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47部分

中国皇后全传-第47部分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听了吓了一跳,当场笑着说:

“堂堂的武将,怎么取了个女子的名?”

这件事,太宗一直挂在心上,他派人调查李君羡的出身,结果使他更惊愕。

李君羡出身武安(河北武安),封邑武连县公,官称左武卫将军,乳名则为“五娘”,都有个武(五)字,他猛然想起“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流言,原来应在李君羡身上!自己冤枉了爱妾武媚娘,太宗后悔极了。

不久之后,李君羡被贬为华州刺史,后来又因他与一个自称通晓佛法、能不食而生的道员通信来往,被御史劾为与妖人交通,谋不轨,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七月被处死。

武才人心知李君羡被贬的真正理由,在她的心里深深刻上了这位代她而死的李君羡的名字。42年后,当区区一武将被处死的事件早被人们遗忘时,刚刚当上皇帝的武则天却厚祭李君羡的亡灵。她没有忘记:李君羡的死掩护了她,使她安然逃脱了一场劫难。

公元649年春,唐太宗突然病情恶化,卧床不起,处于弥留状态。按唐制,皇帝死后,后宫凡是没有生育的内官都要被送到尼姑庵,落发为尼,虚度残生。

武才人想到自己14岁入宫,十几年来还只是个才人,受尽了后宫寂寞和恐惧的折磨,如今年纪轻轻将要成为尼姑,去过青灯梵钟的凄苦生活,这怎么能忍受得了!

“不能这样把自己活活埋葬。”

武才人下定了决心。越是面临灾难,她的头脑愈清晰,斗志愈旺盛。

她决定抓住太子治这棵救命草。不久,她们在共同侍候太宗的间隙,匆匆发生了关系……

武才人紧紧挨着太子李治,乞求道:

“太子,请别抛弃我。希望你能以天子的身份发誓。”

“我发誓!”

太子李治看着武媚娘神秘妖艳的凤眼,颤抖地说。

五月,太宗死。随着太宗被葬于昭陵,武才人等宫女们也都被送到长安的感业寺,落发为尼,成为太宗活的殉葬品。

武则天的才人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重回深宫智夺后冠

被幽闭在尼庵中的武则天并没有绝望,她把解脱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身上。她深信,这一愿望一定会实现,她相信李治的“誓言”。

转眼间,太宗的周年忌日到了。这是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五月,高宗李治来到感业寺进香,借以探望武则天。

高宗看到自己心爱的人苍白憔悴、哀怨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眼睛也湿润了。武则天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投进高宗的怀抱。

高宗喃喃地说:

“我一定要把你接回宫中,你要多多保重,耐心等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有点棘手。则天不是一般的宫女,她曾是父皇的宠妾,如果直接把她接回宫中,则是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先把她安排给皇后做个侍女,再封官宠幸会更好些。

于是,高宗来找皇后商量。皇后王氏想了想,竟十分痛快地答应把则天接到皇后宫中,让她蓄发等待。

久已不得宠幸的王皇后为什么这么痛快地应承了高宗的要求?这里面大有文章。此时后宫正爆发着一场女人的战争。王氏贵为皇后,但久不生育,高宗对她已失去了信心。现时最受皇上宠爱的是萧淑妃。淑妃恃宠而骄,并生有一子(高宗第四子雍王)二女,相比之下,王皇后更是黯淡。身为皇后竟难得见皇上一面。

这时高宗有四位皇子:长子陈王李忠、次子原王李孝、三子杞王李上金,他们分别为身份卑微的刘氏、郑氏、杨氏所生,四子就是雍王李素节了。此时萧淑妃专宠,于是很多人猜测:素节很可能被册立为太子。

这一形势对王皇后很不利,一旦素节立为太子,后位就很有可能被萧淑妃取代。这对王皇后及其家族都是很大的危险。皇后的舅舅柳爽刚刚在永徽二年正月被任命为宰相,皇后的命运,自然也影响着柳氏家族的前途。他们绞尽脑汁,寻找击败萧淑妃的办法。最后决定,先把长子陈王李忠收为养子,再谋求立为太子以与萧淑妃抗衡。

于是柳爽与长孙无忌等元老大臣联合上奏请高宗立陈王李忠为太子。

萧淑妃也不放松,把高宗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就在皇后和萧淑妃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皇上突然来请皇后把武媚娘接回宫中。王皇后就知道皇上深爱武媚娘,如果让她入宫,或许会打破萧淑妃专宠的局面,这对立陈王李忠为太子是极为有利的。这样既打击了萧淑妃,又可顺利地立陈王为太子,保障自己皇后的地位,这可是一举两得的计策。所以皇后面带微笑地对高宗说:

“就把武媚娘交给我吧,暂时做我的侍女,养养身子。”

这样,武媚娘第二次入宫。这大约是公元651年,武媚娘已经28岁了。经历数次磨难,才获得了这次入宫的机会,她决心要利用好这次机会,夺回失去了的青春年华。事实上,这次入宫后,业已成熟的武则天就在权力之争中大显身手了。

武则天入宫后,一方面尽心侍候王皇后,极其小心,很快就得到皇后的喜欢;一方面贿赂宦官,建立起广泛的情报网,探听宫内外的情势。不久,她便对后宫的形势了如指掌。

皇后对武媚娘非常满意,她想,武媚娘真是个人见人爱的美人,既温柔贤淑,善体人意,又有超俗的美貌,对付萧淑妃是不成问题了。

果不出皇后所料,武媚娘入宫后,以其无限的魅力令高宗惊喜沉迷,着魔般每夜都流连于武媚娘身边。10年里,武则天共为高宗生下4男2女,高宗总共12个子女,后面6个都是武则天所生。武则天专宠的情形可见一斑。

此时,曾经独占房宠、娇艳自负的萧淑妃独守空闺,悲叹终日。

公元652年三月,武媚娘生下一个男孩。高宗十分高兴,为他第5个皇子取名为弘。武媚娘被封为昭仪。昭仪仅次于四夫人,位于九嫔之首,正二品。

皇后的目的也都实现了,萧淑妃失宠,这年七月,10岁的养子陈王李忠也被立为太子。任命宰相于志宁、张行成分别兼任太子少师、太子少傅,教育太子忠应懂得的仪节。

皇后在此刻显得有点得意忘形。但她高兴得太早了,她低估了武昭仪的能量。本来她就不受皇上宠爱,在立太子之后,她发觉高宗对自己愈加冷淡了。原来对自己卑躬屈膝的武昭仪,如今态度与前也迥然不同。她很快意识到,如今武昭仪独占皇宠,她和萧淑妃都被抛弃了。一种愤恨、空虚、痛苦的感情油然袭来,令她浑身颤栗。

“我不能败在这个尼姑手里。”皇后咬牙切齿地说。

皇后已顾不上尊严,亲自登门造访萧淑妃,希望两人联合对付武昭仪。两个沦落的女人同病相怜,尽弃前嫌,订立了攻守同盟。

这时,武昭仪又怀孕了。不甘寂寞的高宗又想到了也颇有姿色的萧淑妃,便又经常来到淑妃身边。但他常常碰到皇后也在萧淑妃宫里。这两个过去是仇敌的女人,现在怎么突然和好了?高宗心里感到非常不愉快。

两个女人异口同声地说些“妖妇亡国”的例子,希望保重龙体,并极力谩骂诋毁武昭仪。

高宗立时发觉,她们两人出于嫉妒,联合起来攻击武昭仪。意识到这一点,高宗感到一阵厌恶。他不由得发觉武昭仪有较高的修养,她从来没有说一句皇后和萧淑妃的坏话。从此,高宗就再也不到萧淑妃这里来了。

武昭仪也不甘示弱,只不过她的手法更加高明。她在后宫大肆笼络人心,对与皇后、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就竭力拉拢,施以恩惠,将其安插在皇后和淑妃周围。这样,皇后、淑妃的一举一动,武昭仪完全掌握,从而取得了主动权。

既然已经取得了皇上的信任,使皇后和淑妃一起失宠,下一步的目标就应当取代皇后的位置。武昭仪下定了决心。

但是,自己现在只是个昭仪而已,中间还隔着四夫人,一跃登上后座太困难。如果先提高一下地位,再去争皇后的位置,或许这样会更好些。于是武昭仪温柔地对高宗说:“现在我是否可以升一级呢?”

高宗早就想把心爱的武昭仪升一级,但四夫人没有空缺。高宗露出困惑的神色。武昭仪嫣然一笑,说:“陛下能否在四妃之上,新设一个宸妃,赐给臣妾呢?”

高宗听了武昭仪的提议,十分赞同。便说:“等朕和宰相们商量后就封你为宸妃。”

出乎意料,宰相韩瑗、来济等断然反对。由于宰相们的反对,高宗只好把宸妃问题暂时搁置了。武昭仪闻听此情,咬牙切齿地说:“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整治这帮老混蛋!”

公元654年初,武昭仪生下第二个孩子,是个可爱的小公主,很讨人喜欢。满月之后,王皇后也忍不住悄悄来到武昭仪宫里,逗弄一番公主。当她知道皇上马上就要来时,因不愿看到皇上的冷眼,便匆匆回宫去了……一会儿,皇帝来了,武昭仪拉着皇帝来到床前看女儿。可是掀开被子一看,小公主早已没有了气息。

武昭仪失声痛哭,皇帝震惊,急忙讯问情况。宫女告诉他:王皇后刚才来过。

高宗听说王皇后刚才只身来过,马上意识到,皇后没安好心,“她为什么突然来这里呢?是不是因她自己不能生育,近年来又受到冷淡而嫉妒、迫害武昭仪呢?”想到这里,高宗愤怒地大叫:“后杀吾女!”对皇后的妒妇心肠痛恨不已。

武昭仪凄惨地嚎啕痛哭,声音远远传出了宫殿。

高宗愤恨难平,心想,这样狠毒的女人怎么能够让她继续安坐于皇后的宝座呢?

王皇后因此事而更加失宠。身为皇后舅父,趾高气扬的柳爽看到此种情形,深感不安,他觉得皇帝对他们家族投来的眼光充满了冷漠和憎恨。看来宰相位上待不住了,还是极早退下来更安全。这年六月,柳爽便上书辞去中书令的职位。皇帝立即敕准,降他为吏部尚书,暂时留在朝中。但柳爽哪里知道,这竟是他跨进地狱的第一步。

柳爽的罢相,使王皇后的保护墙彻底崩溃了。

但废后事关国体,必须取得重臣们的同意才行。当时的重臣、国舅、太尉长孙无忌就是最大的难关。

七月,高宗和武昭仪从岐州凤泉池休养回京后不久,武昭仪便要皇帝带她一起屈尊登门拜访无忌,并带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等十大车的赏赐。

无忌家马上设宴欢迎。武昭仪邀请无忌的宠姬及所生的三个儿子一同参加。

酒过数巡,高宗赐给无忌的三个儿子朝散大夫从五品的官位。无忌马上意识到,高宗和武昭仪私下造访,背后一定有什么问题。便装出毫不在意的样子,静静旁观。

酒酣耳热之时,高宗果然说出了来意:“近来皇后屡出麻烦,况且不孝有三,无后为过。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朕想要……”

高宗话没说完,无忌却很巧妙地把话题避开,不让高宗继续说下去。高宗和昭仪越坐越觉得没趣,只得怏怏而回。

但武昭仪还不死心,不久之后,又让母亲应国夫人出面,到无忌府上,想讨好无忌,要他不要干涉立武昭仪为后。然而无忌不为所动,始终不答应。

这时,卫尉卿(从三品)许敬宗因长期受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的压制而强烈不满,便站出来拥护武昭仪。为了表示对昭仪的诚意,径直来到长孙无忌家,提出皇上既然要立武昭仪为皇后,希望太尉不要阻拦。没想到许敬宗却遭到无忌的厉色斥责。他恼羞成怒,内心已彻底投向了武昭仪。

这件事很快传到武昭仪的耳里,没想到朝廷中已经有人在支持自己了。她心里非常高兴,立刻派人送给许敬宗大笔赏赐。他们不约而同结成了联盟。

一想到长孙无忌的态度,武昭仪就感到恼恨。她现在才完全明白,自己的门第经历,根本得不到这些望族遗老的支持。既然对无忌的怀柔政策失败,下一步必须重新拟定新的战略,她非常聪明、冷静,不会只顾突破障碍,弄得头破血流,她不是那么愚蠢的人。

于是,她终于丢掉幻想,把和长孙无忌集团的决斗提到日程上来了。

王皇后家族率先遭到一连串打击。王皇后在个性强烈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唆使下,近来经常秘密召来巫女,沉迷于巫术之中。这是后宫绝对不允许的。永徽六年六月,武昭仪得知这一消息,告诉了高宗。高宗立即命令宦官搜查皇后宫,结果从床底下搜出了一个桐木人,木人身上写着“武媚娘”三个大字,胸部和腹部还钉着大钉子。

见此情景,皇后和柳氏嚎啕大哭。柳氏还不停地叫喊:“这肯定又是武昭仪栽赃陷害!”

不管桐木人事件是不是真的,但皇后和柳氏企图利用巫术咒死武昭仪的心思是有的。

武昭仪听说在皇后床下搜出写着自己名字的桐木人,马上哭倒在高宗怀里。高宗想起过去皇后和萧淑妃联合辱骂武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