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

第163部分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63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般地没有被魔鬼吞噬掉生命,这让原本心灰意冷的新族长吐奚看到了希望。

按照汉人的指点,吐奚将残存下来的两千多族人分成了十个小组,每组之间相隔一里安营扎寨,中间挖出一条隔离带来,禁止人员左右走动。由于这时候天气暖和,人员在野外生存并不困难。族人们每天只要按时服用草,吃饭睡觉就可以。一旦发现有人异常,则立即送到远离部落的隔离营之中,那里有淡水、食物和一些材,能不能存活下来,就看长生天的眷顾了。

最让吐奚觉得震撼的是,享受这种“城外野营”待遇的不止他一个部落,就连原属并州的居民,凡是没有及时赶回沃野城的,也统统被拒之城外。他曾亲眼看见黄轩族的长老撒呼图,站在城头上看着自己族人倒在城头汉军弓箭手的击之下,竟然毫无反应。

为了防止疫病被带入城内,汉人真是做的够绝!其实,这么做根本算不了什么。还有更绝的措施,已经开始在并州内部被军队执行。

早在光和六年(183年冬天,赵兴便在上党境内推行了第一次“全民卫生运动”(详见第九十九章。从那时起,定期清洁水源、清理污水沟渠,不断修建公共厕所、公共浴室和定点医馆,大力推广“五形太极拳”、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生产活炭口罩,已经成为各地官府的日常工作,到现在已经持续搞了四年。

当时,赵兴武断地颁布了一项命令:一旦各乡各亭发现有人出现感染瘟疫的症状,则立即就地隔离观察。比如,一家之中发现一人染了瘟疫,则附近几家同时被隔离观察;一村之中发现几家感染了瘟疫,则派部队将村子围住,对全村进行隔离;一个乡里发现有几个村子感染了瘟疫,则切断所有与外界的道路,等待赵兴的应急处置。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凡是因为感染瘟疫死亡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不得发丧和土葬,必须由疫情防控署人员在专划定的隔离区内对死者遗体焚烧,并对骨灰进行深埋。这个命令与吐奚部落的待遇毫无二致!

在瘟疫没有到来时,尽管有些人曾经对赵兴亲自制定的这套防疫预案中焚烧掩埋的相关内容提出过质疑,但毕竟事不关己,加之赵兴当时声望威势日盛,反对的声音也就小一些。可这次瘟疫真的爆发之后,凡是不幸被传染到的村落和家族,不服从反抗的竟然占了多数。

在汉代那个百善孝为先的社会中,百姓想当官,首先要被举孝廉,可见孝道是多么地重要。如果家人或者长辈去世之后,后人没有按照礼仪进行土葬,简直是忤逆不孝到了极致,所以这条命令便jī起百姓极大的反抗。

然而这一次,一向爱民如子的镇北将军却犯浑了,毫不体恤民情,非常残酷铁血地向忠于他的部队下了必杀令!哪个村落和家族敢于抗令不尊,持械反抗,则所有反抗者就地格杀,全部焚烧掩埋,不得土葬!如果还有家族村落不听劝阻,则视情将其全族或者全村驱逐出并州!

高瞻远瞩者总是孤独和寂寞的,此刻的赵兴便处于风口lng尖之上。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生物叫做“致病菌”,只有悬壶济世的华佗和他的弟子们,勉强接受了赵兴微生物致病的理论。

对付感染了传播病菌的尸体,不论是人或者动物,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焚烧深埋。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去,那怕是背着千夫所指的千古骂名,赵兴在这一点上,固执地毫不让步,由此也为并州埋下了祸lun的根源。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反对赵兴。至少被赵兴从黄巾军手里救下来的移民和上党的老居民们还是近乎于盲从地按照镇北将军的要求去做。

黄巾军移民都是社会最底层的草根,他们早已看够了尸体腐于道路边上而无人掩埋的景象,最大的愿望是活下去,对于死后能不能入土为安,真的是不在乎。只要镇北将军不收回原本已经分给他们的土地,这些移民就是将军府最忠实的支持者。

上党的老居民绝大多数是贫苦百姓,最大的富户张百万被赵兴杀了,田地也被赵兴分给了各州逃难而来的穷苦人家,经过几年的经营,这些穷苦人家已经成了上党的老居民。他们是接受赵兴恩惠最多的一群人,到目前为止,赵兴颁发的任何一条命令,还没有损害过他们的利益,这使得上党的普通百姓坚信赵兴做么做肯定有道理,镇北将军的命令那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有些说不通。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章节目录第三零二章紧急撤军龙骑兵

更新时间:20124311:31:27本章字数:3148

第六卷各自算计'第三零二章紧急撤军龙骑兵

对于老百姓的反应,尽管让赵兴有些郁闷,但并不没有让他着急,赵兴着急的是孤悬在外的龙骑军。

在冀州巨鹿郡的廮陶城内,那里有他jīng心打造的两万jīng锐步战骑兵,将来争霸之时,这支机动力量的作用将会关系到并州的成败,无论如何都不能感染瘟疫,折损士兵,降低战力。

赵兴不相信冀州的袁绍有能力阻止瘟疫的爆发,按照瘟疫传播的速度,从幽州到冀州的巨鹿廮陶,最快只需半个月,最慢一个月之后也能到达。幸好从廮陶城前往上党是南下的方向,不会与瘟疫来个迎面相撞,如果紧急撤军,时间上虽然仓促,还是可以赶在瘟疫到达之前,将这支部队安全地带回并州。

于是,在下达完《防疫六条禁令》的下一刻,赵兴立即给张辽写了一份信,让暗影队员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廮陶。

暗影队员只用了五天时间,便将赵兴的密信送到了廮陶。这时候,鲜卑人南下带来的瘟疫已经传播到幽州代郡的代县,距离传播到冀州的中山国,只剩下一天的时间。如果算上信息从沃野传回卧虎城的四天时间,那么张辽接到信息的时候,距离赵兴推算的瘟疫最快十五之后就能到达廮陶,还剩下六天的时间!

对于赵兴的命令,几位结拜兄弟执行起来都很坚决彻底,张辽也是一样。他从来不会质疑赵兴的命令,但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喜欢玩一点huā样,千方百计地想要将每次行动的收益最大化。譬如上一次青泥洼大战,他亲自率领两千人防守曼柏城,就曾别出心裁地玩了一处地道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要是搁别人,在收了主帅撤军命令,明知瘟疫在快速靠近时,一定会什么都丢下不顾,只带着人马没命地向大本营逃跑,可张辽就偏不这么做!

张辽不想给袁绍留下现成的东西,他想把廮陶城搬回并州去。除了带不走的城墙和房屋,其余的人和物,统统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首先,张辽公开宣布出现了紧急情况,将廮陶城彻底封闭。然后他派出暗影队员出城,一路向廮陶城南边的郡县散布谣言,声称冀州北部出现了大量感染瘟疫的百姓,正在向南逃。老百姓想要活命,那就赶紧往南去,过了黄河就安全了。

对于冀州这块被瘟疫经常光顾的苦难之地,老百姓一听说瘟疫从北面爆发了,立即条件发一般举家向南逃窜。hn在里面的暗影队员跟着继续向南造谣,于是逃难的老百姓像滚雪球一般迅速向冀州的魏郡赶去。

放出暗影队员的第二天,张辽对城内的百姓宣布,幽州爆发大瘟疫,目前已传播到了中山国,龙骑军将回撤并州,愿意跟着他走的,可以一起前往风平lng静的并州。此言一出,全城哗然。于是大家纷纷收拾东西,打着城一开,赶紧向南逃跑的主意。

张辽的妻子甄宓劝说两位兄长和几位姐姐:“时至今日,冀州已不可久留,诸位兄长和姐姐们,切莫为了眼前一点搬不走的钱财而留下来枉送命!我已问过文远,此事千真万确,乃镇北将军亲自下的命令。如果你们不随大军回撤并州,来日只怕想去也进不了壶关!”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甄宓的二哥甄俨和大姐甄姜决定继续留守廮陶看家,其余人跟着甄宓一起迁往并州。

第四天,张辽在打开城时又散布了一条消息:廮陶以南的百姓在两天前便接到消息向南逃了,如今已经逃出去很远,大家如果跟在后面追上去,说不定会被人当成是染了病的百姓,全部打杀阻拦在黄河岸边,还不如跟着龙骑军撤到并州去。

于是老百姓又是一阵哗然,尽管纷纷责骂张辽不是个好东西,竟然故意拖累了大家四天,但也没有了主意,绝大部分百姓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跟着张辽去并州。于是,张辽成功地裹挟了廮陶城内五万老百姓,在瘟疫爆发之前的两天,撤离了廮陶城。

司马直坚决要留下来安抚民心,组织从北而来的逃难百姓抗击瘟疫。至于具体该如何做,司马直作为赵兴手下任职时间最久的太守,早已对“全民卫生运动”的内容熟悉无比,照葫芦画瓢的事情,他绝对能做的很好。

本来想将司马直绑走的张辽,后来被司马直说服了,也就听之任之,自己也不敢多留,带着两万龙骑军和五万老百姓迅速南下,经过广平之后折向西行,准备经壶关进入并州。

由于廮陶城南面的百姓已经跑光了,所以一路上队伍的行进速度很快,没有出现流民阻道的情况。

同时,廮陶北部的冀州百姓发现了瘟疫之后,纷纷南下,等他们走到廮陶时,发现竟然是空城一座,便纷纷进城居住,打算观望一阵之后,视瘟疫传播的情况再决定是否向南而逃。

这样一来,廮陶城到魏郡之间,无意中形成了一条隔离带,张辽不用担心后面有感染瘟疫的百姓撵了上来,而袁绍也是侥幸躲过了一劫。

张辽带着人马和百姓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壶关,随后壶关城落下,这一落,竟然过去了许多年才重新开启。

听闻张辽带着五万百姓,拖家带口,牵马赶牛地回了并州,赵兴只能摇头苦笑,对这位大胆的五弟,实在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张辽这家伙,真是个雁过拔,刮地皮的好手,临走也不忘折腾袁绍一下,捞足了好处才跑回并州。

身在邺城的袁绍,得到瘟疫爆发的消息,也就比张辽晚了一天。袁家人同样在各地埋有暗探,将幽州爆发瘟疫的情报及时传到邺城,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于是袁绍紧急召集手下幕僚,商讨应对之策。正在这时,传来了百姓逃难已至邺城的消息,于是袁绍大惊,赶紧让人安抚百姓。没过多久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家丁又传回消息,说廮陶的龙骑军撤兵了,现在已经到了广平,正在向西走,冀州从邺城到廮陶之间,已经没有了人烟。

于是手下谋士许攸建议袁绍,派出军队拦住南下而来的百姓去路,确保魏郡安宁,防止瘟疫继续南下。袁绍采纳了许攸的意见,在邺城和廮陶城近三百里的距离上,人为的构筑起一条又一条隔离带,大大减轻了南方各州的压力,也为自己保存了足够的实力和本钱。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章节目录第三零三章向幽州施以援手

更新时间:20124311:31:27本章字数:3070

第六卷各自算计'第三零三章向幽州施以援手

因为瘟疫具有jiāo叉感染的特点,所以注定了一旦爆发,便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有时候,一场大瘟疫,从北到南席卷一遍之后,反过头来再从南向北继续肆虐,来来回回折腾好几年也是常事。要不然东汉末年的人口也不会锐减的那么厉害,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死了两千万人。

由于并州采取了疫情“零报告”制度,也就是说即使本村、本乡、本县、本郡即使没有一个人感染瘟疫,也必须要每天逐级上报情况,这就使得镇北将军府对于并州各地的疫情掌握的很准确。

联合防疫指挥部内,有一张并州全境的高清地图,上面被毕业于卧虎讲武堂的作战参谋标绘上了各种颜的标识,外人看来眼huā缭lun,熟悉赵兴军事体制的文武官员,却是一目了然。

被标绘为红的区域,意思为高危染疫地区。如目前并州以北的大漠、并州以西的凉州、并州东北的幽州。

被标绘为黄的区域,意思为已经发现轻度感染的区域。如目前并州北方的朔方、五原、云中、雁四郡靠近长城以北的地区,还有冀州廮陶城以北的区域。

被标绘为蓝的区域,意思是目前报告染疫人数为零的区域。如目前的定襄、西河、上郡、太原、上党五郡,还有冀州廮陶以南的区域,并州以南的河内郡、夹在上党和上郡之间的河东郡。

被标绘为绿的区域,意思是绝对保证不出现染疫的区域。整个地图上只有三处,分别是卧虎城、长子县城、太原城。这三座城池里面居住着太多的居民和重要的人物,不能出现哪怕一丝疏忽和失误。

要说并州防控最严密的地方,自然非卧虎城莫属。光是那高耸入云的城墙和城内丰富的储存,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