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驿唐 >

第127部分

驿唐-第127部分

小说: 驿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潜立刻将消息密报李世民。十一月初,突厥人果然进犯河西,却被早有准备的肃州(治酒泉,今甘肃酒泉)、甘州(治张掖,今甘肃张掖)守军击败。

十一月中旬,突厥进犯的消息刚刚传到长安,李世民便立刻下诏,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这些人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灭东…突厥六总管),诸将皆受李靖节度,共率兵10余万,分6路反击突厥。李潜再次以驾部郎中兼左卫中郎将身份随军出征,在诏令上他所负责的仍旧是征调大军所需牛马畜力及驿传事务。

不过,李世民下诏时李靖和李潜早已不在长安。早在十月初李潜接到曹丘的消息禀奏李世民时便对李世民说:“突厥人与大唐子民不同,并不固定居住在一处而是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且各部族之间极为分散。他们一旦得到我军征讨的消息肯定会采取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无赖战术。十数万大军声势虽然浩荡,但目标极为明显会让突厥有所防备。臣以为要此战应奇正相辅,以大军为正全面推进,以少数精骑为奇兵,伺机攻击颉利。只要灭了颉利,其他突厥人定然害怕无心再战,到时是杀是抚全凭陛下决断。”

对于李潜的提议李靖、李绩两个身经百战的军神皆表示赞同。李世民本来想让李潜亲自率领奇兵。但李潜却拒绝了,原因是这支奇兵虽然人数不多却是决胜的关键,必要时要协调大军配合,以李潜的官职和能力无法做到这一点。

李世民想了想便让主将李靖亲率一支精兵提前进入边界伺机而动。于是李靖和李潜便率领三千精骑化装成商队,从长安分批出发赶往马邑。

腊月初七,李靖和李潜带领百余人率先来到马邑。李靖先到马邑太守府邸去见太守,好让太守配合作战。他安排李潜先带着众人去落脚点休息。此前李潜已与曹丘联系过,曹丘早已将他们落脚的地点安排妥当。

李潜等人来到与曹丘事先约定好的落脚点……霍家客舍,看到一付掌柜打扮的曹丘早已等在客舍门口。

见李潜来到,曹丘立刻满脸堆笑迎上前拱手道:“曹某算着日子觉得李掌柜也该来了。您要再晚来两天,曹某的这批货年前可就脱不了手了。曹某连这个年也过不安生啊。”

李潜回礼,笑道:“看曹掌柜说的,咱们既然约好了,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李某也会如约前来的。”

曹丘与李潜打过招呼,然后带着他进去。

客舍的掌柜迎上前,满脸堆笑道:“您是李掌柜吧?小的姓霍,是这家店的店主,给您见礼了。曹掌柜几日前就吩咐小的准备好了房间。小的这就带您去看看?”

李潜回了礼道:“不敢劳动霍掌柜。我和曹掌柜过去就行。还请霍掌柜费心安排一下我带来的这些人。曹掌柜咱们过去吧。”

曹丘点点头,吩咐霍掌柜好生招待其他人,然后带着李潜去了房间。

到了房间李潜安排老许和庄小虎在门外把守,然后低声问曹丘道:“店主可靠吗?”

曹丘道:“请郎中放心,属下已经仔细查过了,店主和店里的伙计都是老实本分的百姓,没有来历不明的人。”

李潜点点头,“突厥那边情况如何?”

“大多数突厥人认为陛下的诏令不过是做做样子,目的是想在和谈中占些便宜。原因是突厥人觉得陛下十月才下的诏令,大军集合准备粮草肯定需要时间,这一耽搁就到了冬天。冬天的草原天寒地冻不利行军。他们都知道陛下乃是知兵之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突厥人对陛下的诏令根本不以为意。”

“定襄城的状况如何,城内有多少突厥人?”

“定襄虽然叫城,不过原本城中人口就少,城墙也修的低矮单薄。再加上突厥不善守城,占据定襄后一直没有修整过城墙。这些年来风吹雨淋,加上城里的百姓私自取土建房,城墙早已毁坏,低矮处打马就能跨过去,根本不足为虑。城内约有五千人皆是颉利的心腹。”

“你在那边可安排了人手?”

曹丘点点头,“许德昭带了二十人在那边,必要时可引以为内应。”

李潜满意地点点头,“曹将军你做的很好。”上次攻打朔方曹丘立下大功,已提升为校尉并加了游击将军的武散衔。曹丘以前也是校尉不过现在的这个校尉可比以前的校尉有实权多了,而且所干的事也比以前刺激多了。曹丘对此很是满意。他听到李潜叫他的官职便知道李潜在故意开他的玩笑,遂嘿嘿一笑,“这都是托郎中您的福。”

李潜拍了拍曹丘的肩膀,肃容道:“好好干。陛下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此战得胜,你这个总使肯定会再升官。”

曹丘赶忙拱手,“多谢郎中栽培。”

李潜道:“一会还李大总管会来。你先去安排些酒菜。另外,李大总管肯定会问一些事,你要用心回答。”

曹丘立刻领会了李潜的意思。李潜如此安排是让曹丘在李靖面前表现一下,让他看看这个间谍网的效率和实力。更是想让李靖知道这些年他们取得的成绩。简单来说,就是夸夸功。李潜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李靖乃此次出征的主将,战事结束后功劳如何分配其中很大的决定权在李靖身上。

曹丘连声应下,告了个罪去安排。

李潜等了约有半个时辰,李靖便来了。李潜亲自出门将李靖迎进房间。进了房间,李靖跺了几下冻的发麻的脚,哈了几口热气暖暖手,叹道:“可真冷啊。要是能喝几口烈酒暖暖身子就好了。”

李潜微微一笑,“总管放心,已经安排了。稍后就到。总管先到炕上暖和暖和。”

李靖笑道:“那敢情好。”

李靖刚刚脱了外袍在暖烘烘的炕上做好,曹丘便带着酒菜来了。

李潜赶紧介绍,“曹掌柜来的正好。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小号的东家,李先生。李先生,这位是与咱们合作的曹掌柜。”

李潜事先已经交代了两人伪装的身份,一听介绍立刻便明白了对方的身份,彼此心中不宣的互相见礼道了声久仰。

等两人见礼完李潜又道:“曹掌柜真是细心,连酒菜也准备好了。”

“应该的,应该的。天气凉,准备了点古董羹和汾酒。也不知合不合两位的口味。”

李靖大喜,“李某正思量着吃古董羹呢,汾酒就更好了,清香纯正,曹掌柜你安排的是在太贴心了。”

曹丘见李靖高兴,心里也放心了,赶紧安排酒肆的伙计将铜鼎和食材摆到几案上生了火。

等外人全都离开,曹丘才长揖拜见李靖,“下官曹丘拜见李大总管。”

李靖点点头,“曹将军不必多礼,过来坐吧。”

铜鼎的汤汁烧滚了以后三人吃了一会,待有七分饱,李靖才道:“颉利现在何处?”

曹丘回道:“颉利现在定襄。定襄城不仅有颉利,还有前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正道及原炀帝萧皇后。”

李潜插口道:“要能一锅端了就太好了。”

李靖点点头,“是啊。不过颉利一向奸猾,若发现不对肯定会先跑。曹将军,你认为颉利回往那边跑?”

曹丘想了想,从怀中取出一份地图呈给李靖,“这是下官命人勘察地形后绘制的地图请总管过目。”

李靖接过地图看了两眼,这时李潜也从行囊里取出了准备好的地图呈给李靖。李靖将两张地图一对比立刻发现曹丘的地图虽然小但标注的极为细致,比他们从长安带来的地图更加准确。

李靖急忙道:“可还有这种地图?”

曹丘摇头,道:“原本下官准备勘察好再绘制一份详细的呈给陛下。只是事出紧急地图上有许多地方下官还未勘察清楚,所以下官这边只有这份底稿。”

李靖摆摆手道:“无妨。李郎中,你安排人按照这张地图抓紧绘制几份快马送到其他几路大军手里。”

李潜应下。

李靖按捺不住喜悦地道:“咱们带来的地图还是当年长孙晟和裴矩出使突厥时命人绘制的,非常粗陋。这份地图比原来的那份细致多了。有了这份地图再排兵布阵就好办多了。曹丘,这一功李某给你记下了。”

曹丘大喜,立刻拜谢李靖。

李靖看了一遍地图,问道:“曹将军刚才我问你颉利若得知我家出击定襄他会往哪里逃?”

曹丘想了想,指着地图上的一点道:“这里。”

李潜一看曹丘指着的地方正是碛口。

李靖问道:“为何?”

曹丘道:“此地距离定襄有三日的路程,若我军攻下定襄后继续出击,颉利得到消息有时间撤退。另外,这里又充足的水源。”

李靖点点头,“不错。人要饮水,马也要饮水。突厥人就是再来去如风也离不开水。”

李靖思忖了片刻问道:“定襄附近可有屯兵的地方?”从马邑到定襄虽然快马一日之间便能赶到。但距离有些远,急速赶过去肯定人困马乏无法马上投入战斗。若能在定襄附近找个屯兵的地方则可以达到迅速出击,出其不意的目的。

曹丘想了想,道:“定襄附近有个地方叫恶阳岭,位置险要适合屯兵。”

李靖在地图上仔细找了找,果然发现了恶阳岭。他计算了一下距离,认为这个地方正合适,便击掌道:“好。就定在这里。”

李靖又问道:“李郎中,定襄可安排了人手?”

李潜回道:“有二十人在那里,必要时可做内应。”

李靖点点头,“很好。不过只有二十人做内应太少了。李郎中你想办法联络他们,看看他们能不能想办法收买颉利身边的人。若有颉利身边的相助,我军拿下定襄易如反掌。”

李潜点头应下。

此后,李靖与马邑太守商议屯兵恶阳岭之事,李潜则派曹丘前往定襄联络许德昭收买颉利身边的人。

腊月二十六,曹丘顶风冒雪从定襄回来向李潜汇报,说他们已在城中探听清楚,得知大唐陛下的诏命,虽然大多数人认为陛下的诏命只是做做样子,不过是对此是应战还是和谈,突厥人内部也有分歧。多数人认为唐军劳师远征,而且战马不如突厥人那么充足,战斗力肯定不高,要趁机狠狠打唐军。少数人认为突厥连年内乱,且北方有薛延陀不断侵扰,内忧外患已疲弱不堪,最好还是遣使请和。双方意见不合已是水火难容。

李潜点点头道:“突厥人主战倒不出意外。原本突利原是主和派的首脑,他的实力不弱,颉利也不敢小视。只是现在突利与颉利彻底决裂,回到自己的领地称病不出,没了他谁还胆子敢在颉利面前主张和谈?”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第一六一章康密苏

第一六一章康密苏

听到李潜的询问,曹丘道:“下官当时听许德昭说到此事也觉得不可思议,便仔细询问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主和的竟然是颉利的心腹康密苏。”

“康密苏?”李潜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没什么印象,遂问曹丘道:“他什么来头?”

“康密苏位居设,是颉利最信任的心腹之一。颉利到哪,就让他跟到哪。用中原的话来说,就是近臣。”

“哦。是这样啊。那他手下有多少人?”

“一千多人。”

这个数字的确不多。不过整个定襄城才五千多突厥人,康密苏能控制其中的五分之一可见他的地位的确不低。李潜思忖了片刻,“你可与他接触过?”

曹丘点点头,“下官冒险与他见了一面。不过下官并未表明身份,只说从突利那里来顺路来拜会他。”

李潜一愣,“你说从突利那里来,可有什么信物、书信之类的东西?”

曹丘摇摇头。

李潜倍感诧异,“他没起疑心吗?”

曹丘笑道:“说来郎中不信。突厥人互相之间极少以书信传递消息,大多数时候还是让人传个信。因为怕书信落到别人手里惹出麻烦。至于信物,更加用不上了。”

李潜不解,“难道你说是从突利那边来他便信了?”

曹丘道:“当然不可能马上就信。他见了我询问了一些有关突利的事,比如突利有几个孩子,分别是男是女,都多大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下官此前的确去过突利那边,这些事情下官当然知道。”

李潜恍然大悟,笑道:“没想到这康密苏挺好骗的。你接着说。”

“下官因为吃不准突利与康密苏的交情到底有多深,所以下官只说突利让下官来只是探望一下他。他得知突利还记挂着他,高兴的不得了,非得招待下官不可。席间康密苏多喝了几杯臣带去的汾酒有了些醉意,说话便放开了许多。他告诉下官,自从颉利重用赵德言行在草原上严苛律法,弄的各部族怨声载道,加上连年天灾,薛延陀等部又趁机作乱,好好的突厥汗国眼看着一天一天疲弱下去。他屡次劝谏,却屡屡被颉利呵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