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崛起 >

第175部分

北宋崛起-第175部分

小说: 北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万贯?”

“三百万亦可”赵佶心虚,主动降低了要求。

“若是往年倒也调剂,但今年三场大战,近千万的钱财打了水漂,难啊!”

蔡京慢条斯理的解释,三冗问题非一日之寒,连年战乱灾害,民生艰难,各层贪腐问题愈演愈烈。如果在此基础上,想要立竿见影不太可能,唯今之计只有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老太师快快讲来!”赵佶心中升起了希望,尽管只有三成,但是蔡京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有门。

蔡京虽然退休,但是他从来不为自己复出担心,反而借此机会清理一下之前任期的漏洞,谋划将来的施政主张。

无粮无钱是赵佶的命门,白时中独当一面没问题,但是涉及到整体性的财经问题,他的眼光始终放不开,时间一久自然束手无策。

只是没想到才一个多月,赵佶就绷不住,上门慰问来了。蔡京感念赵佶的恩情肯定给他解决,但是不会那么痛快,而且该要的好处也不能少。

钱财不是没了,而是藏在权贵商绅家中,京城之中一间宅院好点的上万贯,若是青楼粉头争风,豪客打赏都数百上千贯,可见韩望说的藏富于民还真就这么回事。

吸纳民间多余的钱财,再投入到经济生产中去,如此周而往复,源源不绝。

韩望的经济理论和前景,对别人来说可能莫名其妙,但是蔡京多年理财,只要给他一点提示和启发,他就能逆推。

这就像游戏通关一般,韩望给出了攻略,剩下的就需要他多反复实验和查证就好,这一段时间,蔡京就在重点落实韩望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点”的经济模式。

集中了朝中理财官员、大商户的管家、商铺账房、走街串巷的小贩,农夫、地主、里正、主簿等各阶层的人群,调查询问得到了大量数据。

再套用韩望理论,居然让蔡京大为惊讶,所有的数据统计结果都应证了韩望想法的可行性。

这个妖孽,真是财神爷下凡吗?

别管他是不是妖孽,至少他能有办法搞来钱,不是吗?至于有人质疑他的动机,甚至还说包藏祸心,动摇根基。

好,不用韩望的方法,那你们拿出解决办法来吧,结果十几个专业人士低头不语,全部哑巴了!

一帮废物,整天就知道无中生有,搬弄是非,真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却躲的比谁都快。要你们何用?

蔡京这一次火力侦察,也算知道朝堂上对新经济模式的负面看法了。就那么几个说辞,老生常谈。这些问题别说上不了台面,就算提到朝堂之上,赵佶闭着眼睛也会自己咽下去的。

皇帝富有天下,却捉襟见肘,没钱就不能笼络百官,没钱就没法开饷,那些禁军说不定马上就要造反叛乱。

看着赵佶殷勤的目光,蔡京说“官家,真定一个月后将召开大集市,弘法佛会,武林大会,花魁大赛”

蔡京估计有关韩望任何积极消息都会被封杀,梁师成小心眼是出了名的。故此提前先解释一下,别让赵佶觉得突兀。

果然,赵佶脸色一下就沉了下来。真定举办如此多的大型活动,自己却没听到一点风声,说明什么?自己被封锁了消息,有人不希望自己听到真定的消息,这一次不仅密谍司阻拦了,恽王皇城司也同样封杀了,看来起源一定是韩望操作。

对啊,当初他说的旅馆故事,还记忆犹新。看来,韩望不带兵,是回真定了,还真的有本事,居然一下弄了这么多花样。且看蔡京说些什么吧。

“老太师但说无妨”

蔡京心里一乐,官家吃了个哑巴亏,有人要倒霉了!

“五日之内,真定云集十地商贾,预计数万人参与其间,规模之大在北地前所未见”

赵佶看蔡京抖包袱,“可是韩卿手笔?”

蔡京点头确认,“据王时雍所言,韩望确保三个月内真定月入至少提升四倍,从三万贯增长到十二万”

赵佶听说只有十二万,眼中露出失望的神色,其他的信息就没怎么在意,因为这点钱真不够塞牙缝的。他这种神态,蔡京岂有不知,这是嫌钱少。

对于这个风流天子,蔡京也是无可奈何,大宋百年来的积蓄不可谓不丰厚,但是赵佶上台伊始就大肆挥霍,到如今国库和内库全部清清溜溜。

有的时候赵佶根本一副财务白痴相,比如一万贯能搞定的事情,梁师成,朱勔花费三倍五倍还没搞定。赵佶反而觉得他们很忠心,最后只是将国库内库送给像他们一样的贪官污吏。

现在赵佶口袋空空,只能来找蔡京。蔡京都成精了,所以深谙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当然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有时候,意外的惊喜,失而复得的庆幸,总是让人记忆深刻。

“官家,若是以真定岁入为保障进行借贷,一个月之内百万并不难。”

百万!一个月?

赵佶的瞳孔放大了,一百万就像一个重量级砝码,心理上的天平开始翘了起来。

“以岁入为保障,找谁借贷?”

蔡京张口就是个新名词“官家,这就是国库券。利用国家岁入作为本金进行的一种金融产品”

国库券,金融产品,赵佶还不能理解。所以,蔡京详细的介绍了其基本定义和具体运作规律,优缺点,以及注意事项。

最后赵佶总算大致明白了,问道“韩卿真可谓心有千孔,如此复杂的运作竟然也能想得出来。”

蔡京笑着说了,“官家,韩望还是有忠心的,您当初交给他的任务他一直也没忘记,如今赋闲在家依然勤勉有加。这份点子本来放在东京效果最好,但是,他考虑到未经实验的项目,冒然在京城操作风险性太高,故而在真定先行试点,待效果显露即可借鉴到东京,依据韩望判断,东京定然十倍于真定”

的确,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好,东京也可以拿到一千万,那可就解决大问题了。

蔡京观察赵佶神态,如果有兴趣,就把另一份赵佶无法拒绝的礼物拿出来,一举奠定胜利。

三三六 螳螂捕雀五

千万贯!

神仙也站不稳呀,或许二十年前这点钱不会放在他赵佶眼里,但是现在可不一样。各级地方衙门都收了三年税、五年税,甚至七年税也听说过。

再这样下去,谁都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无数个方腊等着自己,宋王朝和其他没落的朝代一样灰飞烟灭。

赵佶虽然不食肉糜,但是并不傻,物极必反的道理自小就懂。为了平息民怨他也停了朱氏父子一年的差事,削减了不必要的开支,艮岳都处于半停工阶段。

“韩卿知进退识大体,可堪大用。真定事务目前进展如何?可有难处?”赵佶在得到一千万的承诺后,明显关注起来。

也不能白拿钱不干活啊,至少自己还能给韩望权利,只要忠心替自己挣钱,朕就保你高枕无忧。

蔡京两手一摊,忧心忡忡地说“难处当然有,万事开头难,新事物的发展必然得罪原先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必定会千方百计的干扰、破坏,好在王时雍锐意进取,做了不少配合。”

忽然又假装刚刚想起似的,说“康王近日代天巡狩,或许就在真定左近,不如……”

赵佶才想起这个小儿子刚成人就跑那么远,不容易,马上奖励!再说了,如果韩望有什么新鲜的花样和经济手段,皇家必须要有人跟进,康王自幼聪颖,有他在,韩望多少会顾忌一些,不会肆无忌惮的做手脚。

“康王年幼,可跟随韩卿观摩,但不得越俎代庖。务必勉励韩卿,这件差事办得好了,朕绝不吝封赏!”

最后赵佶看着头发胡子雪白的蔡京,也有点不好意思,人家都快八十岁了,三上三下,没有半句怨言。自己一旦有事需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这钱哗啦啦的就能变出来,朝堂之上三司之位,非君莫属啊!

“三司眼下还是缺了火候,老太师可不能坐视不理!”

这家伙无耻之尤,人家明明是被你逼着辞职的,现在倒像是你根本不知情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如今蔡京和韩望联手,点石成金,立马就在赵佶这里二十四灯全亮,百分百好人,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君主不沦落为阶下囚才怪。

蔡京拿到赵佶的授权,心中第一要务落定,便有心试探地说“真定弘法佛会是云门大师开悟之后的首场斗禅,据说邀请四大名寺的高僧辩论。还有北方武林的英雄好汉竞技大会,据说今年第一届北方花魁大赛将采取全新斗艳赛制,可谓盛况空前啊!”

不得不说,韩望对赵佶的分析到位,加之蔡京对这位风流官家也是了解的透彻,几句话就勾起了赵佶的无限遐想。

哎,别的皇帝可以七下江南,为什么我就不能去看看花魁大赛呢?还有弘法佛会,虽然我是道君皇帝,但是我也不反对佛家啊。云门大师可说是知名法师,如今开悟,会是怎样风采,自己再怎么修炼也一直精进不了,真是苦闷!

数万人的大集会,连续五天,各种大小活动连续不断,保证精彩纷呈,不虚此行!

我一定要去看看,太祖、真宗不也是跑到辽国打仗,我去看看边地有什么关系。再说了,我又不是囚徒,你们整天把我关在在这个大笼子里,我都快要发疯了!

最后,赵佶依然没开口,只是若有所思的说“老太师多年辛劳,朕心甚慰,不日即有旨意,以酬卿之辛劳”

蔡京连忙说“官家宠信太过,臣受之有愧!”

赵佶哈哈大笑,打道回宫,就连原本计划南环街都不去了。

乐舍第一个警觉,官家今天去了蔡京府上,连南环街都没去,看来心情不好。最近财政紧张,估计是去探探口风,按照蔡京这个不倒翁绝对不会惹官家生气,也绝对不会谈论钱粮以外的事。

凭着印象,乐舍翻出最近各地谍报,最终真定大集会等一系列活动的消息引起他的注意,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提振真定的经济。

坏了,蔡京这个老贼,肯定是走漏了风声。因为密谍司已经全面封杀韩望,所以对于韩望的消息乐舍做过指示不须上报。如今,官家肯定知道恽王一系也对韩望封杀,本来密谍司和皇城司互相监督补漏,如今对于这件事两派人马都选择封杀,就自然触怒官家。

这事要分两种情况,明显韩望做的是赵佶乐意见到的事,压着不报就是欺君。再有一条,与外人合伙欺瞒,就是背叛,这会让官家会深深忌惮。不听话的儿子,儿子的利益高于父亲的利益,是不孝的表现!

事情大条了!赵楷必须立即进宫,向他老子承认错误,重新获得官家信任。如果可能的话,马上支持韩望的举措,抢过真定活动的主导权以表忠心。

赵楷发愣,乐舍号称算无遗策,怎么会在韩望身上栽跟头?别多想,赶紧进宫灭火为上。

乐舍提醒他官家再大的怒火也要咬牙扛住,这事是零时工干的。你已经惩罚并开除了,决心整改,支持真定的经济改革不动摇!

而耿南仲虽然早接到宇文虚中的消息,但是他对韩望这种铜臭味的消息不屑一顾,士农工商,排在最末一位的商贾,简直就是罪恶的代名词,君子耻于言利,封杀!

当下面的消息反馈上来后,恽王进宫向管家承认错误。耿南仲异想天开,劝太子也进宫,大肆抨击韩望败坏民风,应该流放三千里!

赵桓最近得了两个美人,春宵苦短,做了甩手掌柜,没有陪他一起疯。

耿南仲又去联络御史弹劾韩望,同时指示宇文虚中注意收集韩望的把柄以作证据。

宇文虚中接到这个消息,哭笑不得,人家是借着这件事占便宜,捞好处,可是耿南仲为何揪住韩望不放?

太子啊,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就这么放任耿南仲胡闹?这个朝堂也没有他这么干的,将来把人得罪光了,谁支持你啊?

赵良嗣压根没想到韩望这么快就被撸了,在他看来,韩望的军队面对强敌屡战屡胜,就是他想的那样。

还没等他激动,韩望给撤了,童贯这个衰星,但愿你能雄起一回!

三三七章 螳螂捕雀六

赵良嗣是商人,也是官员,更是战略家。他本名马植,官至“光禄卿”,标准的辽朝礼部三品大员。

但是在耶律延禧荒唐的统治下,有时候三品大员不如一条狗。整日里被酒精、女色、血腥的刺激之下,时而嬉皮笑脸,时而杀气冲天,宫人部属无不胆战心惊。

马植非常聪明,对于待人接物精于计算,所以人缘很好,只有一次他失算了,那是皇后招待诰命夫人的聚会,马植夫人没有回来。仆人们最后用马车运回了夫人的遗体,马植看到衣衫不整遍体伤痕眼睛依然圆睁的夫人时,整个人都陷入黑暗之中。

不吃不喝,整整三天,仆人都要以为他快死了的时候,他醒转过来。

醒来之后的他开始恢复,递交了休养的告假,把夫人运到老家安葬。那是他们相识的地方,在夫人的坟头,马植一一叙述着往日的欢乐时光,最后马植发誓。

“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