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通商天下 >

第97部分

三国之通商天下-第97部分

小说: 三国之通商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祖在山上不断高喊,“蔡瑁将军就在我等身后,片刻即到,将士们再坚持一下,我等就可杀退敌人回城庆功了!”

初时这话停在孙策耳朵里还不甚在意,可随着黄祖高呼了几遍,居然江夏士卒的士气还真的给慢慢上来了,孙策心中一思量,急忙冲着孙坚喊道,“父亲,后边可能有埋伏!”

可此时孙坚杀的兴起,这一身奇怪战铠,把孙坚是、全身都包裹严实了,只在几个重要关节处留有缝隙,一路杀将过来,孙坚简直不闪不避,横冲直撞!

还有什么能够带给一个勇将更大的快感?

所以对于孙策的提醒,孙坚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伯符,莫要长他人志气!待为父再冲杀一阵,这岘山片刻可下!”

孙策心中大急,再想劝时,只听身后喊杀声大起,蔡瑁已然带兵支援黄祖来了!

刹那间攻守易势!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胜耶?败耶?

面对黄祖和蔡瑁的前后夹击,孙坚突然“哈哈”大笑几声,扬声吼道,“将士们!你们怕不怕?”

淮泗精兵跟随孙坚已久,杀性已起,又如何会在此时弱了声势去?

登时数千人一起回应孙坚到,“不怕!”

孙坚闻言满意的再次“哈哈”一笑,“我淮泗大好儿郎,如何会怕了这襄阳一众书呆子!将士们且随我冲杀,明日我带你们去襄阳城内饮酒吃肉!”

淮泗精兵轰然叫好!

什么叫猛士?

这就叫猛士!

面对敌人的前后夹击之势,面无惧色不说,还能连带的把士气也给推向新的高度,孙文台江东猛虎的称谓,可真是名符其实!

黄祖的袭营士卒已经被孙坚打的没了脾气,而蔡瑁的援军,听着孙坚方才畅快淋漓的喊话,心中不自觉已经怯弱了三分。请使用访问本站。

这还如何打?

黄祖于岘山之上急的团团转,如此小心谨慎之下,莫不是还要给孙坚翻了盘去?

看着孙坚全身重甲万军之中真的就入了无人之境,黄祖钢牙紧咬,恨声对着身边亲卫说道,“拿我弓箭来!”

接过弓箭,黄祖面色转厉,“孙文台,莫道我黄祖暗箭伤人,只怪你此等猛士,就不该生在这世上!”

说罢,黄祖眼睛微眯,排除杂念,呼吸慢慢合拍,手指发白,突然向着孙坚一箭射出!

只听 “叮”的一声脆响,羽箭射在了孙坚的战铠之上,只留下了似有似无的一个凹槽,就软绵绵的落地了!

孙坚在乱军中杀的兴起,并没有注意到这一支暗箭,而黄盖等人,虽然注意到了,但并未在意,稍远处的孙策心中虽然大急,但是不好再高声喊叫,让这好不容易奋起的士气再给低落了下去!

就在孙策一犹豫的功夫,瞬时又是接连四支羽箭袭来,终于在孙坚跟人硬拼了一记动作一缓之下,最后一支羽箭狠狠的钉入了孙坚右腿的膝关节上!

孙策怒目圆睁,瞧得真切,心下大恨!

却原来不知不觉天已大亮。

黄祖也终于发现了孙坚的死穴!

激战一整夜,孙坚本就气力耗尽,全凭一口心气支撑着,待黄祖这一箭扎的结实,当下就右腿一软,滚到在地!

孙坚刚一倒下,身上就叮叮咣咣一阵乱响,片刻间无数兵刃给招呼了上去。

黄盖祖茂等人大急,舍身杀进来救起孙坚,又拼杀一阵汇合了孙策。

孙策双眼通红,气血上涌,看着孙坚右腿上的羽箭直穿透过去,痛苦嘶喊道,“黄祖,我跟你势不两立!”

孙坚刚才倒地的时候被人一顿乱打,可仗着身上战铠保护的严实,并没有再受什么伤,听到孙策的哭喊,当下又强撑道,“伯符,背上我,我还能打!”

见孙坚还要拼命,孙策心下更是痛苦如刀绞,一时做不得声。

孙坚见状大喝道,“大丈夫如何作此小儿女态!速速背上我,我们继续杀!”

孙策闻言心中发狠,从黄盖等人手中接过孙坚,猛地背在身上,大吼一声“杀!”

孙坚的战铠实在另类,此刻天已大亮,孙坚甫一出现,就被众淮泗将士看到了,刚刚稍有低落的士气再次大起。

孙坚于孙策背上高喊一声,“诸将听令,随我杀!”然后再次带头杀进襄阳军中!

这下子可把蔡瑁吓得不轻,若是孙坚持续这个势头,只怕还真有打下襄阳的可能!

黄祖于岘山上看到这情形,知道暗箭伤人再不能奏效,当即扔掉手中弓箭,带着山上士卒也冲杀下来!

又战得半个时辰,双方仍不分胜负!

就在黄祖和蔡瑁心焦之下耐心尽失的时候,突然,在孙策背上行动不便仍旧骁勇作战的孙坚,脑袋一歪,昏死了过去!

却原来孙坚腿上的伤势严重,又鏖战一夜,到了此时,终于再也坚持不住!

孙策见状,如何还再有心作战,不得已留下数百死士断后,带着几千残军,奔着鲁阳方向狼狈逃窜而去。

黄祖和蔡瑁转战一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说,被孙坚几番带起的气势折磨的心力憔悴,当下心中放松,再也没有力气没有胆量去追赶孙策,只得默默收拾残军回襄阳而去。不过无论如何,总算是把江东猛虎孙文台给打跑了!

双方尽皆散去,只留下小小岘山上下,数千具尸身,在冬日凌冽寒风中,渐渐变冷,僵硬。。。。。。

刘表在襄阳城上翘首企盼了一夜,等到日上三竿,终于远远望见自家兵马慢慢回返,而孙坚也没有在后面追着,心下大喜,连忙带着蒯氏兄弟出城迎接。

可是入眼的情形看到刘表心中一惊!

只见黄祖蔡瑁二人浑身衣衫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驳难辨,带着几千残兵耷拉着脑袋进得襄阳城来。

刘表刚要道喜的话哽在喉咙,半晌才艰难的小声问道,“黄祖将军?蔡瑁将军?”

甚至刘表都不敢问出来这一战是胜是败!

看着刘表的神情,黄祖强打精神,冲着刘表一拱手,边走边说道,“大人,孙坚被我一箭射中右膝;然后让人背着逃回鲁阳去了。”

刘表相当不解,“既然已经胜了,为何二位却是这个表情?”

黄祖沉默下来,最后还是蔡瑁向刘表一示意,接过话茬说道,“此番我等虽然布置得当,但奈何孙坚悍勇无敌,若不是黄祖将军见机的早,只怕我二人皆回不来了!”

蔡瑁说罢,又为刘表指了一下身后士卒,黯然低言道,“已经不足半数了!这也是仗着两边混战,一时间大家也看不清楚到底损失了多少人,若是搁在平地上面对面两军交战,只怕我军早就四散逃跑了,如何还有这样的结果?”

接连两句话,说来说去不过是一个意思,就是黄祖和蔡瑁二人皆是险死还生!

这让刘表如何不惊?

黄祖无精打采的进城,路过蒯越身旁之时,冲着蒯越低头行礼说道,“异度兄,此番还多亏了你的提醒,若非如此,只怕末将连蔡瑁将军的救援都等不到!”

黄祖的实力众人心中清楚,也已经是荆州数一数二的武将了,可有心算无心之下,仍旧落的这般下场,简直说被孙坚打得一蹶不振都一点不夸张,蒯良心中震撼不已,难以接受的反问了黄祖一句,“这孙坚真有这般强势?”

黄祖刚受了蒯越的大恩,对于蒯良这不合时宜的话自然不便发脾气,只得又耐着性子说了句,“若孙坚不死,只怕日后我荆州最强之敌,就是这孙家之人了!”

荆州众人闻言心里沉重,襄阳之围方解的兴奋不待宣泄出来就骤然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对前途的迷茫、揣测。。。。。。

“只要孙坚不死,这荆州最强之敌,只怕就是孙家之人了!”黄祖说的简单,但是孙坚只怕还真死不了,而且以孙策前后的表现,只怕就算是孙坚死了孙家也后继有人,荆州的最强之敌,真如黄祖认为的这么简单吗?

回想起自己射中孙坚之时孙策嘶吼的那一句“势不两立”,黄祖心中就一阵烦躁,连刘表的庆功宴都没有心思去了。

另一面,鲁阳袁术处。

一路纵马奔驰回来的孙策,回到鲁阳甚至来不及整军向袁术报告,当即搜索全城的大夫,连抄了好几家药铺,用以稳住孙坚的伤势!

孙坚躺着的军帐里一片安静,年迈的老大夫伸出颤巍巍枯瘦如柴的手,轻轻搭在孙坚手腕处摸了摸脉象,又掀开慌乱间粗暴的绑起来的伤口,浑浊老眼仔细的盯着看了半天,这才揉揉眼睛抬头冲着孙策说道,“将军,这位将军只是失血过多,外加劳累过度,昏过去了而已。只是这腿上的伤势。。。。。。”

帐内的众人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将,这一箭贯关节而过,就是老大夫不说,众人也知道孙坚日后定然再站不起来了。

孙策无声流泪,饮泣片刻,又冲老大夫说道,“腿上的伤是小事,家父还需要喝些什么药物吗?”

“这个自然。。。。。。”接着老大夫说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药草,孙策一一记下,命近卫去抓药不提。

趁着老大夫写方子开药的空当,黄盖祖茂等人跟着孙策出得营帐,祖茂当先问道,“小将军,如今我等该如何是好?”

孙策闻言,努力的收住脸上的悲戚之色,顿了顿缓平情绪,对着祖茂说道,“家母同舅父如今身在吴郡曲阿,不如我等皆投曲阿而去?舅父已经有了丹阳太守的职务,只是尚未到任而已。”

孙坚部将韩当闻言皱眉道,“如今我们士卒,说多不多,但是说少也不少,只怕袁绍不会轻易放我等离去!”

黄盖一愣,脸上怒色乍起,就待说出什么狠话,不料祖茂突然说道,“若是将军过世了呢?”

孙策闻言一怒,不过转眼就会意了过来,当下和其余几人相视一眼,环圈行礼道,“还请诸位将军帮助孙家度过难关!”

见众人点头应允,孙策当即转身进帐,脸上一狠!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六章 医闹与哑谜

进得营帐,孙策二话不说,从正在里面侍奉着的一小兵腰里抽出腰刀,一刀斩向那颤巍巍的老大夫!

祖茂等人在帐外,只见鲜血刷的一下溅洒了半面营布!

孙策杀掉老大夫,嘴里还不住的高喊着,“庸医害人,误我父亲性命!”

说罢,孙策放声大哭,“父亲,你一路好走!可恨那黄祖小儿,居然就在箭上喂了毒!恨啊!此仇不报,我世不为人!”

帐外韩当祖茂黄盖几人,眼中满意之色一闪即逝,相识点头,然后尽皆高声哭喊而进。

一时间孙坚军营乱作一团。

长安,蔡邕府邸。

朝气蓬勃的文士行止间气度潇洒,于座中向蔡邕再拜说道,“蔡先生德名远扬,佐治仰慕已久!今日我陪同王司徒前来拜访,特带来先生千金昭姬小姐的书信一封!”

说话的,自然是就是阳翟辛毗了。辛毗带着王猛奉萧文之命随王允前来京师,自然免不了要拜访蔡邕一番。

蔡邕闻言,神情激动,连忙从座中起身,疾步走至辛毗身边。

辛毗见状,不由出声安慰蔡邕道,“蔡先生莫慌,昭姬小姐在我家将军处,饮食起居皆有数名丫鬟婢女负责,我家山长可丝毫不敢怠慢了!”

辛毗本是好心,但奈何这话听到蔡邕耳朵里,可就变了另一番味道了。

蔡邕一把从辛毗手中夺过蔡琰的亲笔信,怒视辛毗一眼,“哼!姓萧的小子打的什么主意,难道还要老夫明言吗?琰儿住在姓萧的那里,才更叫老夫着急!”

辛毗闻言一窘,低头不敢再答话。

见气氛尴尬,司徒王允轻笑着对蔡邕说道,“老友,这事我可得说说你了。这河南尹萧文,对我大汉一片忠心,为人也谦恭俭让。先在乐安兴办学校,后在司州连年征战,在如今的小辈里,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说女大当嫁,我观昭姬侄女是个有主见的人,若是心中对萧文不喜,宁可露宿荒野也不会委身萧府的!”

听到这话,蔡邕的火气可是一点没消,直冲着王允吹胡子瞪眼,二人对峙了半晌,蔡邕终究无奈叹口气说道,“老友,我是琰儿的父亲,琰儿的心思我又如何不知?只是我恨啊!琰儿如今年已二十,跟随着这萧文,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名分?”

这话王允可就不好插嘴了。萧文受皇命迎娶公主的事情还没有下文呢,蔡琰的事情。。。。。。

蔡邕也知道王允的难处,唉声叹气一番,接着自话道,“昔者我与琰儿,定了这河东卫氏的亲事。婚期将至,奈何琰儿非要提前接触一下这仲道贤侄。”

这年头讲究女眷闭门不出,蔡琰的行为其实已经很是失礼了,只听蔡邕解释道,“老友也莫笑,那时琰儿年纪还小,我又知道这仲道贤侄的身子向来不大好,心中愧疚,也就依了她的心思。孰料这一去洛阳,竟是正赶上先帝驾崩,京师大乱。一年之后等我受诏进京,可那卫氏居然传来消息说,仲道早逝!”

婚事是从小就定下的,如今虽然因为各种事情没来得及完婚,但是蔡琰终究落得“未亡人”、“孀居”的身份,蔡邕心中对于蔡琰越发的愧疚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