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崛起 >

第238部分

北宋崛起-第238部分

小说: 北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商的结合一时间难以纠正,但是韩望带头退出市场经营,避免形成垄断,相反在多个层面上鼓励商业流动。

大燕银行,作为国家货币发行的央行,专门监测各行各业的金融问题。利用银本位和水印雕版技术推行银元和纸钞作为铜钱、交钞、汇票的补充。

至于国有的燕农银行、燕工银行、燕商银行作为三大对口银行,主要是扶持农工商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一系列改革,最终保留银元、铜元、纸币和汇票,至于一日三变的宋国交钞彻底退出燕国市场。

由于燕国货品价廉物美,经济不断攀升,所以这两年宋金两国大型财团的大量热钱涌入燕国,希望能分一杯羹。一时间燕京地价如同热气球般的攀升,城市生活成本逐渐抬高。

韩望并没有果断打击热钱,而是采取分流到继续扶持的新兴发展项目,比如新科技转化、蒸汽动力、炼油转化、火车铁路建设方面。

至于地价、房价和消费指数的处理,主要在燕京城周边十里范围兴建了五个卫星城,主要是教育、物流、科研、金融和重工五大版块。

卫星城和主城之间都建立起快速马拉轨道客车,最远的重工城区到达燕京也不过两刻钟。国营运输,车费低廉,许多人选择在卫星城置业生活,有效的平息了敏感的生活成本问题。

看着较为简朴的燕国皇宫,唐恪有理由自豪,这才是他心目中的天子。不与民争利,不独揽大权,机智聪明,果敢勇武,有远大的理想,又能倾听下属和百姓的呼声,不能再奢望更好的了。

“呵,唐卿,你看看,赵官家的绘画技法当真高明!这一副泼墨风荷少说也要两千贯了吧!”

唐恪点点头,笑着说“那可不止,现在赵官家已经是一派宗师,外间行情看涨,五千贯都难觅一幅!说实在的,将来的史书不见得记得他,但是他的书画必定能流芳百世!”

韩望哈哈一笑,将墨荷图收起,“他的名声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唐恪心里想着“赵佶昏庸,碌碌无为,哪有什么名气,你说的这么真,好像知道几百年后的事情一样!”

四六七章 钢铁巨兽

对宋朝的谈判底线,终究还是要内阁研判过后再报给韩望决策,所以,韩望将八个内阁常务大臣召集起来讨论。

秦桧、唐恪、韩世忠、岳飞、梁红玉、唐修、王时雍和钱德寅聚集一堂,这就是燕国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常务会。

德高望重的明德年近八旬,已经主动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只是作为皇家首席顾问退居幕后。

至于无心,自从在韩望的引导下研发了望远镜、步枪、弹药、迫击炮、热气球、飞艇、蒸汽机、橡胶、炼油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全心全意扑在科研上。

如今他已经成为皇家科学院大院士,带领着三百位皇家院士,争分夺秒的探究天地之间的奥秘。最近终于成功研制出一个钢铁巨兽。

为此,韩望特意给他颁发了皇家科学院最高奖,紫星勋章。荣誉对于无心来说已经无关紧要,走下颁奖台就把勋章收了起来,又跑到实验室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指导。

正是因为这个超越时代的钢铁巨兽的诞生,韩望才有底气对宋朝漫天喊价。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钢铁巨兽,而是意味着不远的将来,成百上千的同类武器和机器,将会让燕国和周边国家变得天差地别。

目前这个消息仅限于韩望、韩世忠和石燕知道,就连部分参与制造的唐修也不清楚该项目的最新进展。

听完唐恪的陈述,作为资格最老、职务最高的秦桧率先发言,“黄河为界?是否过于咄咄逼人了?何况云州南部地区马上就要接管,人手是个大问题。”

韩世忠军功显赫,获封武功侯,已经是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掌管全国军事调动和大型军工研发项目的审定。

马上接着说“宋朝不服,那太好了,正好找个机会和他们边军过过手。说真的额,我们的士兵已经有三年都没在南边打过仗了,再这样下去,可能连枪都不认识了。”

王时雍因为真定丢失后,不敢回宋朝,最后见韩军大获全胜,便立即投靠韩望。

依照他的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三年时间就将燕东滦州地区搞的风生水起。又经过两年,将滦州造船业扩大了三倍,如今造船、捕鱼和海盐已经成为滦州的三大支柱产业。

在滦州兴建的天津港成为燕国海军基地,韩世忠对于王时雍在海军建设方面的配合非常满意,所以保举他荣升常务内阁。

王时雍看看情形,这必须要支持韩世忠啊,毕竟要互相支持嘛。“天津已经做好各项准备,无论陆路还是海路都可以给于军方充分的配合!”

岳飞如今也是军委委员会副主席,获封一等男爵,主要负责全军作战和训练计划。其实对于南下宋朝,他的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的,尽管把家人都接了过来,但是要和宋军正面对战,多少有些不自在。

“陛下,两国交涉,出兵是最后的选择,若是外交手段无效,臣自然率百战之师击垮任何宋军!”

这个精忠岳飞,真是服了他,到现在还对宋朝念念不忘。也就是我好说话,换了别的人,不把你远窜三千里才怪。

韩世忠咳嗽了一声,这家伙是给岳飞提醒,“陛下,臣以为兵不血刃而拓土千里,并不难!”

钱德寅作为商业系统的代表,当然希望十大财团能跟着韩军的皮靴踏遍海角天涯。要知道,发战争财才是效率最高的。听到韩世忠的话眼前一亮,这是有门啊,财源滚滚啊!

“赵宋皇朝拥有最好的土地,最多的人口,但是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看看我们大燕国的百姓,再看看宋金两国的百姓,我们占了地盘,完全是在拯救黎民百姓!”

这样好像也对哦,我们做的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所以大家心情都有一些放松。

韩望看看钱德寅没说话,这家伙最近商团发展的非常快,而且人脉极广,最近已经推动了好几条放松商业监管的法令。

韩世忠说“军方最近的武器家族已经增添一个国之重器,只要带着他去东京汴梁,必定可以临之以威,不战而屈人之兵。”

秦桧、唐修马上就意识到,那个传说中的钢铁巨兽已经研发成功了。那可是韩望高度期望的国家级项目,投资数百万贯,历时四年之久,如今终于瓜熟蒂落,一时都激动不已。

“陛下,是否一号项目获得成功?为何不让我等先睹为快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一号项目终于功德圆满,还真是赶得上这一好机会。”

韩望看见大家难得高兴,便说“朕也是刚刚得到消息,既然大家兴致这么高,不如现在赶过去,听你们说的这么热闹,朕心里也痒痒的!”

“记得把张特使请过来!”

鱼源潭,原本是一个方圆五里的小水泊,但是加固了人工堤坝之后,水面一下扩大到纵向三十多里横向二十里。如今这里是皇家海军的实验场,为了保密,整个地区全部由军方封锁戒严。

一行人赶到观测平台,在追风的引导下,一个个举起手中的望远镜,向远处搜索钢铁巨兽的身影。而此时作为总设计师的无心带着得意弟子周俊、冯杰、钱爱三人匆匆赶来,为皇帝和内阁大臣们解说。

随着信号弹发射到空中,藏身在巨大船坞中的巨舰拉响了轰鸣的汽笛。

“呜!呜!呜!”

随着三声响亮悠长的汽笛声,一艘水面高度九米、船长九十一米,阔二十三米的庞然大物,向着观测平台驶来。在他身后,还有一字排开的四艘小型快艇。

等到了近前,钱德寅、王时雍和张邦昌禁不住惊讶的叫出声来,“这居然是铁的船?”“这军舰也太大了吧!比我看过最大的船还要大上三个!”

周俊解释道“因为是第一艘,所以按照标准来建的,其实只要给我们时间和足够的资金,相信还能扩大一倍,不过那样只能到滦州天津港去造了。”

梁红玉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到天津去造?难道那边的工匠比燕京还好?”

“因为这边即使造好了,也开不出去,河道太窄了!”

四六八章 多快好省

韩望知道三个当年的小朋友如今都已经十五六七岁的年纪,真是风华正茂的时期,全程参与铁甲军舰的建造,便点名道“周俊,你来说说具体情况吧!”

“遵命!”周俊介绍“火力猛,防御强,速度快,省心省力,是最显著的优点,俗称多快好省!全员三百六十人,支援舰和护卫舰合计四艘,合计两百四十人。”

“整个舰队共计海军士兵六百人,满载弹药食物补给,可以保持一个月有余。请陛下准许皇家海军第一舰队演示火力测试。”

韩望挥挥手,示意周俊自行调度。周俊指挥旗语者,向军舰发出演示火力的命令。

铁甲舰拉响长长的汽笛,缓缓转身,驶向不远处的一处湖湾。岸边一块百米左右的高大城墙掩体,两千米远处的湖面有一艘常见到的四百料战船。

当铁甲军舰进入战船和城墙岸防之间,三者各自相距一千米。咚咚的战鼓声响起,甲板下的海军士兵将军舰两侧的数十扇舷窗推开,露出里面黑洞洞的后膛火炮炮管,而炮弹早就装载完成。

随着攻击的哨音响起,两边十几门火炮同时开火。一轮轰击之下,百米城墙就是弹痕累累,四百料战船也变得体无完肤。

仅仅二十息,铁甲舰又发射了一轮火炮,原先靶船被彻底击沉,而另一侧的炮火调整了角度,十几门火炮集中在城墙的一块指定区域轰击。

哗啦啦,那块被炮弹重点照顾的城墙,一下子就崩塌了一大截。又经历了一轮发射,将这块城墙彻底粉碎,露出了一大块缺口。

大家看见常规战船和坚固的城墙,仅仅在铁甲舰两三轮轰击之下就灰飞烟灭,不由得大声喝起彩来。

有了这样的钢铁巨兽,再强悍的军队,再固若金汤的岸防,都可以直接无视了吧。

好快的速度,好凌厉的炮火啊!

张邦昌不由得想,外出打仗,要是带上这铁甲舰,还有谁能阻挡?可是,这样的铁甲战舰,必定是燕国的绝密武器,为何首次测试就毫不介意的邀请我见证?

哦!这是燕国人借此来警告我,拿不到黄河以北的土地,这种巨兽级战舰就会直接开进黄河。通过黄河逆流而上进入汴水,那时候东京势必危如累卵,一旦激怒韩军必定玉石俱焚!

如此张邦昌的脸色忽红忽白,不由得大汗淋漓。

因为铁甲舰演习大获成功,所以无心便请韩望赐名,“陛下,铁甲舰还没有名字,能否有幸请您赐名?”

这是第一艘凝聚了无数工匠学者心血的蒸汽动力军舰,属于划时代的钢铁巨兽,就是给自己量身定位。除了自己的名字,还能有谁能配得上呢?

“就叫韩望号!这个标准的都叫做夏级军舰。你们去到天津港,一年之内在那边务必要再造五艘夏级军舰,可以同时开工三条船坞。需要费用只管找军部申请。”

张邦昌又吓了一跳,居然还要造五艘这样的军舰,他们到底是多有钱啊?五艘这样的军舰那还不把海洋都给霸占了啊?

为了争取黄河以北的地盘,唐恪决定趁此机会,给张邦昌施加一些心理压力。

唐恪度到他身边,指着结束射击,正在加速航行的韩望号说“张大人,您见多识广,我大燕国皇家海军最新式的韩望号如何?是否入得了您的法眼?”

张邦昌心里早就虚得厉害,忙赔笑着说“叹为观止!贵国人才济济,科技日新月异。这韩望号铁甲巨舰实在是神兵利器,无论战船还是河防海防,都不堪一击。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唐恪接着问“那么我方的要求,张大人觉得有问题吗?”

张邦昌一脸苦瓜相,皱着眉头,说“事关重大,唐大人请容在下回到东京请示朝廷再作答复。”

韩望听见了,笑着说“张大人一路旅途甚是辛苦,不如从水路返回,正好韩望号也可以载你返回。”

张邦昌腹诽,鬼才要搭你的顺丰船,你们想借着韩望号的强大武装,在我朝臣民面前耀武扬威才是真的!不过即便我不愿意,你们还找不到借口不去了?

朝着韩望深深鞠躬道“感谢陛下盛情!有了陛下巨舰的护送,一定就会更安全了。”

韩望笑着转身对韩世忠说“做的不错,全体科研单位和有功之臣务必加倍嘉奖,期望他们再立新功!”

于是,燕国特使王时雍、海军都统制追风、铁甲舰设计师周俊率领着一大四小的舰队,从鱼源潭顺流而下,经潮河直接下到黄河,逆流而上向汴水开进。

巨大的蒸汽机在机房轰鸣,为了提醒河流中的船只避让,时不时就会拉响汽笛。

其巨大的身躯、钢铁的外表,迅捷的速度,让途径的各地百姓、军队、船只无不骇然。

尤其是宋军战船,大多都靠在岸边无所事事,陡然间发现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