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10部分

万历中兴-第10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毕竟是一件长久才能见到成效的事,刚经历过大婚的万历,很快回归到朝堂上,因为有一件大事需要他的处理。

张居正的老爹死了。

对于守旧派的大臣来说,还有比这一刻更振奋人心的消息吗?大大小小的官员纷纷上门前往张居正府上,哭哭拜拜,一句“节哀顺变”,搞定。然后大家就眼勾勾的等着,张居正上书丁忧的时刻。

是丁忧还是夺情?不仅张居正苦恼,万历也在为这个问题苦恼着。张居正主持的变法还在进行着,这个时候让张居正回去,无疑对已经开始的新政产生波动,这种情况无论是万历还是张居正都不想看到的。

终于,在一帮大臣眼巴巴地围观的情况下,张居正上书,请求回家守制。

不准。万历毫不犹豫的回复。

接着,张居正再次上书请求回家为父亲守丧,万历还是不准。

既然不准,那就再次上书,张居正再次将请求回乡守制的折子递了上去,万历犹豫了,按照历史的剧本,应该夺情了才对,为什么张居正还继续上书,难道张居正还真想走不成?

迷惑的万历决定私下召见张居正。

“张先生,如今新政刚刚步入正轨,先生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请辞?难道张先生舍得现在的局面吗?”万历不解的问。

张居正只是笑道:“皇上,微臣既然敢回去,自然不怕这些宵小之辈在朝堂上闹腾。”

“张先生如此有信心?”万历疑惑,按照历史,张居正这次没有丁忧,硬生生地又在朝堂上坚持了五年,但那之后,新政依旧被罢黜了,然而为什么现在张居正却信心满满的认定即使自己回去,新政依旧不会受到影响。

“皇上如果支持,臣自然有把握,皇上如果不支持,臣一丝把握也没有。”张居正坦诚地说道:“皇上年仅十五,虽然稍有做事孟浪之处,但已经是合格的皇上了,既然皇上是支持新政的,那臣就是现在离开朝堂也没什么了。”

如果万历还是历史上的那个万历,那为了变法的张居正自然不会轻易离开朝堂,但如今的万历,不仅支持张居正变法,在某些方面,改革的更是彻底,如今才是万历五年,却比历史上万历八年的改革更彻底,甚至因为万历插手商业这一块,已经让这次变法走上更加成功的道路了,既然如此,张居正自然毫不担心自己回乡守制之后,自己的新政会被罢黜,更何况对于张居正来说,自己的变法已经差不多了,就是现在一直回去做富家翁也足够了,这样的情况下,何必冒险夺情留在朝堂上留人诟病呢。

“朕明白了。”万历点了点头,自己不是历史上的万历,张居正已经领头变革了五年,现在也是自己正面插手事务的时候了,“既然如此,张先生这次请辞,朕准了,但是丁忧一过,张先生还是要回来的,朕的变法还没完呢。”

“谢皇上。”张居正跪下回应道。同时心里也一阵澎湃,自己花了五年改革,这五年里万历的在变法的主意上给了他很多启发,现在他以为变法已经成功的时候,万历竟然还打算再进一步,要说不惊讶,那是假的。

第二天,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张居正收拾了府中事物,不紧不慢地踏上归乡之路。当一些大臣长出一口气,走出京城的张居正却在冷笑,你们以为我走了,就能翻盘,废除新政?走着瞧吧,正主才刚出场。

送走张居正的万历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些早已经潜伏的守旧派们再次伸出手来,这次,他要亲自出手,将这些阻止他将这个帝国踏上新时代的绊脚石都给彻底踩下去。

几天后,刚刚因为张居正离职还在沉默中的朝堂,突然间泛起了波澜。陕西道御史杨四知上书弹劾张居正,并且一次列举张居正十四条罪状,条条说的有模有样,总而言之一句话,张居正贪污腐败,结党营私,是大大的奸臣,请皇帝查办,万历对此没有发表任何言论,这让原本还在观望的大臣们心思活跃起来,皇帝没有批评杨四知,说明什么?说明皇帝很可能对张居正不满。接着,朝堂上原本沉默的大臣个个活跃起来,跳出来弹劾张居正各种罪状的人一个接一个,张居正瞬间成了大明朝甚至千古难于的恶人。

“张居正之事可是真的?”慈宁宫内,和皇后一起前来看望两位太后的万历听着李太后问道。

陈太后却稍稍皱了皱眉,这种时候问万历朝堂上的事在她看来却是有些不妥的,现在万历已经大婚亲政了,朝廷的事不需要太后插手,宫里也已经有了皇后,李太后不该搀和到政事上来。

“母亲以为呢?”万历笑着反问道。“张先生是朕的老师,辅政五年有余,对于张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儿臣和母亲自然都清楚。”

“既然如此……”李太后刚要继续说下去,却被陈太后拉住。

“妹妹,朝堂上的事,皇上自有主张,今天是家宴,还是不要提这些的好。”

李太后听了一愣,随机反应过来。“是哀家的错,既然皇上自有主张,哀家也不便多问。”

“无妨。”万历倒是不介意,后宫不得干政是事实,但有些事情显然是免不掉的,这点,万历自己有掌握分寸。“还要告诉舅舅家,如今这帮文人的事,不要搀和。”随机又看向皇后王喜姐,说道:“永年伯家也是。”

“是。”王氏回应道,两位太后也点了点头,既然皇帝这么说,那就一定有道理,就算怎么样,万历也不会害自己家人。

几天后,早已沸沸扬扬的朝堂猛然接到万历的旨意,陕西道御史杨四知妄议新政,贬为庶民,其余大臣妄言新政者,皆获罪,这其中,就包括张居正一直信任有加的内阁次辅,张四维。

第20章 落井下石

朝堂上的事情传到荆州,毕竟需要时间,现在的张居正只知道自己走后,很多大臣冒头开始反对新政,但最后的结果,他现在还不知道。

“张凤磐怎么敢如此!”在家守孝的张居正刚听到张四维竟然开始反对新政的时候,气愤地拍着桌子,随机又颓然地摇了摇头,“算了,妄我一直对其信任有加,现在看来,他如此看不清楚形式,自找烦恼。”

陪自己父亲在家的长子张敬修疑惑道:“父亲,张四维如今身为首辅,反对新政,只怕……”

张居正摆了摆手,说道:“你以为老夫先前是首辅就能办新政,如今他张四维身为是首辅也就能罢黜新政?”

难道不是吗?张敬修疑惑地看着自己的老爹,这新政是自己的父亲先提出来的,当时身为首辅的父亲能够办新政,现在是张四维当首辅,他要罢黜新政,也不是不可能成功的。

“若是老夫一回来,新政就被罢黜,那我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不会回来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疑惑,张居正解释道:“如果真的是只有老夫一人打算新政,恐怕如今新政的局面,十年也未必有成效,如今五年就达到目标,你以为是为什么?”

“莫不是司礼监冯保也支持?”张敬修小心翼翼地猜到。

张居正摇了摇头,心中暗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到底是读书读死了脑筋,和如今身在天津卫的四子张简修和五子张允修一点都不能比。内心虽然失望,但还是耐心解释道:“从为父当了首辅,最支持我的就不是冯保,真正支持我的,是皇上。”

“皇上?”张敬修惊讶,如今万历不过十五六岁,如果说张居正当首辅的时候皇帝就支持他变法,那不过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十岁的孩子竟然已经明确支持自己父亲变法了。

张居正点了点头,“不错,正是皇上,如果皇上不支持我变法,你以为为父能顺利挤走高拱?”张居正冷笑,“不是老夫挤走高拱,是皇上挤走高拱。”

张敬修惊讶地张着嘴,发不出一丝声音,怎么样他也想不到几年前十岁的万历就已经有这样打的能耐。

“怎么?不信?”张居正看着自己的长子说道。

“孩儿不敢,只是……”

“只是太过匪夷所思是吧?”张居正接着说道:“等着吧,等不了多久,张四维的下场就能知道了。”

张敬修又张了张口,他很不理解自己的父亲哪里来的这么大的信心。

“老爷,京城里来消息了。”说话间,管家跑到门外,小声道。

“说什么?”张居正问道。

“老爷,张四维被贬官回乡,申时行接任首辅,皇上有命,以后但凡反对新政者,严惩不贷。”管家一字一句地说道。

“哼!早知如此。”张居正狠狠地出口气,说道。

张居正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张四维自然已经贬官回乡,但若是以为这样万历就收手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于张四维,他没打算这么轻易地放过。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这个四维,大概就是张四维名字的来历,但在万历看来,张四维实在是有负他的名字,这不仅表现在他被张居正举荐入阁,如今却不知恩图报,反而大肆诋毁张居正上,也不是因为表面所说地反对新政,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张四维所代表的集团,也是彻彻底底的在挖这个国家的墙角。

说到这个集团,很对人都不会陌生,那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晋商,而他张四维,就是晋商中的代表人物,从后世而来的万历,自然知道这群商人在历史上在建州女真的崛起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自然也就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好感。

虽然万历也知道,就如同《资本论》描述的那样资本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的危险。

指望商人爱国不赚钱,那就不是商人了。但理解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冠冕堂皇地说,这个国家是大明所有人的,现实点说,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这个国家就是他家的,晋商为了赚钱,资助游牧民族的行为,就是在挖这个国家的墙角,自然也是在挖他的墙角。所以对于晋商,万历没有任何好感,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我朝对蒙古诸部限制出口铁具吗?”万历看着冯保问道。万历知道隆庆年间,朝廷已经在蒙古把汉那吉归降之后,允许了边民能够与鞑靼人贸易,这其中自然有晋商出身的张四维以及王崇古等人的功劳,但对于贸易的物品包不包括铁器,万历就不清楚了。

“皇上,铁器贩卖自然是禁止的,就是有,也是有一定限额的,不能够随意地贩卖。”冯保回答道,一边说着,一边揣摩着万历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就让东厂和锦医卫那就给朕查查,有没有商人私自贩卖铁器与蒙古诸部,一经查实,严惩不贷。”万历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从晋商开始查!”

“奴才遵旨。”冯保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心里不住冷笑,他当万历要针对什么人呢,原来是张四维这帮倒霉蛋,既然是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那就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这下子,晋商那帮人恐怕是要遭殃了。

冯保很清楚,这些商人,底子干净的到底有多少人,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要查,那就肯定不会有几个是干净的。

阻挠新政,就是和皇帝过不去,也是和东厂和锦衣卫过不去,也和那些与国同休的勋贵们过不去,这个时候不落井下石,真拿他是好人啦!

第21章 清算

蒲州风陵,已经被贬官在家的张四维坐在自家的太师椅上,一声不响地回味着已经发生了的一系列事情。

这次贬官对他的打击算是蛮大的,自从高拱贬官后,他就一直夹着尾巴,充当老实人,顺利地搭上张居正,在众人眼中,自己无疑是张居正在改革过程中的得力干将,然而又有几人知道,自己其实一直默默地等待着机会,等待着将张居正拉下马的机会。

庆幸的是,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张居正的老爹死了,张居正要回家丁忧,但他也没有轻举妄动,生怕张居正不按常理出牌,留了什么后手,等到张居正真正走了,自己成了首辅,他才顺利的出了口气,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

既然张居正能权倾朝野,那么他张四维同样也能,张居正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施行新政,那么现在同样是首辅的他,也同样可以将新政罢黜掉。

一切进行的很顺利,张居正回乡丁忧后,很快就有人上书参张居正罪大恶极,一个之后紧接着是众多守旧派的联手攻击,趁着张居正回乡丁忧,大家抓紧时间打算将他一棍子打死,从此不得翻身。皇帝没有说什么,这对自己来说更是一种信号,如果万历护着张居正,那么从一开始,万历就会斥责参他的官员,但万历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