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责 >

第205部分

抗战之责-第205部分

小说: 抗战之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话把两个外行彻底听傻了。    
  “我这两天想了很久,也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今天你们正好过来了,我就说出来大家合计合计。”戴安平并没有等太多的时间,咬着牙说道:    
  “撤退!把电台撤离这个地方,搬到其他地方去。”    
  “撤退?退到什么地方?”肖彦梁惊讶极了,条件反射地问道。    
  “我还没有想好地方。”戴安平一脸的无奈。    
  “一定要搬吗?”张旭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地方,有些犹豫。    
  “一定要搬!”戴安平斩钉截铁地说道:“今天我没有开工,可是鬼子的那辆车出动了。同时你们也一改以前的做法,派了一个先打招呼,讲起了排场,这很不符合常理,只能说明你们看见了那辆车,才会有这样的举动。如果这个又是横边浅的一个手段,我们怎么办?”    
  “不会吧?”肖彦梁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摇摇头:“我认为布店那里面一定也有电台,说不定是他们在发电也不一定。”    
  “如此危险的环境,我们决不能有任何侥幸的想法在里面。我信奉的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心一点总是没有错的。”戴安平对于肖彦梁的态度有些不满,丝毫不理会他的身份,语气严肃起来。    
  如此不客气的讲话,几乎是给了肖彦梁当头一棒!他一个激灵,是啊,戴安平说的,一点没错,自己是不是被刚刚宣布留下叶克明等几个人的兴奋冲坏了脑子?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首先没有做好。    
  “是,安平兄教训得是。我错了。”肖彦梁一脸的羞愧想戴安平道歉。    
  “我刚才的话说得重了些,请彦梁老弟不要往心里去。”道歉使得他也不好意思了。    
  “行了,你们不要相互谦虚了。”张旭有些好笑,打断了他们:“要不,你搬到我那里或者彦梁那里也行,反正一旦你出了事,我们都跑不掉。”    
  戴安平深深地叹了口气:“事到如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先暂时走这一步吧。电台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电量,要是我们可以找到大块的干电池,我就打算把电台搬到城外去。这样,鬼子想查也查不到。而且一旦我出事,我就咬定我是在利用你们,你们也可以一口认定完全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只是想到我的职业可以为鬼子稳定后方。这也是我一直在犹豫,也一直不愿意搬到你们住的那里的原因。”    
  戴安平的表白让两个人很是感动。肖彦梁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干电池是什么东西?能不能让总部派人送过来?”    
  戴安平摇摇头:“干电池是指电解液不流动的电池,通常是指锌锰干电池,他有很多种类,比如手电筒的电池就是干电池的一种。”看见两个人完全听不懂自己关于干电池的解释术语,他笑了笑,又皱紧了眉头:“电台用的干电池,个头很大,也非常重,是日军的严控物资。一两个人所搬运的电池,几乎是无法通过鬼子的封锁线的。你让总部怎么解决?”    
  “他妈的,实在不行,就去偷,就去抢,我就不信弄不到。”肖彦梁却还是没有失去信心,发狠地说道。    
  “这事以后再说。”戴安平看了看表:“和你们说话,差点把外面的那位忘了。等我一会。”说完离开屋子出去了。    
  “大哥,要不你也先回去?”肖彦梁也看了看时间,对张旭说道:“连续经过几件事情,嫂子怀有身孕,不要急坏了她。”    
  张旭想了想,心里也确实放不下高翠儿,点点头:“行,我就让秦宝田陪我回去。你自己小心点。”    
  “嗯。”肖彦梁答应一声,闭上眼,心里却在思考着从哪里去弄到干电池。    
  戴安平关于横边浅的判断是错误的。实际上,在把警察们都放了以后,他把宪兵队以前的卷宗又拿出来看了一遍。对于里面大量记载的神秘电台,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    
  记录表明,这个电台发报时间极短,一般连续进行一分钟就必然停止发报,要过半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才会启动第二次电台。这么短的时间,让宪兵队根本无法侦测。看来这是个老手了。只有一次,这个电台连续发报五分钟,可是那个时候整个宪兵队都在忙于抓捕偷保险柜的小偷。    
  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横边浅苦笑着微微闭上眼睛,左右没什么事,他决定试试运气,把侦测车开到街上转悠,一旦那个电台启动,车上的设备马上可以大致判断方向,来确定一个初步的侦破范围。    
  还真是在试运气,在街上瞎转悠了一个多小时,什么也没有。眼看着路边的屋子,忽然想起附近就是警察局长肖彦梁的一个亲戚开的药房,除了给平民看病,也又不少的日军光临这里。听说这个医生的针灸技术不错。    
  横边浅来到同济药房的时候,正好看见张旭和秦宝田有说有笑地出来。    
  “太君!”忽然看见横边浅和他身后的士兵,两人吓了一大跳。    
  “哟西……”横边浅没有扳起脸,而是笑着叽里咕噜说了一句话。身边的程翻译官上前说道:“太君问你们,你们这么晚还来看病吗?”    
  “是!”秦宝田上前一步,弯腰陪着笑脸说道:“小的风湿犯了,这些日子一直都是在这里请戴大夫扎针。”    
  “哦?”横边浅真的有了一些兴趣。    
  “太君问你,效果怎么样?”程翻译官不阴不阳地问道。    
  “回太君的话,效果真的不错,作用很好。对了,肖局长还在里面拔火罐,太君要不要进去看看?”秦宝田笑得极为灿烂。    
  “太君,”见说起肖彦梁,张旭和秦宝田一样陪着笑脸说道:“肖局长的确在里面,小的就是陪着他来的。”    
  横边浅还想说什么,里面的戴安平和肖彦梁已经得到消息出来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抗联女兵    
  在戴安平热情洋溢的介绍中,横边浅大致了解了同济药房的运作情况。他尤其还重点查看了一下药房对受控西药的使用记录,发现里面也是规规矩矩,非常清楚的。    
  “太君,小的这个记录,每个月都会送到石原太君那里检查的。”戴安平对正在看记录的横边浅解释道。    
  横边浅只是点点头,也没有说话。走了两步,他忽然合上记录:“有没有人过来想大量买入西药?”    
  “没有。”戴安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太君,您想,这肖局长、张局长、秦队长,还有很多其他的太君经常光顾本店,谁还有那么大胆子敢在我这里大量买入受控西药?再说,我要是有胆子卖给他们,我早就到黑市上去了。    
  太君,小的就是听肖局长说,这里百废待兴,皇军对老百姓也非常照顾,所以才来这里开了这么一家药房,心里寻思着如此一来,也可以减轻老百姓患病的痛苦,同时也为皇军的建设做出绵薄之力。”    
  “哦?是肖局长叫你来的?”关于戴安平的来历,不知是忘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大介洋三一直没有给其他人提起过。今天,横边浅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    
  戴安平的这番马屁让肖彦梁为之绝倒。见横边浅发问,他赶紧说道:“是这样,上一次医院的伤员受到匪徒的攻击后,小的发现石原院长那里实在是很忙。为了大东亚圣战,为了皇军的伤员可以得到更好的医治,小的就把这位亲戚请出来开了这么一个药房,分担石原院长的一些胆子。”    
  “哟西。”横边浅难得在支那人面前露出笑脸。这个药房石原太郎曾经给他讲起过,对于药房的作用,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一次自己亲自到这里来,也算是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    
  “听说你的针灸和拔火罐的技术一流?”忽然想到自己来的目的,横边浅问道。    
  “哪里哪里,都是太君的关爱。还过得去罢了。”戴安平有些诧异这个鬼子怎么会问起自己的医疗技术。    
  “太君,这两样可痛了。”肖彦梁苦着脸接着说道:“你看小的这背上,真是痛不欲生!”他把上衣解开转过身露出一块块青淤红肿的后背。    
  这些痕迹让横边浅吃惊不小。拔火罐会是这样的结果?    
  “太君别听他胡说。这拔火罐本来就是通过这些淤血肿块,把体内的湿气逼出来,达到医疗的目的。这个对于医治腰背疼痛有着很好的效果。肖局长,你敢说没有效果?”戴安平知道肖彦梁在插混打磕,一边解释一边“置问”。    
  “我怎么敢说没有效果?但是真的很痛啊。”肖彦梁满脸“认真”地说道。    
  “哈哈~”横边浅大声笑了起来:“看起来我们的局长大人真的是被这小小的罐子给收治得服服帖帖。”    
  难得气氛活跃,屋子里的人跟着笑起来。    
  离开同济药房,因为家里的事,张旭在秦宝田的陪同下回去了,而肖彦梁陪着横边浅往宪兵队走去。清爽的夜风吹过来,走路还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就因为如此,横边浅放弃的坐车的打算。    
  今晚横边浅的心情似乎非常好,不仅和城里的两个警察局长走在一起,还直接说汉语而把程翻译抛在了一边。    
  “肖局长,你的人回去以后情绪怎么样?”说着说着,话题慢慢转移到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上来。    
  “太君请放心啦。”肖彦梁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的兄弟们对于太君能明察秋毫,那是非常感激的。唉,这人那,受了冤屈只要能被辨别清楚,心情比什么都好。说实话,出了这么一挡子事,被拉去过堂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太君,小的认为您关于十个老百姓赔偿一个被害的皇军的决定真是英明得不得了。共产党不是自诩为爱民如子,强调军民一家亲吗?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怎么反抗!”    
  “这么说,肖局长是赞同我的决定了?”没等肖彦梁回答,横边浅又问道:“可是你怎么就认定是共产党对皇军下的手呢?难道不是重庆方面吗?”    
  “不是共产党还会有谁?”肖彦梁故意惊讶于横边浅的问题,“认真”地说道:“国民党的人有这个胆量吗?他们已经被皇军打得落花流水,那里还有经历搞这些?再说了,这共产党打游击打了几十年,都是些亡命之徒,说起这胆量,他们还是很大的。”    
  “不,不一定。”横边浅摇摇头:“支那政府在我们的打击下虽然一退再退,可是他们留下的游击队也不少。对于剿灭他们,皇军也是很头痛的。”    
  “真的吗?除了共产党游击队,还有国民党的游击队?”肖彦梁知道国民政府在敌后有游击队,他这是故意问的。    
  “当然有。”说起游击队,横边浅似乎有些气馁:“这支那政府的游击队实在很好剿灭,他们除了偶尔骚扰一下我们以外,没有任何战术技巧。倒是共产党游击队,唉……”剩下的他没有说出来。    
  9。18北满事变的第二年,横边浅就被派往东北了。他多次参与对匪首赵尚志的讨伐,却屡屡吃亏,几年的交道下来,他对共产党也从一无所知到有所知的程度了。    
  在横边浅的心目里,对共产党武装,从一个军人的角度讲,他还是很佩服他们的。这些他眼里的“怪物”,最大的本事,也是皇军最大的苦恼,就是“发动群众!”那些该死的支那人,在共产党的鼓动下,要么参加他们,要么提供钱粮,要么通风报信,使得皇军的每一次进剿很少有成果的。    
  这些共产党是些什么样的人啊!那么艰苦的环境,那么艰苦的生存条件,他们硬是可以坚持下来,比那些土匪更有纫劲,还要到处向民众宣传。打仗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共产党,撤退的时候,落在最后面的,也一定是共产党!甚至为了掩护大部队,可以主动暴露自己吸引敌人!    
  以前听同事讲过39年10月,本来已经包围了所谓的“抗联第五军”主力,却想不到被8个女兵吸引,不仅让匪军逃出了包围圈,那8个女兵到最后还毁掉枪支,一边高唱着《国际歌》这首邪恶的歌曲,一边挽臂全部跳入乌斯浑河自尽。8个女人,据说最小的只有13岁。而10月的乌斯浑河应该已经开始结冰了。    
  还有那个叫赵一曼的抗联女匪首,这是他印象极为深刻的。而每一次想起来,他的心里都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无可奈何!他永远记得当初和大野太治一起审讯这个女人所经历过的那段时光,那些让他常常做恶梦,一想起来就害怕的日日夜夜!    
  这个个子非常瘦小的女人的被俘,也是为了掩护大部队,主动吸引讨伐的皇军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