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争之世 >

第303部分

大争之世-第303部分

小说: 大争之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你去安顿三军士卒吧。”
想到今夜就能见到久别的成碧。庆忌心中一阵兴奋。连忙摆手道。
阿仇应声退下。左兵卫楚杰却又急匆匆走进来。说道:“大王。有人送来密柬一封。请大王亲启。”
“哦?”庆忌接过。翻来覆去的看了看。不见上面有什么标志。忙问道:“来人可曾说是何人所遣?”
“没有。”
那密信都是帛布书写。软软的绝不可能有什么机关。庆忌顺手拆开。只见内中只有一行娟秀的篆字。写的却是“妆千金之躯。付与郎矣。往来看顾。勿负妾心。但得伊人。余愿足矣。”
那时伊人这个词并非单指女性。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中地伊人指的是谁。庆忌一见便心中了然。不禁看着那帛书发起痴来。
蔡杰站在对面见大王望信沉思。己也不知是该悄悄退下还是继续候在那里。犹豫半晌。方轻轻问道:“大王?”
庆忌抬头。神情有些怪异地问道:“宋国……不是。卫国……不是……。呃……”
“嗯?”
“卫国来的是……君夫人南子么?”
“这个……末将不知。”
“嗯。你退下吧。唤耳目司来见。”
片刻功夫。早已先行赶到宋国的耳目司负责头目出现在庆忌面前是。向他一问。果不其然。此次卫国参加会盟地不是国君姬元。而是君夫人南子。
诸侯议盟。理应由一国之君参加。卫国也不例外。据说当时君夫人南子正在娘家宋国。卫侯姬元率兵赴会。行至半途突患重疾。被迫返回都城医治。于是急急授权君夫人南子监国。代赴黄池之会。这一来。黄池之会便较以往诸侯会盟有了一个极大地不同。那就是有了两个女人参加会盟。一个是卫国君夫人南子。另一个然就是东夷女王嬴蝉儿了。
田乞只想把齐侯捧上天下霸主的地位。从而壮大己的权力。哪管它司晨地是母鸡还是公鸡。因此对两个女人参政毫无质疑。齐国都没有意见。其他诸侯然懒得讨没趣。
庆忌听罢点点头。问道:“卫侯真的病重吗?”
那耳目司头目面有难色地道:“卫侯返回都城后。便在宫中救治。除了身边亲近之人和宫中御医。便连满朝文武都见他不得。属下的人无法接近中枢。实在不能得到确实的消息。不过……小臣派人买通宫中守卫。得到一个消息。从卫侯寝宫地排水沟中流淌出地水。倒是时常掺着些药渣。”
庆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入夜。白天的喧嚣嘈杂已全然不见。整个大地都陷入了沉静之中。吴国营盘地辕门打开。数十侍卫护拥着一辆马车走出了辕门。
天色黯淡。星光映着雪光。大地笼罩在一片显得不太真实的苍茫之中。风呼啸着。时时卷来一片雪沫。渗到人的脖梗里。迅速化成了水痕。凉凉地直沁心脾。
马车驶出吴军营盘。向右一拐。绕过鲁国的营盘继续向前。驶向卫国的营盘。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在百余名武士的保卫下正从卫国营盘前经过。向这边走来。前方的侍卫手中高举两盏灯笼。一盏灯笼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齐”字。另一盏灯笼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田”字。
温暖如春的车厢里。有两个身着狐裘、头戴裘冠地男子。左边一个神情安详。举止儒雅。但双目如电。不怒威。右边一个胡翘如钩。魁梧如虎。头上裘冠垂下骆毛垂缨。与中原诸侯打扮有所不同。
这车中坐的就是齐国上卿田乞。和北燕国君姬春。周武王得天下后。把北燕之地封给召公。召公带领大批周朝贵族赶到北燕。与当地的商朝旧臣和土著们建立了北燕国。由于燕国百姓大多是东胡一族。所以受封北燕的周朝贵族受当地人影响。衣着、风俗都被同化了。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因此在中原少有人提及。由于燕国时常受到更北方的胡人侵略。全靠齐国撑腰才能立足。因此一向附庸于齐。此次齐国有意争夺天下霸主。这个小兄弟然要赶来为大哥摇旗呐喊。
田乞坐在车中捻须微笑道:“放眼当今天下。能与我齐国一较高下的。实在半个也无。南方诸侯。或许对我齐国争霸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要找个能与我齐国抗衡的力量却很难。楚国疆域广大。为列国之冠。但是近几十年来楚国内部就不曾安生过。再加上如今楚王尚是一稚龄孩童。更无称霸的希望。
至于秦国。在诸侯之中虽也算得强大。却还比不上楚国的国力。而且秦国远居西陲。野蛮之风较楚国更甚。未受周礼教化地蛮族。如何能成为我宗周天下的方伯(诸侯之长)?”
姬春笑道:“田大夫说的是。不过……寡人虽在北方。也听说东海庆忌。勇武不可挡。如今俨然已有东南霸主之势。楚王年幼。秦伯素不受中原诸侯重视。若是他们知争霸无望。齐心协力吹捧庆忌。恐怕……南方诸侯是一定纷纷响应的。”
田乞冷冷一笑。傲然道:“吴国一向贫瘠。国力难以支撑吴国连番大战。庆忌讨伐阖闾以来。再到如今吞灭越国。宗主东夷。西占楚地。虽说均取得了胜利。但是哪一件事不要用兵、不要花钱?以吴国国力。早该支撑不住了。今日吴师赶到。老夫暗中看过。军卒确是十分寒酸。吴人虽有晦之意。其实未尝不是事实。他们地家底已经快要掏空了。还拿什么争霸天下?
听说楚国屡次三番向吴国索要阖闾掠走地财物。吴国一味推脱。对外只说被夫差一把火烧掉了。我看……吴人必是匿下了楚人的财富。用作连番大战地军费。嘿!这其中的关节楚人未必便想不到。只是他们既不想与吴国再启战端。这个哑巴亏不吃也不成。不过这样一来。楚人对吴人未尝便没有芥蒂。
这次吴国帮助楚国锄除了令尹费无忌。又趁机从楚国手中割去了潜山以东的领土。楚人心中更是大大的不舒服……”
姬春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涉及到谁主天下的问题。就怕楚人知无力争夺天下霸主之位。最终仍是要转而支持吴国地。”
田乞一笑。老谋深算地道:“吴人这般寒酸地赶来赴会。已是向天下表明没有争霸之意了。再说。楚王年幼。还是一个半大孩子。不像大人那样精于算计。好对付地很。”
姬春道:“听说。楚国现在由子西秉政。太后监国。楚王尚未亲政。未必便能作得了主。”
田乞哂然一笑道:“妇人嘛。懂些甚么?那孟嬴在女子之中也算是个人物了。能趁费无忌领兵在外。果断兵变。夺回王权。又能不惜割让潜山领土。以换取吴人帮助。割去心头毒瘤。当机立断。堪称巾帼。
可是。妇人终究见识短浅。她若真有大智慧。便该独断专行。尽揽楚国大权。直到楚王长大前根本不该让一个孩童插手国事。可她爱子心切。总希望她的儿子早成大器才好。如此重要地诸侯议盟。偏要打发了她的儿子来抛头露面。想着能让儿子在诸侯面前展露头角。这便是她大大地失算了。
想必楚王出行之前。楚太后孟嬴就已千叮咛、万嘱咐。该如何做、该如何说。全都一股脑的教给了楚王。嘿嘿!可是小孩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他讨厌的。不会藏在心里;他喜欢的。一定会表现出来。而且性情冲动。不计后果。
吴人从楚人那里占了这么多好处。小楚王必然深恨庆忌。老夫与燕侯同去拜访。给足这小家伙的面子。再许给他些好处。你说他会站在谁的一边呢?哈哈。不瞒你说。今日楚鲁两国争道。老夫已经卖了楚王一个大大的颜面。这小童岂有不知恩图报地道理?只要诸侯大会上。这楚王做为一路诸侯公开做出了承诺。那便再也更改不得。古君无戏言。纵然贵为周天子。因为一句玩笑话。还要封出来一个晋国。莫非楚太后还敢以楚王年幼为理由。收回楚王的许诺不成?”
姬春笑道:“田大夫所言有理。”
就在这时。前方武士叫道:“前方甚么人?”
随着声音。马车也停了下来。
对面也有武士高声喝问。田乞掀开轿帘。蹙眉道:“甚么事?”
此时双方武士已通报完毕。有武士高声回禀道:“启禀田大夫。对面是吴国大王。”
“哦?”田乞眼珠一转。忙道:“让道。请吴王殿下过去。”
“诺!”武士答应一声。马车驶向道边。
对面车驾走来。到了近前停下。轿帘一掀。车中庆忌端坐。向这边微笑道:“原来是齐国田大夫。久仰久仰。”
“不敢承大王提起。”田乞旁边的姬春早已仰起身子。贴着椅背坐了。田乞拱手笑道:“不知大王这是往哪里去?”
庆忌微笑道:“吴国地方少见如此雪景。大雪之后。天地苍茫。万物萧杀。气象万千。寡人心有所感。是以乘车夜行。观雪赏月。”
今夜漫天星辰。就是没有月亮。庆忌说谎眼都不眨。田乞也是面不改色。打个哈哈道:“大王真是好雅兴。那外臣就不打扰大王了。告辞。”
庆忌微笑颔首。轿帘放下。继续向前行去。
姬春坐起身子。急急说道:“庆忌夜行。绝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赏雪赏月。雪有什么好看的。寡人在蓟城天天看的都是雪。眼睛都快看瞎了。他一定是去会什么人。”
田乞一笑:“那是然。诸侯正在陆续赶到。咱们邀请天下诸侯。时间上计算的恰到好处。他们事先来不及互遣使节商议行止。然要待到了黄池再行联络。”
姬春神色一紧:“可庆忌要去和谁相会。又议些甚么呢?你不是说。他无意于霸主之位?”
田乞刚要回答。便听车外武士又喊道:“前方甚么人?”
p:月关写书。一向没有快要写完提前打声招呼的习惯。觉的该结束了。便也结束了。不过有朋友提醒。不事先说一声。难免会令人感觉突兀。应该提前告诉大家。关关从善如流。于是在前天已发完一章之后。马上对它进行修改。加了一段p。不过先订阅了地朋友可能没有看到。在此再说一声。此书快要结束鸟。
至于下本要写的新书。还是穿越流吧。全架空不是不能写。事实上全架空不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不需要考证太多历史。无论是体制、文化、语言、服饰。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要考究。不管哪个朝代的东西拿来就用。随心所欲。完全没有方方框框的束缚。写起来地确容易地多。但是写那种东西我没。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在创作时。我己也像是穿行在那古色古香的历史画卷之中。那样才有感觉。因为我喜欢在真实中创造虚幻。在历史中改变历史……
另:广告:《天外非仙》。书号:1136556。《武林萌主》玄色mm的新书。欢迎大家欣赏。
第294章 大结局
田乞得人与对方互相通报,对面竟然是荀国国君知旬栎得车驾。i
说起来,这位知氏也是一国之君,按照身份,田乞是应该避让得。虽说荀国在立国过程中多承齐国照顾,而齐国当时力主援助知氏以裂晋国得就是田乞,所以田乞对荀国有大恩,但是礼不可废,田乞又是个能屈能伸得主儿,当下便吩咐手下武士避让一旁。
对面得荀国国君知荀栎却不答应,谦让半晌,最后双方得车队交错而行。两人得车驾甫一接触,知荀栎便从窗中探头向田乞打个招呼:“田大夫,久违了。”
田乞微微一笑,夜色中也看不出他脸上神色是喜是愠:“外臣田乞,见过荀侯。如此雪夜,不知荀侯这是往哪里去呀?”
知荀栎知无不言,立即答道:“呵呵,荀国甫立,有赖诸国扶持。难得有这么个机会能见到天下诸侯,是以寡人要去拜访一个周边诸国。”
“哦,既如此,田乞不敢打扰,荀侯请慢行。”
“请了”。
荀侯得车队过去,田乞捻须笑道:“知氏野心勃勃,好不安份,依老夫看,不出半年,分晋五国必然战端再起。鲜虞国不是一向仗势欺凌燕国么。此番回去,燕伯可以秣马厉兵,好生准备,说不定有机会从中渔利,一举削弱鲜虞。”
燕伯姬春目光一闪,动容道:“田大夫是说,鲜虞会牵涉其中?”
“嘿嘿!”田乞冷冷一笑,道:“鲜虞与中行氏、范氏联姻之日,便已抱成一团了。今五卿分晋,他们所占据得地盘犬牙交错,分割不清,这便是百十年也结束不了得争端。因五国原是一国,战乱一起百姓在国内四处流窜。如今整个晋国突然一分为五。许多流亡得百姓都滞溜他国不得回乡。为了争民、争地,五国之间岂会安稳?何况连番大战之后。今年开春,必然粮荒,就算为了抢粮,诸国也要大战一场,鲜虞既与中行氏、范氏结为同盟,便是有意向中原渗透,必然也要深陷其中。”
燕伯大喜。恭维道:“大夫明鉴。到那时,各路诸侯争执不下,势必要请托齐国出面,齐国这天下霸主,才是实至名归。”
田乞想起齐侯年迈,且一向耽于嬉乐。不理政事,全靠晏婴辅佐。而晏婴现在又已病重,以他八旬高龄,已近人瑞,恐怕这一关是过不去了。晏婴一死,齐国再无人能与他抗衡,齐国称霸于诸侯。得名得是齐侯,得利得却只有他田氏一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