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发迹 >

第224部分

发迹-第224部分

小说: 发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历没人能跟他比,论功劳也只有何贵一个!”

“可何贵这人……军国大事他可是从来没有懈怠过。而且,从他先后将功劳让给和琳、孙士毅等人的表现来看,也不是一个在乎功劳的人。在云南地时候他还帮过福康安的大忙!您让他去陕西,成吗?”李潢问道。

“如果没犯着他,何贵的脾气就不错。可是,他这人一向禀承一个理儿:人不犯他,他不犯人,人若犯他,睚眦必报!福康安在陕西把赫硕色租给何家的几十万亩地险些强抢了过去。以何贵的脾气,肯定是记在心里。只是离得远一时没招罢了。如果有机会,你以为他会让福康安好过?以他的手段,就算整不死福康安,也能让那家伙有苦说不出。而且你们别忘了,福康安手下可还有和琳在呢!”和笑道。

“中堂,既然何贵不合适到陕西去,何不派他到甘肃?”吴省钦转了转眼珠子,不无用意的说道。其实,他对何贵是十分忌妒的。想当年,何贵刚刚出仕地时候,他就已经是五品的郎中,和的重要谋士,可如今何贵贵为广东巡抚,他却只是个布政使。虽说十几年由五品升到三品的速度也不算慢,可人比人,气死人啊。而最可恨地就是,何贵所在的广东油水十足,他所在的江西却是一个穷省。如今,何贵的广东巡抚还没做多久,和又想调其去陕西。要知道,在许多人的眼里,因为西北边防向来是朝廷地重中之重,陕西巡抚地地位可比广东巡抚高多了。如果何贵能够在陕西做出成绩来,绝对比在广东要显眼的多,升迁也必定容易。可他吴某人呢?在一个穷省当个布政使,想换个地方还得求人……这种差别,让他十分不爽。

“甘肃不行,甘肃地事情太麻烦。何贵虽有手段,却没有足够的威望实力。而且,那种地方,除非阿桂、李侍尧这些人,不然没谁能坐得安稳!何况,何贵当年掀出了甘肃冒赈案,害得甘肃数十名官员掉了脑袋,跟甘肃官场可是有着死仇的!”和连连摇头说道。

“没错。何贵哪里都能去,就是不能去甘肃,不然肯定出事儿。”李潢也紧接着说道。何贵掀出的那场大案可是大清朝有史以来最大的案子之一,就算犯案的官员被杀了不少,可还有没被杀的呢?而且,甘肃民间也有许多人受到了牵联。万一何贵真被调到那里,头上顶着个“和党”的牌子,又有福康安等人在上头使坏,加上传说何贵自己也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这么多的因素结合起来,李潢简直都不敢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反正不会好就是了。

“陕甘既然都不行,那又哪里合适?”吴省钦又问道。

“此事还是需要再谋划谋划。不过何贵这奏折……”李潢轻轻把话题拨到了一边:“中堂您兼着理藩院尚书,这两天就得拿出点儿章程来呀!”

“呵呵,这有什么难的?这英夷既然来了,朝廷总不能拒而不见吧?何况,这帮蛮夷屡次挑衅,朝中也有不少人想着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呢,中堂何不就趁了这些人的意?”吴省钦笑道。

“是得见一见。何贵的折子上说这帮洋夷是备着厚礼来的,还有不少稀罕玩意儿……既然有好东西,当然不能错过。而且,我也真想瞧瞧何贵信上所说的身高六尺,金发蓝眼且袒胸露乳,似会妖法勾人心神的西洋美女到底是什么模样!”和色色地笑了起来。



第二百七十七章 气!

“大人,那个洋毛子又来了!”

广州巡抚衙门。王栈陵一脸不爽的站在何贵的书房门口向何贵禀报道。

“不见!”何贵很干脆,随意的挥了挥手,就吩咐王栈陵下去。

“可是大人,那洋毛子就是不走!……您看要不要我让人把他给逮起来,扔进大牢先关两天,怎么样?”听到何贵的命令之后,王栈陵没有动,反而又开口问道。

“不行。那家伙再怎么说也是一国使节,一没违法,二没犯罪的,抓起来算是怎么回子事儿?”何贵答道。

“可那家伙就跟个狗皮膏药似的,就是赶不走呀。”王栈陵愁道。

“你看你……我说老王,这么点儿小事你都解决不了,也太给我叔丢人了。你不会把那家伙直接一棍子撂闷了,然后派人送回澳门,再让人通知水师跟香山县,不许放人入境,这不就行了?”何进喜在旁边替何贵磨着墨,闻言说道。

“你想的美。澳门小是小,可就凭水师跟香山县的那帮人,他们哪看得过来。”王栈陵瞥了何进喜一眼,说道。

“那就派人去向图萨布借点儿兵。让他派人进驻澳门,把英吉利使臣的住处都给我围起来,未经允许,不许随意出入!”何贵说道。

“大人这办法好,可……现在那亚当斯还带着随从在咱门房里呆着呢!”王栈陵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喜色,不过,这喜色也就只是一会儿,旋即就又是一阵为难。谁叫何贵不让动横的呢?

“那就让他呆。只是不许进门儿。我看他能呆到什么时候。”何贵冷哼了一声,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记着。多给他送点儿喝的。就是不许送一点儿吃食。还要通知附近的那些馆子摊贩,也不许卖吃地给洋人……我看他们喝一天地水,受不受得了。”

“好嘞。标下这就去!”王栈陵“嘿嘿”一笑,立即领命而去。

“三叔,何必这么在意这帮洋毛子?还客客气气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怕他们呢。”何进喜看着王栈陵离开,又向何贵问道。

“你看我是怕么?”何贵瞪了一眼何进喜,又道:“这两广一带。现在倒是怕我的人居多。……那个亚当斯虽然未必是什么好东西,可他既然愿意为了手下接连半个月到我这里来求情,也算得上是个有情有义的。这种人,你好意思下得去手?再者说了,人家还是使节。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

“依我看。您恐怕不是这个心思!”何进喜撇嘴说道。

“那你看我是什么意思?”何贵饶有兴趣的看了这侄子一眼,微笑着问道。

“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您对这帮藩国人一向是从来都不留情的。这会儿这么客气,肯定是有什么阴招!”何进喜十分肯定的说道。

“你个王八犊子。阴招?……我可是你叔,有这么诽谤长辈的吗?”何贵也不生气,只是笑骂道。

“我这可不是诽谤。而是赞扬,是褒奖。您说是不是,我地好三叔?”何进喜忝着脸笑道。

“少他娘的嬉皮笑脸。”何贵骂了一句,又正容问道:“打算好了吗?什么时候启程回家?”

“您不是说我那个六品顶戴很快就能弄到了吗?等那之后再走吧。虽说只是个候补。可顶着官帽总比光着个脑袋回去鲜亮不是?”何进喜笑道。

“随你。反正一定要比中秋早一个月回家。你爹给你说的那门媳妇儿可是陕西王家的嫡系,在整个西北都是响当当的大门大户,怠慢不得!”何贵提醒道。

“再大门大户又怎么样?他们那位康熙朝地老祖宗不也就是个三品候补?您可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他们高攀还来不及呢!”何进喜牛道。

“臭小子。你要是再这么想,就干脆别回去了!”何贵郑重地说道:“陕西王氏在康熙朝,以为朝廷贩卖军马起家,传承一百多年,西北各军的粮草有不少都是由他们负责购进转运的。别看只是一家子商人。可底下盘根错节。绝不普通。你爹能帮你找到这么个亲家,想必是费了不少的劲儿。你也别门缝里看人……到时候。那个被瞧扁的说不定就是你自己!”

“是是是,小侄谨听教诲,成了吧?”何进喜随意地朝何贵抱了抱拳,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听进去这话。何贵有心想要再教训这小子两句,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何进喜跟了他这好几年,他这个当叔的可真做的有点儿不够。本事没教出多少来,连亲事也忘了帮着张罗张罗。二十多岁地大小伙子,搁别的地方儿子都能打酱油了,性子急的,再过几年连孙子说不定都能抱上。也难怪何守富那边儿有些等不及了。

“叔,你说,这回朝廷到底会不会同意跟这帮洋毛子开通贸易?如果不行的话,我这次回去就顺便去严启昌那里进点儿洋货,等价涨了,就狠赚上他一笔。”何进喜又说道。跟在何贵身边,他自然知道随着西方欧洲地乱局,广东这边的对外贸易将要受到影响的事情。

“如果没有先前那些英国人没有跟咱们开过战,朝廷是肯定会同意的,可这一回,我也说不好!”何贵摇头答道。

“那就算了。我回家帮我爹打理染坊去!”何进喜叹了口气,说道。

“染坊?”

何贵忍不住又是一阵苦笑。老何家的染坊恐怕已经不能再用“坊”字来称呼了。当初何守富按照他地安排抢先在西北建立了一家大染坊,这几年,纺织业大肆发展,恐怕已经不下几千家。纺织出来地坯布数量巨大,自然也就带动了印染业的发展。而老何家因为抢占了先机。又有充足地资金做为后盾。所以,经过几年地发展,几乎已经垄断了陕西、甘肃两省地印染业,四川、湖北、山西三省,还有北方蒙古各旗,都有他们的大笔份额,可以说,何家是如今大清国首屈一指的印染业巨头。这也是为什么上一次福康安想要夺取南泥湾的土地,老何家却只派了一个没怎么参予家族经营管理的何进吉来广东的原因:一来。何守财、何守富这些人都实在是太忙了,二么,则是他们已经不是特别重视那些土地了。……反正如今家大业大,如果真争不过,丢就丢了。

“真不知道家里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何贵又叹了一口气。他是乾隆四十二年离开的邑庄。到现在已经十三年多了,期间就只回去过一次,现在还真是有些想念啊。澳门。

英国使团获得了何贵的许可之后,得以暂时在澳门停泊。英国虽然跟葡萄牙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可华利亚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而马尔戛尼也借此机会,仔仔细细地又打听到了许多在普通商人那里无法打听到的消息。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无过于度路利等人的踪迹了。

本来,马尔戛尼等人虽然对何贵稍稍有些警惕。可还是有些好感的,毕竟相比起他们这一路上所遇见地其他中国人,何贵对他们的态度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在听说何贵等人将被俘的英国士兵跟那些黑人奴兵、印度仆兵一起押到了北京。最后还将其贩卖到许多贵族的庭院之中当起了奴仆之后,这一丝的好感立即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亚当斯更是险些当场爆发,直嚷着要捍卫皇家海军尊严,要带领战舰向中国人报复。最后还是马尔戛尼跟乔治。贡斯等人叫着卫兵好不容易才将其给制服。不过。这条消息最后还是在使团之中传开了。一众英国人对中国的观感立即降到了零度线以下。

而这些还不算完。由于广东跟北京之间相互传信儿要耗费不少地时间,何贵又不让他们四处乱跑。马尔戛尼带领使团只得在澳门这小地方呆着。而呆得久了,自然就又得到了另外的消息。而这条消息又一次让英国使团沸腾了:度路利等海军军官并没有被押送北京卖掉,而是被中国人关在广州附近的白云山,在那里的一个采石场做苦工。

于是,在使团众人地压力之下,马尔戛尼跟乔治。贡斯不得不在前往北京之前就开始了这场“营救”向广东的最高行政长官请求释放度路利等人。他们还表示,愿意为度路利那些海军军官支付高昂的赎金。可是,何贵对他们的这个要求理都不理。哪怕乔治。贡斯每隔两天都到何贵的巡抚衙门去请愿也不行。对此,亚当斯再次表示要使用武力,不过,那也只是叫嚣而已,马尔戛尼等人连理也懒得理了。

不过,如今可以肯定地是,在澳门地所有英国人,没有任何一个不对中国人抱敌视的态度。哪怕他们明知道他们被贩卖以及关押地同胞是侵略者,是罪有应得。

“如果国内得到消息,民众肯定会促使国会断绝跟中国人的一切来往的,包括我们这一次所要求的贸易权,而我们东印度公司更是将处于整个风浪的最顶端。”

再一次无功而返,而且带回了几队清兵回到澳门,乔治。贡斯只觉得浑身上下无比的疲惫。澳门既有马车也以船只,到广州并不需要多少时间,所以,他并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在澳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跟马尔戛尼已经被那两条消息给折磨的够呛了。再想到如今使团中人对中国的态度,他甚至已经暗暗下定决心,一回到印度,就立即辞去在东印度公司的所有职务,并且卖掉所有的股份。反正,远东贸易重新开展的可能性已经低到不可估量。

“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们也要到中国人的首都去看一看。去见一见他们那位已经在皇位上呆了五十六年的皇帝陛下。……那位何贵先生不同意我们的请求,我们就去找他们的最高领袖。为了那些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