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行三国 >

第233部分

霸行三国-第233部分

小说: 霸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公孙续也不敢贸然出击,他给选锋军下达了自由作战的命令后就立马指挥起步兵将匈奴士兵分开关押,并从中将匈奴军的千夫长,百夫长等一类的大小将官都挑选出来,以防止他们会鼓动士兵起乱子。

将近两万多的俘虏,这对公孙续这一路人马来说不算是少了,毕竟自己这边加上伤员也才七万人不到而已,为了安全起见,公孙续不得不分出一万人看押俘虏。

同时,在整顿好兵马后,公孙续又命白绕率一万士卒留下看守大营并抓紧时间打扫战场,眼看天快亮的时候,公孙续点齐剩下四万人马朝高顺这边进发。

大军出发两个时辰后,天已经放亮了,按照目前的速度,在正午之前或许能抵达高顺那边的营地,可是,让公孙续这边惊喜的是,他们没有必要去了。

前两个时辰基本是急行军,可是等到离高顺这边还有三十多里的时候就不同了,公孙续派出去的斥候总是传回前方有小股部队在交战的消息,公孙续不得不派人前去查看。

高顺这边派出去的步兵已经和匈奴断后部队混战在一起,不少匈奴士兵都趁天黑逃出战场,北疆军士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就这样一追一逃,竟然都跑出这么远了。

一路上,凡是遇到有匈奴士兵的消息,公孙续都毫不客气的派兵上前围剿,就这样前行十多里后,突然有斥候传回消息说东边十里处有大股部队在交战。

公孙续二话不说就下令部队调转方向,等到斥候进一步打探后才知道是白袍军缠住了一支两三万人的匈奴部队,这支部队正是匈奴左谷蠡王率领的士兵,他们趁夜撤走,可最终还是被赵云给跟踪上,绕了一个大圈子后,左谷蠡王没能把赵云和白袍军甩掉,双方就这样纠缠不休。

如果公孙续不出现的话,左谷蠡王最多丧失五千部下就能退走,毕竟白袍军满打满算也在七千人,虽然战斗力相当强悍,但是左谷蠡王手上的骑兵是他们的四倍左右。

可惜的是,左谷蠡王还么有来得及做出决定,公孙续便指挥两万黑山骑兵杀到,占据变得更加焦灼,匈奴人想走,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左谷蠡王还想做最后一搏,他完全没有顾及到北疆军主力就在附近二十里外,更别说离他最近的还有公孙续指挥的两万步兵。

等到公孙续率领两万步兵赶到战场的时候,左谷蠡王知道自己再撑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北疆军援兵不断,可是自己这边已经成了孤军在外,若是再不撤退,必将全军覆没。

还没等公孙续将两万步兵投入战场,左谷蠡王就率军猛攻防守薄弱的黑山军骑兵这边,最终,在匈奴人不要命的攻击下,黑山军骑兵的防线被撕开一个口子,左谷蠡王率领一万五千多人逃窜出去。

可是后面的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公孙续指挥步兵堵住了这个口子,剩下的一万多匈奴士兵就成了瓮中之鳖,赵云来不及向公孙续请命就直接召集白袍军追杀左谷蠡王的部队,公孙续也没有阻止,现在这个时候,就是不能给敌军有喘息的机会,一定要将敌军拖垮才行。

被包围的一万匈奴士兵抵抗甚是激烈,不过,这也难不住斗志昂扬的黑山军士兵们,经历了一夜的鏖战后,这些士兵都没有露出疲惫的神色,公孙续已经指挥他们打了个漂亮的胜仗,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最大的鼓舞。

激战一个时辰后,一万多匈奴士兵被杀两千多人,其余人激战甚久,早已疲惫不堪,再加上公孙续这边的兵力是他们的四倍多,围困他们是足足有余。

越往后打,匈奴人就越是挨打,最终,剩下的六千多匈奴士兵和三千多匈奴轻重伤员选择了投降,公孙续二话不说就派人以最快的速度收缴了他们的战马和兵器,所有人都被看押在原地。

忙好这些事情后已经又过了一个时辰,高顺那边早就得到消息,黄忠亲率一万人过来准备支援友军,当他看到是公孙续的旗号后,心里立马明白这是自己主公已经击溃了另外一路匈奴部队了。

双方汇合后,公孙续也不在耽搁,将近五万人押解这些俘虏朝大营进发,一路上,黄忠将目前的情况向公孙续做了详细介绍,公孙续这才知道自己是来晚了,高顺已经攻破敌军断后部队,而匈奴主力,现在也逃远了。

不过,公孙续并不丧气,匈奴主力虽然逃走,但是他们的行军速度有限,没有个**天是不可能抵达河套的,也就是说,公孙续现在去追击的话,还是可以追上的。

抵达大营后,公孙续立马下令召集营中所有骑兵,高顺等人明白公孙续是要穷追不舍,战事进行到现在这个局面,已经是北疆军大胜,但是,北伐的目标好没有完成,现在只是暂时击溃匈奴,河套那边的情况还不清楚。

公孙续必须在匈奴主力回到河套之前在与他们进行决战,这样才能为徐庶他们腾出更多时间清剿匈奴部落。

北疆军营内,凡是能上马的士兵都被公孙续带走了,高顺率领剩下的十多万步兵把守营寨,同时,他还派人去将白绕那边的两万人和俘虏都接了过来。

为了能保证自己可以拖住匈奴主力,公孙续连重甲骑兵都带出大半,出去营中原有的六万精锐骑兵和两万新军骑兵,公孙续这边还有一万卸了重甲的重骑兵和一万七千多黑山骑兵,再加上八千全都上了马的虎贲军,十多万骑兵浩浩荡荡的沿着选锋军和白袍军留下的暗号追了出去。

匈奴单于这边的主力还有二十多万人,不少骑兵在撤退的路上由于没有跟上而走散,匈奴单于没有时间等他们归队,他知道,北疆军很快就会反应过来,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返回河套稳住自己的大后方。

二十多万的行军速度能有多快,哪怕绝大多数都是骑兵,仅仅是这队伍就绵延十几里,天快黑的时候,铁昆的这一万多人终于是赶上了主力部队。

看着铁昆四万多大军变成了一万多残兵败将,匈奴单于也气的懒得指责于他,要不是铁昆是他亲弟弟的话,恐怕他现在肯定会斩了他泄愤,不过,好在铁昆沿路还收拢了不少士兵,至少他还是带回来了一万单于亲卫。

可是,等铁昆归队半个时辰后,匈奴斥候传回消息说敌军追兵出现,仔细一询问才知道是小股选锋军追踪了过来。

现在天已经黑了,匈奴主力不可能继续撤退,连夜行军指挥让敌军有机可趁,再者,自己这边要休息,难道敌军就不休息吗?不得已,单于只得下令大军加强巡逻,严守大营。

而那几支追踪过来的选锋军露了几下脸之后也就消失了,他们,似乎也是要休息的。

第313章 :势不可挡2

晚上,除了草原上的狼嚎声能将沉睡中的匈奴士兵惊醒之外,别的声响都不能让这些疲惫到极点的士兵在意,匈奴大营内灯火通明,为的就是防止敌军探子潜伏进来,为了保证安全,匈奴营地的防守只能用相当严密来形容。。。

匈奴营地外,除了几个不起眼的角落处有点异动之外就再无其他声响,匈奴营地十里之内都没有北疆军的影子,虽然选锋军是骁勇善战闻名,但正如匈奴单于所说的,他们也需要休息。

一夜相安无事,匈奴营地没有遭受到袭击,第二天一早匈奴单于就派出探子打探情况,结果得知十五里之内没有敌情,匆匆吃过早饭后,匈奴大军再次拔营行军。

三十里外,一万多选锋军也正在收拾营地,三个校尉正和商议军情,昨天晚上他们派出探子盯了匈奴营地一夜,现在,匈奴大军又动身了,他们也只得跟上。

前天晚上那场混战,不仅匈奴人被打的大乱,就连北疆军这边也乱成一套,公孙续迫于形势不得不让选锋军连夜出击,使得选锋军打着打着就打散了。

要不是有铁昆的吸引,这三个校尉还很难聚集在一起,另外三个校尉也在附近二十多里外,这也是早上才联系上的,看来,这夜战,也不是这么好打的。

高顺就稳重得多,除了步兵重甲骑兵,晚上混战那会他眼根就没有派出营内的骑兵,再者,当时匈奴的断后部队也就五万人,自己这边大军压上很容易误伤。

最重要的一点是,步兵就算是打乱了也跑不了多远,第二天天亮,只要派出几支骑兵小队在附近五十里范围内吹响号角就能将打散的步兵全部聚齐。

可这骑兵就不一样了,惊慌失措的骑兵和被惊吓了的战马,一夜下来指不定跑到去了,选锋军就追着铁昆的部队一夜迂回跑了五百多里,现在离大营那边的直线距离都有两百里地,要不是有一人三骑这样的装备,选锋军现在早就垮了。

此刻,公孙续的骑兵正追踪着选锋军留下的痕迹,他们离选锋军这边已经不足一百多里了,可是,半路上公孙续这边却又意外的发现白袍军留下的痕迹,沿途还有交战的痕迹。

看样子,白袍军终究还是缠上了那支逃跑的匈奴部队,而且一路上都紧追不放,公孙续怕白袍军会吃亏,于是就立马派张飞率着一万重甲骑兵循着暗号去支援。

要说公孙续现在率领的这十多万骑兵队伍中行军速度最快的,除了他的虎贲军之外,恐怕就是张飞的这一万卸了甲的重甲骑兵了,少了几百斤的装备,这战马跑起来就轻松多了。

西凉高头大马的优势很快就体现出来,没过两个时辰,张飞那边就率军赶上了白袍军,最终加入了围剿左谷蠡王的队列中。

要说这左谷蠡王的运气也确实够背的,好不容易成功撤退却被白袍军给盯上了,关键是不管怎么甩都甩不掉,之前,他想趁着自己人多给白袍军致命一击,却不想正巧遇上了公孙续的部队,结果被围剿了。

好不容易带领一万五千多人杀出重围,却不想白袍军死缠不放,硬是再次追杀了上来。一开始自己是两万六千多人被白袍军七千人追杀,自己反击,结果丢了一万人马,然后自己还有一万五千多马,想反击的时候,白袍军却不跟自己硬拼。

要不是急于赶路,左谷蠡王真有一股要跟白袍军死拼到底的念头,这白袍军太难缠了,不论自己是留下部分人马断后还是全军反击,都不能拿他怎么样。

要是让左谷蠡王知道铁昆那货在两万选锋军的追击下成功逃脱并且还跟主力部队汇合了的话,恐怕左谷蠡王都要气吐血吧。)

要说白袍军的战术其实也简单,无非就是远远跟着,时不时趁匈奴部队松懈的时候就上来捅一刀,就这样,左谷蠡王这边一万五千人都闹的人心惶惶。

两军展开过骑射,左谷蠡王的兵力不能分开,否则就容易被击散,结果可想而知,白袍军是追着他们打,左谷蠡王这边就吃了大亏,再加上一路上没少战斗,左谷蠡王这边部队的箭矢用的也差不多了,哪比得上白袍军储备的多。

没有足够的箭矢,左谷蠡王就值得跑,可是白袍军的速度不必他们慢,一旦被白袍军抓住机会,就成了被追着打了。

于是,左谷蠡王想反击,虽然这冒着很大的危险,可是,赵云却指挥白袍军分作三队四散逃开,左谷蠡王又不敢分兵,只得又急忙召集兵马继续赶路,可没走多久,白袍军又像鬼魅一样出现了。

这段逃亡之路相当难走,现在,作鼓励才知道为何白袍军能和选锋军齐名,如果可以选择,他是再也不想碰上这样难缠的对手。

就这样你逃我追,你追我逃一番之后,张飞率领援军靠近了过来。

张飞这边的士兵全是重甲骑兵中的将士,个个生的人高马大,雄壮异常,要说他们的单兵格斗能力,可能比选锋军或是白袍军这些士兵要差上很多,关键是在重骑兵出场的时候,个人武艺压根就派不上用场。

至于骑射,拿张飞跟赵云一比就能知道重甲骑兵将士们的骑射水平了,一万大军中,能做到骑射的恐怕不足三层,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逃窜的匈奴部队进行远程打击,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五根短矛。

没了重甲,没了密集阵型,仅仅靠手中的重型兵器恐怕难以体现重甲骑兵将士们的本事,为了增强自己部下的战斗力,张飞特意在出营前找从后勤部那边申请了五万跟短矛,这备用的短矛几乎就被他拿走了一半。

其实,张飞这脑子还真是好使,他看中的就是短矛的杀伤力和重甲骑兵将士们的特点,两者一结合,倒使卸甲之后的重甲骑兵又呈现出恐怖的一面。

左谷蠡王这边得知敌军有了援军之后只得立马停下列阵对峙,这时候要是再跑的话恐怕会吃大亏,搞不好敌军会采取驱赶分割之类的战术对自己这边进行围攻,是跑还是战,总得在见识过敌军援军的实力后再下决定。

两军渐渐靠近,赵云指挥白袍军分作两队护住重甲骑兵两翼,张飞这边的骑兵则依旧列出密集的冲锋阵型。

没有重甲这种显眼的装备,左谷蠡王一时还没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