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爱国军阀 >

第76部分

爱国军阀-第76部分

小说: 爱国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对这一排,要全力防备,对其骨干,如谢持,杨庶堪,要重点监控,防止尾大不掉。
  想明白这点后,杨兴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护国战争,更是有信心了。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12月23号,袁世凯在筹安会精心安排下,在北京称帝。。。。
  


 第95章 通电反袁

  而在同一天,蔡锷唐继尧则在昆明集会,通电全国,护国反袁。
  消息传来,在乔毅夫伍非百等人精心组织下,在当天,重庆、顺庆各地出现**,学生与工人走上街头,反对袁世凯称帝。
  请愿代表来到宣慰使府前,要求会见川东北宣慰使杨兴,请求通电反对袁世凯。杨兴不顾明天将是自己新婚这个节骨眼上,接见了请愿代表。
  在一阵沟通后,杨兴当即承诺,若国人都反对袁世凯称帝,那么自己也必然反对。
  请愿代表在一番劝道之下,方离开宣慰使府,回到家中。
  而在学生、工人代表离去后,考虑到护国讨袁乃国家大事,不能像冯玉祥那样,给自己搞成一个倒戈将军,如此对自己名士实在不好。
  当即面授电文,直接发电报给袁世凯道:
  北京袁大总统均鉴:
  昔日董卓掌握西域铁骑,袁公路指挥江南之众,气焰嚣张,天下几欲变色,但尔等悍然称帝,旋即身首异处,为后人所耻笑。
  如今滇省蔡公唐公等人已经高举护国之旗帜,兴身为民国一份子,虽身受大总统之大恩,擢升兴与川东北宣慰使之职。但大义之所在,兴不敢推辞,必然景从蔡唐二公,虽万死不辞,必然讨伐公之不道亦。
  今天下大势,为大总统计之。昔日倭国占我南满,威逼京师。去岁倭国逼我甚急,阴谋割我鲁省,其奴我国民之心昭然若揭亦。然欧战正酣,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以抗衡倭国。而那孙先生亦高举革命之大旗,时刻准备再次革命。满清遗老遗少,更是不甘心被推翻,谋划于密室之中,随时准备推翻民国与公之所欲建立帝制。
  在这民族存亡之时,大总统虽雄才大略,但应付艰难。身为国人一致拥戴民国大总统,虽无皇帝之名而拥皇帝之实,岂可听二三奸逆之言,违背临时约法,而悍然称帝取其虚名亦。
  若公恣意妄为,必然如董卓袁术之流众叛亲离,而成为国家民族之罪人亦。兴再次顿首,万望袁公能立去帝号,诛杀杨度等二三帝制祸首,以定民心。
  在电报房,看到400余字电文一一发出后,杨兴感到一阵放松,又感到心情异常沉重,对身边的张澜道:表方先生,你说说,我是不是有点傻,明知道袁世凯恣意称帝,岂可因为这一电文而退位亦。
  正在这时,筹安会重庆分会副会长杨瓒襄等人因为学生工人游行,来到宣慰使府,看到宣慰使府两步一岗,三步一哨,颇为惊讶。
  看见杨兴,告知有线报说熊克武、杨庶堪已经回到重庆,准备在重庆发动起义,要求派兵戒严。
  杨兴听后,笑得非常凄然道:杨先生,若是熊克武、杨庶堪等人在重庆起义反袁护国,你将如何。
  一听这个,杨瓒襄当即怔住了,良久说道:宣慰使大人,若是他二人胆敢回到重庆起义,我必然与宣慰使马首是瞻,声讨此等逆贼。
  长啸不已,良久说道:杨先生,若是他等逼迫我反袁护国,如此尔等将如何自处?
  看着杨兴,良久说道:宣慰使大人,你不会与熊杨二贼勾结嘛,若真是这样,我蒋仕立乃一介文士,必然冒死相谏,为我洪宪皇帝保留一位忠臣良将亦。
  看着杨瓒襄,良久说道:杨先生,如今重庆已经是一个火炉子,你们这些文人,玩不转,你走吧,走得越远越好。虽然我们政见不同,但是我知道你们是一个好人啊。
  颇为激动,看着杨兴道:宣慰使大人,我不会走,我不愿走。在这存亡之秋,我怎么能够扔下你走呢?
  站起来,边走边笑,将杨瓒襄一个人扔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回到家里,越想越不是一回事情,不久,又听到重庆府加强戒备,街上已经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了,在这种情况下,杨瓒襄感到情况非常不对,当即拿了几根细软,化妆溜出城门。
  听见杨兴对杨瓒襄如此说,张澜摇头道:征东,如此你难道不害怕消息外露吗?
  杨兴哈哈笑道:张先生,什么外露,已经外露了啊。我向袁世凯发出通电,不是消息外露了吗?
  张澜点点头道:是啊,征东,你这不是为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嘛?
  笑得连眼睛中泪水就笑出来,良久说道:表方先生,我不需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我只希望袁世凯能够悬崖勒马,立即退位,如此避免全国再次陷入内战泥潭之中亦。
  点点头,笑道:征东,谁愿意战争。但是袁世凯倒行逆施,悍然称帝,如此必然将国家再次拖入泥潭亦,如此我等才不得不高举义旗反袁亦。虽然我没有上战场,但是保路运动,数十平民血洒总督府门前,我等还是见过。战争,百姓苦啊。
  听到这里,杨兴不由得一种奢望,若是袁世凯接到自己这份电报,若是立即退位,中国会如何?
  在其强力统治下,北洋不会分裂,国内虽然矛盾重重,但是不会爆发内战,若真是这样,中国会如何呢?
  如此,吃了一小碗米粥,躺在床上睡着了。
  到深夜的时候,伍非百匆匆跑来,将一纸电文递给杨兴道:征东,袁世凯回电了,想不到他回电这么急,真是的。
  点点头,接过电文,上面赫然写道:
  该员岁年龄尚青,但颇为一方之干才,识大体,前电文恐为一二奸猾之徒,伪其名义发送亦。
  想两年前提拔该员于军伍之间,其镇守川东北,大修公路,水库,发展地方实业,实为后生之中,难得之干才亦。
  该员当知建设之艰巨,改革之艰辛亦。其任职以来,朕收到数份弹劾之状纸,但用人之才,而善加保护亦。
  今倭国逼迫甚急,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国家需改变穷苦落后之面貌,非大建设亦,若再施行民国,任由议事之拖沓不断发生,那才是国家之危民族之危亦。
  望该员悬崖勒马,支持政府,只要不跟随蔡唐二逆起舞,损害国家安全稳定之大好局面,政府将既往不咎。
  该员若悬崖勒马,服从于政府,异日若外敌入侵,誓将满足其效命沙场之宏愿亦。
  (仿照袁世凯给蔡锷、唐继尧之电文,在二人发电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时候,袁世凯也以一副完全不相信的语态,希望二人悬崖勒马,不要反对于他。)
  看着电文发呆,想不到袁世凯还是如历史那样,坚决称帝,十匹马也拉不会来亦。
  想到这里,连连摇头,看来历史,是不可能改变的。
  第三天,整个宣慰使府门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就在这天,杨兴将邀集川东各地商贾、政府主要官员、各团长前来参加婚礼。
  婚礼在两个月前决定,那时袁世凯称帝根本还没有完全公开化,所以众人也没有疑惑,以为这或者是凑巧吧。
  但是蔡锷、唐继尧在云南宣布护国讨袁的消息也已经传出,杨兴准备起兵响应的小道消息,此起彼伏。
  大家一进入宣慰使,就感觉到不对。
  首先让人奇怪的是,婚礼竟然推迟了半个钟头,这可对讲究良辰吉时的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接着,在大家正翘首而立的时候,杨兴带着新娘子姗姗来迟,步入宣慰使府大厅。
  但是,毫无疑问,随着杨兴到来,整个宣慰使府,整个大厅已经布满了岗哨。
  让人奇怪的时,一些参谋竟然穿梭其间,不时在杨兴耳朵边低语数声,众人不禁疑惑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打断了婚礼进程。
  难道是蔡锷唐继尧护国反袁,这个消息早已经传播开来啊。
  婚礼虽然断断续续,但还是圆满完成,在新娘子被引入洞房后,宴席正式开始。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杨兴竟然没有进屋,而是在一群参谋包围下,回到后院。
  这饭吃得真让人心惊肉跳,众人纷纷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宣慰使大人竟然将自己婚事放在一边,但是打听来打听去,就是没有一个结果。
  在下午两点的时候,杨兴再次来到会场,整个大厅不由得发起一阵骚扰声,大家一看,原来是川北圣人张澜、原重庆军政府督军张森楷、二次革命时起义将军熊克武、民政总长杨庶堪竟然在列。
  陈宦派来的督办,几个筹安会成员想反抗时,当场被杨大牛带来的教导营抓获。
  这时,杨兴走到大厅中央,众人一字排开,而警卫也将一个喇叭放在大厅中央。
  片刻,有川北圣人之称的张澜走出行列,向大家声讨王北洋政府这几年对内镇压对外卖国,声讨卖国的二十一条,以及称帝的独夫行为。
  接着,有起义将军之称的熊克武走出列,向大家通报今天上午,原云贵总督蔡锷,云南都督的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义,宣布起兵护国反对帝制,宣布云南独立。
  迭听到云南宣布独立后,整个宴席乱成一片,有掌声叫好的,也有哀声叹气的,不一二举。
  在大家一片慌乱的时候,杨兴出列,先是宣布自己给袁世凯的电报,以及他的的回电。如此代表和平已死,现在就需要堂堂正正的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前去抗争,以力保共和。
  当即宣布护国战争之宗旨,那就是为四万万国人争人格,主张:
  (一)与全国国民戮力拥护共和国体,使帝制永不发生于中国;
  (二)划定中央地方权限,俾各省民力能有自由之发展;
  (三)建设名实相符的立宪政体,以适应世界潮流;
  (四)以诚意巩固邦交,增进国际团体之致格
  这时,宣慰使府秘书长伍非百拿出早已拟定的独立通电,在外面荷枪实弹的警卫团压力下,大家纷纷签名后立即通电全国。。。。
  


 落后小日本原因-要命的蚕宝宝

  日本蚕丝居然超越了中国?原来是因为中国人慈悲为怀。
  从古到今,丝绸都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丝绸贸易催生了中国通往欧洲的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在公元200年左右,蚕丝技术传入了日本,从此日本人也开始养蚕,缫丝,加工成丝绸。但到了清朝末年,日本的养蚕业异军突起,抢占了中国丝在世界上的地盘,甚至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蚕丝产地和出口国,国力不断增强,而中国依然在生产蚕丝,但地位却日渐衰落。
  中日两国当时都生产蚕丝,为何一个蓬勃发展,另一个却日落西山了呢?难道是中国的蚕丝技术技不如人?
  道德社会中的蚕宝宝
  真正的答案出乎意料:中国人不杀蚕蛹,而日本人杀蚕蛹。
  从蚕茧中抽出蚕丝的工艺称为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把蚕茧浸泡在热盆汤中,手工抽取蚕丝,再卷绕到丝筐上。这种方式抽出的丝粗细不均,断头又多。中国的蚕丝业到清朝末年依然使用这种简单的缫丝方法。那时欧洲人已经利用机器缫丝,能够把蚕茧加工成明亮均匀的丝线。但新式的缫丝工厂在中国一出现,就遭到了朝廷官员和手工业行会的反对,因为工厂效率高,产量大,抢夺了旧式行会的饭碗,也使民间从事土法缫丝的人日子难以为续。
  而且,中国人遵从佛家的观念,对蚕宝宝的生命异常看重,因此在缫丝的过程中,尽量不将蚕杀死。而西方养蚕国家在缫丝时,会先把蚕蛹放入烘箱中,将蚕杀死,这样缫制的丝质量更高,中国人的慈悲无意中增加了自己加工蚕丝的成本,却只生产出半成品的蚕丝。
  命运“凄惨”的日本蚕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此时大力发展养蚕业。虽然当今日本以工业品闻名世界,其实在明治维新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品并不是工业品,而是农产品,其中丝又占了最大比重。在日本打开国门维新后的60年里,其进口的产品都是靠出口丝来支付的。
  日本养蚕业为何能迅猛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日本虽然在古代也是个佛教国家,但明治维新后,人们观念日益开放,并不把蚕宝宝的生命看得很重,所以烘箱、缫丝厂这样的现代事物在日本得到了迅速推广,蚕宝宝在烘箱中被杀死了,但日本丝的质量越来越高,很快超越中国生产的丝,成为最受欢迎的亚洲细丝。
  养蚕、种稻交相辉映
  日本蚕不仅没能寿终正寝,它们连颐养天年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养蚕和种稻是当时中国、日本农业最基础的两项产业,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农家会格外的忙。比如,插秧的时候最需要人手,对于养蚕来说,蚕就要成熟的时候,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