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395部分

龙起苍茫-第395部分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就使得日本国内一部分政党要求内阁对华宣战,将中国逼到协约国的对立面,公报私仇。

英国当然不会让对方如愿,反而不赞同对方的做法,对日本多有压制,目前还不是跟

日本鬼子却不买账,向旅大增兵了三个师团,向朝鲜增调了一个,师团,摆出了强硬的姿态。

由于中国政府在东北完成了俄国资产的清理,逐渐的开始向日方资产动手,日本财阀为避免巨额损失,不得不动员内阁向中国施压。

最近的焦点则是大仓财阀的本溪湖煤矿公司,这家公司成为了在东北的日方企业的形象代言人,扛把子。

李秉衡亲自关注此事,誓要收回该公司。

之所以拖到现在,是为了让日本鬼子肆无忌惮的继续投资,到时候都便宜了中国政府。

口旧年,本溪制铁厂一号炼铁炉落成。全部产用了英国设备,建筑费用达巫万元。同年2月,本溪湖中日合办煤铁有限公司召开第三次股东会议,决定再增资本为o万元。

去年年初,一号炼铁炉正式投产。

去年一整年,大仓鬼子们就忙着添置设备,丝毫没有理睬中国政府的告诫。

明,大仓喜八郎亲自赶到了中国。希望可以与中国政府达成一致。避免公司遭到中方强制措施的损失。

李秉衡在南京亲自接见了喜八郎。南京也是一派的中日友好气象。

大仓喜八郎清楚中日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紧张,只要日本一日还占着旅大,双方就不会成为“一衣带水”的邻邦。

英国商人的开澡煤矿公司照样被中国政府强行收回,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若不是将精力集中于俄国身上,只怕不会对日本如此忍让。

随着俄国深陷欧战,中国逐渐开始**,这点,日本国内都有数。

否则,日本也不会在财政危机的情况下,仍然通过了修改过的“八四舰队”计划,就是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与南华的双重压力。

李秉衡这位年轻的领导人,从来就没有掩饰过对日本的抵触与戒;心。

“李君,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双方见面,喜八郎并没有絮叨,简单明了的开始了谈话。

“大仓先生,闻名已久,今日一见,尖为欣喜。”

李秉衡也不繁琐,直接将对方请到了茶桌前,邀请对方品尝自己泡的信阳毛尖。

“最近我国戏剧界的新派大师梅兰芳先生正在上海献演,我已经邀请梅先生于近日前来南京演上几场。到时候,还请大仓先生能够赏光,我知道您是极喜欢戏剧的。”

大仓喜八郎正好不知道从何开头。见对方谈起了自己的爱好,不由喜上眉梢。

这次他代表着日本几家财阀的委托,务必要与中国政府打好交道,避免局势进一步的恶化,对日本的重工业只有坏处。

“我在日本也听说了这位年轻的梅兰芳先生乃是新派的后起之秀,新戏《婶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在日本广为流传,有机会一定要一饱眼福

李秉衡不仅感叹,这才是真正爱京剧的,在日本也对梅兰芳的新戏知之甚详。

这次梅兰芳到是更进一步,在上海献演没多久,便再次的掀起了阵阵文化巨浪。

就连他这个对京剧并不特别乐衷的。也去上海陪同家人听了几出,不时的也会哼上几声。

州3年梅兰芳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弘天。

这次倒真不知要唱多少天,来南京唱,少不得要比上海更热闹些,南京时下是聚集了大量的中国政治精英人物,各方的戏剧爱好者。

“呵呵,一饱眼福是一定的。这次梅先生来了南京,一定要让他将他拿手的戏都唱遍了才行。”

两人开始探讨起了书法,以及绘画等艺术。

大仓喜八郎是个喜好艺术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

据说当年义和团起义的时候。满载着中国美术品的俄罗斯船只进入长崎港,准备着如果在日本找不到买主,就前往美国。

害怕文物的散逸的大仓,把它们全部买了下来,他家中的收藏也是颇为丰富。

他也是今日本艺术收藏界中的代表人物,而日本是收藏中国艺术品较多的国家。

自从欧战开打后,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开始归还从中国掠夺的艺术品。

李秉稗联合了一批资本家,成立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筹集了大批资金,专门用于从海外回购文物。

而随着交战国向中国与南华采购力度的不断增大,中国已经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接下来最占便宜的,就是趁着战争年代欧洲国家对文物并不看重的机会,大量收回。

交战双方都可以使用来自中国的文物来抵充货款,而中国政府也会对收到文物的企业与资本家进行补贴,减免税收等。

这样一来,使得文删旧流形成了个渠道中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回了大批流哭技州的国宝。

战争年代,就连黄金储备都不得不拿出来用于战争,更别说这些文物。

甚至是欧洲各国的文化艺术品,也开始大量的向中国流入,这倒是意外之喜。李秉衡手头便有凡高的《鸢尾花》这幅绝世名作,还有莫奈的《日出印象》,尤其是莫奈的这幅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这个时代还没有体现出它的价值。

像这种后世能卖出天价的画作,李秉衡的手中还有不少,各类欧洲名画已经累积到了囚幅,他并没有刻意的去寻找,它们就来了,给了他不少的惊喜。

洋鬼子们,你们藏中国的文物,我就藏你们的名画。

不过李秉衡对大仓手中收藏的那挑中国画,还是有不同一般的兴趣。

要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对中国画感兴趣,是主动送上门来,让自己拿人手软呢,还是会当个守财奴,吝啬自己的藏品。

不过,哪一种都不是自己喜欢的。

“关于最近本溪湖煤矿公司的谈判,李君,我很想说,历史的遗留需要我们双方共同去想办法解决。贵国政府的单方面政策,似乎并不能让我们满意。是否可以尽量予以宽容,让共同开来见证我们的友谊?”

共同开?

开个锤子。

目前奉天省正在筹备建立公私合营的南芬露天铁矿公司,必定要打消日本人在本溪湖开铁矿的野公

本溪湖这个资源富庶之地,绝对不能再让日本人开下去,将来中国要在这里打造一个。煤铁基地。

南芬露天铁矿预计储量过十亿吨,磁铁贫矿石铁量引口,磁铁富矿石铁量o%。该矿生产的铁矿石低磷、低硫,有害元素极低,是冶炼铸造生铁、球墨铸铁的最好原料。

也就是日本人一直觊觎的庙儿沟铁矿,开采再史久远,采石炼铁记录始于辽金时代。

旧世纪初,随着铁矿的开采。这里人烟渐稠,尤其是安奉铁路筑成后。南坟小镇便形成一定规模。

日本人也在密切关注中国资本界对南芬露天铁矿的开,之前他们一直在努力谋求得到这里的铁矿开采权,并且提出了合办、“日中本溪商办煤铁有限公司”的建议,被奉天省政府严词拒绝。

“我国政府一再重申,矿山开采权必须经过重新厘定资格,我国乃是资源匿乏国,自身需求导致矿产缺口较大,所以,大部分的矿权都将收回。”

大仓几乎将口中的茶水一口喷出,都说中国的这位总理是个难缠的角色,从来就不讲什么规矩,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那么,是否可以合办本溪湖之铁路。即便是简易轻轨,也对当地繁荣颇有助益。”

这次他话不敢再说死,眼前这个狂人领袖可是翻脸比翻书还快,而且还笑里藏刀,一时晴天一时雨。

看着对方小心翼翼的措辞与表情。李秉衡狂放一笑。

“如今东北的铁路修建都是招标。全部交给民间,政府只负责规划。外资当然也可以进入东北的铁路事业,比如美国便有两家财团中标,只是,门槛较高,都要按照规矩来啊。”

大仓面无表情,肚子里却翻江到海,这位牛人还真是脸皮比城墙厚,自己是个不守规矩的人,却让人家守规矩。

“若如此。当尽力而为。”

话也不用再多说,这已经明显在提醒,门槛较高。

当然是针对日本而言的。

这大仓到真是有涵养功夫,到现在还是慢条斯理的喝茶,表情始终淡定,没有一丝波澜。

李秉衡已经试探出了日本财阀的意图,现在主动权可是掌握在他手中。

大仓财阀花费巨资在了炼铁厂上,现在要缩紧铁矿石开采权,结束大仓名不正言不顺的“非法开采”大仓喜八郎还能保持眼前的这幅高人派头,还真是不易。

不过大仓却是脑筋飞快的转动。希望可以找到突破口。

形势对他很不利,中国政府可以在煤矿开采上保留原样,可是,要是收回了大仓财阀本溪湖炼铁厂的铁矿石开采权,那么别说工厂扩张,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

李秉衡就是要这样,给日本人一丝的希望,也不让他们绝望,如果在东北继续把日本看的死死的,那么双方早晚都要起冲突。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军备竞赛,让日本人暂时隐忍,但是又要奋图强,用军备竞赛来应对日益严峻的中日关系。

后世的美国就是这么拖垮苏联的,有这么好的办法不用,实在是太傻了。

拖垮自本经济,让它万劫不复。战争么,是一定要的,不过,千疮百孔的日本能不能给中国造成威胁还很难说。

就在本月,日本为了实施“八四舰队”计,已经开始开征酒税、提高所得税和营业税,并暂时停止对内偿还国债。

这一举动让李秉衡乐了好几天,因为,这说明日本已经穷途末路了。

如果再来给它添几把火,会是怎样呢?

第432节 八年前的惊鸿一瞥

入仓喜八郎到了中国点后,古即吸引了中外记者的关注;只口测,他此行代表着日本内阁的态度。

中日关系走向何方,从大仓喜八郎此行便能看出。

虽然中方作出了一些让步,但是仍然坚持所谓的原则,这让日本各界颇为失望。

朱尔典早就知道日本人会碰钉子,之前他碰的钉子可不少。

每次向中国外交部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时,陈友仁总是这样来回答他:大英帝国仍然占据着我国的香港。英国与法国仍然在中国保有租界。日本仍然占据着旅大,俄国仍然占着远东,协约国就是这样对待中国的吗?

口口声声谈友谊谈合作,可是从何谈起?

一个赖在家里的强盗,曾经给中国带来过伤害,却要去以德报怨,主动奉承吗?

断没有这个道理,朱尔典也自知理亏。

“李先生,战国袭击舰队的活动依赖于南华的各个港口。虽然在战前南华与德国签署过向德国开放军港与军事基地的协议。德国可以在南华驻军,但是目前的情况下,这一协议严重的违背了战虑。作出正确的选择。”

朱尔典清楚南华的真正主事者,其实是这位中国的领导人,这也正是让协约国头疼的事情,李秉衡一贯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中国又曾经与列强有过难忘的屈辱史。

在李秉衡的私人会客室中,他再一次的放低了姿态,用请求的口气去试探对方,这在过去,是不耳想象的,可是,他却已经有些习以为常了。

这个略小的会客室,他还是第一次来,因为这里是李秉衡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

对方不会无缘无故的在这里见他。所以,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让他颇有些捉摸不定。

目前德国再次的在西线起了猛烈的进攻,对巴黎的围攻,使得协约国根本就喘不过气来,在之前的两年中,协约国丧失了太多的战略地带,只能被动挨打。

朱尔典都清楚使得德国占据如此优势的。是越来越妾的坦克与飞机、毒气,甚至是其他武器,这里面有着南华的作用。

协约国真不知应该去如何对待南华这个国家,却又不想激怒它,他们宁愿相信德国没有得到合成氨,没有得到更多的技术。

李秉衡清楚德军在西线的攻势只怕是让英法难以招架,本来历史上在今年生的凡尔登战役与索接河战役是都不会生了,动员了前所未有力量的德军只怕要进一步收割胜利果实。

“不错,南华也好,中国也好,的确应该严倚。贵国在香港,俄国在远东,日本在旅大,都驻有军队。另外,在租界中,仍然有忠于几国的武装力量。难道协约国就可以在中国驻军。与南华有协议的德**舰就应该被赶离南华的港口?”

朱尔典明知对方是在强词夺理,却说不出话来,脸上一阵青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