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崛起 >

第207部分

北宋崛起-第207部分

小说: 北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良连滚带爬的赶了回来,见到童贯嚎啕大哭,哭诉自己如何英勇不屈,如何据理力争,一番天花乱坠,再把金军的三条要求说了出来。

童贯倒吸一口凉气,两千万贯虽说多了一点,但是这个可以通过其他物品,比如丝绸、茶叶、古董书画、各种手工艺品,估计可以抵扣掉一千万贯,问题不是很大。

但是燕京城人口悉数被进军掳掠一空,这事万一被曝光,自己声誉就毁了。即便要施行,也必须将燕京城内文官武将一起绑下水。

最麻烦的是第三条,杨再兴的脑袋,他杀了银术可,斜也点名要他脑袋,涉及到国威军威,棘手!

马良跟随童贯多年,见童贯愁眉不展,便知道他是对于连胜军杨再兴的人头为难。

眼珠一转便说“杨再兴战场抗命,挑衅盟友,侮辱长官,更是恶意屠杀金国友军大将,如此恶徒不杀不足以谢天下!”

童贯略一思索,便了然于胸,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现在身为枢密使,满足女真的要求拿到燕京才是大大的功劳。

这些细枝末节的事,随便找个理由,就能砍下十个八个头颅交给女真即可。除了糊弄住官家,自己还用得着和别人交代吗?再说眼前的事情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可是韩世忠只是代理军指挥使,正牌的指挥使还是韩望,毕竟人家只是称病告假,官家还没来得及撤了他的差事呢。

对,先把难题发给韩望,自己落得干净省心。若是韩望有心护短推诿拖延,就让朝廷那些大头巾去和他打嘴仗,我做个逍遥王爷去了。

“将条款写好,盖上官印和私鉴,马良,再去辛苦一趟。”

马良一见童贯竟然答应了女真人的条件,自己再去就不用担惊受怕了,满口答应,准备好密约再次求见斜也。

斜也闻听马良所说童贯竟然全部答应下来,不禁有些错愕,这是哪个威震西北的童太师?

宗望笑道“这笔买卖做得痛快!马先生辛苦啦!”

马良满脸堆笑,在女真贵族面前获得赞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零二章 买来的燕京二

面对斜也和宗望等一干女真权贵,舌头都喝大了的马良忘乎所以,将燕京城事无巨细兜了个底掉。

原来南朝将帅貌合神离,充其量就是种师道兵力多一点,剩下的都是残兵败将,宗望和宗弼都是难掩兴奋之色。

居然把最能打的连胜军给抛弃了,真不知道这些权贵的心,统统被猪油蒙住了吗?

子夜时分,金军将酩酊大醉的马良送到城下,城楼放下吊篮将其拉上去。

在童贯迫切的眼神中,马良含糊不清的说“女真贵人都保证,只要按时兑现密约,他们可以不攻打燕京城,还邀请太师到金军大营阅兵观礼。”

童贯长舒一口气,这就好,燕京命悬一线,多亏了咱家力挽狂澜!这么一来,平辽复燕大功非我莫属。

“女真那边可说何时退兵?”

马良笑嘻嘻的说“太师,人家等着银子,丁口和人头呢?我好说歹说,对方才同意先拿一千万贯,钱物各半,丁口这次就要一起带走。至于杨再兴的人头,限期一半个月内连同尾数一千万必须送到中京”

哦,这城里的居民带走就带走吧,一千万上哪里去弄?至于一个月后的事,到时候再想办法拖就是了。

先写捷报发去东京呈献官家,在给真定韩望去一个问责函,剩下的就要和女真磨嘴皮子就是。

忙了大半夜,总算有一个不错的结果,可以美美睡上一觉。

斜也和宗望、宗弼在大帐中商议对策,这次本来可以满载而归,美中不足的是银术可军被灭。要想消弭金国高层的愤怒,是不是打下燕京象征性的做一个妆点。

宗望觉得目前拿下燕京完全可能,但是打到如今这个地步,获得钱财丁口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了。燕京城已经是孤军,若是把种师道打急了,来个玉石俱焚就不合算了。

“我们守着顺州城,向东扫平辽国余孽,获取更多的丁口才是主要的。至于燕京城,它不会跑,随时可以来取。”

宗弼却说,“据说南朝是金山银海玉宫殿,既然都南下了,何不再往南去看看,吓唬吓唬南朝皇帝老儿”

斜也却说“不要总想着吃喝玩乐!南边就不要去了,我看这一次就很好,俺们得了实惠。还能给童贯凑个大功劳,若是南朝尽是他这样的官,对俺们越有利!你想南下图个痛快,万一南朝朝野惊吓过度,聚力抵抗,岂不是自找麻烦?”

这就是温水煮蛙,慢慢耗死宋朝君臣,让他们是种生活在虚幻的和平里。

南朝反正有的是财力物力人力,只要恐吓一下,他们就双手奉上,如同下蛋的母鸡,养在窝里总比杀鸡取卵来的长久。

当然,这取决于女真的实力能否跟得上扩张的版图,否则打下来土地也没有人占据,意义不大。

对于金国高层来说,人口和金钱才是目前紧迫需要的。北方地广人稀,城市之间几乎荒无人烟,粮食产出也少得可怜。

一次性掳掠十数万人口北返,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劳力紧张的窘迫。而且南方多以农耕为主,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暂时不习惯这种劳作方式。

几十万人口的女真本部,还要镇压契丹和奚族以及其他部族的崛起。相反南朝汉族不善养马,就不可能对自己形成威胁,可以徐徐图之。

辽国刚刚崩塌,许多地方表面上臣服,实际上随时都有可能反抗。若是趁着金军主力南下西征,老家被端了那才是本末倒置。

这是女真作为少数民族无奈的地方,尽管目前燕京空虚,打下之后又能如何?说不好南朝来一个卧薪尝胆秣马厉兵,徒增烦恼。

最后斜也说“只要俺们占了檀州,随时可以南下,这大宋的江山不过囊中取物耳!”

说到这个程度,宗望、宗弼才明白,斜也为什么眼睁睁看着连胜军远走高飞,至此两人才没有了不同意见。

那就尽快压着童贯落实密约,向东走一趟,再捞几万人回去,入秋之后可以过个好年!

随着女真态度转变,两军闲暇之余还真的如同兄弟一般,互相观摩走访,互相宴请其乐融融。

宣和四年八月初八,以童贯交出燕京户籍名册为标志,尽管燕京城内至少有五六万汉族原住居民,十天之内,童贯却让禁军按照名册每天驱赶着万余燕京居民交给金军。

八月十八日,除了宋军将士,燕京城成为一座空城。

金军接手之后统统打入奴籍,旋即通过古北口押送到中京,甚至还有数万人迁徙到上京,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

这一期间,契丹人尝到国破家亡全民皆奴的痛苦,对于宋金合谋大规模迁徙燕京人口,契丹后人称之为“八月行军”,而童贯作为幕后推动者,被燕京幸存者称为童魔头。

东京朝堂接到童贯发自燕京的宋金密约后,除了少数有识之士直言抗议,绝大多数官员并无异议,都认为契丹人本就是胡人,交给女真并无不妥。

而且依据童贯欺上瞒下的煌煌战报,居然举国欢腾,庆祝大宋帝国获得燕蓟之地,一洗百年来的耻辱。

在童贯的强力运作下,赵佶在太庙祭祖的时候,破天荒的封他为广阳郡王。

至此,童贯成为有史以来掌握军权最大宦官,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声名鹊起,成为宦官们效仿的对象。

蔡京复位之后,就面临两千万赎燕费,这对于空空荡荡的国库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赵佶却不管国计民生如何,只想着建立了历代皇帝都没能实现的丰功伟绩,责成其无条件兑现密约。

钱财物的问题,蔡京尽管头疼,还是可以东借西凑,将赈灾款项挪后,提前征税,发布交钞等恶劣手段使了个遍,勉强堵住了女真人的胃口。

但是韩世忠自燕南十里铺移交俘虏,补充了给养,休整一日之后,就星夜兼程赶赴六联。当童贯问责的公文摆到韩望面前时,韩望根本不予理会,因为他已经拿到了赵佶给他的特殊圣旨。

赵佶破格任命韩望为燕云招讨使,加封一等燕山子爵,官拜定远将军,正五品上。李金娘封五品诰命令人。调拨军马两千匹,七品以下空白官身两百张。

有了这两百张告身,意味着韩望可以在燕云之地招募十万士兵,最高可以设置七品下的权知县数十人。这简直就是节度使的权限。

明德大喜,赵佶如此安排,接下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拓土封侯独霸一方了。

四零三章 灵验的菩萨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随着云门禅寺主体殿堂竣工,作为首批香客,赵构、王时雍、韩望、明德、唐恪、韩世忠、高宠、钱德寅、唐翠山、叶半城、欧非、周有福等数十人,携带家小前往北山许愿上香。

赵构这一个月在真定四处奔波,与韩望、明德、唐恪等人相谈甚欢。

眼见着一个个庞大的项目,在韩望手中具体细化,制定流程,责成相关人员每日跟进,虽千头万绪却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私下里也曾和王时雍探讨过,韩望的管理责任制效率如此之强,产生的效益一天一天明显,不得不服。

在经济刺激下,各大商会加班加点,终于提前三天完成准备工作。

而韩望则提出一个试运营的概念,八月十五到十八日小规模开放集市,而花魁大赛,比武大会,弘法佛寺,均需要提前彩排。

为避免康王遇袭事件再度发生,自八月八日开始,在各个水陆码头实行入境者实名登记,采样工作。而高宠带领的两千安保员则反复演练各种预案,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他们已经颇具风采。

韩世忠在燕京伤亡大半,回来的九百多人几乎个个带伤,好几个编制仅剩一两个人。

严格审核下来仅有五百人可以留下,剩余四百多人除了愿意拿着赏赐功勋回家的,剩余者全部被韩望就地安置。

看了安保员的训练和测试,韩世忠认为他们完全可以直接加入连胜军,放言只要拉出去打两仗见见血,又是一支精锐。今天到了北山,特意和高充走得近乎,询问他真定活动结束后是否愿意参加连胜军。

韩望笑笑,“大哥,不要心急,连胜军底子还在,补充兵源之后,休整个三五个月,必然更胜从前。”

韩世忠这次回真定,积功进阶为正六品右武大夫。梁红玉燕京临危擂鼓,一战成名,获得朝廷嘉奖,御赐“巾帼英雄”的称号。女子宪兵营亦获得朝廷正式认可,梁红玉官拜正八品延州都监。可谓一门双杰,夫妻同朝为将。

早早有人上山通禀,云门知道康王真实身份,率领大小和尚迎出寺门。

云门双手合什口宣佛号,“阿弥陀佛,黄公子不畏山高路远,足见一心赤诚,佛祖一定会保佑您的!”

赵构微笑着说“大师言重了,云门寺厚积薄发,香火鼎盛之日想见不远。今日特意前来许愿,还望大师行个方便。”

云门将众人引向大殿,纷纷纳上香火钱物,有小沙弥一一递上檀香,众人依次诚心祷告,拜佛许愿。

韩望看的一脸羡慕,冲云门扮个鬼脸说“佛门好生意啊!让人心甘情愿掏钱出来还感恩戴德,大师可有此等法门传授?”

云门淡淡一笑,“不可说,不可说?”

韩望眼珠一转,“啧啧,这次四大名寺可是精锐尽出,明师都说必定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佛家盛会”

云门将手中玉石念珠奉上,“善哉善哉,听闻韩夫人有喜,这串念珠是六祖相传,放置尊府,必定能去祟辟邪。”

上好的和田玉,纯白无暇,更是六祖慧能使用过的,这个价值可就大了去了。

“大师,这太贵重了,怎么好意思呢?不过这段时间内子着实有些心绪不宁,如果有了这件念珠一定心安神宁,小子代内子谢过大师慷慨!”韩望碘着脸将念珠攥得紧紧。

云门不急不慢的说“自打你我初见,这串念珠就在你心里了,对老和尚来说在你那里何在我手中并无分别。”

“高,实在是高!”韩望得了便宜还卖乖,“大师下次还有什么宝贝,记得一定要请小子来观摩观摩。”

“爵爷如今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猛将智囊如云,前程不可限量啊!”

“大师如今悟道证道,建寺庙,纳香火,万民敬仰,必能流芳百世,可喜可贺!”

那边,李金良在妙月的陪同下,又专程到观音堂还愿。“大师,你们这送子观音灵不灵验?”

“心诚则灵!”

有儿子是什么感觉,韩望不清楚,但是李金娘肯定是希望肚子里的这个是儿子。在这个母凭子贵的时代,嫡长子才是家业的法定继承人。而且,韩府有了继承人,相公那些忠心耿耿得部属才能更加放心。

若是韩望这代没了香火延续,他们的下一代还要巴巴的另找山头投靠,所以这是关系到十几个核心部属三代人,是否能荣华富贵的大是大非问题。

李金娘心里默默祷告,“信女李金娘诚心祷告,若是菩萨保佑诞下麟儿,信女必定每逢初一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