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爱国军阀 >

第554部分

爱国军阀-第554部分

小说: 爱国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我师部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着,你有什么需要研究的,可以随时到师部来找我。我不知道,听到你如此拼命后,老长官会做如何感想?
  杨定憋了憋嘴,仰头道:管他呢?正在这时,一个参谋报告,声言苏军滨海第1集团军正北上,与负责警戒的第17军正在哈桑河畔交锋。兵团命令第100师立刻南下,支援第17军。
  将命令递给杨定,杜聿明笑道:小伙子,你说说,这一仗怎么打?对前线战局,大家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也早通过望远镜瞧得非常仔细。
  杨定笑着说道:师长,老毛子一个机械化旅,坦克数甚至比我们装甲师还要多,经过一天激战,虽然给17军以巨大伤亡,但老毛子战果为何如此有限?
  卑职认为,虽然老毛子的T-26坦克、BT坦克火力甚为强大,但其装甲防护装甲甚弱,难以抵御反坦克手雷,反坦克步枪近距离攻击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毛子将坦克使用错误,老毛子将坦克放在攻坚战,最初虽然能够突破一定阵地,但在反坦克战壕,数千步兵反击下,其伤亡必然逐步变大。
  因此,师长,打老毛的机械第7旅,需发挥我们坦克机动能力强的特点,从侧翼包抄,夹击老毛子。
  杜聿明点头道:你这小子,回去准备吧。
  4月12号,经过两天休整后,装甲100师沿着A18公路南下,于13号到达哈桑湖畔。
  当天晚上,杜聿明派出多个侦察分队前往侦察,在第二天决定采取侧翼夹击的方案,到现在,杜聿明已经深深体会到为何总司令将这坦克命名为骠骑的含义,就是希望坦克部队象骑兵部队那样,突然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区,利用强大的火力,吞噬对方。
  4月13号,戴安澜率领坦克旅为先导,突然绕道到敌第7机械化师右翼,开动马力,全团两百辆坦克突然向对方阵地扑去。迅速的,依靠数量的优势,依靠装甲硬度,装甲100师迅速的干掉前来阻击的20辆T-26坦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第7机械化师扑去。
  在刚才那一轮交锋中,杨定感到苏军坦克实在太面了,T-26坦克虽然装备45mm火炮,但是重量,厚度都与中国的骠骑29式坦克相仿。
  更让人感到惊惑不解的是苏军坦克根本不能承受炮火攻击,其前方是15mm厚度的钢板,在远距离,中国装备36号骠骑坦克能够非常轻易的击伤对方,在近距离,中国骠骑29式坦克也可以击伤、击毁苏军T-26坦克。
  在刚才那一轮炮击中,中国反坦克炮,50mm坦克炮打在苏军坦克上面,常常将苏军坦克打伤打废但是苏军这45mm口径火炮打在骠骑36式坦克身上,没有多大作用,打在骠骑29式坦克身上,只能打伤而已。
  看来,苏军很多东西都是数字,根本不注意质量,杨定憋了憋嘴,想起父亲说的:军工质量是国家的根本。
  指挥着全连坦克,杨定不断往前面突击,父亲不是说欧洲德国流行什么闪电战,大概就是这样,借助坦克的高速度,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压碎对方。
  身边的坦克车长一再请求年轻的连长注意坦克速度,注意与兄弟部队配合,杨定皱了皱眉头,怎么兄弟部队这样慢?
  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在营长提醒的时候,才稍稍放缓坦克行驶速度。
  如此,1连象一把箭头连续攻破对方两个阵地,杨定正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前面响起一阵阵炮击的声音。
  老毛子火力真***太猛烈了,杨定举起望远镜看了看,只见前面有30余辆坦克正向这边开来。
  对方坦克火力非常大,其火力相当于75mm榴弹炮,在1公里开外,就开火,这难道是传说的老毛子的T-28坦克?看着老毛子如此猛烈的火力,杨定一怔,也明显发觉其他坦克有一股畏惧的感觉。
  咬咬牙,杨定抓起话筒,一面向营长,向团长报告自己遭遇到30余辆T-28坦克攻击请求支援,一面下令全连10辆坦克呈现攻击阵型向老毛子扑去。
  但是,老毛子坦克火力太猛了,身边不时扬起尘土,看到十余辆中国坦克扑过来的时候,连连将炮火往前方阵地倾泄而来。
  迎着扬起的尘土,杨定率领坦克部队向苏军坦克群冲去,如此左右闪腾,在进入己方有效射程范围内的时候,杨定发觉己方有1辆坦克冒着熊熊的火焰,看见坦克手冒着浓烟正从坦克里面爬出来。
  杨定感到自己满脸绷紧,随着一声打的命令,剩余十余辆坦克向将一发发仇恨的炮弹扔在老毛子坦克上面。在这一轮炮击中,虽然击中两辆对方的坦克,但除了一辆被打得冒烟之外,其他的都安然无恙。
  杨定算了下,己方坦克装备50mm火炮,最佳攻击距离应该在300米到500m左右,而现在大概有1公里左右,当即一面向营部、团部报告,一面率领坦克连突了过去。
  明显的感到中国坦克部队发疯的扑了过来,看到苏军坦克先是一阵迟疑,有调头后撤的,有往前面冲锋,但过了片刻,终于重新统一,在几辆坦克带领下,向1连扑了过来。
  双方边打边走,很快的,到了最佳位置,杨定命令大家1连向两翼运动,以便攻击距离保证在1公里范围左右,利用己方坦克的机动能力,不断的将炮弹仍在对方头上。双方在这旷野中展开追逐大战,最先是1连迎击苏军坦克,接着是一连向后方撤退,边撤边打。
  由于连续交火,1连10辆坦克已经有4辆被击伤,而与之相对应的,苏军坦克也有6辆被击伤,被击毁。看到不但追逐来的苏军坦克,杨定不断高叫着保持最佳射击距离,边走边射击。
  现在,杨定身边只有3辆坦克,看着对方6辆坦克正包抄过来,看来,将陷入一片苦战。但在这个时候,后方的反坦克部队已经赶到,看到苏军坦克部队正在追击着中国坦克部队,将一发发炮弹扔向苏军坦克群。
  在一番炮击后,苏军6辆坦克报销了3辆,看到中国反坦克武器如此猛烈后,剩余这3辆坦克慌忙掉转头,向远处逃跑。
  而杨定也从惊慌中清醒过来,下令全连坦克追歼剩余的苏军坦克。
  双方坦克部队在哈桑湖畔苦战,到下午的时候,随着天气放晴,中国轰炸机从延边、从牡丹江起飞,成群结队的轰炸对方坦克部队,如此敌第7机械化师所部坦克损伤殆尽,其进攻阵地也被中国装甲100师、步兵17军突破。
  而第1连10辆坦克,有3辆被击毁,4辆被击伤,在遭到如此巨大伤亡,1连不得不再次成为预备役。在全歼苏军机械化第17师后,希特伦的滨海第1集团军面临空前的危机,所部不但精锐损失殆尽,部队伤亡甚大,更为重要的弹药异常紧缺。
  反观中国各部,此时郭松龄率领第3兵团从后面杀来,让却弹少粮的滨海第1集团军穷于应付。如此阵地连连丧失,滨海第1集团军处于守势。
  
  


 第694章 照片教学

  如此阵地连连丧失,滨海第1集团军处于守势。品 书 网 (w W W  。 V o Dtw 。 c o M)特别是到了4月13号,中国第3兵团从突破张鼓峰方向敌军残部阻击,占领张鼓峰,然后,在郭松龄指挥下全线压上,在4月15号,希特伦的滨海第1集团军陷入团团包围之中。
  在4月16号,中**队发起总攻,在前线,俄罗斯士兵在连指导员鼓噪下,与中国展开血刃战但是,士气正旺,弹药充足的中**队怎么可能如他们愿,常常是几颗手榴弹扔过去后,前赴后继的冲过来。
  即使双方战在一起,但让人感觉惊讶的是,中国士兵拼刺刀功夫并不比一战的日本技术差多少?
  虽然力气上不占优势,但加上士兵之间相互配合,被干掉的常常是人高马大的俄罗斯人。
  在前线,双方都在流血,但流血结果是中国人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凭借火力上的优势,逐渐蚕食俄罗斯的阵地。
  经过一天攻击,滨海第1集团军龟缩在5个小山坡上,继续负隅顽抗。这时唐式尊接到东西伯利亚战区电话,希特仑是原远东方面军司令布柳赫尔的密友,对其应以劝降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唐式尊使出一个绝招,那就是派出俄罗斯籍士兵向俄罗斯士兵喊话,布柳赫尔在战前被伏罗希洛夫软禁,在押解到莫斯科的时候,被中国解救出来,如今正准备组织军队,反对斯大林肃反运动的时候,俄罗斯人士气开始锐减。在当天,弹尽粮绝的苏军士兵开始出现整排整排的投降,在第18号再次发动总攻,经过两天血战,终于全歼俄罗斯滨海集团。
  取得中苏战争第一场彻头彻尾的伟大胜利。在哈桑湖战争中,我军全歼苏俄精锐的滨海第1集团军,滨海第1集团军可以说苏军编制最大的一个集团军之一,全集团军共有兵马超过8万余人,在激战中,我军打死打伤对方5万余人,俘虏对方2万余人。
  正如法国费加罗报报道那样,中国集中30余万的精锐兵力全歼苏军滨海第1集团军,表明中**队有与欧洲二流军事强国一较高下的能力。苏俄滨海第1集团军被歼,标志着一个兴盛的军事强国再度崛起。
  为了获得胜利,中**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第2兵团,第3兵团战死超过2万余人,战伤也超过4万余人。
  特别是杜聿明的装甲100师,全师200辆坦克,竟然有20余辆被击毁,30余辆被击伤,战损惊人。正如德国顾问评价那样,这是一个奇怪的伤亡数字,获胜一方伤亡比率竟然超过战败一方。
  但杨兴知道胜利来自不易,中**方各级将领也知道胜利来自不易,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说法,何况面对以炮火猛烈见称的苏联军队。
  在战斗中,中**人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牺牲精神给观战的西方军事观察家以巨大的震撼。
  正如德国顾问团长法肯豪森所说的那样,只要领导得当;装备良好、有医疗食品保障;中国士兵可以与任何国家的战士媲美。
  但此时,远东局势还非常不乐观,特别是在绥芬方向,苏军切列米索夫中将率领的第5集团军,扎伊采夫中将率领的第7集团军正在围攻我第1兵团。
  虽然苏军1个集团军人数约莫6万余人,两个集团军人数也约莫12万人,当面之苏军人数与我第1兵团相仿,但是由于巨大的军火差异,在面对优势炮火的苏军,第1兵团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特别是在刚刚开战前两天,苏军利用优势炮火,对我绥芬县城进行猛烈攻击,我驻守绥芬的守备师奋起反击,双方在绥芬铁桥展开激烈的拉锯战。
  到4月5号,守备师感到实在力不从心,不得不炸毁绥芬铁桥,全师固守主要交通据点。
  到4月7号后,局势稍稍有所改观,那就是廖磊率领第9军占领拉兹诺耶夫镇,截断滨海第1集团军,海参崴守军与苏军远东主力联系后,苏军不得不抽调第5集团军南下,以打通西伯利亚大铁路通道,保证海参崴的安全。
  当面之敌虽然只有老毛子的一个集团军,但是中**队还是显得非常被动,特别是为了防止苏军沿着乌苏里江偷袭哈尔滨,第1兵团主力驻扎在牡丹江一线,如此也让驻守绥芬河的中国守备师显得非常被动。
  到4月15号,哈桑湖战事比较明显后,战区司令部方命令守备师放弃绥芬河,向牡丹江撤退。
  4月16号,卢金的第3集团军占领绥芬河,这无疑让远在莫斯科的伏罗希洛夫看到了机会,在远东前线,各部都陷入停滞状态,第3集团军占领绥芬,这可是一个大的胜利。
  在其严令下,扎伊采夫率领第7集团军向牡丹江挺近,以占领牡丹江,逼近哈尔滨。而另一方面,切列米索夫中将率领的第5集团军也已经南下,与廖磊的第9军拉兹诺耶夫展开厮杀,苏军利用西伯利亚大铁路充裕的后勤补充,连连向我第9军阵地展开进攻。
  双方在拉兹诺耶夫地区激战着,按照廖磊的报告,若在不能获得补充,第9军就有被全歼的可能。
  看着拉兹诺耶夫激战报告,杨兴叹了一口气,看来,对苏军战力估计存在巨大偏差,即使在肃反之后,中苏双方战力还是在1。:1,也就是说要3个中**人才能抵抗住1个苏联军人。这或者是在哈桑湖战役中出现的奇怪数字,中方获得大胜,但最后死伤人数中方竟然高于苏方,到底问题出在那里呢?
  在战士大本营,杨兴将问题跑出来,提给众人思考。炮火,当然这是绝对主要的问题,中方没有那样多钱,象苏联那样,生产如此多的武器,配备如此多数量的军火,中国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勇敢,正如前线将领所说那样,我军将士,上自师长以上将官,下到普通列兵,没有不奋勇杀敌的。
  听着何应钦在前面念着,杨兴陷入一片沉思?在哈桑湖战役后,杨兴给了前线所有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