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

第184部分

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第184部分

小说: 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强攻,乌孙兵必死战作困兽斗,我军将遭受不必要的伤亡,不如以逸待劳,我观天文,三日后天必然放睛,那时对方是饥寒交迫,此刻只要一纸降书,对方必然投降。”
诸葛亮的滔滔一席话,听得众将官眉开眼笑,纷纷翘起大拇指道:“哎呀,想不到军师早已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了!我等这就去安抚民众。”
三日后,果然雨住天睛,横空里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诸葛营中一片欢腾,人人摩拳擦掌。
此时,被包围的乌孙大军景况更惨,乌孙士兵不仅受雨水之苦,无材之愁,更因粮草紧张,而怨声不断,病饿交困。
诸葛亮让赵云等将每隔一会儿就佯攻一次,乌孙士兵久被围困,粮草不济,哪里还有斗志?
蓝余又惊又忧,十日之内,竟然老了十岁,此刻的蓝余以无半点出征时的那趾高气昂的神色,有如一只斗败了的公鸡。
卫特司见父亲这个样子,难过极了,轻声劝说道:“父王,我们降!没有退路了!这些生病的战士是无辜的啊!我们不能成为族中的罪人。”
蓝余万般无奈之下,令卫特司出面到诸葛大营求降。
赵云见卫特司一人走出,赵云认得他是一直在蓝余身旁的那个人,心知此人是蓝余心腹,连忙叫军卒上前擒了,带到中军大帐。
诸葛亮坐于高帐之中,看着卫特司说:“你可是来求降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卫特司躬声道:“我父王听信了汉丞相曹操的妖言,冒犯了大汉天威,父王现在已经后悔万分,特请大人饶我族人一马!乌孙国上下必然紧记大人恩德。”
诸葛亮不屑的冷哼了一声,道:“乌孙国?什么乌孙国!你以为这世上还会有乌孙国吗?不怕实话告诉你,汉贼曹操已经买通了大月氏国,让他出兵攻占乌孙国所有领土,然后再由大月氏国出兵打我西凉。”
卫特司神情一震.颤声道:“此话当真?没有说谎?”
诸葛亮勃然大怒道:“呸!你一个亡国奴,一个阶下囚,我为什么要骗你!”
卫特司失神地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的,汉相曹操明明送了一份大礼给父王,又和我乌孙国订立了盟约,他不可能这么干的,他不可能这么干的……”
诸葛亮冷声讥笑道:“你不看看你们乌孙国的实力,凭什么和我们大汉斗?汉贼曹操的真正意思是买通你们乌孙国,让你们送死,消耗我军的实力,然后再让大月氏国乘机攻入乌孙国,代替你们的位置来和我军交战,哈哈……现在你们从头到尾就是曹操手上的一颗棋子而已,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真是笑死人了。”
诸葛亮的口才不是吹的,对着乌孙王子一阵冷嘲热讽,不过在关键的时候却将苗头指向了曹操。
卫特司显然已经相信了诸葛亮的话,气的全身打颤,泪水都流了出来,卫特司咬着牙齿道:“天杀的曹操,天神不会饶恕你的。”良久,他略微平下了心情,激动的问道:“我国到底被灭了没有?”
“没有”诸葛亮笑着回答道,卫特司心里刚生出了一丝希望,不过很快就被诸葛亮的下一句话给打破了。
“不过也快了,你们父子都已经被我生擒,乌孙国已经成了无主之国,乌孙国无首领主持大局,它离灭亡不会很远了。”
“大人”卫特司突然跪了下来,有点要哭的道:“大人,求求你救救乌孙国吧!乌孙国愿意年年进贡,为刘大人抵挡外族。”
诸葛亮露出心动的神情,“低声”自语道:“有了乌孙国帮忙我族抵挡其他各族,对我军非常有利,比对上大月氏国要攻打我军,强得多了,可是这种事情我做不了主,必须去问问我家大人的意见。我现在就修书去长安询问,你放心,来去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很快的!”
乌孙国就那屁股点大的地方别说一个月,只要力量强盛不要十五天就可以全部将他占领。
卫特司急得象一只热锅上的蚂蚁,突然他下定决心道:“只要大人放我父亲回去,在下愿意跟随刘大人二十年。”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卫特司是乌孙国唯一的王储,也就是日后的国王,“跟随刘大人二十年”这是好听话,说白了就是当二十年的人质。
诸葛亮一呆,急道:“不瞒你说,我也很想和你们结盟,不过如果我自作主张会被杀头的,我不愿意冒这个险。”
卫特司继续哀求道:“大人……”
诸葛亮突然神色一变,一副烈士的模样说道:“不管了,为了我军的利益,死我一个算的了什么,你快些回去告诉你的父王,我同意了。”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谢谢大人!乌孙国上下将永感大人的恩德!”卫特司说着急忙跑了出去。
诸葛亮在卫特司走后,脸色露出了奇怪的神情。
一旁的赵云感慨道:“还是军师厉害,曹贼的计谋就被军师给破坏了。”
诸葛亮没有好气的说道:“什么曹操的计谋,是我让人假扮曹操的使节,去诱感大月氏国攻打乌孙的。”
赵云听了呵呵的笑了一笑,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这一路乌孙国的威胁,就这样被诸葛亮给化解了,并且巧妙的将所有的错都推卸在曹操的身上,让曹操吃了个哑巴亏。
3239中卷 第239章 大破匈奴
却说,另一头庞统率“天罡军团”“地龙军团”两大军团共计六万大军齐入西羌,增援羌族。大军一到,就受到了羌族百姓的热情款待。
羌族上下也一扫原来的烦忧,各个士气高涨,信心百倍。“天威神将军”的到来.让这些生怕灭族的百姓,人人都燃起了新的希望。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其族属尚无定论,主要有突厥、蒙古等说。无文字。战国末,带扰掠秦、赵、燕北边,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冒顿单于在位(前209~~前174)时,统一各部,建立国家、统有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老上单于(约前174~~前160)时,匈奴势力东至辽河,西越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草原游牧帝国。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围汉高租刘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遂迫汉朝实行和亲,且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屡屡背约南侵,成为汉朝一大边患。汉武帝时国力强威,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举出兵反击匈奴,匈奴势力渐衰。汉代,匈奴由于天灾、人祸及汉军的打击,发生过两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并立局面。结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引众南迁徙至阴山附近。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击杀与汉为敌的邦支单于,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和亲。另一次是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但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允许,匈奴又一次分裂,成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云中等郡。
此次匈奴南下攻打西羌,领兵元帅是匈奴的名将甘栾。不过甘栾在攻打西羌的战斗中被羌族死死的给卡在了族外,一个月中并无任何值得炫耀的战功,也没有什么建树。匈奴单于大怒,立刻摘了甘栾的元帅头衔,命新任的左贤王阿拉达领兵十万前去支援。
阿拉达是匈奴单于的叔叔,为人狡猾多智,极富有才干.是匈奴单于最粗的一根臂膀。
阿拉达人马点齐,辞别王驾,出了番城。一路旗幡招展,军令严明,大非从前出兵气象。
不数日,到了大寨,早有甘栾率领众将等一齐出营迎接,阿拉达进营坐下,众将参见已毕,甘栾已有谕旨降职,缴上元帅印,退居监军之职,阿拉达带来十万人马一并编入队伍,共计十五万大军。
甘栾一面摆酒,替阿拉达接风,一面犒赏三军。
席间,阿拉达问甘栾道:“甘将军奉我王之命征南,起先还听了才报捷频传,怎么到后来懈弛了军务,只是观望,并不进攻,不知是为何?”
甘栾道:“回贤王,并非末将敢于停兵不进。一来,羌族战士的抵抗过猛,他们各个都手拿利刃,身穿铠甲,装备都精良了不少,强攻只会增加伤亡;二来西羌姜昆是一员宿将,他的长子姜庆也是智勇双全,他们坚守领地,就是不出战,任凭我们百般骂战,他只佯佯不睬。末将亦无可奈何,所以在下就打算先寻找战机,等时机一到再做打算。”
阿拉达听说,点一点头道:“这也怪你不得了。羌族也是草原上的民族,他们以箭称雄,若是死守,他们的箭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
突然,“报!”一个探马的声音由帐外传了进来。
阿拉达挥手让探马进来。
探马躬声禀报道:“汉人的人马已经来到了羌族,在离我军以南的三十里处安营,人数大概六万人。”
阿拉达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高声叫道:“先锋听令。”
吴奇上前打拱道:“末将在此听候调遣。”
阿拉达道:“你可自带本部人马,于今夜二更时分,悄悄赶对方汉人的军营,趁汉人远来不及防备,强行攻打,便宜行事,万事小心在意,本王这里随后就会让士兵前去接应。”
吴奇领令而去。阿拉达又点族中勇士幸力、哈狼、石庆龙、石庆豹,“各带兵三千,前往汉人营寨接应吴奇,只要汉人一中计,诸位就分兵包抄攻打,不得有误。”
四将答应.领令而去。
**************
却说,那庞统在羌族受到了强烈的欢迎,为此羌族还刻意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欢迎宴会,来款待他们。
庞统吃饱喝足后,就在帅帐中思考着破敌妙计。
匈奴不同于其他各族,匈奴人虽然在草原长大但是他们打仗并非象其他部落一样.靠的是勇力,决大部分的匈奴人,都是依靠计谋来取胜的,这也是匈奴的部落能在草原上一方独大的主要原因。
庞统一时间也无法想到什么妙计,心烦之下,就灌了几口酒,想让脑袋静一静,猛听帐外一声雷响,如同天崩地裂之势,好不吓人。
庞统顿时心头一跳,想道:“匈奴人最善于的就是夜袭,我军千里赶来,人人都有疲态,万一匈奴乘机夜袭,我军虽不至于残败,但在羌族面前就会威严扫地。”
想到这里,便急急打起聚将鼓。一声鼓响,但见那些帐下众将,纷纷进帐,向庞统请令。
庞统布置了一番,这才放心下来。
时间一久,正是二更,恰是吴奇带了本部人马到了营外。
吴奇见营内防守松懈,一声呐喊,领大军朝正营冲去,吴奇身先士卒,手持大斧,飞马而行,那些番兵,一个个随后上来,势不可当。
吴奇舞着大斧对着帅帐冲去,路还没有奔至一半,吴奇突然连马带人颠下土坑,这是一个巨型陷阱,陷阱下都是一根根尖锐的木棍,吴奇当场被木根刺穿,死于非命。
匈奴人虽然善骑,但他们也无法在高速飞驰的情况下再瞬间就停下马来,一个个步入了吴奇的后尘,匈奴兵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
这时又是一阵火箭的袭击,左边杀出马岱,右边杀出程银,后面又杀出了成宜,三路齐攻打死匈奴兵无数。
幸力、哈狼、石庆龙、石庆豹四将见己方中计,领大军出来相救。四员匈奴将官只是冲了一半,左右两边就杀出了两人。一人正是手持飞翼神枪,头带狮盔腰束兽带,一身银甲白袍的西凉贵公子——‘锦马超’,另一人身穿鳞甲,脚蹬战靴,狮鼻虎目,不怒自威的大汉,正是西凉战将——庞令明。
好一个西凉马超.在黑暗里看得清楚,马超神枪飞舞就对着石庆龙、石庆豹两兄弟杀过去。
石庆龙、石庆豹两兄弟也不甘示弱,催马举刀,嚷着要来取马超的首级扬威,石庆龙手挥大刀,当头猛砍,马超身子一矮,突然钻到马腹之下,那武官一刀砍空,正待回马,后心已被一枪刺进,马超掷开尸首。
石庆豹见哥哥战死,怒喝一声:“还我哥哥命来!”举起狼牙榨往他头顶猛砸下来,马超举枪格开,还了一枪,那人回体横扫,棒法奇特。
马超与石庆豹斗了数合,枪招突然加快,挺枪把那人刺于马下,余众大惊,发喊逃散。
幸力也在战场上对上了庞德。
庞德魔刀连续猛斩了十刀,幸力不敌,想逃,被赶上的庞德一刀砍为两断。
哈狼见三人在瞬间战死,心生怯意,不敢再战,败出圈子,马超与庞德趁胜追杀番兵,只杀得血流成渠,头如瓜滚,才打得胜鼓,回大营去了。
这一战匈奴连死四将,共损失士兵三千有零。而庞统的大军却只有百人伤亡而已。
战一打完,庞统就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众人一到达议事厅,庞统就立刻下令道:“马超、庞德、马岱听令。”
“末将在!”
“你们立刻领所有骑兵,以最快的速度,强行攻打匈奴大营,能多快就多快。”庞统严肃地说道。
“领命。”三个立刻召集了二万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