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555部分

暗黑大宋-第555部分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可兵临鄯阐府城下。

“外界不是传闻少保只图石城东川二郡吗?”

“是有这个说法,但谁让这二部当时也出了兵,而且出兵数量比较多。高将军,难道我将这二部拿下,你们高家不喜吗?”

高升泰眼睛立即睐了起来,紧张地说:“少保,如此,你不怕鱼死网破?”

“我知道,我占领二郡,你们大理许多大臣主动请战,不过你们大理能打得赢吗?所以你们高家不让大伙出兵……”

王巨轰轰烈烈地搞土改,大理一直没有动静,就是高家阻止下来的。

无论高家或杨家,反而乐意王巨这么做。高家权极一时,为何不敢篡位,正是害怕乌蛮。没有了乌蛮,什么想法都有了。当然,他们也不甘心王巨将二郡拿下。

不过他们不会将自己力量用来对付王巨的,包括温水一战,大理虽然配合地出兵,可是两家皆没有动用自己的力量,反而利用这次机会,消耗了忠于段氏的军队。

王巨搞土改,那更是最好不过。没有各个头领带领,以后乌蛮各部谁还会反抗他们?

于是高家一直沉默着,坐看着局势的变化,等待着时机到来。

然而王巨大军又再度西向,眼看就要接近镇池(昆明湖),高家终于坐不住了。

“少保,我们大理只想与宋朝交好,别无他意,如果少保继续强硬下去,我们为了向百姓交待,只好奋死一战了。少保不要忘记了,我们大量还有上百万好男儿。”

“你以为战争只是比拼人数的一个游戏,如此,我们大宋早就纵横无敌了。”

高升泰语塞。

王巨语音一转,又说道:“当然,如果我们大军继续西上,仅后勤就是一个麻烦,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你们大理一方,如果百姓再奋死作战,我西征必然无功。”

这一转,让高升泰丈二和尚摸不着脑门了。

“所以我只图二郡。”

“那为何用兵二部?”

“外加二部,余下的不在用兵了,包括最宁府的惠么部,虽与特磨道相连,我也不打算用兵。”

“我不大明白。”

“难道你们大理世子回去没有讲过原因吗?之所以我让你们大理称臣,是为了西南诸蛮,在你们大理支持下,他们时叛时乱,特别是大江南部的诸蛮,让我朝一直无法专心北方。但也不算是你们大理支持,多半是乌蛮人支持。我现在得到二郡,已经将西南诸蛮包围起来。又何必用兵你们大理?难道你们大理比我们富裕,或者有大江大海之便利?占城国我都不想图之,况且你们这个交通落后的地区。得之无益,何必得之。”

很迷惑人的一个道理。

实际朝堂有许多反对开边大理的大臣,同样在说着这个道理。

王巨又说道:“因此我要的便是这片地区,余下的,只要你们大理不与我们宋朝交恶,不管段家高家,与我皆无关。高将军,你会意我意思吧?”

然而高升泰却莫明地哆嗦了一下。

第683章文豪的产生(上)

“少保,你误会了。”高升泰心虚地说。

“误不误会,你心中清楚,不过我看到过国破家亡,还亲自催毁了交趾,攻入占城国都城,就没有看到如何改朝换代的。高将军,好好做。”王巨说着,还摆老资格地拍了一下高升泰的肩膀。

高升泰让他弄得恶心万分。

但他心中又是开心万分,王巨温水大捷后就传出风声,俺们只对二郡感兴趣,可是大军西向,高家人担心了,这能不能算眼前这个宋朝重臣的一个表态?

高升泰走了。

“果然是黄鹂,”看着他的背影,黄骅说道。

不过王巨真带着琼娘去看石林。

“真是瑰丽啊。”琼娘美目流连欣喜地说。

自广南西路一直到云贵,顶级的风景区很多,包括在罗殿人那边的黄果树、瑞丽、西双版纳、丽江与香格里纳、大理、滇池。其实各个热情奔放的部族,本身就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当然,得除掉那些丑陋的恶俗。

王巨问:“真的很美丽吗?”

“真的很美丽。”琼娘答道。

“少保,这一路西来,风景如画,只是太偏远,如果放在中原地区,准会游人如织。”黄骅说道。

“醇之兄,你听说过唐朝的飞钱吧?”

飞钱出自于唐宪宗时,唐朝因为缺少铜币,于是推出飞钱,一是官办,商贾在京城将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各部司向商贾发放钱券,商人带着钱券到指定地点取钱。二是私办,多是波斯商人主持。但不管官办或私办,都是靠收取一定手续费谋利的。

宋朝也有类似的组织,不过变成了交子、盐茶钞。

黄骅不解地点了一下头。

“如果我上书朝廷于福州、泉州、广州、韶州、桂州、邕州、潭州、洪州,以及未来的鄯阐府、大理府置飞钱铺如何?”

“银行?”

“这哪里能称为银行哦。”王巨笑道,银行未来也会有相关的业务,但何止这项业务。

“如果组织得当,对商贸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帮助。”黄骅说道,特别是南方,更是缺少流通的货币,这个弊病已经严重阻挠了商业发展。

商业发展如何重要,且看泉州与两广的变化就知道了。只是在王巨以前,没有那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将商业的正面作用挖掘出来,反而多讥耻之。

最起码商税是实打实增加了。

“有了飞钱行,如果我再请文士将这里的风景描绘出来,将它们夸得比五岳还要秀丽……”

“比五岳还要秀丽?”

“至少与镇池、以及各部蛮族异样的风情搭配起来,能与泰山相仿佛吧。”

这怎么好比较呢。

王巨继续说道:“如果再请一些品德良好的退伍老兵成立一家安保行,然后将中原感兴趣的游客组织起来,由老兵保护着他们的安全,顺着湘水南下,从衡山、桂州开始,一路西上,再到善巨郡,然后东下戎州,乘船顺三峡返回,会不会有人感兴趣?”

不要以为徐霞客之前就没有了驴友。

早在明朝之前,就有许多人喜欢旅游了,不然李白与大苏等人不会写下那么多美丽的诗词文章。

但黄骅迟疑道:“少保,经济倒不是问题。”

王巨企图他懂的,既然能刻意转了这么大圈子旅游,那都是有钱人,宋朝贫富严重不均,没钱的连饭都吃不饱,有钱的钱多得怕人,就象京城的樊楼,一顿饭就会消费几百贯几千贯,然而到了晚上,五栋飞楼皆是宾客满坐。

那么这一路转着,钱就会一路丢着,无疑也会给许多人一份生机,而且某种意义上,也达到了王巨所说的交流目的。

不过他又说道:“可是路程太远了,沿途风险多多,即便有老兵保护,还有水土不服、瘴疠以及江上风浪、山路倒跌等风险。”

“这个倒无妨,瘴疠严重主要是广南西路,地势稍低,大理东北部几乎就没有了,反正南方不冷,可错开瘴疠的高峰期,至于山路艰难,难道还有华山之险吗?真不行,可以于每一景区训练几个导游,由他们带路,让他们提示注意安全。至于江海风波之险,我们可以制造一些专门载乘游客的船只,聘请最高明的船夫驾驶航行。如果这样还怕有危险,那干脆也不要出门了。”

黄骅被王巨说乐了。

“其实不要低估了它,如果组织得当,它不亚于种茶业。”

旅游业分成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大种类,王巨记得前世仅是一个旅游业便产生了三万亿人民币的收入。当然,在宋朝不可能指望出现多么发达的旅游业,而且与榷茶一样,国库账面上也很难看到有多少直接的收入。但这个收入却是实打实的存在着,如果发展起来,它养活的人不会比一个茶叶养活的人少。

何谓治国,国强民富,这才是真正的治国。

王巨想到这里,他立即就将这个想法写下来,包括前世旅游业的各个组成。

反正这些人钱多得花不掉,想办法替他们花了……

两份奏折一前一后到了京城。

朝堂的各个大臣都无语了,真灭大理啊?

现在又搞出什么旅游业。

赵顼古怪地放下奏疏,看着大伙。

大伙都无语,不过在心中想,如果自己不担任着官职,会不会在这个安保行的保护下,到处看一看?

但这是遥远的南方啊。

不过有这个想法的都是老家伙,一些岁数不大的大臣还有些浮想翩翩的。

王珪说道:“这个飞钱行倒是可以采纳,利于商货流通,互补有无,朝廷也可以不加赋税而增加收入。不过这个安保行……朝廷还是不要参与。”

吴充说道:“王公此言极是。”

但王珪意思也不是反对,如果王巨有能力,将商人组织起来,由商人自己负责。再说,大理还没有拿下呢。

其他大臣都无语,如果让王巨在南方再折腾几年,看样子,他能将南方几个国家说不定都能灭掉。

赵顼啼笑皆非地转移了话题,而且他也不相信,仅是组织几百人或者几千人,到处转一转就能与茶叶养活一样多百姓,他问道:“诸卿,苏轼如何处理?”

乌台诗案发生了。

为什么继续发生?乃是宋朝经济好转,最少国家经济好转,王安石下去了,但变法在继续着,农田水利法乃是变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于是赵顼拨出大量钱帛,进一步兴修水利与治河。

作为科学家沈括,赵顼不会不利用的,因此还是让他视察了两浙路水利情况。

苏东坡招待,又将他写的诗作拿出来给沈括看。

后人纷纷替苏东坡叫冤,但实际后人往往不知道早期苏东坡那张大嘴巴,多招人恨!

而且也非是王巨所想的那样,沈括用此向王安献媚,王安石早下去了,献个屁的媚,更非是沈括嫉妒苏东坡。

主要原因王安石下去后,沈括想做两面派,怦击变法不妥,结果让赵顼贬放下去。沈括这才明白,王安石下去,乃是皇上将王安石当成了顶罪羊,缓解变法引起的矛盾,同样赵顼在收拢权利了,将权利集中到他手中,这两条不论那一条王安石都得下,但变法仍在继续。

看清楚了赵顼这一动向后,再加上苏东坡招人恨,于是苏东坡便成了沈括想再度上位的牺牲品。

这时候苏东坡嘴巴大,说话写诗不经大脑考虑,诗作里确实有许多“可疑之处”,不仅那个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有人说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蛰龙,不是想造反吗?赵顼便说,诗人之词怎么可以这样理解?

所以这一句并不致命。

关健有很多句,比如青苗法,苏东坡在诗中就写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因为变法苛民,逼得农人一年要进好几次城交税,最后庄稼都荒芜了,只落得自家孩子因为常跟着进城,说话时都带着城中口音。

确实熙宁新政中有许多坑爹的变法,但也不会辛酸到这一步,若那样,为何赵顼即位时只有一千四百万余户,到了他逝世时却接近了一千八百万户,比宋仁宗时人口增涨的速度还要快?

可能会有极个别现象,但这句苏东坡无疑夸大了。

再如赵顼兴水利,苏东坡讥笑道,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其实中国地形并不好,不及美帝,不及阿三,正是祖先一步步将沧海变成桑田,才建设起这个美丽的家园。如果没有水利,那来的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华夏文明。苏东坡这样写,过不过份?

赵顼以明法课官吏,难道做错了,如果官员不知法,如何判案?看看南京那个姓王的法官因为不懂法,然后判彭宇案使中国道德倒退了多少年?法官怎么不懂法,天晓得了,或者不懂法,或者懂法却将法律当成儿戏了。但苏东坡又讥笑道,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赵顼盐禁,苏东坡又写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这时候苏东坡不是以罪犯身份去黄州的苏东坡,最少是一个大州的知州,说这话损不损人……

好多好多。

沈括便将这些诗句抄录下来,他没有直接出面,而是交给了李定。

李定立即上书,替苏东坡定了四条大罪。

另一个御史舒亶也上书弹劾苏东坡,这个被余秋雨骂成恶心小人的人,乃是宋神宗时一个很了不起的大臣,与王巨是同年进士,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第一次大顺城之战过后,他前去西夏谈判,两国正是关系恶化之时,他谢绝了任何护卫,单枪匹马冲入西夏,西夏人将刀架在他脖子上,面色夷然不惧。而且他罢官后家无余资,两袖清风,凭借这两点,就不知比大苏强了多少倍!况且苏东坡确实是在胡说八道,这也是在宋朝,如果换成明清,就凭借苏东坡这些诗句,早就抄家满门了。

于是赵顼下诏,让知谏院张璪与御史中丞李定共审此案。

朝廷派人去湖州拿人。

苏东坡现在的妻子叫王闰之,乃是他第一个妻子王弗的堂妹,听闻后泣不成声。苏东坡安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