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爱国军阀 >

第133部分

爱国军阀-第133部分

小说: 爱国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派认为,与王陵基旅毕竟为第1师老兄弟,不论如何要带上残兵败将,一起逃,主张派出一支部队前往接应王陵基。
  最后一派,大家意见是一致的,就是让朱登五在后面顶住护**,不同的是不是需要告诉朱登五一声,兄弟提前开溜了。
  不久,消息传来,王陵基率领两百多人,逃出护**围捕后,周骏方才大喜,给了朱登五一个假消息,让其固守待援后,自己则率领第1师残部绕过白市驿站,向永川方向逃窜。
  听到这个消息,朱登五再次迎来自己第3轮总共失败的消息,被护**炮团一阵猛轰之下,预备进攻的1个团,被打得七零八落,被迫撤回来。
  身边的参谋在这时也知道周骏逃跑了,也知道周骏让大家死守待援了,一个个牛气冲天,一个个叫骂道:统领,完了,王陵基旅完了,我们巡防营也好不到哪里去了。统领,撤退吧。再不撤,我们就会被护**包饺子了。
  甚至有的直言,为今之计,就只有投降一条道,虽然自己是巡防营,但大家都是川军吧。
  痛苦的看着王家坎这个不足60米高的小山坡,朱登五闭上眼睛,两行泪水留下,良久说道:撤退吧,全速向西撤退。
  巡防营撤退的消息,很快被第7、8团获知,也传到指挥部,杨兴下令完成休整后的第2旅、第3旅围堵,第7团,第8团追赶。
  冲破数道,巡防营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虽然击破了两道阻击线,但在最后还是被护**团团围住在西山寺。
  看到护**越聚越多,朱登五没有办法,只有将部队带上西山寺,已作最后困兽犹斗。
  虽然明知道一切都是徒劳,在刚刚撤退过程中,巡防营士气那可是跌落到谷底上,慢慢的一路,有准备投降的,更有准备往乡里跑,以躲过追击的。
  这可是一支满编的旅啊,在从永川出发的时候,也有4000余人,经过数日苦战,虽然伤亡颇大,但还有近3千余人。
  但谁料这一路撤退,竟然只剩下数百人,在护**亡命攻击时,在那“不要为袁世凯拼命,缴枪不杀”声中,整个连整个连被包饺子,整个连整个连当即投降,真是兵败如山倒。看到这些苦心拉起的队伍竟然如此不堪,朱登五心中那份痛,真是难以名状。
  现在,来到西山寺的大殿中,拄着指挥刀,显得非常悲凉。
  而此时,各方战报早已摆在杨兴眼前,看到巡防营战死两百多人,被俘上千人后,朱登五正率领数百人困守西山寺,等待援军的时候,杨兴决定写一封信,督促其投降。
  听到杨兴送来劝降信后,各团各营营长纷纷赶到,向朱登五报告护**已经连续攻破两个山坡,大军正源源不绝的向寺庙涌来时,再如此,全旅可能报销在这里。
  一些人声言,虽然袁世凯曾经对军官有恩,但是下面士兵根本不领情,大家不知道为谁而战,有的士兵甚至当着长官说,杨兴等人举动还是蛮正义的,为我们争人格,让大家将来见到什么老爷长官,不再像过去那样下跪,颇有支持之意。
  另外一些官迷骂骂咧咧说道:你看不是吗?护**兴,第3混成旅那帮人发了,由过去的一个混成旅,现在扩大到4旅,听闻第5旅马上就要组建了。
  你看那帮速成学堂、陆军小学,陆军中学毕业的,还有各部军官,听说都是官升一级啊,有的因为打了胜仗,升两级的也不在少数。反观老子们,由于没有留洋,不是士官生毕业,到现在还是低级军官呢。
  听到这里,朱登五陷入一片沉思,自己虽然参加过北洋,但自己毕竟是四川武备系毕业,并不算北洋骨干人物。
  而护**第4军那帮人,都是速成学堂、陆军小学、陆军中学毕业的,按照道理来说,都应该是自己学弟。
  何况大家都是川军一脉,王瓒绪、杨森、潘文华等人,还曾经与自己有师生之谊。
  前两天还可以扯上袁世凯的命令,现在兵败如山倒,巡防营全线被围,在这个时候,又有谁还想为袁世凯卖命了。
  杨兴不是在劝降书上声言,袁世凯称帝后,难与袁世凯相交数十年的徐世昌就与袁世凯渐行渐远吗?袁世凯手下大将段祺瑞、冯国璋就颇有微词吗?
  想到这里,心中不安才稍稍减去,看着下面团长、营长一个个期待的眼神,当即下令投降。
  让人没有想到的,听到投降这两个字后,手下将官竟然长舒一口气,有的竟然大声叫好。
  看到有的几个青年军官,刚才还手摸着枪栓,看来若是自己再执迷不悟,很可能对自己下黑手的。
  现在听自己同意投降,大家如释重负,而那摸着手枪的手,则以下松了下来。
  在14号一早,杨兴知道周骏全线撤退后,当即下令全线追踪。
  在大战开始的时候,杨兴早就让杨庶堪征集几百辆自行车,以补充后方军需。现在看到周骏要逃跑时,令杨大牛率领教导团战士,分乘上百辆自行车,节节推进。
  两条腿怎么能跑得过两个轮子,如此护**多次赶到1师前面,不是就地建立阻击阵地,以阻击1师逃窜,就是向前面**。
  撤退不到一日,全线接战,第一师的士兵看到一路西逃,都被护**所阻击,意志薄弱的整排整排的投降。
  因此,周骏率领第1师残部在逃窜不到2日,就已出现全线崩溃之势,看到前方被护**将士所阻,有的不是从小路逃窜,就是待在道路两旁,等待护**俘虏或者收编。
  连续躲过多次阻击,在2月16号,方逃回永川。
  而在周骏还没有到达永川城下的时候,护**早已经兵临城下,幸好自己在永川留下了一个团的兵力,幸好护**一路只顾追击,没有携带攻城重武器,到现在永川城还未被攻破。
  回到城内,召来守城团长一问,在两天激战中,守城部队伤亡惨重。
  更为重要的,由于永川属于重庆辖地,当地乡亲受到杨兴这两年新政影响,对护**颇有感情,除了个别铁心保皇党人,其他的竟然纷纷躲开周骏所部,周部士兵向乡亲讨一口水喝的时候,竟然被拒绝,有的竟然明目张胆的要求周部士兵投降护**。
  听到各部汇报,周骏颇为恼火,看到这几天护**士兵连绵不断的赶到恰恰前线,听闻他们可是用卡车运送弹药的。
  想到一路下来,有几次自己就差点被骑自行车的护**士兵所包围,想到撤退时,自己还有3千军队,跟自己回到永川的,仅仅剩下千余人,那份痛心,可想而知。
  就在这时,杨瓒襄劝道,将军,杨兴所倚仗的,不过是公路之利,只要撤过永川,不再是重庆地盘,如此护**卡车自行车不再是威胁,若是将军还呆在永川,护**依靠公路、卡车、自行车之利,数日内就可集结大军于城下,到那时再撤退,恐不那么方便了。
  而在永川到内江,则只是土路而已,在这天气,卡车根本来不了,只有自行车能够赶到而已。
  若我们撤退到内江,不但可以固守待援,而且杨兴这个公路的作用就锐减,最多骑自行车的,相当于骑兵而已。
  听到这里,原来还萎靡不振的周骏仿佛找回精神头,一跃而起,不是痛骂王陵基,就是下去布置撤退事宜。
  再退出永川时,周骏向北平的袁世凯报告,大军深入敌境,歼敌数千,但无奈贼势甚大,竟然集中数万军队围攻我师,虽然我师将士们用命,但后援不到,孤军深入,友军没有按照预期形成夹击之势,终被杨兴所趁,大败第一师,不得不退出重庆境内,回到内江固守待援。
  周骏不敢说自己所部被歼灭得只有6千余人(永川下来,收拾残部后有3千余人,熊祥生在泸州也还有3千余人),如果这样报告的话,极有可能被袁世凯解除兵权或者查办的。
  周骏心想,只要守住内江几天,到时将各县团练编入,或拉一些地痞流氓,再加上在泸州之熊祥生旅,如此也达到1万3千余人。
  在四川,其他可能缺,但是人一点不缺,在这个时候,四川人口可超过5千万,比整个德国人口都多,拉过上万人,那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嘛。
  另外,周骏发报给在成都的李长泰,请求火速派兵增援,开赴内江,支援自己。
  但是在遂宁、成都的李长泰则不这么认为,认为若是自己前往内江的话,遂宁的刘存很有可能将大家包饺子,现在还是先解决刘存厚。
  2月下旬,坏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退回内江后,北平的袁世凯虽然对自己大加申斥,但居然没有撤自己职,要求自己对第一师进行整编,等待援军,固守待援。
  一问才知道,冯玉祥攻占舒州,威胁着护**侧翼。
  在泸州,包括自己第1师熊祥生等部,击败了进攻泸州的蔡锷,如此也算为自己立下一功。
  原来护**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在击败孙兆鸾部后,以为泸州空虚,挥师进攻,以图与杨兴会师与泸州城下。
  要知道滇军入川,只是发了两个月军饷,如今所部不论弹药还是粮食,都非常紧缺了。
  蔡锷想先占领泸州,以解决均需,当即奔赴前线积极部署后,由参谋长罗佩金指挥对泸州进行猛烈攻击。
  但无奈伍祥桢、熊祥生、孙兆鸾等人据险顽抗抵抗,双方交战十日,虽然攻到泸州城下。
  但此时冯玉祥率领一个混成旅进攻舒州,刘云峰梯团抵挡不住,即于2月28日放弃叙州。
  在得到冯玉祥获胜的消息后,泸州城内的伍祥桢、孙兆鸾、熊祥生等人趁势发起反击,护**不敌,死伤惨重,蔡锷将部队撤到江南,伺机再战。。。。
  


 第123章广积粮?先称王?

  而此时,杨兴也赶到永川,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十分震惊。
  永川是在2月中旬夺回的,然后以此为据点进行休整与整编,以静待下一步行动。
  在休整过程中,在川东护**内部,对战略进攻方向发生争议,以但懋辛等人为首的将领则认为应该进攻内江,威胁成都。
  由于周骏所部新败,内江到成都仅仅李长泰之第8师,周骏第1师,可以说后方空虚,若是护**一路向西,陈宦势难抵挡,如此之下,更能尽快的解决在川境内战斗。
  但杨森不这么认为,以与滇军曾经有个约定为由,由蔡锷将军继任四川督军,杨兴则为重庆镇抚府总长。
  再加上这几日蔡锷、唐继尧等人一再电请,要求杨兴率部会攻泸州,以实现川滇护**胜利会师。
  看到杨森等人声泪俱下,念叨着入川滇军的悲惨状况,士兵除了子弹还算充足之外,其他如军饷、粮饷都颇为不足。
  听到这里,杨兴就显得非常犹豫了。这天,坐在一个四合院子里面,晒着太阳,初春的阳光,特别暖和,特别让人感到舒心。
  看见潘文华走过来的时候,杨兴非常热情的迎了上去,一面握住其手,一面说道:仲三兄,这两年下来,你下了部队,还习惯吧?
  坐在警卫端过来的凳子上,潘文华感激的说道:军座,最先还是非常不习惯的,要知道,遇到军座之前,我潘文华仅仅是一个连长,一下去让我先将筑路大队按照一个团进行整编,在护国战争后,又要按照一个旅整编,如此我心力交瘁,很多事实难应付啊。
  递过一杯茶,看着潘文华喝下后,杨兴笑道:啊,你的能力,我还是知道的。在军校,你是我学长,后来在军队里面,你是我旅长,如此小事,老兄你怎么应付不过来?
  潘文华一听,连连推辞,并且说了很多个部队存在问题,如此看来,其训练士兵非常细心,如此看来,有很多东西其一时也是没有办法。
  看着眼前有点局促的潘文华,杨兴陷入一片沉思,要知道潘文华是颇有能力的,怎么现在掌管一个旅竟然也如此吃力?
  片刻内心释怀,历史上潘文华有能力这一点不假。但是在这一世,其经历不同。
  并且在这世上,也没有真的天纵英才,天生神童,在前世那是长期军旅生活的积累啊。
  现在其仅仅干了三年的连长,如此之下,就让其干团长、旅长,不可能能够完全适应啊。
  如此看来,对历史上那些名人,还是要慢慢使用,不要拔苗助长。
  想到这里,安慰潘文华道:仲三啊,你的能力我还是放心的,慢慢来,不要急,很多事情会慢慢变好的。
  听杨兴如此说,潘文华显得精神多了。
  接着杨兴忍不住问道:仲三,我军进入永川后,大家在战略上发生争端,有人坚决主张一路向西,进攻内江、成都,如此早日结束战事。
  另一些人则主张转战川南,配合云南护**解决川南战事,然后向西。
  仲三,你现在在第一线,你说说你的看法?
  仲三沉思片刻,当即恢复到平静的神态道:军座,这就看你的想法了?不论向西攻占成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