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的幸福生活 >

第45部分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45部分

小说: 汉末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家的商队前几天一来王家村,货物立刻脱销,虽然甄亮因着种种原因,没开高价,但也赚了不少。甄亮在了解了王家村的大致情况之后,就立刻断定,这里就是一个宝库。所以他必须将这个宝库牢牢握在手中。

在王石还没回来的这几天里,甄亮就在和老村正讨价还价。

原以为老村正不过一乡野农夫,却发现不好糊弄。人老成jīng,哪儿有那么好糊弄的?再说了,老村正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村里跟湟中羌之间的贸易、各种货物之间的价格他是了如指掌,所以他咬紧了心理价位不松口,甄亮也无可奈何。

最终只能委委屈屈答应下来。

不答应不行啊,这里可是宝库,若是错过了,对一个商人来讲,比要了他xìng命还痛苦!

到王石昨天回来之时,甄亮就已经购齐了各类货物,今天就准备返回了。到王石家里来,是给他道别的。当然,他希望王石派王小毛一干护卫护送商队出北地,对此,王石很爽快,一口应下,不过要求甄亮给开工钱。

约定好来年三月再来购货,王石送走了甄亮。回头见潘凤正在偷懒,不由分说一顿大骂,然后就威胁他不给午饭吃,潘凤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规规矩矩站好桩。

之后的每天里,潘凤大清早就要起来,和孩子们一起练拳,然后吃了早饭,再跟孩子们一起去学堂学习。

晚上,王石还要考校他学习的进度,稍不满意,就要克扣饭菜。

对于潘凤来讲,打骂是不起作用的,但独独却饿不得肚子。所以王石这一招是把他给拿捏住了。当然,潘凤人虽然憨厚,但好坏还是分得清的,王石对他好,他深深的明白,所以对于王石的要求,他从来都尽心竭力去完成。

第六十二章准备过年

逝者如斯,时光如水。

眼看着冬月过去,腊月到来。

这一个月里,王石一点事儿都没有,整天就随处瞎逛荡,溜溜狗,溜溜恐龙,悠闲自在,颇有点地主老爷的气势。

老村正就经常抱怨,说王石这小子是大老爷,啥事儿都不干,眼睁睁的看着他一个老头子忙进忙出,也不来帮帮忙,一点也没有敬老爱幼的德行。

每到这时候,王石就嘿嘿的笑。

村里行政方面的事儿,王石一早就打定主意,绝不理会。

谁没事儿去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啊?不是有村委会嘛。再说了,老村正口里抱怨,脸上却红光满面,笑眯眯的,说不出的满足,王石哪里看不出来?

就快过年了,王石正在为这事儿cāo心呢。

说起来,汉朝以前过年,是没有准确的时间的,有的地方十月,也有十一月的。但自孝武皇帝时制定‘太初历’,定下一年最冷的时节即为正月是一年的开端,于是过年的时间就定下来了。

为了过年,王石专门请教了村里的老一辈,甚至还专门跑到富平,去向李老咨询。

这年头,过年是一定要过的,但并没有后世那样众多的庆祝活动。

首先,没有小年。这年头,灶神都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呢,谁知道祭灶过小年?

其次,没有舞狮子,也没有贴对联的习俗。

另外,吃食也没有后世的丰富。

但这个时代,比后世更重视过年。后世,只把过年当成一个节rì。而这时代,过年是为了祭神,为了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其意义十分重大。

过年的时候,要在门上画虎,挂桃符、桃人和芦苇绳索。

桃符要刻上神荼、郁垒二神,用以镇邪避煞,驱赶恶鬼。

传说在苍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树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有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

于是,过年挂门神桃符、桃人,画上虎图,还要挂一根芦苇做的绳索在门上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然后,还要祭祀风神、雨神和太一尊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最后就是祭祖,祈求祖宗保佑,后代平安。

当然,也有一些传统活动,譬如假面戏。这是西凉一带的传统节目,就是让人戴上假面,扮演各种人物,表演节目。假面有各种类型,神啊,鬼啊什么的自不能少,还有历史人物,譬如楚霸王项羽和高祖刘邦。

人们带上这些面具,演绎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拜、怀念。

另外,也有舞龙的节目。

舞龙承继商、周祭天的遗风,用以祈年,表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思。

但舞龙是上元节的重头戏,所以过年是没有的。

王石这几天一直呆在家里,计划着过年的事儿。

今年对于王家村来讲,是一个新生的年。

所以王石觉得,有必要做的更隆重一些。一来更激烈的表达村民们对来年的期待和祈求,二来也彰显王家村的气度,使得新老村民更融洽,加强村子的凝聚力。

考虑了好几天,王石觉得,首先,就是要开大宴,办流水席,让王家村以及附属的十几个村子,所有人都来吃席。

其次,节目必须要更丰富一些。

假面戏不可少,但王石觉得,还可以将舞狮子、旱船等等后世才有的一些特sè节目也加进去。不过这比较麻烦,须得召集一帮人训练才行。而且王石对这些节目也只是大致了解,并不完全明白。说白了,一切从头开始,是一个发明的过程。

这些东西,想得王石脑仁儿生疼。

“看来还得找老叔商量商量。。。”

想起这,王石一拍额头,暗道自己糊涂。过年又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找人商量,群策群力才是正道嘛。

正要出门去老村正家,不想北宫熊来了。

这小子,自从当了湟中羌首领,就忙了许多,连王家村也很少来了,练武自然就耽搁了。不过这小子淳朴,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了首领,手握重兵而轻慢王石这个师傅。

前些天王石回来,他得到消息,原本第二天就要来王家村的,可是手里事物太多。虽然李老帮他分担了政务上的事儿,但他太年轻,手腕还不够熟练,做起事来就显得很忙、很累。

这几天总算闲了一些,这才来王家村见王石。

“哟,小熊来啦?”

王石哈哈一笑,让北宫熊进了屋。

“师父在忙什么呢?俺要吃瓜!”

北宫熊虽然当了首领,但还是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形。

“吃货!”王石笑骂一句,到储藏室拿了一个西瓜出来。北宫熊抢过西瓜,自个儿去洗干净了,剖开,给王石献上一块。

说起王家村的瓜,不独是王石一家,其他村民们种的西瓜,都十分容易保存,就像土豆无比耐寒一样,都是因为空间改良的缘故。这不,从藤上摘下来放在储藏室里,这么久了,除了表皮上蒙了一层灰,其中水分稍微蒸发了一些之外,吃起来还更甜了!

“怎么今天才过来?你等等,我把天子诏书拿来。”

王石一边说着,一边进屋,把天子诏书拿了出来,递给了北宫熊。

北宫熊翻开看了看,一脸尴尬:“师父,俺不识字。”

“就知道你不识字!”王石见他把圣旨都拿倒了,哪里还不明白,于是横了他一眼,道:“作为一个首领,首先要有文化。如果这段时间没事的话,就去村子里的学堂深造深造。”

“呃。。。”北宫熊瞠目结舌:“师父,你不会是让俺跟一帮小孩儿一起上学吧?”

村子里开办学堂,教育孩子的事儿,他是知道的。毕竟,学堂里的先生,都是经李老之手从富平延请的,他作为富平的湟中羌首领,这点还是知道的。

“怎么?不愿意!?”王石瞪了他一眼。

“呃。。。嘿嘿,愿意,愿意。”北宫熊缩了缩脖子。

“这就对了嘛。”王石满意的点点头,道:“天子封你做了北地太守,富平县侯。从现在起,你小子也是侯爷啦。”

“真的!?”北宫熊惊喜万分。

“为师会骗你?”

“嘿嘿。”

北宫熊将诏书仔细小心的卷起来,交给一旁的图古收好。

“对了,师父。俺看你刚才准备出去,有啥事儿啊?”北宫熊又道:“反正俺现在也闲着,有事儿交给俺去办!”

“呵呵,我正想与村正老叔商量过年的事儿呢。”王石也不瞒他。

“过年!?”北宫熊恍然大悟:“腊月了,是快到了汉人过年的时候。”

王石听着北宫熊的话,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丝灵光。

羌人没有过年的习俗,但如果让他们也能过年。。。甚至让他们像汉人一样,汉人过什么节他们就过什么节,汉人有什么习俗,他们就学习同样的习俗,那样一来。。。

想到这里,王石便道:“我看湟中羌也可以过年嘛。好歹现在你也是朝廷钦封的侯爷,既然亲汉,就要有所表率,对不对?反正过年也就是个节rì,意思意思嘛。”

北宫熊闻言,脸上露出惊喜之sè:“对呀!师父这话说的有道理!俺们也可以过年嘛,图古你说对不对?”

图古也大点其头,深表赞同。

“好,既然这样的话,你就跟我一起去老村正那里。我和老村正他们商量,你就听着,学习学习,回去好传播一下。”

“嗯!”

说做就做,王石带着北宫熊和图古不一会儿就到了老村正家。

老村正得知王石来意,很是高兴。

“俺老头子正想着这件事儿呢。你来得正好,一起商量,看怎么过这个节!”

于是王石就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老村正听的仔细,一边听,一边点头,同时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至于北宫熊和图古,就在一旁死命的记,准备回去富平也依样儿画葫芦,照搬一个。

对于王石提出要加入一些新的节目,老村正还是赞同的。不过王石说的那些节目他都没听说过。但老村正还是拍板定下来,决定商量好之后,立刻召集人马,由王石训练。

另外,老村正还提出,可以把王石家的动物也加进去。

譬如阿大它们,又譬如大虎一家子。

门上画虎,哪里有真虎来的实在?

对此,王石满是赞同。连道老村正思维灵活。

事儿就这么定下了,两人分头行事,老村正立刻去各家各户下通知,王石就去找村里的匠人制作节目所需要的道具。一时间把北宫熊都忘了。

接下来的rì子里,王石家的院子里时不时就传来锣鼓喧天的声音,要么就是又喝又唱,乒乒乓乓的,反正嘈杂万分。

村人们都知道王石在准备一些节目,但参与者都神神秘秘的严格保密,让村人们愈发好奇起来,对过年更加的期待了。

在过年的前一天,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节目排练完毕,场地也修饰完成。

整个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除旧扫尘,将村子装扮的焕然一新。

新年,就快到了。

第六十三章醉酒

腊月三十,早晨。

今天是中平三年的最后一天,年三十。

王石起的很早。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草草的解决了早餐,就着手清扫庭院。

除旧迎新,大年三十,就是除旧的rì子。家家户户将家里收拾干净,扫地、扫蛛网、清洗桌椅板凳、清洗门窗,等等等等。以最佳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潘凤被王石打发去清理后院、杂物,这家伙身强力壮,重活儿就交给他干。

将院子清理干净,王石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进了厨房,着手准备午饭。

潘凤烧火,王石煮饭炒菜,两个大男人,在厨房里忙的团团转。

土豆烧牛肉、炖牛杂、清蒸仔鸡、羊肉汤。。。一个个菜肴走马观花似的从潘凤眼前溜过,看得他眼睛发直,口水长流!连灶口里的柴火掉出来落在脚背上都不自知!

“仔细烧火!”

潘凤浑身一颤,连忙装作专心,使劲往灶口里放干柴,一双眼睛时不时瞟一下旁边摆在案板上的一钵钵菜肴,喉头是止不住的滚动。

“看你那馋样儿!”

王石横了他一眼。

当最后一个爆炒黄鳝新鲜出炉,潘凤迫不及待扔掉手里的柴火,口水直咽,道:“大哥,俺好饿!”

“口水都流了一地!”王石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道:“去把大嫂子二嫂子、胡远山大哥和村正老叔一家叫来。”

前几个月村里大建设,大嫂子、二嫂子两家也分配了房子,所以早就搬出去了。毕竟嘛,俩寡妇,住在王石这个单身男人家,总有些不好。

“啊?”潘凤无比失望:“还要叫他们啊。。。”

“怎么?!”

潘凤脖子一缩,连忙奔出厨房,嘴里还嘀咕着:“这么好吃的饭菜,俺一个人吃多好啊。。。”

王石将菜肴一一端到堂屋,在桌子上摆好,又将一大锅饭端过去,准备好碗筷,老村正一家就来了。

“老叔,快坐。”

王石招呼道。

“那傻小子,一根筋!”老村正吹胡子瞪眼:“硬是把俺老头子拉出门!”

大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