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骁将 >

第70部分

三国骁将-第70部分

小说: 三国骁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那被历朝历代遵崇的关老二,论声望都要低上一头。为何?
这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的文治武功,还因为他的忠心耿耿,身为丞相,举**政操于一手,想要做些谋逆之事,不管成败如何那都是易如反掌。
但他是怎么做的呢?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说了这句话,也做到了这句话,便是连他的儿子、孙子(诸葛瞻、诸葛尚共死于绵竹之战,另外张飞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等人)以及选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也都做到了这些。
蜀汉从建立到灭亡,四十多年间一直有权臣而无逆臣,朝中安定平稳,大权操于后主之手,但是这“忠贞”二字远胜被司马懿寡夺的曹魏和孙权死后混乱不朽的东吴。
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背负的重任,刘宪是万万担不起的,他也不想担。所以,他只愿做一个单纯的、本分的武将,去沙场争锋理军国大略,而不去参合政事。
一百四十一章 凤雏庞士元
随着淮南之地的交割完毕,柴桑大营的江东精锐北上,建安十三年的这场南北大战终是落下了帷幕。虽然最后孙刘两家因移民一事闹的极不痛快,但他们终归笑到了最后。
刘备由半年前的客居新野,一跃而成今日的独掌荆州,为天下瞩目的一方诸侯,可以说是这一战中获利最丰厚者。
而江东也得了淮南这块日思夜想之地,为向江北展打下了深厚良基。
唯一失落的应该就是曹操了,眼看着刘备这个被自己视为生平大敌的家伙日益壮大,却苦无一策,这让半年前还“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曹丞相如何甘心,但不甘心他又能如何?南征的五十万大军悉数丧尽,北地再是丰厚,想要筹措出一支大军来也要一定的时间不是。
年月转到了建安十四年春,天下间大局却是风平浪静。
“吁……”一勒马缰,青骢马四蹄一紧,钉子般的扎在了那里。
“刘将军来了,小的这就去通报主公。”守门的白耳兵一见刘宪,一人上前来牵马,一人转身进的府去。
“军师可曾回来了?”一边把马缰交给眼前的白耳兵,刘宪一边问道。
自从淮南军民迁徙之后,刘宪就一直屯住在公安历练新兵。但荆襄总归是荆州的繁华所在,尤其是襄阳,治所不可废,刘备、诸葛亮等一般人早在去年末便已经开来了襄阳。
待到大地回春,刘宪就准备好好地给诸葛亮说道说道庞统的事情,这赤壁之战都结束小半年了,庞统却一直窝在柴桑给周瑜做功曹,这可不是个事。每一想到这个来,刘宪就有些心惊胆跳,心里头总觉得不是个事,放心不下。
可没想到他自己腾出了空,诸葛亮却要去按察南方五郡(江夏连同荆南四郡)。等刘宪得到消息时,诸葛亮已经过了南郡赶去了武陵。
前日他在军中接到消息,说道诸葛亮已经从江夏转回,刘宪立刻就跨马飞奔了过来。
“军师已经转去了竟陵防线,将军要见怕还需等上两日。”这白耳兵倒是知道消息。
“转到竟陵,莫不是翼德出了什么岔子?”
“嘿嘿,不知怎的,三将军前两日跟那驻守竟陵的夏侯惇顶了起来,差点就要打大仗了。军师就过去看看了。”
张飞?脑子都不用转,刘宪就知道肯定又是手痒了,想找些事情做。“好了,你且下去,我便去见主公。”
跨过左将军府的台阶(刘琦为荆州牧,刘备还是老称呼),迈了不几步却见一名相貌颇丑可气质轻摇不凡之人迎面而去。眼光直视,刘宪这么一个大个竟然没能入人家的法眼。
“哪来的这人,如此高傲?”脑中念头一转,刘宪又往前走了几步。“咦,慢着。貌丑,貌丑,这人莫不是庞统。”
“文进(张南表字),可知刚刚出去的那文士名号?”近了大堂,刘宪招过在堂下听命的张南问道。
“将军说的可是那个浓眉掀鼻,黑面短髯之人?”
“呃……”擦汗,这八个字实在太精辟了,“正是。”
“军士报说是荆州名士庞统,亏得还自号“凤雏”,大名与军师相齐。实是丁点不知礼数,见了主公竟只是一揖却不见拜,忒是倨傲了些。主公看他声名,给了从事之名,令他去耒阳做县令去了。”
“呼……”深深地吁出一口长气来,确定是庞统之后刘宪只感觉心中异常的畅快痛彻,“文进,你去留住那人,就言是我相请,务必要客气。”
“呃”,还是满脸鄙色的张南不由得一愣,随后讪讪一笑应道:“是将军,末将这就去。”
浓眉掀鼻,黑面短髯,这庞统确实有些貌丑,不说与诸葛亮飘然欲仙的风骨相比,就算寻常之人也能胜过他许多,单这形象上就要吃老大的亏。
只是想那庞统当年,明月当头,道袍竹冠,随着那个滑稽可笑的蒋子翼,踏着一叶小舟,驶过宽广的长江,来到兵强马壮戒备森严又不可一世的曹操大营,那是何等的豪迈气概。
凭着自己的过人聪明才智,说服曹操,使这个古今第一奸雄,心甘情愿的使用了致八十三万人马于死地的连环计。纵观三国鼎立之初,面对强大的曹操集团,孙权、刘备手下众多谋士,敢于亲赴曹营的,就此一人,且能在曹操帅账之中校场之内谈笑风生把自个儿的计谋使的滴水不漏者,也此一人。
与计献连环相比,群英会贻笑大方,舌辩群儒都大为失色。
可惜啊,事实不假,一代谋主竟然……
“末将见过主公。”面对刘备,刘宪当即一拜。
“元度啊,快快起来。”脸上本有些暮色的刘备一见到刘宪,顿时笑开了花。“你可有好一段没来襄阳了。”
“劳主公挂念了。”与刘备相处,实在没什么可在意的,君臣之间的礼节远不如比的地方厚重。
“来人,上茶。”
二人坐定,刘宪也不虚言当即进入了正题,“主公,我在府门处遇到过一文士,问过文进才知是与军师齐名的凤雏,如此大贤主公怎屈以百里之才?”
“嗯,元度也知道了。”刘备微微一顿,面上丝丝怒色显出,“这庞统非我不敬,实乃是太过倨傲,端的不为人臣。若非知道他与军师交厚,我定不容他。”显然余火未消。
刘宪听得心中一笑,刘备现在有了基业,却是注意起“威严”来了,那庞士元何其大名声,自然有骄傲傲的资本,加上他自己貌丑,外表上不由得就显得更加的自傲,而内心却又非常的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都是人之常情!
“主公今拥荆州之地为一方诸侯,王者之气自然生伏,但此气而却也是要分人别类的,寻常之辈自然可以以威严御之,可如庞统这般的经天纬地之才却是万不该这般对待的。
主公莫是忘了军师么?当日主公能弃大名于不顾,三顾茅庐于隆中,拜请军师出山相辅。盖是因“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之语。今日何以为只因凤雏不拜就含怒愤之?
庞统这等的国士大贤,来我荆州主公便是亲迎十里也未尝不可,今其亲上门庭,主公安能如此待之?
想那赤壁之曹操,握掌八十万大军,气吞天下。意得志满时闻得凤雏至,依旧是出账相迎,主公今日之威望、实力焉能与昔日之曹操相媲美,他尚能……哎,主公不可……”刘宪还从没这般长篇大论的说教刘备,说到最后更是自觉口气有些欺上,正想着该怎样缓下来,却见刘备对着自己就是一拜,这让他如何受得。
“元度之言震耳省,备今日却是太自大得意了,受教。我这就去给凤雏先生赔罪!”
一百四十二章 曹氏精华
“卧龙、凤雏,两人得一而可安天下。!”换做半年前听到这句话,曹操一定会嗤之以鼻,可如今博望坡、新野的两把火烧,乌林路上的三处伏兵,诸葛亮之智已经让他胆战心惊。“这庞士元先是一语丧我数十万水师,后又投靠刘备,实在可恨可恶!若老夫再会荆州,定要将庞家满门抄斩,方可解心头之恨!”
那日刘宪与诸葛亮作的“招募十万”之语,心存大志的刘备如何会不从,且得了淮南、江陵两地多年储备的刘备集团兵甲钱粮应有尽有,如此大好条件机刘备自然不会弃之不用,短短数月内就招募到了三万兵丁,分别付在刘宪、关羽、赵云、黄忠、魏延五将处练兵。
之所以没有张飞,只因为他驻扎在竟陵边界,放眼之处便是夏侯惇的两万精兵,实在不是练兵的好地方。
刘备兵多粮足,且不但有诸葛亮为之谋,今日更得了凤雏庞统还来,荆州声名最旺的“卧龙、凤雏”已然是尽归于自家帐下,这使得刘备在荆州声势大涨,一批隐居民间田野之士纷纷来附,半年之内已然彻底站稳了脚跟。
“丞相,刘备纵然尽得诸葛、庞统二人辅佐,但他根基毕竟浅薄,当前之急依旧是巩固荆州,想要北上短期内是万不会的。如今可虑的反到是那江东,这两个月来孙权66续续的向淮南迁徙了二十余万百姓,已经填充了淮南大半空地。这二十万百姓连上淮南余下的三十万旧民,合上刘宪时垦下的百万良田,只要一季,待到夏收后淮南便可供给自足。”打仗是永远少不了粮食的,没有粮食再精锐的部队也要束手待毙,当年曹操可没少吃缺粮的亏。荀攸作为尚书令对粮秣消耗自然万分熟悉,那江东先是赤壁大战接着又是二十余万百姓迁徙,便是之前存下了再多的粮草,此刻怕也已经用去了大半,想要短时内再次向寿春动大规模进攻可能性极小。但若是到了今年夏收后,淮南一地的粮食怕就足够支撑江东大军大打出手了。“细作回报周瑜近日连连抽调庐江的兵马屯于合肥,并大力修筑合肥城池,且不时派军骚扰于寿春城下,其意不可不察。”
“丞相,江东精于水战,若让他们攻下了寿春,得了淮水之利,那再想图恢复怕就难了。”荀攸之后,程昱出言。“况且还有刘宪先例,他就曾远就临淮,得营一支淮水之师,寻觅于淮水之上既可接送掠寇之徒入境,也能断寿春粮秣之命脉,若非李元达用命,冒死截了广陵之粮,怕那时候寿春就已经丢了。
因有刘备在,刘宪与陈元龙交情不菲,丞相严令元龙运粮寿春,碍于颜面刘宪从无阻拦,至此寿春之危始解。可周瑜却不然,他与陈元龙没一丝一毫的交情,反而江东与元龙还有血仇大耻,周瑜若是从曲阿调一支水师大军,屯驻破釜塘(洪泽湖汉时的称呼),经营淮水,那寿春便是此刻已经囤积了三万之众,怕也是难逃一劫。”
“仲德此言说的不错。”曹操眉头皱得死死的,他心中本没把江东当做一回事,可听了荀攸、程昱这么一言,却是深感危机。
寿春是一定不能丢的,否则徐豫皆不得安定,可想保下寿春就一定要顺通寿春通往徐州的水道,也就是要保住淮水的控制权。可自己手中那里能变出一支百战水师来。
“丞相,如今之计只能先在淮水中设下拦江铁索,以阻江东水师。然后在夏收之前抽调各地大军云集寿春,做泰山压顶之势一举荡平合肥。如此不但可保徐州无事,还是遏断江东北图徐豫,进取中原之心。”贾诩捋着三寸短须,继续向曹操进言,“江东自孙策时起就一直妄图中原,如今淮南事坏,他们想要进取中原,便只能西图荆州,如此孙刘联盟……”
“文和好计谋。”曹操一拍桌案当即叫出声来,“只是我大军远征淮南,恐那西凉来袭许都。前在赤壁之时,军中就有讹言,亦传马韩入寇之事,今不可不防啊!”
“丞相,以愚所见,不若降天子诏加马腾为征南将军,使讨孙权,诱入京师,先囚此人,以慑西凉,则南征无患矣。”荀彧静听了荀攸、程昱、贾诩三位人杰之后,也为曹操设了一计。
“此计大妙,本相这就遣人赍诏至西凉。”
曹操退去了重臣,一边下令抽调冀并幽青徐兖等六州兵将,一边遣人快马携带诏令去见马腾。
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父名肃,字子硕,桓帝时为天水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与羌人杂处,遂娶羌女生马腾。腾身长八尺。体貌雄异,禀性温良,人多敬之。灵帝末年,羌人多叛,腾招募民兵破之。初平中年,因讨贼有功,拜征西将军,与镇西将军韩遂为弟兄。
许都距离西凉数千里之遥,但来使一路快马疾行,仅仅二十日便已经赶到了马腾处。
这日马腾奉诏,便招来一应子侄商议:“我自与董承受衣带诏以来,与刘皇叔约共讨贼,不幸董承已死,玄德屡败。我又僻处西凉,未能协助玄德。今其已得荆州,且遣使来连,我正欲展昔日之志,此刻曹操反来召我,表我为征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