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崛起 >

第126部分

北宋崛起-第126部分

小说: 北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漂亮女儿!”

唐仙儿心中虽然有些相见韩望,但是心中还是有些羞涩,“娘~这多难为情啊!”

曹云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心软,说道“宝贝啊,唐家的脸面都在你身上了,你要是不去,俺们以后西北风都喝不上,”说完牵着唐仙儿就去客厅,在门口将茶托放在她手上,推了女儿一把。

于是唐仙儿就被娘亲推进了客厅,韩望还是第一次见到女装的唐仙儿,粉脸玉琢,青丝如釉,明眸含春,清纯如水的眼神,婀娜多姿的身段。唐家有女初长成!

唐仙儿低着头先将茶盏奉给主座的韩望,又奉茶给父亲后退在一边。唐翠山介绍说,“这是小女仙儿,穷家僻舍,不懂规矩,大人日后多多包涵”

韩望冲着唐仙儿点了一下头,笑笑道“唐小姐一尘不染,颇有仙家之气”

唐翠山呵呵笑道“仙儿自小随着仙姑修行,多少沾了些仙气,大人见笑了”

韩望又继续和唐翠山沟通“军情紧急,易州数千百姓的性命能否得救,在此一举。还请员外鼎力支持”

唐翠山点头道“韩大人,您的事就是唐家的事,可是此地距易州近四百里。火药性能不稳,万一途中稍有不慎,车毁人亡事小,误了军机事大啊!”

“放心,我派亲卫押运,火药分成三批运送,只要一批达到就能成功”韩望知道此次不容有失,火药多备一些总归能用得上。所以危险的事情,全部由自己的军队承担。

时间紧所以采用马车运送,马车会增加火药的摇晃摩擦,极易引爆。现在出发,一天半时间还能抢待萧干前面到达百丈岭。

唐翠山知道这么晚,韩望亲自拜访,可见紧急到什么程度,便对仙儿说,“去,让修儿过来”

听说未来姑爷半夜上门,这一家还有睡得着的?唐修吃了一惊,今日可真是事多啊早上炸药试验成功,中午唐仙儿离家出走,晚上准妹夫上门,好家伙,比电视剧还精彩!

所以他也在后堂等候,韩望找上门肯定是为了火药的事,自己作为具体的负责人,必然要参与进来。果然父亲一传唤,他就来到前厅。

唐翠山三言两语交代事情始末,问他的主意。

唐修大着胆子说“有一个设想,如果把炸药筒悬置,不放到车板上,就能减少震动抖动,应该能避免摩擦摇晃引爆的问题”

韩望倒是对唐修有些佩服了,这种悬置避震法在后世运输危险品是十分管用的。当即说“唐少爷,如果试验成功,为你请功!”

唐翠山眼睛亮了,看来唐家要出官了!“犬儿能否为大人分忧,为国效力?”

韩望看着唐翠山殷切的眼神,感动人的最好方式就是雪中送炭,说“一旦从军,生死可就由不得自己了?员外可舍得修少爷这样的俊才?”

唐翠山吃够了没官没品的苦头,咬着牙说“为了唐家的将来,唐氏子弟何惧生死!”

韩望看着唐修说“修少爷,怎么说?你不去,自然会有别的人去,这种事情不要勉强”

唐修明白老爹的意思,当官了,家产就多了一份保障,而且可以防止其他同行竞争。以后结交的都是官员,对其他子弟前程大有好处。“韩大人,在下愿意全力报效国家,不惧生死”

韩望当即撤出一张告身授予唐修从训郎,仁勇副尉。还说“易州事毕,军中文职只需军训一个月,而后五日受训一日,如此半年方可,且军中规矩多,须好自为之。”说完将告身递与唐修。

唐修做梦一般,这就成了朝廷的武官了?二唐翠山更是老泪纵横,唐家工匠世家,一辈子贱籍,如今,一朝为官,简直如痴如狂。

二三六章 涿州血战

三里路,两分钟,三支骑兵如飞火流星一般迅疾。

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高世宣这个时刻听到辽军进攻的号角,面色惨白。

高世宣麾下拥有两万人,不过由于刘延庆坐镇涿州,所有兵马未得到帅令不得出营,甚至大部分兵力他都不能调动。

如今契丹人第一波就瞄准自己,不能不说萧干是个战术大师,一眼就发现宋军大营的关节要害。

刘延庆最强的两支部队,高世宣的新安武军和刘光世的奉国~军。高世宣被顶在最前面,刘光世在中军核心,击败高世宣就等于掌握了主动,再借着宋朝溃兵,冲乱宋军大营的刘光世,必然能大获全胜。

这一击,去吓破南军的胆子,让其永生都记得今夜的血腥和恐惧!

萧干在亲卫的簇拥下,冲击在第一线,萧干带头唱起了奚族狩猎之歌“秋日长,牧草黄,纵马逐鹰猎鹿好男儿,好男儿,行四方,万里云天更向前!万里云天更向前!”

这如同宿命的召唤,契丹奚族的战士仿佛又回到辽国全盛时期,四方臣服的中央之国。一呼万应,气势雄壮,无可阻挡。

高世宣登上望楼,只见黑夜之中万马奔腾,契丹人临战时特有的嚎叫,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向高世宣涌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高世宣喝令“全体弓弩手守住位置,方向东北,三百步,发射!”宋军弓步比例三七开,高世宣直属部队有五千人,目前集合起来弓弩手只有一千五百人,全部配发的是高碳钢箭头。

“两百二十步,发射!”

“一百五十步,发射”

“长枪阵保护弓弩手,弓弩手自由发射,自由发射”这时候已经能看见黑乎乎辽军骑兵的影子了。

“重骑营,轻骑营随我迎敌”高世宣从望楼上一跃而下,跨上自己的战马,召唤自己部属出击。

目前跟着自己身后的轻重骑兵,仅仅不到六百人,高世宣想也没想,犹如飞蛾扑火般迎着辽军大潮冲了上去。让自己成为中流砥柱,阻挡住这股狂潮,最后的胜利必定是属于大宋。

这个时候还谈什么生死?抄家伙上就是了。上还有一线生机,转头逃的话,辽军骑兵势必掩后冲杀,十死无生。

今日,不管辽军来多少人,想攻破宋军大营,必须跨过我高世宣的尸体。

十万辽军南下?别开玩笑了,这种常识性错误犯得也太夸张了吧。别忘了我们可是有八万人,就让我把你们纠缠住,刘帅就能腾出手来调集重兵合围。

萧干其实心中大为震骇,高世宣的弓箭杀伤力太厉害了,自己马前的一个亲卫穿着双甲,居然还是被一箭射了个透心凉。

什么时候南朝的弓箭如此厉害了?三百步可贯双甲!

但是冲锋已经开始,只能一冲到底,希望自己运气好一些,伤亡少一些。

后来萧干清点下来,三轮弓箭的盲射,给辽军造成了四百多死伤。若是白天,估计至少能提高一倍,运气不好的话可以造成上千人伤亡。

看着高世宣还有勇气带兵反冲锋,萧干长剑一振,“向前!”把高世宣击杀,就无所顾忌了。

高世宣五百人,萧干却带着一千人冲了过去,将其团团围住,估计几个回合之后,就能消灭了这队仅有的抵抗之力。两万南朝军马只能灰飞烟灭。

辽军的号角响起,刘延庆当真眼前一黑,刘光录说的是真的,萧干真的凌晨带着大军来围歼自己了。

打不打?怎么打?萧干十万大军,自己才八万,根本打不赢啊!

谁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了,是光录,这个儿子就是机灵,妥妥的亲生儿子。

高世宣能打,估计能多顶一会,但是也顶不了多久,还是要抓紧时间,必须带着刘光世的两万人马上向易州。王渊带着郭药师断后,远一点的几个杂系部队,实在顾不上你们了,自求多福吧。

“光世,带领中军向易州转进。”刘延庆对匆匆赶来的刘光世发令。

刘光世噗通一声给他老爹跪下来,“爹,不能啊,高世宣已经纠缠住萧干,让俺顶上去,就能打败萧干,夺下燕京,如果转进易州,就要大祸临头了!”

“逆子,你敢不听军令?最后再问你一遍,你转不转进易州!”

刘光世比他老爹清醒,这一仗若不打胜,就必定是全军溃败。而且十万大军所有军需粮草,全部由后方络绎不绝的运送到涿州,堆积如山!若是撤退,有被辽军追杀,到底还能有多少生还将士?

于是趴在地上连连磕头,“爹,你不能啊!就让儿子去打一场吧。”

刘延庆铁青着脸,忽听得背后辽军大呼,看来已经野蛮的契丹人包抄过来了,吓得他一哆嗦。“把这个逆子绑在马上,快走!”带着两万余刘家军仓皇南逃,把身后六万部属全部丢弃不顾。

主帅中军大帐的旗帜向南移动,茫然无序的宋军一支完全瓦解,犹如决堤的河水四散分逃。骑马赶车,赤脚狂奔,没穿衣服的,抱头痛哭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高世宣冲出营门,萧干和他面对面毫不想让。萧干一剑劈来,高世宣拿着高碳刀,毫不示弱的对砍过去。“当啷”一声,双方都以为能砍断对方的兵器,没想到反而弹开了。

萧干大为惊奇,高世宣什么时候有了能和自己宝剑抗衡的神兵利器?“好宝刀!”

高世宣猜萧干手上的,八成也是韩望那边流出去的刀剑,“你的宝剑也不错啊,多少钱买的?”

萧干傲然的说“这把倚天剑,区区五千两白银,你这把莫非是屠龙刀?”

“好有钱的契丹佬,五千两白银!在真定,这样的刀剑,不过二三十贯,就算花上一点锻造工艺,五十贯顶天了。你居然花了五千两白银!”高世宣有些嘲笑萧干。

萧干哈哈一笑“贵么?才五千两银子,就算你们南朝卖五十贯,我也高兴。我们大辽国的银子、丝帛、古董、书画都是你们官家送给我们的,五千两实在九牛一毛。”

萧干厉害,在于分析人心极为精准,高世宣现在憋着一口气,只要让他意志消沉,就能打击他。

而就这个时候,宋军全军撤退的号角响起,这如同死神的呼唤。

原来营中的长枪兵、弓弩兵,见高世宣被围生还无望,便都丢下弓箭长枪,鸟兽散!,

涿州,败矣!

二三七章 高世宣战死

低沉的号角,如同宋军的丧钟!

对于辽军来说,如同欢庆的乐曲!杀戮陡然疯狂起来。

短暂迷惑之后,宋军开始陷入大混乱。将士们各自逃命,却毫无方向,在漆黑的夜间只知道本能的向南逃。可惜无论怎么逃,两条腿总是比不过四条腿。黑夜中,吼叫、谩骂、哭泣、哀嚎、呼救此起彼伏。

无数宋军仓皇失顾,混乱中又造成火灾,一个帐篷接着一个帐篷迅速燃烧,大风卷起火苗顺势扩散。在黎明到来之际,这铺天盖地的大火将整个宋军营地吞没。

而火光之中,数不清的辽军骑士肆意追逐这胡乱奔逃的宋军,一个又一个杀戮在各个角落发生。不管被逼入死角的宋军如何苦苦哀求,辽军毫不留情的一斩而过,然后追逐下一个目标。

还有一些小规模的零星战斗,但是被优势辽军一冲一围就没了动静,一会儿,宋军已经全面放弃抵抗,只有拼命逃窜。

高世宣的根本就不顾身后情形如何,只是盯着萧干的咽喉,只需要一刀砍过去,自己的使命就算达成了。自己从军快二十年了,落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想不通。

八万大军,敌方充其量不过七八千骑兵,自己已经拦下了一半。只要刘光世在背后接应一下自己,自己拖也把萧干拖死,可是自己等来的居然是撤兵的号角。

一瞬间,高世宣终于明白了,为何宋朝要向辽国缴纳岁贡。因为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人认真的准备打一场战争,也没有人真的认为可以打得过辽国。

如此奄奄一息的辽国,如此虚张声势的小伎俩,竟然吓跑了八万大军!

高世宣气愤之极,喉头发甜,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高世宣拭嘴角的血迹,两鬓的白发更显得晶莹起来。“只要有汉人一天,这燕云终究是大宋的,否则就是不死不休”

萧干驾驭着坐骑,说“大辽风云两百年,疆域万里,百国臣服。即便内外交困,也不是你们文弱南朝的鼠辈可以冒犯的。”

“犯大辽者,虽远必诛!”萧干加重了语气说“你营中的部下已经逃了个干净,你怎么还不逃?”

高世宣镇定下来,已经做了决断。

大营溃散,自己显然成了孤军。五百多名骑兵被一千多契丹骑兵包围,结果已经注定,就没什么好想的了。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如今唯有死战,报答官家和国人的恩泽。

“高某既然来了,就没打算回去,你问问俺手中的枪愿不愿意逃!全体准备,冲哈!”

面对两倍以上的兵力,高世宣依然发起了冲锋。

五百人,排成了五排,一百人一列。这些都是高世宣的部曲或是亲卫,多年来一直受到高世宣的恩遇。如今身陷死地,只管把命还给高将主就是。

高世宣高头大马,冲击在前,这些最后还在战斗的五百宋军,哀兵之气已经形成。以死相搏,悍不畏死,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一千的契丹军居然有些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