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崛起 >

第34部分

北宋崛起-第34部分

小说: 北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没想到,今天来报道的新学生中,居然会有让自己也大为吃惊的人才苗子。

五十三章 细女的天赋

祠堂门口,即将入学的新学生,很多都兴奋地聚集在一起,互相认识的都嘻嘻哈哈,相互透露着学堂的趣闻和内情。而那些已经入学的学长们,自然很有优越性的昂着头走进祠堂大门;钱可钱爱自然发动蔑视技能,进门时还哼的一声,可能是对这些新学弟学妹的吵吵不满意。

这些新学生们更是崇拜蒙学,原来上学是这样的啊,这些学长们怎么这么有范啊?韩先生怎么还不来啊?快点领我们进去吧!一些家长也抽时间过来看看蒙学入学仪式的,自己没读过书,所以来看看学校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望骑着马准时赶了回来,看看孩子们挺多的,急忙跳下马,拱拱手对大家说“父老们,孩子们,今天早上入学仪式现在就开始,大家随我进来吧!”说完引着众人入内。

苦爷早已准备好入学仪式的各项事物,香案,圣人像,草垫。

韩望宣读完十八名新学子的姓名,冯雪梅,冯秋菊,蒋云,蒋月芽,细女,羊仔,满娃,西门通,孙东阳,张赫,王岗,王奎,王贞娘,葛松,何平,盛铁柱,付招娣,杨小妮。

引导着众学子焚香祭拜,宣读冯氏蒙学的学训,接受弟子们的叩拜。一套仪式下来,韩望给每个学子均赠送一套笔墨文具,才算礼成。让冯举带领学弟们进入新课堂,自己将各位家长送出门外。

为了尽快熟悉每一个弟子,韩望还是进行了例行的自我介绍环节。依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韩望又发现了几个好苗子。

孙东阳,来自三林,十二岁,地理通,对于山川地形地貌,看一眼就知道大小结构比例和距离远近高低。韩望差点蹦起来,这是捡到个宝啊,简直就是活地图么,而且还是3d版的。

王贞娘,来自大王庄,十一岁,喜好园艺培植,跟随一个老资格的花匠,学习了很多植物的分类和习性,对于种植、培育、嫁接改良很有心得;这是要出杂交水稻之母的感脚呀!

西门通,来自梁子村,十三岁,身板个头都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大截,居然可以耍动四十斤重的石锁,而且可以持续一刻钟以上,可称得上天生神力,不过饭量巨大,平时都没吃饱过,只能吃个垫底。

对于特殊人才那是求贤若渴的韩望,当即决定中午让他敞开肚量,单独做一锅饭称称他的饭量到底有多大。西门通自然欢喜的不行,连声道谢。

轮到细女,她的介绍很简单,“俺叫细女,今年九岁,没上过学,我最盼望的就是到学堂拜师求学,谢谢先生,能让我来这里读书认字。”

韩望“细女,你平日里都喜好做些什么呢?有哪些长处?”

细女说“回先生,俺没啥长处,平日里羊仔和满娃有啥难处了,俺就帮着出出主意。”

原来是智力型选手!这智力到底有多高?试一试看看,“怎么出主意,你说说吧”

羊仔抢着说“真的,细女可厉害了,俺们好多没办法的事,细女总是能给俺们想出好办法来。上回俺走失了只羊羔,怎么也找不找着,还是细女给俺找回来的。”

满娃也说“先生,羊仔说的是真的,俺看着细女牵着母羊,到草丛里转了一圈就找回小羊羔了”

韩望马上明白,羊羔可能受到惊吓,躲在杂草中不肯出来,细女就利用母羊的叫唤和气息,让小羊羔自动寻找母羊,果然巧妙地方法,这一个不能代表什么,在问问还有是么有意思的事。“还有这样的事吗?”

满娃说“先生,俺们村上有时候会来货郎担,有次俺们三个想用鸟卵换米糕。那货郎担欺负俺,说俺们带着女娃,要少一块,只给俺们两块;俺要换三块那货郎怎么也不肯,羊仔也不行,最后还是细女去换了三块回来。”

韩望也很好奇,“哦,细女,你是怎么换的呢?”这时候孩子都看着细女,如果羊仔满娃换不回来,细女凭啥能换回来?

细女忙说,“也没啥,俺问那货郎,你说带着女娃就只能换两块,要是带着都是男娃就能换三块?他说是的,俺就把鸟卵拿过来,说俺来换,俺带着的都是男娃!”

逆天了!这种简直就是逆向思维的经典案例啊!

这种人才太稀缺了,一百个里面都难得出一个,必须重点培养。

以前觉得细女善良,细心,知恩图报,没想到还有这么厉害的技能;还好被韩望发现,不然细女这种后世也难得的天赋,就会被埋没在这偏僻的农庄。

韩望把有特殊天赋的弟子再次在心里过了一遍,冯杰擅长数学,周俊擅长手工绘图,蒋言身体机能好,钱可钱爱机智多变配合默契,细女逆向思维,孙东阳活地图,王贞娘偏好农艺培植,西门通天生神力。

没想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在这个近乎于封闭的社会,居然还能有这么多好苗子,只要好好培养,过三五年后,这些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帮手。

虽然这么多好苗子,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韩望还是明白的,所以搞个五年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实施是最保险的。不懂得一加一等于二,这些弟子再有天赋也不能持续发展,终是根基浅。

怎么的也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经史子集,唐诗宋词,还有加减乘除,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多少都得学一点,空闲时,搞点才艺、体育、娱乐等才能让这些孩子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因为这两批弟子入学相隔时间才七天,所以韩望把初始的课程重新教授了一遍,早一批的就当复习,新一批的重点关照,因为相对简单,所以孩子们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尤其是韩望的开放式教学让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满满。

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其实韩望真心喜欢这些聪慧懂事的孩子,如果不是准备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有一份自保的实力,韩望会用所有时间去帮助他们成长。

这些孩子都知道来蒙学的机会是韩望争取的,不仅不收钱,还管午饭,还送学习用具,所学习的课程有趣又轻松,韩先生似乎什么都知道,而且早听说他是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亲近感和崇拜感指数飙升。

中午开饭了,钱家奶娘煮了三大盆饭,其中一盆是特意给西门通的,看分量足足有三四斤。奶娘一边给孩子们打饭,一边还嘟囔着说“哪个娃娃一顿能吃一锅饭的?先生还当真了?俺倒要看看这一锅饭他怎生吃下去!”

西门通看着满满一盆黄色的黍米饭,早就按捺不住的流口水了。

韩望又端着一大碗猪肉,一大盘青菜摆在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说“曾听闻初唐名将薛礼,一天米饭足有一斗五升,亦是天授神力。今天这一盆足有三升,加上这些肉菜,看看你是否能吃完。”

西门通冲着韩望深鞠一躬,“是,先生!”便开始吃饭,拿起筷子,抱着饭盆大口吞了起来,吃了一会,韩望见他不动肉菜,便指了指肉和菜,示意他还有菜。西门通停下来,说“先生,这米饭太好吃了,不用菜俺也能吃的下!”

韩望说“米饭是气力,但菜肉中还有油盐,人不吃就没精神,所以必须每天吃的均衡才能长得更好。吃吧!”

西门通还蛮听话的,吃了几口后,他嫌一筷子肉,一筷子菜耽误时间,直接把肉和菜倒进饭盆;然后拿筷子搅和一下,继续大口大口的吃,不一会就只剩下盆底了。

奶娘的眼睛都直了,“还真有这么能吃的娃娃啊!谁能养得起哦!”那些小朋友也都纷纷鼓掌叫好,至于钱可钱爱开始编儿歌了“好吃佬,跟牛跑,跑到庄里狗子咬”。

五十四章 首张订单

西门通看着满满一盆黄色的黍米饭,早就按捺不住的流口水了。

韩望又端着一大碗猪肉,一大盘青菜摆在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说“曾听闻初唐名将薛礼,一天米饭足有一斗五升,亦是天授神力。今天这一盆足有三升,加上这些肉菜,看看你是否能吃完。”

西门通冲着韩望深鞠一躬,“是,先生!”便开始吃饭,拿起筷子,抱着饭盆大口吞了起来。吃了一会,韩望见他不动肉菜,便指了指肉和菜,示意他还有菜。

西门通停下来,说“先生,这米饭太好吃了,不用菜俺也能吃的下!”

韩望说“米饭是气力,但菜肉中还有油盐,人不吃就没精神;所以,必须每天吃的营养均衡,才能长得更好。你们都是在长身体的时候,赶紧多吃点!”

西门通还蛮听话的,吃了几口后,他嫌一筷子肉,一筷子菜耽误时间,直接把肉和菜倒进饭盆;然后拿筷子搅和一下,继续大口大口的吃,不一会就只剩下盆底了。

奶娘的眼睛都直了,“俺个老天,还真有这么能吃的娃娃啊!谁能养得起哦!”

那些小朋友也都纷纷鼓掌叫好,有的还吐着舌头,对西门通的饭量佩服的无以复加。

至于钱可钱爱开始编儿歌了“好吃佬,跟牛跑,跑到庄里狗子咬”,唱完嘻嘻哈哈的取笑西门通。

西门通根本不在意这些,专注的把盆里最后一颗饭粒舔干净,然后舒服的打了个饱嗝,笑呵呵的冲韩望说“先生,俺都吃光了,这几年俺是第一回吃了个饱饭,总算没白活,谢谢先生赐饭!”

韩望听了心酸,这些孩子多可爱,就为了吃顿饱饭才发现生活的意义,不由得抚摸着西门通的后脑勺,“阿通,你能吃是因为你天生神力,必须要吃的多,你有了这样的神力,就能去做伟大的事情,你是个不一般的孩子,你注定要扬名天下的。以后你就到我这里来,为师管你吃饱饭!”

西门通眼圈红了,扑通一声给韩望跪下,“先生,俺不回家了,俺一辈子侍奉您。”

韩望愣了,忙吧他拉扯起来,“阿通,怎么回事啊,我记得今早还是你娘亲送你来的,怎么不愿意回家呢?”

“俺爹嫌弃俺吃的多,说养不活俺,要把俺送到县城卖掉;俺每次吃饭都不敢吃,等他们吃完了我才吃点剩饭。要不是俺爹听说学堂里管一顿饭,俺娘也不会送俺来的!”说完,嚎啕大哭。一众孩子都下意识的同情,钱可钱爱也不唱儿歌了。

韩望不停地轻轻拍打的西门通的后背,制止住他的伤心和哭泣,斩钉截铁的告诉他“阿通,你是注定要当大将军的,你爹和你娘将来都要靠你过好日子的。别担心,一切有为师替你做主,你下午就跟我好了,我带你去一下六联兵营,那才是你的舞台。”

吃过午饭,除了王贞娘,蒋月芽,付招娣,冯秋菊,杨小妮五个人去何半仙的小道观里帮忙,学习分辨药材,切片,捣药,称量,熬煮汤药,清理纱布,包扎伤口等基础技能。

韩望带着剩下二十九人都赶到钢铁厂基地,观摩各项炼钢、打造、装饰的生产流程。

老钱没想到一下子有这么多孩子,连忙找到韩望,“先生,这里是炼钢的工场,有几个娃娃看着学着也就是了,几十个娃娃,俺们还要不要干活了?这里面温度高,杂物多,万一没看住一个两个,弄伤着胳膊腿脚的就不好了!”

韩望挠挠头“是哦,好像人的确多了一点,好吧,我明日调整一下,今日我带一些去兵营,剩下的你可得给我看住了,一个娃娃出事情,我唯你是问!”说完带着西门通,蒋言,羊仔,满娃,陆亥,陆丑,李阳,陈冉,东方白,王岗,王奎,葛柏,葛松这些身体壮一点,年龄大一些男娃娃们去见识见识兵营。

韩望是有心培养一批童子军,这些大男孩大多十岁到十三岁,四五年,后年龄大的勇武有力就能带兵上阵杀敌,年少的也能做副官传令兵什么的。

正准备要走,周俊远远地跑过来“先生,钱伯父,欧大师说请您两位大人过去,商量高碳钢的事情”

韩望老钱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说“成了!”老钱虽然年纪大,但是这时候心思灵巧,第一个反应过来拔腿就跑,韩望自愧不如,带着周俊匆匆赶去。

一条长约五米的木案,上面摆放着十把黝黑发亮的钢刀;细细看去,每一柄刀的锋刃透出的寒光,犹如猛兽的巨齿让人禁不住胆战心惊,而黝黑的刀身如同无尽的深渊,只把人都吞噬干净。

神兵利器!战无不胜!

锻造传奇!名垂青史!

吸金神器!富可敌国!

韩望,欧非,老钱三人,此时此刻的想法完全不同!

不过这高碳钢刀,也真的可以一次满足三个愿望(不是给某某蛋打广告),说明冯庄钢铁厂已经站住脚了,接下来的发展自然就不可估量。

欧非指着十柄高碳刀,说“先生,这是昨夜连续十锅钢水,分别打造的刀,刚柔比例已经调制到最好。你们都是行家,试试手感吧!”

韩望抄起一柄钢刀,对着披盔贯甲的木人一通劈、砍、刺、割、绞、刮、挑等动作,原本是禁军制式的盔甲,在欧非督造的高碳钢刀面前犹如薄薄的木板一样脆弱。

老钱哈哈大笑,“欧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