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爱国军阀 >

第366部分

爱国军阀-第366部分

小说: 爱国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在胡景翼当政时就是自己被任命为代理师长与代理军长;怎么可能屈就与邓宝珊之下。
  在杨兴没有表态下;那些支持邓宝珊的将领当然也不干;特别到最后;邓宝珊不满显露在脸上。这几年下来;自己功劳也颇大;当即发生一番争执。
  看到众人发生争论;杨兴当即提出折中意见。
  那就是自己兼任第13军军长;岳维峻与邓宝珊都为副军长;在杨兴离开的时候;岳维峻还是代理军长;另外对政务方面;则委任李根源河南省长;负责河南民生问题;水利建设问题。
  另外;就是对第13军进行整编;整编后第13军按照甲种军编制;下辖3个师;人数接近5万余人。
  对于剩余的部队;对愿意回家的;则发放路费遣送回家;对于不愿回家的;则分别编入建设兵团。
  一狠心;杨兴决定将其编为30个建设兵团;在完成整编后;可以派10余个建设兵团到南方;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杨兴当即电令后勤部将一个军的装备运到;以迅速装备整编后的第13军。
  对于编入建设兵团的;则在一年内完成换装;在换装前;完成整编的;则即可调到南方各地进行地方经济建设。
  就像杨兴说那样;各位;看到弟兄们穿戴得如此寒酸;兄弟我心痛啊;但是心痛归心痛;也是没有办法啊;这些东西都是从商人那里购买来的;要购买;我没有这样多钱啊。
  大家一听;总比在吴佩孚手下只能喝汤好;至少现在饭管饱;也就没有意见。
  要他们投靠冯余香;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在找几个高级将领交谈时;问他们对冯余香的印象;有的人说冯余香野心颇大;否则当时仅仅一个混成旅旅长;怎么会发表武穴和平通电?
  在这次北京政变成功后;将孙岳的第3军置于河北;将胡景翼的第2军置于河南;而自己所部则居于北京、察哈尔、绥远一线;正如岳维峻评价那样:冯余香是一军私、三军散、三军贫而已。
  可以说在处理胡景翼留下的13军问题上;杨兴非常仁慈;其嫡系陕军第一师最先不过1万多人;经过这次整编后;竟然一下保留了10万人;其余部或者发遣散费;或者编入工程兵团;至少还是让各位兄弟衣食有着。
  在处理完第13军整编之后;杨兴让各部统一进行编练;现在已调派一个教导旅过来进行整训;如此定能提高全军训练水平。
  看到整编正走上正轨;5月2号;杨兴回到武汉;因孙文去世而延期召开的中国果名档第3次党代会将于5月4号召开。( )
  
  


 第438章 宁汉之争

  在会议召开前;杨兴的德事顾问马克斯…鲍尔来拜访杨兴;告诉杨兴一个好消息;由于杨兴长期以来坚持对德国、匈牙利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在德意志遭到一次世界大战惨败;德意志人民正处于困境之中的时候;竟然大力发展与德国友好关系;商业关系;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匈牙利准备正式承认成立的中华民国;德国与匈牙利派往中国的大使已经来到武汉;正准备递交国书。
  杨兴大喜;当即付了1万个大洋中介费给马克斯…鲍尔;以表彰其对中德人民友好关系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而在此时;美国宣布驻汉口领事馆开馆;看来美国迈出实质承认国民政府的第一步。
  当然;除了这个;杨兴与张澜等人专程慰问了孙文遗子孙科与续炫宋庆龄女士。
  孙科西装革履;言必称美国;更让人感觉不解的是其竟然不知道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竟然不知道各地土特产;更不知道各地民生疾苦;
  完全是一副官二代的模样;或者是名人之后而已。
  这或者是在历史上;孙科虽然当了几次总理;但好像都没干多长时间。
  宋庆龄则人显得非常忧愁;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随手拿一个烟包;不时拿出烟盒吸烟。
  旁边赵渭滨连连向杨兴打手势;自从22年以来;军情处已经收到太多的消息了。
  经过太长时间;杨兴突然象下定决心似的;向身边的赵渭滨等人点点头;然后抛开林森、孙科等人离去。
  片刻;房间里面传来林森的咆哮声;继而是赵渭滨解释声。
  没过多久;林森、孙科与赵渭滨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林森连连摇头;脸色苍白道:征东;征东;想不到你竟然作如此安排?
  杨兴面带苦笑道:长仁先生;孙先生家人;不得不谨慎啊。先生一直是孙先生的支持者;正好是一个目击证人;免得别人说我清算前朝人马啊。
  旁边孙科受不了;连连喊着:想不到;想不到;怎么会这样呢?总司令;请相信;我完全与此事无关;家父更是与此事无关;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杨兴接过赵渭滨递过一包烟卷;杨兴最先看没有什么;但是当拆开烟卷的时候;赫然发现……。;杨兴面色显得异常低沉。
  看着杨兴脸色大变;孙科跌坐在面前;摇头道:杨兴;家父尸骨未寒;你竟然污蔑其名声;竟然污蔑其遗孀;竟然欺凌其独子;你心太过歹毒了。
  杨兴稳坐在沙发上;死死瞪着;指着桌上东西道:孙先生;这些东西是从你继母身上获得;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孙科摇头道:杨总司令;我虽然与你政见不合;但是我是主张美国那一套;不像你主张德国那一套;更不可能像继母主张苏俄那一套。
  旁边林森也显得颇为激动;看着杨兴道:征东;孙先生名声重如千钧啊;做任何事情;万不可让孙先生名声受损丝毫啊。
  杨兴站起来;看着珞珈山余脉;想到前世;想到前世邓公。
  在5月4号进行中国果名档党代会中;张澜对发展教育进行演讲;杨兴对外交战略;对发展经济、建设军事工业、中国外交布局进行了演讲;唐绍仪对财政执行状况;地方经济建设状况进行了说明;林森对孙文一生进行了总结。
  当杨兴宣布德国;匈牙利将与中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时;会场中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过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没有那个国家承认。
  广州临时政府成立多年;但一直没有获得别国承认;想不到迁都武汉后;竟然有两个欧洲昔日强国对中华民国进行承认。
  如此;本来会议可能按照既定方针办;但是孙科不甘心失败;在大会中连连提出议案;以否认国民政府的各项决议。
  最先;孙科以孙文的遗子的身份;率先引爆首都之争;则毫无疑问给人以继续继承孙文遗志之感。
  在会议中;孙科提出:从古到今;除了一些小的朝代;中国首都从来没有选择在武汉的道理;如今若是将首都选在武汉;非强国之兆。而南京历来都是帝王之都;因此;选在南京更能继承历史精华。
  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孙文建立中华民国;就曾经将首都选在南京;现在南京已经克服了;没有理由舍弃南京;反而在武汉建立首都的道理。
  历来江浙都是中国财税重地;首都选在南京;更利于对财税的管理。
  看见孙科开了火;原本就心存观望的代表们;特别是几个江浙沪代表;虽然感到在这个时候提出首都之争;有点不明智;但是谁不愿意首都建在自己身边呢?
  特别是安徽的柏文蔚、江西的李烈钧等孙文死忠分子;现在看见孙科发话了;也有点跃跃欲试;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但是毫无疑问;孙科这种言论;一开始就遭到西南代表、西北代表、两湖代表的激烈反驳;他们有得提出: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孙文曾经提出;在未来能够建都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南京;另外一个是武昌;如今建都武汉;并无不妥。
  至于说历史;说天子之气;他们也据理力争:认为南京脂粉之气太重;不可作为首都。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虽然一度将首都设在南京;但是因为南京胭脂太重;派太子朱标代为北巡;以判定在北方建都的可能。
  况且;现在乃铁路时代;粤汉铁路、平汉铁路连接南北;即将建设的川汉铁路、沪汉铁路贯穿东西;此外还有长江之利;武汉成为中国南北、东西之中心;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的首都。
  但是;这种东西一经提出;谁也说不服了谁;到最后几乎成为地域之战;成为果名档内部派系之战。
  在论战中;以黄兴长子黄一鸥等人为代表的华兴会;与孙科为代表的兴中会;几乎将过去孙文与旗之争摆在台面。
  而在其外面;当然包括发端于江浙的光复会残部;西南实力派;在会场中大打口水仗;仿佛建都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要拍屁股走人似的。
  杨兴仔细瞧着对峙双方;到最后决定釜底抽薪;建都武汉;直接关系到华兴会旧部、西南实力派的根本利益;但对兴中会则不这样;兴中会成员主要来自广东;建都南掘者武汉;对其不可能产生实质性影响。
  中间休息的时候;谢持找到杨兴;分析道:总司令;我感到奇怪;孙哲生提出这个建都之争;其本意并非真的一定要建都南京;而是要让人感觉道;在其父亲死后;他们没有沉沦;他们在政治上还有余热。
  旁边的杨永讨析道:总司令;这个孙科;早在数年前就对你非常不满了;认为你以元帅之位;掌控行政、军事、外交、警察等大权;完全将孙文当做一个摆设;今天发言;完全是纨绔子弟的肆意妄为;妄图以此来树立自己在政治上**地位而已。
  杨兴点点头;问道:对孙科此种举动;胡展堂、汪兆铭等人有何反应?
  看着眼前大江;笑道:这个反应;是有的。胡展堂认为虽然不妥;但是毕竟是孙科提出来的;就没有意见了。而那个汪兆铭;则认为如此甚为不妥;还准备公开反驳亦。
  杨兴内心一喜;看来汉奸还是有好处;虽然他们没有人格情操;但还是可以利用。
  当即笑道:哦;既然如此;等下请兆铭兄来下我的办公室。
  在当天下午;汪精卫与孙科发生激烈争论。( )
  
  


 第439章 为何建都武汉

  在会上;汪兆铭对孙科显得颇为不屑;讽刺道:孙哲生先生;先总理是说过我们国家有两个适宜建都的城市;一个是南京、一个是武昌。如今建都准备工作已经到位;民国政府即将成立;在这个大好时间;你竟然提出建都争议;请问是什么居心;难道是与北洋军阀合谋;让我们建国计划延期吗?
  想不到汪精卫竟然说如此重话;孙科脸抽动了一下;连连解释;但是由于汪精卫与孙文特殊的关系;众人还不以为意。
  对于过去历史上武汉未有建都的历史;汪精卫反驳道:是的;我们过去是封建国家;是皇帝老儿;他们建都是建在南京;有秦淮河畔;接近苏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多惬意。但是我们现在是民国;是共和国家;难道是你想当皇帝;还是杨征东想当皇帝啊?
  这句话可把孙科问死了;这也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听到汪精卫如此问;孙科面红耳赤;连连辩解;自己只是提出建都争议;自己怎么能当皇帝呢?
  而杨兴则乐呵呵说道:各位代表;大家都知道;我杨兴起于护国战争;既然反对别人当皇帝;怎么可能自己当皇帝。我今生唯一愿望;就是将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强军富国殷民民主文明的国家;就是让我们民国再次在世界强国之林焕发出光彩与活力;我想这个愿望若是能实现;我愿足矣。对皇帝老儿;我是不感兴趣;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感兴趣做什么土皇帝什么的。
  众人一听;连连喝彩;有的竟然连连鼓掌表示赞同。
  对于赋税问题;汪精卫解释道:各位代表;当然;毫无疑问;江浙历来是中国的赋税重地;但是仅仅江浙;就行了吗?所以先总理说;我们国家要建设三十万铁路;所以我们国家要建成多个产业;这表明;各个省都要发展啊。
  大家请看;武汉地处华中;自古以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美誉;与华北的北京、华南的广东铁路相连;与四川、江浙也有长江连接;川汉铁路正在兴建过程中;在未来再通过襄樊;与陕西铁路相连;如此之下;上海地里位置岂能与武汉相提并论?
  各位代表;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弱国;若是列强对我国动武;军舰可以长驱直入游荡在南京;而武汉则不一样;万里长江;有太多前险阻。
  更为重要的;现在在四川、在湖北;在湖南建了很多重工业;如钢铁、汽车、而南京、上海;还主要是轻工业。
  ……。
  如此之下;在汪精卫与孙科对掐的同时;孙科突然抛出一个方案;那就是武汉受到川江水流影响;可能遭到洪灾的影响。
  孙科说道:各位同志;这是武昌发生洪涝灾害的记录;从这里看;基本上每50年就可能发生一次大洪灾;凶猛的洪水常常倒灌城墙;让武昌受到灭顶之灾。各位同志;这让人难以接受;我们竟然将首都建在如此危险的地点;我们竟然让洪水倒灌我们的首都。
  听到这里;整个会场一片闹哄哄;那些江浙代表一个个满脸兴奋;连呼怎么可以让首都民众处于如此大的危机之中;直呼应该建都南京;以接近财赋重地。
  而一些北方代表则不以为然;认为南京脂粉气太重;断不可建都南京;也不可建都武汉;可在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