些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岂不是都能当汉人了。

倭国的贵族们是个有学问的都会写汉字,平时的书信也都是以汉字居多,平假名?这么低级的玩意是为了让那些认为汉语难学的人说话创造的,但作为一个上流阶级,又不是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学习汉语,再只会用平假名那只能说是文盲了。

朝鲜更是有小中华之称,朝鲜本国那套文化,就是乡下人的玩意,不会说汉化写汉字,你还配称自己是个朝鲜官员?

但这样两国的贵族就能说自己是汉人了?人家一问你家是哪里人啊?回答时朝鲜、倭国,哦那就是个化外之民,仰慕天朝文化过来的,对你很客气,但对那些衣不附体的野人,也是这态度。

想要彻彻底底地被汉人认为是自己人,要么就像麻贵那样,是个回人,但从大明开国就住在大明境内,虽然还是回民,但整个民族都是和汉人一样接受朝廷统治的,或者像李成梁辽东李家那样,是几代前从朝鲜迁入大明,几代人的努力让他们逐渐从土司那样的卫所转变的和汉人一模一样。

所以真正想要融入到大明之内,要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将自己身上能够看得出的蛮夷表现给淡化掉,另一种方式就立功,成为对大明有用的人,大明也不吝啬让你成为其中的一员,当然,真真切切的融入其中还是要等到几代以后。

庄公和林阿四的运气就相当好了,朝廷一纸招安,本来以澎湖和台湾为据点的林凤成了朝廷的将军,手下自然也都有了合法的身份。对待上面一句林凤的手下都是些各地闯荡大海的居民,老家都不可考究,全都是汉人,没一个是真的倭寇,也说的过去。

成为地地道道的汉人而且还是有户口的,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