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行三国 >

第653部分

霸行三国-第653部分

小说: 霸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叙离开后,公孙续这才缓缓打开情报翻阅起来,情报上的内容跟黄叙所叙述的没有多大差别,,其实,早在黄叙将这份情报传来之前,他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得知了荆南四郡的情况,公孙续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归功于他组建的完善的情报网络,这可不仅仅是指军中的斥候和细作,另外一边,公孙续还有其他部门负责这件事情。

“主公,你找我、、、、、、”贾诩走进来拱手说道:“刚才有影卫来传信,我猜主公怕是遇到了什么难题了。”

“有件事情,想让你去负责。”公孙续将手中情报交给贾诩说道:“此次洪灾的情报是你最先递交给我的,你应该知晓那边的情况,这次洪灾绝非仅仅是天灾,其中必定不缺**,没有人为因素,这场灾难或许还不一定会降临到荆南四郡百姓的头上,所以,我要这个导致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付出代价。”

“主公的意思是”贾诩接过情报看了一眼后问道:“主公认为这场洪灾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还是说、、、、、、、”

“你自己心里肯定也清楚是谁干的。”公孙续冷笑道:“废话就不多说了,诸葛亮好虚名,又善用毒计,其算尽人心,即使是在自己做了错事的情况下也依旧会得到受害者的感恩,这种人太过虚伪,这一次,他又算计到我头上,我若是不回击一下的话,他诸葛亮还以为自己聪明绝顶足以算进天下之人。

我要你通过其他渠道散出消息,十天之内,我要荆州、江东各地百姓都知道这场洪灾是诸葛亮为了一己私利而造成的,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真面目。诸葛亮本来就在荆州生活多年,前两年又常往来于荆州和江东,这两地的百姓对他甚有好感,不少人甚至还以为他是救世之人,哼哼,这一次,我要撕下他那虚伪的面具。”

“诺,属下这就去准备,十天之内,大街小巷都会在议论这件事情。。”贾诩点点头,他已经明白了自己主公的意思,贾诩心里清楚,这一次,诸葛亮确实是惹怒了自己主公,要不然,以自己主公那爱才的性格,断然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

荆州南部受灾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其他州县,公孙续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襄阳,而后调运荆州水师和各地船只眼长江逆流而上去拯救灾民,同时,驻守荆州的二十万屯田兵也立即朝南部进发,此次长江决堤,已经闹出不小的动静,若是不把缺口堵上的话,后面怕是还会出现更大的灾难。

冀州、兖州、徐州各地的粮食、被褥等物资也被紧急运往荆州,更为重要的一些物资也正又当地驻军押运往荆州,面对这种灾害,公孙续处理起来还算是有点经验这些年他没少为黄河的事情烦恼,所以其麾下也算是有这样一批专门治理水患的人才,再加上一些新式物资,比如水泥,火药等东西能为治理水患带来不小的效果,所以,这次长江闹洪水也并没有让公孙续太过惊讶。

“到目前为,各地传上来的数据中显示有两万多百姓失踪,受灾百姓接近三十万。”大帐内,贾诩汇报道:“好在关羽将军早有布置,暂时并未出现乱子,北方各州的物资也陆续运到,粮食方面不会出现难题,屯田兵已经聚集在决堤口处,预计半个月内会堵住缺口,只是,此次灾害波及范围较广,受灾百姓也多,荆南四郡以及江东部分郡县这两年怕是交不上什么粮食了。”

“这个不重要。”公孙续挥挥手说道:“粮食方面我暂时还不需要让荆州南部来支援,一统江东之后,我军的粮草已经不会出现短缺的情况,接下来也就剩下汉中张鲁和西蜀刘备而已,我们不主动去找他们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他们若是有胆在这个时候来找我的麻烦,呵呵,我想,我的部下们或许也欢喜得紧。”

“有探子汇报说,此次刘备军阻拦我军的时候,交州那边也出现了点情况。”贾诩说道:“交州牧与刘备交好似乎有结盟的意思,今后,那边或许不会太平。”

“交州,哼哼,一个尚未开发的交州也敢与我做对。”公孙续眯着眼睛冷笑道:“传令高顺,让其统帅本部山地部队五千精锐,另外再从江东抽调一万精锐,从荆州抽调一万五千精锐,统领魏延、纪灵二将前往零陵练兵,并可招募当地青壮组建雇佣军,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当地气候,若是时机合适,我允许他自行出兵攻打交州。

交州的事情我会先以谈判的方式解决,若是谈判的方式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的话,那就靠军队了。”

“主公,交州偏远,尚未开化,如此地带,比之鸡肋尚且不如、、、、、、”

“不,文和,你不了解交州,那里,其实值得我们出兵、、、、、、”

第974章 :救治灾民1

“快,上去帮忙,又有一群灾民被运来了。”哨塔上,一名哨兵对着底下大喊道:“腾出场地,给穿上的兄弟们准备饮水食物,立即组织人手引导灾民去领取食物和被褥,快、、、、、、”

荆州南部,这里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同时也是大汉军民抢灾最积极的地方,关羽麾下的大军基本聚集在此,从荆州和江东调来的水师将士这些天也确实忙坏了,由于洪水的缘故,现在也就只有水师才有可能渡过灾区去救人,陆地上,一批批灾民被就地安置,一顶顶帐篷搭建在旷野上,虽然天空中还下着下雨,气温也有点低,但是灾民们的心却不冷。

当今赵王殿下在第一时间内就派出军队来解救他们,不少荆州百姓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位殿下竟然放弃了剿灭贼军的机会,用这样天大的功劳来换取他们的性命,这份恩情,所有灾民都记在心中。

“都排队,站队站好了就有粥喝,老弱妇孺到这边来领,大家都不要抢啊、、、、、、”许多健壮精悍的军士正在维持派粥的纪律,由于刚刚从灾区运来了一批灾民,所以现场有点混乱,若是不维持好纪律的话,恐怕又得闹出不小的麻烦。

“新来的灾民往左边去,一个一个来、、、、、、”

看着这些虽然凶悍,但却让人感到亲近的将士如此为他们安排,所有灾民都投去感激的目光,天下乱了这么多年,每当有天灾**的时候,受苦受难都是这些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失去家园之后为了生存极有可能会铤而走险,其实,对于这些只求两餐一宿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不是被逼急了的话,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呢。

幸运的是,这次洪灾虽然冲毁了他们的家园,但却有这样一位仁慈、宽厚的赵王想着他们,念着他们,记挂着他们。赵王不仅将他们从洪水中解救出来,还给他们分配食物和被褥,不少人甚至都领到了新衣服。

“大家都不要急,你们已经饿了好几天了,现在不宜吃太多太硬的食物,所以目前我们只是派粥。”一名校尉模样的将领拿着喇叭喊道:“大家请放心,在这里你们不会饿着,暂时让你们吃粥是为你们着想,等过两天后伙食肯定会改善。

大家如果有什么难题就去找士兵解决,生病了的话会有医护兵来救治你们,到了这里也不用太拘束,但一定要遵守纪律,若是做违反军纪的事情,我军将士也不会留情,所以,只要大家安分守己,我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若是有宵小之辈想趁着这个时候捣乱,还请大家一定要相互举报,相互警戒,切莫被宵小之辈利用、、、、、、”

“好香啊、、、、、、”人群中,一名年轻人嗅了嗅鼻子说道:“这是什么粥啊,怎么这么香,我都饿了好久了总算是能吃到点好东西了。”

“嘿嘿,傻小子,前面锅里煮的是小米粥。”旁边一位老大爷说道:“按照规矩,每人都能领一大碗,吃完以后自己把碗洗干净,两个时辰后还会派粥,等把肠胃调理好了的话,就可以去吃更好的东西了。”

“我现在就只想吃上十几碗小米粥。”年轻人笑道:“我要一次吃个饱、、、、、、”

“唉,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这般没经验。”旁边另外一位中年汉子笑道:“我听军中的那些当兵兄弟说了,这里有吃不完的粮食,但是刚刚被接来的灾民只能吃粥,而且不能多吃,不然会撑死的,像你这样想一次吃十几碗吃撑的人肯定不少,如果都让你们这样吃,那一天之内不知道得死多少人呢。”

“可不是嘛,这可是殿下的命令,我们都得遵从。”之前那老大爷说道:“殿下说不能多吃,那就不能多吃,反正殿下是不会让我们饿着的,嘿嘿,我那两个儿子身体调养的差不多,现在在军中帮忙,每天都能吃三餐,每餐稀饭、大饼管饱管够,而且还有工钱拿呢,说起这赵王殿下啊,那可真是没得说的,他可是上天安排来拯救我们的神啊。”

“可不是嘛,我明天也能去帮忙做工了,到时候也就可以拿工钱。”那中年汉子点点头说道:“这天底下,恐怕也就赵王殿下惦记着我们了,不仅给我们吃的,还给我们钱财,我听说啊,很久以前,赵王殿下就来过荆州,那时候他还为当地百姓除掉了作恶的蛟龙呢,当时我还不信,现在嘛,我就觉得赵王肯定是苍天派来拯救我们的。”

“唉,我也听说了一件事情。”那年轻人插嘴说道:“我刚从灾区过来,有人说亲眼看到是蜀军决堤放出了长江之水,这才导致了这场洪灾,赵王殿下为了拯救我们,不仅放弃了大好功劳,甚至他自己都会亲自过来慰问我们。”

“你们还别说,这消息十有**是真的。”又有一名年轻人凑过来说道:“我听说下令蜀军决堤的那人叫诸葛亮,现在都在传这件事情,还说诸葛亮原本就是我们荆州人,哼,我就没见过这样祸害乡亲的人。”

“这种人,自有上天来收他,上天不收,咱们的赵王殿下也不会放过他、、、、、、”

不知道什么时候,军中和难民营中都在讨论这场洪水的起因,已经有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蜀军,而作为蜀军统帅的诸葛亮,则受到了万千灾民的怒骂,这也难怪,当得知是谁破坏了自己的家园的时候,这些灾民怎么可能还忍得住,不少人甚至在自己的帐篷内扎个小人,写上诸葛亮的名字,然后闲着没事的时候都拿着臭鞋拍打小人,嘴里还不忘骂几句。

总之,曾经搅动风云的荆楚才俊,年轻俊逸的诸葛亮先生,现在成了所有灾民的仇人,不管他们听没听说过诸葛亮,也不管他们知道不知道诸葛亮是谁,这都不影响他们对诸葛亮的仇恨。

这些年,诸葛亮做事一向都会处理的很干净,即使是做过一些错事,事后也不会让人把脏水泼到自己身上,只是,这一次,他失算了,哪怕公孙续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他做的,可只要公孙续一句话,荆州军民都会认定诸葛亮的罪行。

第975章 :救治灾民2

洪水过去了两个月后,灾民们都得到妥善安置,刚刚入主江东的公孙续在这两个月内彻底得到了荆楚和江东百姓的仰慕个心服,现在不论是大街小巷还是酒楼茶馆,只要有谁提起这位当朝大将军,就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的。

得到了民心之后,公孙续继续推行自己的政策,很快就把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不过,新打下这么大一块地盘,肯定得靠信得过的部下才能治理好,要不然,如何才能建设处锦绣江东。

庐江境内,一队骑兵正朝丹阳进发,这是公孙策从幽州调来的官员,江东被拿下之后,公孙续已经从并州、冀州、青州等地抽调得力干将前来治理江东,这些被抽调来的官员五一不是公孙续仔细考虑过后才选出来的人,所以,公孙续对他们的安全也很在意。

“下官孙静,奉殿下之命前来迎接上官。”丹阳城城门前,孙静恭敬的对停下来的马车行礼道:“下官在此恭候多时,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

“呵呵,谈不上什么辛苦,只是,我没想到自己会是以这种方式回来了。”帘子被掀开后,一个看起来甚是清秀的文人走下来笑道:“阁下就是孙静大人啊,殿下已经在信中跟我说过了,接下来还有许多要仰仗大人的地方,还请不要推辞,在下鲁肃,这厢有礼了。”

“鲁大人说笑了,这本来就是在下的本职工作。”孙静笑道:“听闻大人刚才所言,似乎曾经来过江东啊,在下也算是对江东有点了解,不知道大人以前往来于哪一块啊。”

孙静误以为鲁肃曾经为公孙续来江东打探过情报,所以想趁机套套近乎,毕竟他以后都得在鲁肃手底下办事,不给他留个好印象怎么行。

“呵呵,孙静大人在江东定居这么久,想必对这里很是熟悉了”

“呵呵,谈不上很是熟悉,多多少少都了解点。”

“江东鲁家,可曾听说过”

“江东鲁家”孙静皱着眉头想了会后突然说道:“十几年前,江东曾经有一个鲁家,难道就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