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福气满堂 >

第60部分

福气满堂-第60部分

小说: 福气满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愿意,平常的百姓是经不起这个福分的,不如在王公贵族或者朝中大臣家中选个适合的姑娘,约莫十岁,去陪个几年,出来正好能嫁人的年纪,到时皇上在给她指派一门亲事,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瑞武帝不吭声,显然是在考虑这个事儿。

半晌才问,“爱妃可有人选?”

穆贵妃笑道,“臣妾还真有个人选,姜府的四姑娘就是个好的,臣妾见过她好几次,是个性子温和有灵性的,最主要的是,她有着天大的福分,想来太妃看见她也会很喜她的,姜四姑娘今年正好十岁,去陪太妃几年,太妃还能教导她不少东西,这是别家姑娘求都求不来的,皇上以为如何?”

“朕也觉得姜家四姑娘不错,既如此,明日就去姜家宣旨吧。”

~~

天气渐渐转暖,姜府的树木都开始冒嫩芽。

一大早,玉珠睡眼朦胧的揉眼起床,甘草伺候她穿衣梳洗,坐在妆匣前玉珠才清醒过来,望着窗棂外枝头上的嫩芽,她笑起来,“暖春了,真好。”

春天总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大多数人都是很喜欢这个季节的,玉珠也不例外。

甘草往外看了眼,笑道,“西园那边有颗榆钱树,再过个把月就能采摘上头的榆钱吃,奴婢给姑娘蒸榆钱饭吃。”

玉珠欢喜道,“我要吃榆钱窝头,还要榆钱汤跟凉拌榆钱。”这东西可是个好的,健胃安神,止咳化痰,吃起来也清香的很,她每年都会去弄到让甘草做着吃好几天。

第81章

    第81章

玉珠在姜家是最得宠的那个,别人就不必说,连二房的不靠谱的二伯父都还挺宠着她,甘草也是如此,对自家姑娘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心里头就记下,等榆钱能吃时一定要给姑娘多做点花样出来。

给姑娘梳妆好,甘草去小厨房端来金丝红枣小米粥,还有两碟清淡素炒的野菜,“姑娘,您尝尝这两道,城外山上野菜冒芽儿,不少都能吃了,奴婢昨儿出去瞧见有卖的就买了些会,想着姑娘会喜欢。”

一道素菜,一道凉拌,味道清香,玉珠陪着两道野菜吃了两小碗的小米粥,吃完还感慨,“这野菜味道真不错,甘草,再去多买些回。”

甘草笑着点头,“偶尔吃一顿还是成的,吃多也寡的慌。”

主仆两人说闹几句,玉珠去上课,课院就在西园,上了一半,府中丫鬟喊人去前院接旨。

几个姑娘跟跟着女先生一块去到前院,除了去衙门的几位老爷,其余人都在的,玉珠还在心里头思忖,这些日子姜家或者京城都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呀,除了两个月后太后的生辰大典,可这也和姜家没甚关系的,皇上怎么突然来了圣旨?

见到人到齐后,宦官宣读圣旨,等姜家人接过圣旨都呆若木鸡,皇上竟然要玉珠去皇庙陪太妃。

太妃是谁,姜府的人当然都是知道,是皇帝的生母,自从先帝过世就一直待在皇庙吃斋念佛,不问世事,身边连个伺候的都没有,这么些年过去,怎么就突然想找人去陪伴太妃?

这种行为对世家公爵是种殊荣,可真正落在谁家头上才知道是什么感受,全家娇宠着的姑娘去到皇庙那地儿人烟罕见的地方去陪伴一个年老体弱的太妃娘娘,只能跟着吃斋念佛,日子会是何等的难熬?

木氏手都在抖,“怎么会,皇上怎么会让玉珠去陪太妃?”

“哎,这该如何是好。”老太太都忍不住叹气。

玉珠也给惊呆了,无论如何是想不到会是这么个事情。

一屋子回到堂屋,愁眉不展的,只有玉兰纳闷,“这是天大的好事,四妹妹不愿意去吗?不愿意去我可是愿意的。”太妃那是什么人,去伺候几年,身价都跟着一块涨,回来说不定还能让皇上帮着赐门好亲事。

没人搭理玉兰,玉香瞪她一眼,“你愿意去你就跟皇上说去,我可不想玉珠去那地方,到时候连个荤腥都沾不得,每日陪着太妃念经抄写佛经,你受得了?”

玉兰想了下,脸色也开始发白,这种日子谁能受得住。

老太太愁的不行,“好端端的圣上怎么就想起这个来?”

等到晚上几位老爷和哥儿们回府,听闻这事,商量了会儿,也能猜出皇上的想法,那可是皇上生母,如何能安心让她后半辈子在皇庙度过,怕这才想找人陪陪太妃,有些人气,对红尘眷恋些,怕就肯回宫享福去,人选的话,谁能好过抽到福签的玉珠?

这么一说,大家也能想通,可心里还是不好受,木氏跟姜安肃哭着道,“姣姣何曾离开过我身边,以后还要去山里陪太妃,我这心里就难受啊。”

姜安肃其实也有些不舒服,可他只能安慰木氏,“别伤心了,这是皇上看中姣姣才让她去的,以后你若实在担心,休沐时我带你去山上看望姣姣就好。”

还能如何,只能如此了。

这事情当然也就在京城传开,大家伙对玉珠那叫一个羡慕,却嫉妒不来,姜家的气运好的不像话,这几年他们看在眼中,连嫉妒的心思都没得了。

沈媚晓得后,特意跑伯府看望玉珠,眼泪汪汪的拉着玉珠的手,“玉珠,你这要是离开,我以后就找不到人玩了。”

玉珠笑道,“你都多大呢,还想着玩,再过几年就得嫁人了,要学学规矩才好。”

“我才不嫁人,我就要你。”沈媚突然就红了眼,哭起来。

玉珠心里也是难舍,哽咽着说,“你快别哭,再哭我一会儿也要跟着哭,大家都说这是好事来着。再者,皇庙就在城外,阿媚以后若是想我,就让护卫陪着上山去看我好不好?”

被劝说一番,沈媚心里好受多。

最后连宫里的二公主三公主四皇子都派人来看她,还送了不少好东西来。

皇上定下的日子是在七日后,特意挑选的吉时,这期间该来探望的都探望过,唯有沈羡一直不曾来过,离开那日,谢澈跟姜瑾特意休沐一日,两人一块送玉珠去皇庙。

木氏原本给玉珠收拾不少东西,四季的衣裳都整整两三个箱子,还有首饰,吃食,吃穿用行全给备好,整整六个大箱子,玉珠瞧见都失笑,“娘,您备下这么多做甚,我是去皇庙陪太后吃斋念佛的,可不是去享福的,这样给皇上知晓,少不得说咱们家一顿,我看就收拾几件素色的衣裳,其他几季不急,到时娘上山看我时给我带过去就成。”

皇庙由着几个尼姑侍奉着,男客是不能进去的,唯有女眷才能进山探望她。

最后木氏还是听了玉珠的话,给她收拾几件素色衣裳,别的首饰没敢带,吃食却带了不少,都是玉珠平日看吃的山核桃,蜜饯,花生,瓜子仁什么的。

这会儿玉珠就坐在玉珠里吃山核桃,她也是想开了,无非就是去陪太妃几年,正好静静心。

两个哥哥见她吃的香甜,一人剥瓜子儿,一人剥花生给她,她连连道谢,两个哥哥递给她的东西都吃进嘴巴里。

吃了一路,到城外山脚下玉珠肚儿滚圆,喝了口热茶方才舒服些。谢澈见她如此,心底忍不住叹息一声,“玉珠,前几日皇上跟我商讨北边雪灾的事情,过不了两天我怕是也要去北边赈灾,怕是几年都见不到玉珠的。”

玉珠望着他,“那等谢大哥回来偷偷上山看我,我溜出皇庙就成,不进皇庙里,皇上就不会责怪的。”

“孩子气。”姜瑾笑道,“虽然我们不能上山看你,不过可以写信的,你在山上也莫要顽皮,过几年,我同你谢大哥在一块上山接你回家。”

玉珠点点头,“四哥,我晓得。”姜珀跟姜珣也是要来送她的,这辆马车位置不大,木氏也不许他们来,两人不够沉稳,怕他们惹哭玉珠,去到皇庙惹太妃不喜。

马车在山脚下停住,上山是要步行的,几人下了马车,姜瑾帮着玉珠把包袱拎着,嘱咐着一些别的事情,“皇庙有道姑,姣姣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问她们,做事小心些,晚上梳洗倒热水注意莫要烫着,油灯睡时记得熄掉,身边没个丫鬟伺候着,叫我们如何放心。”

“四哥,我都省得。”她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么会连这些常识都不懂。

谢澈低头望着半大的姑娘,一颦一笑都是他所熟悉的,娇憨可爱,哪儿能不惦记着,在皇庙生活几年,以后还不知会如何的,他忍不住在心底叹了口气,伸手抚了下玉珠的发丝,“不要嫌你四哥啰嗦,去到太妃身边要听话,我听闻太妃这些年性子有些冷淡,你只有得了太妃的欢喜,日子才好过些的。”

“谢大哥,四哥,我都知道,你们别担心,赶紧送我上山,一会儿你们早些回去。”

三人正好上山,一侧路上走出一位身姿高大的少年,仔细一瞧,竟是沈世子。

玉珠欢喜道,“沈大哥,你怎么在这儿。”

沈羡穿着一身石青色团花纹暗纹的直裰,腰系玉带,玉树临风,他见到玉珠难得笑起来,语气也很温和,“知道你今日要来皇庙,正好路过这里,就打算送送你。”说罢抬头看谢澈跟姜瑾两人,“谢兄,姜兄,不如就由我送玉珠上山。”

姜瑾是知道玉珠跟沈家两兄妹关系很好,自然点头答应,谢澈沉默,倒也不曾说些什么,随着姜瑾一块上马车离开。

沈羡接过玉珠手中的包袱,顺着山中的石台阶朝上走着,修长的双腿步子跨的也有些大,一步两个台阶,走走停停的等玉珠,他见小姑娘走的喘气,扬了下唇角,“可要我拉你?”

玉珠还是知道自己是个大姑娘,两人就算关系好,也是不能让他拉手的,遂摇摇头,“沈大哥别担心,我走得动。对了,沈大哥,我这几年怕是都不能下山,你多关心些阿媚。”

“这个我是知道的。”沈羡说道,“你自个在山上也要照顾好自己。”

两人闲聊着上到山顶,皇庙近在眼前,修葺的豪华壮丽,隐约能够看到气势磅礴的主院,皇庙前已经有两位尼姑等在那儿,沈羡微微叹气,“好了,送到这里,我也要离开了。”

玉珠终于有些伤感的意味,只能低头沉默。

沈羡伸手揉揉她的发顶,小姑娘的头发柔顺的跟丝绸一般,这般妖生惯养的,也不知能不能习惯里面的生活。

等到沈羡下了山,玉珠转身走到两位小尼姑面前,“两位姐姐,我是姜府的四姑娘,奉皇上之命来皇庙陪伴太妃娘娘。”

两个小尼姑笑道,“太妃也一早就知道的,特意让我们两人在这儿等着四姑娘,四姑娘随我们一块进去吧。”

第82章

    第82章

小尼姑带玉珠去到后院,后院和气势磅礴的主院不同,简洁宽敞,带着玉珠进其中一间屋子里,圆脸小尼姑笑盈盈的道,“四姑娘,你住这里就好,太妃娘娘住在您的隔壁,剩下几间都是我们跟师太的的房间,四姑娘的房间已经打扫过,有什么需求来找我们就成,我叫清欢,她叫清双。”说着指了指身边鹅蛋脸的小尼姑。

“多谢两位。”玉珠道谢,推门而入,房间也是干净整洁,有个床铺和衣柜,一张桌案跟几个凳子。

两个小尼姑跟着一起进来,“太妃娘娘在主院念经,晌午才过来后院吃膳,太妃也没什么特别的吩咐,四姑娘不如休息会。”

等两个小尼姑离开,玉珠把包袱整理了下,里头就是几件换洗的衣裳,也没旁的东西,她整理好去外头问了清欢厨房在哪,端了热水进房梳洗一番,换上干净素色的褙子和裙子,她是来陪太妃的,不必打扮的跟个小尼姑一样。

也没什么事情可做,玉珠找来几本经书翻看起来,上辈子她其实没少接触这个,因为天煞孤星命,那会儿她不信命,到后来所有和她亲密的亲朋好友都各种出事,她也忍不住有些信命,开始接触些佛经。

大多数的经书她都能背下来。

太妃来时,她正在翻看一本金刚经,听见动静,玉珠就抬头,太妃年纪五十几,人有些不苟言笑,正站在一旁望着她,玉珠起身行礼,“见过太妃娘娘。”

“坐下吧。”太妃语气淡淡,也跟着一块坐下,打量玉珠的目光带着审视,“是皇上让你来的?”

玉珠回话,“回太妃娘娘的话,是皇上下了圣旨让臣女来的。”

太妃嗯了声,语气更加冷淡,“既然来了,以后作息甚的都随我一块吧,卯时一刻起床静坐,辰时用膳,巳时去佛堂念经,午时用过膳后歇息一时辰未时抄写经书,剩余时间我回放看书,你的话,自个看着办就成。”

这也真的是清心寡欲,玉珠有些佩服太妃,十年如一日的过这样的生活。

“臣女谨记。”

穆贵妃太清楚太妃的性子才让玉珠来的,太妃生性寡淡,她想着姜玉珠就算在得人欢心,也不容易得到老太妃的欢心,因她曾让三皇子侍奉太妃,几年下来,太妃连个笑容都没给过三皇子,穆贵妃不怨那也是假的,

好在呢,玉珠骨子里头能静下心,她也就真的跟着太妃一块起早静坐念经抄写经书。说是这样,可每日太妃也不会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