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770部分

暗黑大宋-第770部分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苏州那边也停止了水利工程,那一段是打通太湖与淀山湖的运河,距离更短,特别是现在淀山湖分成数个大湖泊,面积几乎相当于后世淀山湖数倍,一直向西铺开,使得整条新运河长度整整缩短了一半。

也要河面宽阔的,但因为距离短,工程量不算太大,并且即便没有“黄浦江”,两湖打通,也利于疏导太湖水位,因此同样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况且沈披也是水利高手了。

应当这次朝廷任命的几个人都很到位,其实真的不能小看了古人。

很早时候,国家就开始对人才注意了,只是中间掺杂着太多因素,如个人喜恶,出身,资历,派系,裙带,个人的恩怨,人情世故,等等。如史上司马光台上后,一直到元佑党争。或如寇准之用人……

这些因素夹在里面,也用不好人了。

天气更冷,彻底停工了,张荐便找到那些个商贾,试探性地询问了一下,结果什么也没有问出来。

其实他们消息不灵通,否则张荐便会想到原因了。

但王巨已经听到一些风声……

实际宋辽之战,他几乎没有参与了,但他手头的事务可不少,现在整个西北可以说完全催毁了,是百废,但没有俱兴。

得让它兴!

另外王巨还做了几件事。

耶律大悲奴出兵,辽道宗亲临云州,王巨就知道大局已定了。

山后兵力抽调一空,宋军有备而去,必势如破竹,不是辽国只有二十万兵马,但其他地区的兵力已经来不及调集支援了。

于是王巨置路,河套分为河套北路与河套南路,置九原、五原、黑山二军一州,不管有多少百姓,先将编制置起来。河套南路同样置二军一州,河清军重新改为胜州,金肃军改为榆林军,宁边州改为武都军,取的都是古代各朝郡州之名,不过位置不一样了。

夏州到盐州一带置为灵夏东路,灵州到兴庆府黄河两岸置为灵夏西路。河西走廊则划分河西东路,兰、凉、甘三州,河西西路,肃、瓜、沙三州。

余下编制还是一个样,湟州那边的湟州路,河州那边的熙河路,以及原来的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府麟路与永兴军路。

也就是与原来的打算相比,又额外划出数路,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考虑。

第一种就是这一带面积太大了,人口虽然不多,但地域之广,多少还出忽了王巨意料,如果南北河套划为一路,首州在北河套,南河套有警来不及救援,划在南河套,北河套有警也来不及救援,也就是不能合理的利用好手中的兵力。象河西走廊那边更明显,从沙州到兰州得有多远哪?

其次朝廷听从了王巨建议,恢复了宋初时的制度,缘边州军还是由武将来控制,也用文臣来处理政务,但不是让他们掣肘各州军主将的,而是配合武将的,弥补武将之短的。

同时朝廷又采纳了王巨意见,于缘边地区广设边军,一是节约军费,二是培养一批能打的士兵,三是缘边始终能保持一定的兵力。

给了武将更多的实权,又拥有了许多军队,就有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现在一切为二了,管辖范围缩小,也意味着兵力减少一半,十万人有想法,五万兵马敢不敢有想法?

也多少让朝廷会安心。

整个西北让王巨生生捣鼓成十四个路,书奏到了朝堂,几名宰相哭笑不得。

但王巨说得有道理,朝廷不安心,武将能放手吗?那么还是让武将成为傀儡,进退失据,不能发挥他们的能力。

于是朝廷也同意了。

当然,各路主将的任命,王巨也不管了,而且这一役,各个将领同时也打了出来,你们自己儿看吧。

其次就是裁兵裁堡。

原先的缘边四路,如今几乎全部成了大后方。

但之前修了无数堡砦,朝廷不管不问,百姓又不敢进驻,以后就会渐渐荒废了。

实际上有许多堡砦地理位置很好,甚至到了后世的****,都发展成为一个县城,或者一个区级城市。

这太可惜了,而且有的堡砦面积大,建有许多房宅与下水道等设施,如大顺城,其面积至少在陕西,一般县城也没有它大。

王巨派人将它们专门整理出来,划分为两部分,一是有商业价值的,让官员重新修整,一部分用来安排以前历历数数牺牲军民的家属,或者伤残兵士,就算他们不会做买卖吧,用房租也能保障其生活了。

其次是用来出售,宋朝人口拥挤,耕地紧张,城市房宅也变得紧张,至于商业门面房价格同样节节升高。虽然不可能卖出大城市的房价,但足以能维持修葺的费用。

王巨也不是想靠它们来增加收入,但这些房舍交到商人们经营,以后各州县则可以增加商税收入。

还有一部分是没有多少商业价值的,则用它们继续当成兵营使用,真不行,那就听之任之了。

然后到了一件鼓舞人心的事,裁兵!

永兴、鄜延、环庆、泾原、秦凤五路所有丁壮、义勇、弓箭手、壮丁,全部裁掉。

至于保捷,只保留一部分精锐士兵,平时协助官府维持治安,捉拿盗贼,万一时,也可以抽调他们作战。不过同样分成两种形式,象京兆府、陕州、商州、华州、河中府这些个大后方的州府,保捷军裁减下来后是彻底为民了。但原来的缘边四路保捷军虽然大规模裁减,但王巨下令让各州官府,鼓励他们带着家人迁徙到前线,化为边军。

边军虽会参加战斗,但与移民是两样的,首先他们与家人是呆在各堡砦里的,平时安全有足够的保障,朝廷会提供房屋,而不象移民,朝廷仅提供一些材料,自己儿建房吧,有钱的房子建好一点,没有钱的先住着茅棚。另外还有待遇,边军不可能享受到禁兵的待遇,但一年朝廷也会发放相当于十几万的钱、帛、布、茶、柴炭等物资,同时其家人耕作全部免赋税。

条件好的或贪生怕死的,那也就算了,对于那些不怕死,或者家中困难的,仅此几条,就已经足以让他们动心。

蕃人的蕃落军全部保留下来,因为都是骑兵,能以很快速度到达前线战场,战斗力也不错,朝廷给予的待遇不算太高,能养得起,故全部保留着。

然后到强人壮马,统统裁掉,不打仗了,得纳税了,不然汉人心中会不平的。

于是纳相当于汉人的半税。

熙宁变法后,宋朝两税增加了一些,但因为朝廷兴修水利,增加了大量耕地,方田均税又迫使许多豪强纳税,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实际上从熙宁变法起,两税就开始下降了。

王巨回来为相,又陆续大规模裁减了两税,其实现在两税已经很低了,仅相当于宋英宗时的一半。

还有,宋朝的两税是根据田等来的,这些蕃人平时多懒散,上田也让他们耕成了下田,因此这个半数大约只能相当于宋英宗时的八分之一。

这种低廉的两税,蕃人也能接受。

其实不在乎纳税多少,而在于其象征,只要纳税了,则证明朝廷能正式统治与管理了。

可能有一些蕃人心中不平,但问题也不大,多数蕃人都参与了这一战,而这一战过后,朝廷会拨下海量的赏赐。相比于这些赏赐,这一点点税赋也不算什么。

驻扎的禁兵规模也削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露布张出,五路百姓全部欢呼雀跃,西北连年的战争也将他们坑苦了,如今终于解脱。

再到熙河路、湟州与河西两路,这里情况又不一样,得防止一些部族叛乱,大积石山南部与赤岭西南还有一些蕃部,得防止他们过来抄掠。黑汗虽然对宋朝不敢有不诡之心,但也要防患未然。再者,就是北方的阻卜人,也要防止辽国出其不备,派轻骑下来骚扰。

因此除了轮戍的禁军,边军,同时也要保留各部蕃落军,至于各部强人壮马,同样也要保留一部分,以壮马为主,图的就是他们速度快。不过保留的数量不是太多,越往后方,如兰州与熙河路,保留的比例越低,余下的也裁减为民了。

然后到北方五小路,这里才是战备区,与原先缘边制度一样。

兵力与原先差不多,不过边军增加,禁兵减少,意味着国家支出也随之减少。

大规模以屯田为主的边军的设置,意味着没有大的战事爆发,对后方不会产生粮草倚赖,又减少了国家支出。

这是明面上的,还有三处隐形的收入。

陕西路本来是宋朝最好的一路,因为西北战争,反而导致百姓苦弊。现在没有战争影响了,全部得到了休生养息,特别是自王巨蔡挺王韶以来,为了前线能够有更多粮食,兴修了诸多水利,开垦了大片耕地,朝廷又陆续地兴修了许多道路,现在皆可以交给民用了,那个铁路的什么就不提了,仅凭这几样,陕西未来财政必然增加。

整个西北拿下,通往西域甚至阻卜的商路也全部打通,商贸又会象唐朝那样繁荣了,商税自然随之增加。

只要朝廷不收复燕云,继续向辽国提供庞大的“和币”,以辽国的德性,是不会象西夏那样,连年用兵入侵的。前线军费不仅是养兵费用,主要还是战争费用,不打仗还好,一打仗,那怕一场中小型战役,就是几百万贯钱。

就象种谔所说,俺收复绥州了,只花了六七百万贯钱,但这仅是明面支出,牺牲受伤战士后面的抚恤呢?当地提供的粮草呢?耽搁农耕生产呢?

况且还有其他的收入,如马价下跌,不仅能提供大匹战马武装骑兵,也等于减少了支出,还有青盐收为国有,为榷盐带来的收入,等等……

因此张商英上书说,虽然太保用兵奢侈,但正是这个特点,以及赏罚分明,所以三军踊跃参战。

然而西夏平定,仅是这几项结合在一起,一进一出之间,每年就可以为宋朝带来近两千万贯收益。也就是将每年一千余万贯“国债”扣除掉,还余下近半收益。

但国债只有六年时间,六年过后,这些收益就是净得的了,甚至再加上几百万贯,宋朝能免掉所有两税。

账不能这样算,两税也复杂,也有隐形的,如各地官府的支移、加耗等名堂,再加上一些官吏的贪墨,四千万的两税摊到老百姓身上,最少就有六千万了。

可就是最保守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认张商英说的有道理。

不提免两税吧,以宋朝本来已经很健康的国家财政,再加上这两千万,得做多少事啊。

张商英上书也是看不下去了,有的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的人纯粹是糊涂,不是他们人糊涂,而是他们根本不往好的方面去想。因此到现在,还有人上书说朝廷花了多少钱哪,钱是还在继续用喽,赏赐抚恤得陆续发放吧,移民安置得花钱吧,一些落后地区要兴修简易的水利道路吧,堡砦得建设吧。

那一样能停下?

又有人说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难道看不到前几年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特别是陕西路的百姓。

还有人说王巨杀戳太重,难道永乐城那三十万军民,邕州城那十几万平民百姓就当死的?或者说汉人就不是人!

其实不知道更多内情的张商英,这时候也有些责怪蔡确了,不是他提拨一些旧党大臣上台,那有这些乌七八糟的声音。

辽国国书就送来了。

全部安静!

能说什么?灭掉西夏了,还逼得辽国割肉,就是今年有许多百姓苦了,不过苦这一年,那也是值得的,且看汉武帝为了平灭匈奴,汉朝百姓过得多苦!

赵顼大喜,似乎还不能与汉武帝相比,人家差一点将整个匈奴灭掉,不过他这一朝,有多少敌人,交趾入侵,木征背叛,阿里骨人开反叛,如果不是处理得当,连黑汗都成了敌人。从南方到西方再到北方,四面皆敌。但现在只剩下一个辽国。

还迫得辽国低下了脑袋,柴荣以后,从太祖到太宗,再到真宗仁宗,再到他父亲,就没有一个皇帝让辽国低下头过。

最最主要的是民不苦。

许多大臣反映百姓很苦,赵顼也担心哪,不能前线到了关健时候,后方来一个大起义的啥,那就完了。

于是派几名亲信的太监出去察看,从城里到城外,甚至滑到周边数州,你们只看,什么也不说,然后看到了,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一一禀报给朕。

几名太监回来反映,根本没那事,确实因为后方调动大量物资粮草,以及粮价上涨了一些,导致一部分百姓略有些怨气,但大多数百姓表示理解。

毕竟宋朝能否中兴,就在这一年了。

不要以为百姓是傻子,他们也有他们的三观,爱国思想与国家荣辱感。

而且这个影响也不大,有一条,这些年因为百姓收入增加,再加上朝廷有意引导,许多百姓开始盖砖瓦房,甚至成为谈婚论嫁的条件之一。

今年这个趋势并没有停下,依然在各州各县,从城时到城外,看到许多百姓在盖着砖瓦房。百姓手中没有钱,能盖这种新房舍吗?

财政也健康,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