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崛起 >

第166部分

北宋崛起-第166部分

小说: 北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能够低一低头,趋利避害,说不定不用闹到到这个地步。

丁佩再不济也是赵楷提拔的宣抚使,你居然劈头盖脸一顿抽,太不给文官面子,也不顾皇室尊严。

童贯看准了你处在风口浪尖,这才出手。吞了你的连胜军,就是给你一个教训。

韩望啊,好好琢磨几年,等悟出点道理再上阵吧。

朕相信你的能力非同一般,给你五万兵都能带的有声有色。但是不经受挫折,就不会珍惜得到的权利,你毕竟是太年轻了,希望你能在真定好好领悟吧。

赵佶似笑非笑,“看来爱卿也听了不少韩望的传说啊,确实是个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人,难得的人才!”

张叔夜没和韩望有交集,他也知道赵佶会调查他和韩望的关系,所自然不会避嫌。若是因为顾虑重重而不明说,赵佶说不定会有另外的想法。

君王最大的通病,就是多疑!

“官家明鉴,为国举荐,为国惜才,臣不敢因私废公。”张叔夜立即伏地重申自己的忠心。

“朕与卿,君臣相知,快快请起。”赵佶哈哈一笑,将自己的顾虑说与张叔夜。

“你说的,朕岂能不知,然则锋芒太露对韩望来说未必是好事。满堂诸公昏昏碌碌,岂会容忍他这么个异类,但凡遇着机会必定会吹毛求疵。”

张叔夜一时无言以对。

是的,虽说北宋的皇帝中,赵佶的君权最大,很多臣子不得不顺着他的心意。但是仍然有那么些大臣不惜忤逆赵佶,隔三差五的指责,甚至有些旨意被封驳回来。

当初太祖一句“与士大夫共天下”,故此那些士大夫们可以挺直腰杆和皇帝斗法。远的比如包拯,近的有李纲,他们的铮铮铁骨响彻了千年而被民众流传。

更别说那些御史台的御史,皇亲国戚、王侯将相,无一不是他们开炮的好目标。反正有的没的,哪怕是捕风捉影,就敢在朝堂上指着当事人的鼻子吐沫横飞。

即便是证据不足或者偏听偏信,闹了乌龙,也没关系,大不了被贬去岭南打蚊子。而且还博得不畏权贵的美誉,几年后,自己一方的大佬自然会提拔自己,再回京城。

这些都是朝堂的套路,已经被他们快要玩坏了。

当张叔夜回到驿馆时,新兵集团的主副将已经任命,种师中为都统制,姚平仲、刘光世为统制。

看来赵佶还是有几分知人之明的,种家在西军中备受尊崇,因此请小种过来担任橡皮图章是最为妥当的。而实权操在姚刘二将手中,互相制约,可谓一碗水端平。

紧接着张叔夜也收到圣旨,升任京东东路宣抚使,即刻招募两万五千新兵组建京东军团,随时压到燕京战局中去。

张叔夜此刻方知,赵佶早就对童贯不报信心,增加五万新西军集团不放心,又增加自己的京东军团。组建新的军队,兵不成问题,流民、民壮多得是,但是良将难求。

张叔夜很自然的就把目光锁定到连胜军身上,既然连胜军战无不胜,必然有道理。想要学得快,挖墙脚就是一个办法,张叔夜连忙到枢密院,调取了连胜军档案。

一个个将领映入眼帘,自韩望以下,目前韩世忠是军指挥副使。徐庆、李庆、野狼、王照、杨再兴、罗延庆是指挥使。孙六、王峰、大牛、王贵、姚政、牛皋、梁红玉是指挥副使。

张叔夜精心选择了两个人,大牛和孙六。这两人跟随韩望最久,并非第一线的将领,也都管着新兵训练的工作,是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再奏请面圣,赵佶自然知道他是为了东路新兵集团的事,破例接见。

张叔夜也不隐瞒,将自己挖墙脚的事一五一十和盘托出,打定注意要按照连胜军的法子,操练整个京东军团的新兵。

赵佶鼎力支持,削弱连胜军的老班底是喜闻乐见的,大笔一挥,孙六、大牛居然直接提升为京东军团的军指挥副使,即日到任。最要命的是,上面居然还有一句,若有将领愿意前往京东军团,照此提拔任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连胜军老班底,又迎来了一次真金白银的考验。

三一八章 退而结网十一

太极湖畔花木葱茏,偶尔一两只水鸟掠空飞过,洁白的身影翩然如同精灵一般。

湖中心,三四艘小船上,渔民撒网捕鱼,互相唱和着渔歌,歌声中充满着激情和快乐。

四处的田间地头,农夫正忙着清理田地,湖水充足,一片片的庄稼长势喜人。

一间间木质组合民居,紧围着民居的是大片的蔬菜瓜果花卉种植园。妇人们在种植园里挑选着新鲜的菜蔬瓜果,白菜、油菜、韭菜、黄豆、黄瓜、萝卜、茄子、莴苣、生菜、芹菜、葱、姜、蒜等种类繁多。

大多数蔬菜都是托人从四方收集来的,另外还从西域发现了胡萝卜和棉花、西瓜、哈密瓜、葡萄、苹果等经济类作物。

三千亩田地,韩望最少拨出了三百亩开辟了蔬果园,专门培育新作物。这些作物都是后世常见的,因此只要细心照料,三五载后必定成效斐然。

再向前就是气派的韩学院了,六间高大的教室错落有致,确保每一间教室都是透风透气光线充足。每个教室能容纳三十名学生,目前只有四十二名学子就读,分成两个班级。

韩学院是源于冯庄蒙学的升级版,目前仅对冯庄蒙学开放。若是外界领悟力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子,可以凭着老师的推荐信到韩学院,经过韩望考评合格后入学。

这一所学院采取的事严格寄宿制,每周一日休沐,暑假一个月,寒假一个月,除此国家、地方重大节日休假。所有进入学院的学子,服装鞋帽、餐饮、文教具、日用品等等全部统一。

冯庄蒙学如今有学生三百余,教师四十余人,包括国文、算术、外语、体育、历史、地理、格物、植物学、动物学、建筑学、火药学、钢铁学、船舶学等。

韩望还别出心裁的宣布:若是同学能组织起五人以上的兴趣小组,就可以外聘一个名师级别的讲师来授课。

这一下,足足涌现出三四个兴趣小组,比如王贞娘提出的植物学、孙东阳提出的地理学,周俊提出的船舶学、姚明提出格物学。

教室前面是一大片操场,中间的长方形种上草甸,外围是环形的跑道。周边还有篮球场、射箭区、沙坑、攀援、独木桥等训练设施。

又在湖边专门开辟了一块码头区,还引入一片蓄水池做成游泳池,做了一个进出水口,不用担心水质问题。挨着教室的是学生宿舍,十间宿舍,每间宿舍八个人,入住了三十余人。

教师区也坐落着七八间教室宿舍,都是周氏家居厂出品,简单方便,美观实用。这里面主要国文、算术、外语、地理、格物为重点,聘请的都是非常有经验的知名先生任课。

至于兴趣课的客座教授,也是颇费心力的找来几个,甚至连秦桧那边的官员韩望都请了几个,保证每个月来讲一天。

宿舍区侧面是厨房和餐厅,宿舍区后面是浴室和卫生间,韩学院的职工也有六七个人,诸如厨师、小工、锅炉工、保洁员、门卫、车夫等。

一个月没有动静的韩府再度喧闹起来。六伯早早地和丫鬟伙计们洒扫庭除,夏允马飞等将爵爷的仪仗迎出一里地。远远地见到韩望的车队了,有家丁率先喊出来,“爵爷回家了,爵爷回家了”

这如同消耗了一个召集令,众多租户和教师学生都停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迎上前来。

韩望下马,李金娘下车,上前向大家致意,老夏,马飞更是招呼着熟人。

韩望拱手道“承蒙各位乡亲厚爱,韩望不能一一见礼了,见谅!”

韩学院聘请了明德担任院正,以下诸科博士和学录等合计十余人,韩望给出的薪水让人瞠目结舌。

各科主讲的博士,年薪百贯,教师区获得三居室宿舍一套。学录类似于助教,可以外请,也可以由优秀学生担任,每月三贯薪水,可以获得两居室宿舍一套。客座教授,每天讲课费一贯钱,包接包送。

更为吃惊的是,韩望还提出每年薪水递增不少于一成,教师可以依据教学水平升级,达到标准即可享受相应待遇。

当时平常一户小康家庭,六七口人,一个月花费不过一贯钱。如今这种薪水实在是诱人,尤其是提前支付薪水的做法,吸引了很多有才华的秀才前来应聘。

韩望在明德配合下总算将部分科目的博士和学录全部搞定,合计博士四人,学录十人,有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

依据冯庄蒙学的经验,每天起床后晨跑及各种技能训练、早餐过后进入课堂学习各科知识。

午餐后,进入兴趣实践区,依据各个研究科目申请经费,如有研发成果,学院会评估后合理出资购买。

傍晚是马术、游泳和射击训练,晚餐后,必须到课堂进行晚自习,针对弱项复习强化课业。

每个月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前三名优秀学员可以获得奖学金,后三位学员将要承担保洁员的工作。

这种奖惩制度刺激的学生们嗷嗷叫,大多都是十岁到十四岁,在他们眼中,荣誉比生命都重要。

这次正赶上即将进行的月终考核,很多学生纷纷向韩望表决心。在他们看来,韩望是爵爷,是无敌将军,是学院的支柱,更是自己的老师和朋友,很多人都把韩望当做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

韩望一一倾听他们的志向,不时勉励他们的学习劲头和豪言壮语。随后接见了教师团队,明德无心跟随自己去了蔚州,韩学院目前是一名风趣的老先生李易担当代理院正。

李易四十八岁,和夏允不同,他的经史子集无一不精,但是运气太差。三年一考,阴错阳差连续七届不得入围,后来开了恩科,才补了一个特奏名。

韩望毫不避忌李易屡试不中的邪气,当即聘用他担任国文博士,生活待遇的提高,同时也恢复了信心的李易,对于讲课也越发专注起来,就连明德也啧啧称奇,以为韩望慧眼识英。

正在互相寒暄之时,就听见租户那边一阵骚动,不禁吸引了韩望的目光。

******章 退而结网十二

只见有个打渔的汉子背着鱼叉,头上顶着个大木盆,大概由于走路没留神。

边上正好有一些妇人孩子,被水泼了个正着,自然有些怨气,那汉子却不闻不问,径自挤开人群向着韩望走来。

野狼立即迎上前,韩望知道他有些职业病,悄悄碰碰野狼示意他稍安勿躁,迎着那名渔夫就过去了。

那名渔夫来到韩望面前,咣铛一声放下头顶上的大木盆,原来里面有两尾接近三尺长的大红鲤鱼,诺大的木盆仿佛变得小了。

那汉子又趴在地上给韩望磕头,口中咿呀的说着什么,见韩望不明白,又比划起来。

原来是个哑巴,边上有个渔家老汉说话,“爵爷,这乌家老大,年幼发热症,好了后就哑巴了。别的也干不了,唯独水性极佳,百里方圆就属他第一。”

李金娘也过来,和声问道“郑老伯,这些之前也都知道,今个乌大是有什么事需要老爷帮忙吗?”

郑老汉平日里和乌大搭伴打鱼,也知道一些乌大的手势和语气,“夫人安好,乌大是感谢爵爷和夫人宅心仁厚,自五更天起就下湖里,好不容易捕上两尾鱼王鱼后,孝敬府上!”

野狼笑起来,“这鱼是不小,但凭什么,说是鱼王鱼后?”

乌大虽然失聪,但是察言观色还是懂的,见野狼如此神情自然知道对方不相信是鱼王鱼后。便指着雄鱼鱼头部位,咿呀的在自己嘴边比划。

郑老汉又说“乌大说,这尾鲤鱼生就三根龙须,须长半尺,兼通体赤红,正是太极湖中今年新晋的鱼王鱼后,爵爷与他家有活命之恩,不敢欺瞒。”

韩望和李金娘对视,皆心有灵犀,于是韩望掏出个银元宝递给乌大,“念你一份孝心,这鱼王鱼后老爷我收了,拿好了”

乌大本来很高兴的,见韩望给他银子,又是一副惶恐的样子。

郑老汉知道权贵们的讲究,肯定不能白吃孝敬,这银元宝也就相当于彩头,鱼王鱼后平常难见,如果不花上真金白银请回去,福荫就落不到主人家里。

“呆子,这是爵爷和夫人的赏钱,赶紧接了,不能失礼!”郑老汉,拿脚踢了一下乌大,催他赶紧接过赏钱,别让爵爷尴尬。

乌大这才羞答答的接过赏钱,还很不好意思。大家有羡慕的,有替他高兴的,嘻嘻哈哈笑了起来。

韩望和李金娘双双上前,韩望试试这个大水盆足有两百斤,幸好自己终日锻炼,勉强能搬得动。于是,深吸一口气将水盆端起,李金娘在一旁帮衬着向湖边走去。

大家一时都愣住了,爵爷这是要干嘛?不应该是拿回厨房吗?

有些机灵的反应过来,小声说,爵爷这是要放生啊!鱼王鱼后,可是了不起的大善行!

大家再一看,果然是要放生,很多上了年纪的都连忙念着阿米豆腐,祈求菩萨保佑爵爷和夫人早生贵子,长命百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